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6)
2023(9970)
2022(8231)
2021(7494)
2020(6114)
2019(13650)
2018(13154)
2017(25625)
2016(13709)
2015(15557)
2014(15734)
2013(15685)
2012(14871)
2011(13489)
2010(14039)
2009(13460)
2008(12603)
2007(11703)
2006(10798)
2005(10377)
作者
(39469)
(32451)
(32419)
(30530)
(20673)
(15404)
(14942)
(12713)
(12371)
(11800)
(11150)
(10980)
(10543)
(10398)
(10327)
(10029)
(9610)
(9492)
(9461)
(9114)
(8313)
(8001)
(7867)
(7538)
(7458)
(7387)
(7370)
(7355)
(6652)
(6389)
学科
(61171)
经济(61103)
(45079)
管理(41377)
(37121)
企业(37121)
(33864)
银行(33719)
(32155)
(30212)
金融(30212)
中国(26399)
(21967)
方法(20724)
地方(20639)
(20275)
数学(17911)
数学方法(17832)
(16937)
业经(15604)
(15032)
财务(14999)
财务管理(14975)
企业财务(14519)
农业(12363)
(12298)
制度(12295)
业务(12278)
中国金融(11853)
(11697)
机构
学院(193328)
大学(188255)
(83823)
经济(81923)
管理(71330)
研究(67091)
中国(66087)
理学(58755)
理学院(58157)
管理学(57469)
管理学院(57119)
(44087)
(40738)
科学(36628)
(33998)
财经(33514)
中心(33378)
(32881)
银行(31560)
(30993)
(30433)
(30183)
研究所(29947)
(29480)
北京(26881)
(26857)
经济学(25924)
(25919)
金融(25413)
财经大学(24955)
基金
项目(114271)
科学(89424)
研究(87954)
基金(80352)
(67699)
国家(66978)
科学基金(58019)
社会(55796)
社会科(53111)
社会科学(53104)
(46427)
基金项目(41857)
教育(39874)
(37528)
编号(36780)
自然(34792)
自然科(33958)
自然科学(33951)
资助(33699)
自然科学基金(33328)
成果(30367)
(30131)
课题(26464)
重点(25661)
发展(24958)
(24904)
(24540)
(24320)
(23394)
创新(22682)
期刊
(102619)
经济(102619)
研究(68187)
(50574)
金融(50574)
中国(45893)
(35732)
(29374)
管理(28823)
学报(24129)
科学(23203)
教育(21522)
大学(19046)
业经(18131)
学学(17991)
农业(17876)
财经(17353)
经济研究(17052)
技术(16507)
(14647)
问题(12140)
商业(11030)
理论(10648)
国际(10286)
(9623)
(9570)
实践(9569)
(9569)
财会(9391)
会计(9330)
共检索到331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江  张丽娜  
自2009年试点成立首批消费金融公司后,国内消费金融行业经历了前期"野蛮生长"、现金贷整顿与互联网金融新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不同阶段的洗礼历练,具有资金、流量、风控和科技优势的头部市场主体竞争力日益明显。其中,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凭借母行资源品牌,在"双循环"格局下发展模式日益成熟、核心优势更加明显,开始迈入规范化、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芮  
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要率先做到,突出差别化考核评价办法和支持政策,有效缓解中小微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挥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作用,强化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功能。无独有偶,2017年3月,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银监会主席郭树清介绍2017年监管工作重点时表示,要直面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银行要主动作为,大力探索各种有效的经营模式。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芮  
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要率先做到,突出差别化考核评价办法和支持政策,有效缓解中小微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挥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作用,强化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功能。无独有偶,2017年3月,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银监会主席郭树清介绍2017年监管工作重点时表示,要直面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银行要主动作为,大力探索各种有效的经营模式。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薛楠  
近年来国务院及监管部门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大众消费凝聚增长动力,培育消费热点。2015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至全国。2016年3月,人民银行、原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明确要积极培育和发展消费金融组织体系,加快推进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2018年10月,国务院印发通知,要求加快消费信贷管理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欧阳日辉  刘健  罗丽媛  
金融科技是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用户金融需求变化的驱动下,商业银行为了实现数字化转型,适应普惠金融和金融开放的大环境,纷纷成立金融科技公司。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大多遵循由内及外的发展路径,成立之初定位于服务银行及集团其他子公司,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完善技术创新与积累,最终实现对金融同业或者中小企业的金融科技输出。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成立在短期内可能会对互联网系金融科技公司造成冲击,进而引发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杜阳  郝碧榕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内需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强化。消费是内需的重要引擎,消费金融快速发展有利于推动全社会的消费需求增长,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基于此,笔者对部分上市银行消费金融的发展情况做了调查研究,针对突出问题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 上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潘玉婷  白俊  
本文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11年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产权性质和银行债务与企业在职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银行债务对企业在职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治理效应,在非国有企业更有效地发挥;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加强了银行债务对企业在职消费行为的治理效应。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姚汶彤  
发展消费金融有利于中国宏观经济结构优化、提高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促进中国传统金融机构转型。中国已形成了多层次的消费金融服务结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差距。为了进一步发展消费金融,应该加强消费金融的风险管理,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建设,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理性的消费文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扬  
探讨影子银行体系不仅为我国的金融创新找到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也将为我国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提供有益的镜鉴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段志明  
目前,我国养老金融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银行作为养老金融的重要参与者应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补短板,加大差异化金融产品供给、优化适老金融服务,围绕重点区域、关键细分领域创新金融服务,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关键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伟  
本文从公司投资的角度,考察了我国银行贷款的控制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的银行贷款对于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具有控制效应,但是这一控制效应并没有随着我国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而有所增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银行贷款对于民营上市公司的控制效应要强于国有上市公司,而且前者的控制效应会随着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有所增强,始于2003年的银行业第三阶段的改革,对于两类公司中银行贷款的控制效应都没有起到加强的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岩玉  廖贝妮  董运佳  
近年来,为应对互联网金融浪潮与新兴技术变革的机遇与挑战,商业银行纷纷加快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对外合作补齐科技短板,对内孵化重塑核心竞争力,主动拥抱金融科技。同时,为摆脱传统银行体制机制的束缚,实现银行在场景、流量、客户、技术等方面快速布局,满足银行自身需求并对外提供技术服务,深化内外部开放合作,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应运而生,有望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我国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发展现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余进  王礼  
近年来,我国消费金融巨大的市场空间、滞后的发展现状和良好的政策机遇,刺激和吸引了一大批消费金融的"淘金者"纷纷杀入,在各类消费金融机构(其中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绝大多数由银行发起设立)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消费金融市场日益红火的同时也暴露出无序发展、风险频发等诸多问题。新生的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遭遇严峻的发展乃至生存挑战。如何破局突围,是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面对的现实课题。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李虹含  廉婧  
目前我国有21家银行系持牌公司。本文分析了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其如何利用现有优势拓展消费金融市场提出建议。文章认为,利用好传统优势、丰富产品模式、与互联网金融巨头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是破题的"三把斧"。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现状我国消费金融行业随着"互联网+"战略的不断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余进  王礼  
近年来,我国消费金融巨大的市场空间、滞后的发展现状和良好的政策机遇,刺激和吸引了一大批消费金融的"淘金者"纷纷杀入,在各类消费金融机构(其中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绝大多数由银行发起设立)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消费金融市场日益红火的同时也暴露出无序发展、风险频发等诸多问题。新生的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遭遇严峻的发展乃至生存挑战。如何破局突围,是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面对的现实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