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84)
- 2023(20495)
- 2022(17217)
- 2021(16060)
- 2020(13776)
- 2019(31073)
- 2018(30702)
- 2017(59069)
- 2016(32119)
- 2015(35658)
- 2014(35169)
- 2013(34766)
- 2012(32062)
- 2011(28580)
- 2010(28920)
- 2009(27392)
- 2008(27603)
- 2007(25203)
- 2006(22352)
- 2005(20154)
- 学科
- 济(131627)
- 经济(131482)
- 业(114979)
- 管理(100861)
- 企(96254)
- 企业(96254)
- 方法(59056)
- 农(50633)
- 数学(48979)
- 数学方法(48355)
- 财(40584)
- 业经(38088)
- 中国(34279)
- 农业(33520)
- 制(32948)
- 银(28104)
- 银行(27957)
- 务(27879)
- 财务(27822)
- 财务管理(27769)
- 行(26448)
- 企业财务(26383)
- 贸(24913)
- 贸易(24895)
- 地方(24388)
- 学(24370)
- 易(24237)
- 技术(23651)
- 策(22980)
- 融(22872)
- 机构
- 学院(454814)
- 大学(448602)
- 济(188794)
- 经济(184936)
- 管理(178662)
- 理学(152632)
- 理学院(151091)
- 研究(149867)
- 管理学(148539)
- 管理学院(147710)
- 中国(122732)
- 京(93923)
- 科学(90752)
- 财(90656)
- 农(87102)
- 所(76148)
- 江(72042)
- 中心(71734)
- 财经(70886)
- 业大(69307)
- 研究所(68549)
- 农业(67611)
- 经(64338)
- 北京(58539)
- 经济学(56940)
- 州(56826)
- 范(55052)
- 师范(54419)
- 院(53755)
- 财经大学(52210)
- 基金
- 项目(297012)
- 科学(234788)
- 基金(216459)
- 研究(215772)
- 家(188904)
- 国家(187215)
- 科学基金(161646)
- 社会(137266)
- 社会科(130003)
- 社会科学(129964)
- 省(117678)
- 基金项目(113683)
- 自然(105642)
- 自然科(103301)
- 自然科学(103269)
- 自然科学基金(101464)
- 教育(98911)
- 划(97827)
- 资助(89005)
- 编号(87716)
- 成果(70542)
- 重点(66762)
- 部(65410)
- 创(64400)
- 发(63917)
- 课题(60135)
- 创新(59802)
- 科研(57369)
- 国家社会(56688)
- 教育部(56011)
- 期刊
- 济(213711)
- 经济(213711)
- 研究(131423)
- 中国(91196)
- 农(83548)
- 财(74327)
- 学报(70384)
- 管理(69542)
- 科学(65865)
- 融(56625)
- 金融(56625)
- 农业(55497)
- 大学(54130)
- 学学(51546)
- 教育(43081)
- 技术(41311)
- 业经(38838)
- 财经(35640)
- 经济研究(32920)
- 业(30689)
- 经(30624)
- 问题(28057)
- 技术经济(24136)
- 版(22774)
- 统计(22179)
- 贸(21998)
- 理论(21380)
- 世界(21281)
- 现代(20981)
- 策(20810)
共检索到694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晔 徐菲 舒中桥
本文基于A股和新三板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倍差法(DID)检验定向降准货币政策的实施是否对农业和小微企业等所谓"弱势部门"的信贷资源产生了作用,从而实现政策的"普惠"效应。同时基于定向降准政策的影响机制,本文将基于时间维度和区域维度的银行竞争引入实证模型,进一步探讨了银行竞争对定向降准政策"普惠"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我国定向降准政策可以促进农业企业和小微企业获取信贷资源,发挥了普惠效应;其次,银行竞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定向降准政策的"普惠"效应表现出正向调节作用,具体来说,时间维度的银行竞争对定向降准政策的"普惠"效应的影响较为明显,区域维度的银行竞争没有调节作用。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张戈
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筛选出涉“三农”企业和涉小微企业样本,利用DID模型和个体、时间二元虚拟变量法,对定向降准政策在“三农”、小微企业领域的普惠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定向降准政策对“三农”、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三农”企业领域的普惠效应不显著,对小微企业领域的普惠效应显著。从信贷结构看,定向降准政策促进小微企业短期借款能力明显提升,长期借款能力没有变化。企业微观层面,财务杠杆、抵押担保能力、企业规模、盈利能力是影响“三农”、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的主要微观指标;宏观经济层面,“三农”、小微企业不具有“亲经济周期”特性,总量型货币政策对其融资支持作用有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红玉 耿广杰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和欧洲中央银行(欧央行)等发达经济体的央行货币政策由基于国债等优质抵押品调控短期政策利率目标转向直接购买特定金融资产调整中长期利率以及调整抵押品框架维护金融稳定,央行抵押品框架成为货币政策框架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基于2018年第二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将小微企业贷款纳入抵押品框架这一事件,使用PSM-DID模型研究货币政策框架调整背景下人民银行抵押品框架的普惠效应。研究表明,将小微企业贷款纳入央行抵押品框架显著提高了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并降低了小微企业信贷融资成本。异质性分析表明,央行抵押品框架的普惠效应在数字金融发展高水平区域和东、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建议货币当局可以结合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和流动性结构性缺口现状,适当拓宽抵押品框架边界,更好地发挥抵押品框架的结构性调控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潘艺 张金昌 黄静
基于我国A股和新三板的上市工业企业数据,采用实际贷款利率水平、权益融资成本水平、融资总成本水平、利息负担水平四个指标对近年来我国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以揭示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我国工业企业融资成本下降情况。结果表明: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企业负债融资成本普遍下降,并且小微企业降幅明显,但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负债融资成本仍然较高,而外资企业融资成本高但负债压力小,中央国有企业融资成本低但负债压力大。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需要从降低企业贷款利率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两方面发力。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超林 杨竹清
基于金融地理结构视角,结合银保监会披露的商业银行网点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以企业周边银行网点数量测度企业面临的银行业竞争程度,研究银行业竞争对小微企业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周边银行网点数量增加能够显著缓解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说明银行业竞争有效发挥了普惠效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网点扩张的普惠效应更强;银行业竞争的普惠效应随银企距离的缩短而强化。机制检验表明,银行网点数量的增加通过提高小微企业的长期债务融资,并降低其债务融资成本,从而缓解其面临的融资约束。进一步分析发现,银行业竞争有助于提高小微企业的投资水平和投资效率;在研究样本期内考虑金融科技的影响后,银行业竞争的普惠效应依然显著。建议金融管理部门继续推进银行市场化改革,构建多元化的银行竞争体系,加快完善中小银行的空间布局。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碧云
2017年,央行将普惠金融和定向降准相结合,定向降准能否精准引流决定着政策的成败。基于上市公司2011年至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定向降准是否能够实现其政策目标,定向向三农和小微企业引导信贷资源,并用三重差分法引入资本约束这一调节变量,检验资本约束的增强是否对定向降准的实施效果有影响。结果表明:定向降准能够达到政策目标,增加三农和小微企业可获得的信贷资源,此外资本约束对定向降准的实施效果无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薛朝霞
小微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其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便是融资。A股市场由于高门槛影响了小微企业的进入,新三板的扩容则为小微企业的融资和发展提供了沃土。2013年扩容后,新三板无论是在规模还是质量上都有了极大的飞跃。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资产负债率和主营业务增长率对于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有显著性影响。但是新三板市场仍面临流动性不足等问题,降低投资者门槛和改革做市商制度将有效改善这一局面,对于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
小微企业 新三板 流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罗党论 苟峻彬 唐芳
上市管制使得A股上市公司资格成为稀缺资源,新三板挂牌企业申请在A股上市会产生转板效应。本文以满足创业板上市条件的新三板企业作为样本,研究新三板企业发布上市辅导备案公告对其股票价格及定向融资增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辅导备案公告显著推升了新三板拟上市企业的短期股价,公告后15个交易日的平均累计超额收益率约6%;上市编导备案公告显著提高了新三板拟上市企业的定向增发实际融资的绝对额度和相对规模(相对于企业资产规模),融资促进效应对于挂牌时间较短的企业和为项目融资的企业而言更加突出。上述研究结论表明,上市管制对非上市企业的估值及融资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为此,在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行注册制改革、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不同层次资本市场的联接机制,使得企业能够根据实际发展状况和融资需求,顺利地转板到与之相适应的资本市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文学舟 钱金悦 汪晶晶
研究金融科技如何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效率,有助于银行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发展。本文使用DEA-BCC模型测算了32家上市商业银行2017—2021年的小微企业信贷效率,实证考察了金融科技对小微企业信贷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本文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对小微企业信贷效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该促进作用在大型商业银行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可以通过提高银行对外竞争度和提升银行业务管理水平的路径实现。此外,银行的内部控制水平能够正向调节金融科技对小微企业信贷效率的促进作用。该研究为中国商业银行如何更好地利用金融科技赋能小微企业信贷提供了微观经验支持,对于银行如何提升小微企业信贷效率以进一步缓解融资约束难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汤新华 汤伊铃
深化新三板改革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促进科技与资本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新三板分层后,创新层企业的股权融资效率是否有所提高,选取2017年定向增发的新三板创新层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及DEA-mlamquist模型,研究其在2016—2020年定向增发前后的效率变化。研究结果显示:新三板在分层后,创新层少数企业的融资效率略有提升,但大部分仍处于非有效状态,股权融资效率并没有因此而提高。最后根据指标的松弛变量,从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两个方面分析创新层企业股权融资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在选取研究样本时,剔除了多次融资对效率的影响;使用因子分析法将多个原始指标做降维处理,并将提取出的公因子作为研究的产出指标,这样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出挂牌企业的融资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金昌 潘艺
对中国2015—2021年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和地方债数据的关系研究表明:地方债水平的提高能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机制分析发现,地方债发行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刺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也减缓了高素质人才的积累。异质性分析发现,专项债比一般债更能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地方债发行对提高大中型企业、国有企业、非劳动密集型企业、经济发达地区、低债务水平地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债发行规模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存在倒U型关系,地方债水平超过0.0773极值后,地方债发行会不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抑制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结论对坚持通过地方债发行促进经济发展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地方债 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 上市企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戴祁临
论文研究了小微企业融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企业收入、资产规模、偿债能力仍是影响小微企业融资能力的关键要素,商业银行目前采用的"交易型"信贷模式和"硬信息"信贷技术并不能有效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商业银行应通过加快平台建设、强化机构间合作等方式不断扩大"软信息"来源渠道,从而更有效地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关键词:
小微企业融资 信贷业务 信贷技术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周顺兴 林乐芬
本文利用江苏省45个县(市)2009~2013年经济金融相关数据,研究银行业竞争与村镇银行的发展如何影响小微企业的信贷可得性。结果表明,银行业竞争程度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村镇银行发展对银行业竞争与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村镇银行发展状况越好,当地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也越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谢雪燕 李璞
本文基于2010—2019年200家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数据,分析银行竞争对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银行竞争提高了小微企业贷款规模的占比,且这种影响对东部、小规模银行更大。具体影响机制为:银行竞争通过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金融科技水平以及盈利水平,促进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发展。此外,区域数字金融发展对以上影响起到强化作用,而银行的风险分散能力、风险弥补能力对以上影响会产生抑制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侯智杰 蒋宇翔 许恒 覃雁月
研究目标:旨在研究新三板股票交易市场中股票流动性与价格有效性的关联。研究方法:通过构建新三板股票交易市场的低流动性模型,并对新三板市场股票交易数据进行模块化、差异化分析,剖析市场内股票价格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三板市场股票流动能够整体提升其价格有效性,创新层股票、及时有效进行信息披露的股票和做市转让制度均对有效定价具有较好的作用,同时,上述特征在民营企业与高新技术类企业都具有更为明显的效果。研究创新:将新三板市场中股票样本按照不同特征、多维度进行模块化、差异化分析,解释低流动性股票市场中影响价格有效性的具体因素。研究价值:提出新三板差异化监管、差异化服务以及与资本市场其他交易场所需有机联动等政策建议,为资本市场,特别是新三板,服务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提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参考实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