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70)
- 2023(19546)
- 2022(16765)
- 2021(15819)
- 2020(13281)
- 2019(30538)
- 2018(29830)
- 2017(57672)
- 2016(31187)
- 2015(34996)
- 2014(34628)
- 2013(34147)
- 2012(31469)
- 2011(28393)
- 2010(28115)
- 2009(26050)
- 2008(25536)
- 2007(22065)
- 2006(19391)
- 2005(17172)
- 学科
- 济(122740)
- 经济(122606)
- 管理(88177)
- 业(84649)
- 企(69545)
- 企业(69545)
- 方法(59512)
- 数学(52570)
- 数学方法(51958)
- 中国(34405)
- 农(33171)
- 财(32550)
- 制(27448)
- 业经(26766)
- 银(26668)
- 贸(26632)
- 贸易(26617)
- 银行(26520)
- 易(25945)
- 行(25076)
- 学(24910)
- 地方(22548)
- 农业(22048)
- 融(21932)
- 金融(21930)
- 务(20363)
- 财务(20287)
- 财务管理(20249)
- 企业财务(19182)
- 理论(19076)
- 机构
- 大学(439826)
- 学院(437483)
- 济(181950)
- 经济(178336)
- 管理(173187)
- 理学(150162)
- 研究(149217)
- 理学院(148555)
- 管理学(146000)
- 管理学院(145229)
- 中国(119638)
- 京(93002)
- 科学(91027)
- 财(83246)
- 农(76379)
- 所(74447)
- 中心(69119)
- 研究所(68141)
- 财经(67279)
- 业大(67036)
- 江(62836)
- 经(61558)
- 农业(60373)
- 北京(58643)
- 经济学(55921)
- 范(54960)
- 师范(54339)
- 院(53851)
- 州(51057)
- 经济学院(50695)
- 基金
- 项目(301906)
- 科学(237290)
- 基金(221426)
- 研究(215965)
- 家(194715)
- 国家(193168)
- 科学基金(165507)
- 社会(137581)
- 社会科(130610)
- 社会科学(130579)
- 基金项目(116423)
- 省(115204)
- 自然(109144)
- 自然科(106657)
- 自然科学(106627)
- 自然科学基金(104755)
- 教育(99221)
- 划(98262)
- 资助(92581)
- 编号(86107)
- 成果(68968)
- 重点(67675)
- 部(67260)
- 发(63746)
- 创(62414)
- 课题(59200)
- 创新(58305)
- 科研(58295)
- 教育部(57662)
- 国家社会(57350)
- 期刊
- 济(188728)
- 经济(188728)
- 研究(130927)
- 中国(79945)
- 学报(72232)
- 农(68088)
- 科学(64975)
- 财(62147)
- 管理(61776)
- 大学(54713)
- 融(54398)
- 金融(54398)
- 学学(51956)
- 农业(45034)
- 教育(42269)
- 技术(36058)
- 财经(32920)
- 经济研究(32020)
- 业经(30166)
- 经(28182)
- 问题(24708)
- 业(23716)
- 贸(22354)
- 理论(21293)
- 科技(20600)
- 版(20562)
- 技术经济(20501)
- 统计(20095)
- 国际(20034)
- 图书(19429)
共检索到642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高勤
本文基于1998~2014年中国银行业非平衡面板数据,建立银行资产配置的两阶段模型,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以Lerner指数衡量的银行竞争程度对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银行贷款渠道中,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发挥主要作用;(2)货币政策对银行贷款规模的作用受银行竞争程度影响,并且银行竞争程度的增加削弱银行贷款渠道的作用,这一效应主要通过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中小型银行传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曹廷求 朱博文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推导以及运用面板GLS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理论进行了检验,并验证了银行治理在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中的作用。结论显示,董事会规模和独立性对贷款规模影响较小;第一大股东性质和上市特征对贷款规模和货币政策敏感度产生显著影响;股东与股东大会、高管层以及监事会三方面的治理水平差异是导致不同银行贷款行为对货币政策反应不同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贷款渠道 银行治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旭涛 胡莹
本文从实证角度考察了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和竞争程度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作用。以CR4指标代表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以基于Panzar-Rosse模型的H统计量代表银行业竞争程度,通过建立VAR模型得出累积脉冲响应函数代表货币政策冲击。实证检验发现: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与竞争程度对货币政策传导有着正向效应,对货币政策传导至中介目标M2的影响最大,对货币政策传导至最终目标GDP与CPI影响程度较小,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明显高于竞争程度的影响。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峁
基于中国60家商业银行2002—2012年微观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进行系统检验,同时对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货币政策选择对银行竞争和风险承担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机构的行为选择和风险承担均有显著影响,但存在异质性特征,市场竞争能力强的银行,其风险承担行为更多受到数量型工具的刚性制约,而市场竞争能力弱的银行对价格型货币政策变动更为敏感。建议关注银行风险承担,加强资本监管,推动市场有序竞争,完善内控制度等,以协调货币政策选择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代军勋 海米提·瓦哈甫
由于银行特质性的差异,不同银行对货币政策信号的敏感性不一样,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和货币政策的最终效果。随着我国银行业资本约束的建立和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和信贷行为也会发生调整,从而有可能加剧银行特质性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本文基于我国银行业资本约束的大背景,利用广义矩估计方法 (GMM),将货币政策信号、银行特质性与银行风险承担状态有机统一起来,通过选取更具现实性的风险承担指标,对不同货币政策信号下我国银行业的不同风险承担状态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我国货币政策信号对不同特质性的商业银行的不同风险承担的影响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从而导致不同特质性的商业银行的货币政策敏感性大相径庭。由...
关键词:
风险承担 货币政策信号 资本约束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增印 徐晓伟
对于中国以银行业为导向的金融市场而言,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概述了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及其具体的测度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银行,运用非结构方法的Panzar-Rosse模型对1995~2014年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度进行测度,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建立VEC模型,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度对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彦琳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与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积极转型开展创新型业务,其资金来源渠道与信贷供给行为因此发生改变,这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银行贷款渠道会产生直接影响。文章首先建立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博弈模型,分析商业银行的转型选择及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然后选取2002-2012年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银行转型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业务转型削弱了银行贷款渠道有效性,转型后银行的信贷供给对公开市场操作更为敏感,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不敏感。为了应对这一转变,货币当局未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同业业务 货币政策 贷款渠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彦琳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与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积极转型开展创新型业务,其资金来源渠道与信贷供给行为因此发生改变,这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银行贷款渠道会产生直接影响。文章首先建立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博弈模型,分析商业银行的转型选择及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然后选取2002-2012年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银行转型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业务转型削弱了银行贷款渠道有效性,转型后银行的信贷供给对公开市场操作更为敏感,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不敏感。为了应对这一转变,货币当局未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同业业务 货币政策 贷款渠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彦琳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与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积极转型开展创新型业务,其资金来源渠道与信贷供给行为因此发生改变,这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银行贷款渠道会产生直接影响。文章首先建立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博弈模型,分析商业银行的转型选择及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然后选取2002-2012年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银行转型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业务转型削弱了银行贷款渠道有效性,转型后银行的信贷供给对公开市场操作更为敏感,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不敏感。为了应对这一转变,货币当局未来的监管手段应更加市场化,三大货币政策中公开市场操作应该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同业业务 货币政策 贷款渠道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雪兰 何德旭
本文基于中国2000—2010年间的经济金融数据,应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法,考察我国货币政策立场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显示,货币政策立场显著影响银行风险承担,且受市场结构及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特征的影响。这说明从金融稳定的视角来看,货币政策并非中性,我国应将货币政策纳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加强其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协调配合,以促进经济金融稳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董华平 干杏娣
本文在构建银行业结构影响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传导效率的古诺模型基础之上,通过选取5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105家城市商业银行从2000年至2012年共13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并运用个体固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基本结论:竞争性的银行业结构有利于改善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的传导效率。且采用不同的银行业结构衡量指标及对扩展的动态实证模型进行系统GMM估计保证了实证结果的稳健性。
关键词:
银行业结构 银行贷款渠道 传导效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魏巍 蒋海 庞素琳
本文采用BANKSCOPE数据库中2002-2012年间中国116家银行的相关数据,对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也对不同资本充足性监管压力下的银行信贷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仍是影响我国银行信贷行为的重要因素。在监管政策中,合格稳健的资本持有水平有利于银行信贷增速的提升,其在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作用中会弱化紧缩货币环境对银行信贷扩张的负面影响,且不同资本充足性监管压力下的银行信贷行为也存在差异,而动态拨备率与流动性比率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尚不显著。本文不仅剖析了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效果,也指出两个决策当局为避免政策效果冲突存在政策协调的必...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监管政策 银行信贷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顾海峰 戴云龙
本文选取2007-2017年中国56家银行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对贷款集中与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贷款集中的上升会增大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上市银行存在市值效应驱动下的过度信贷扩张倾向;高利率货币政策及扩张性货币政策会抑制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并且对上市银行影响更显著;银行规模增大会助推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大银行更具高风险资产配置倾向。宏观经济增速的提高会助推银行风险承担水平,银行存在顺周期放贷倾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洋
利用1992~2010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根据VAR模型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结果表明,银行业集中度与货币政策效果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影响显著: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集中度的不断下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逐渐变好。
关键词:
VAR模型 货币政策效果 银行业集中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斌 王晓芳
本文利用博弈理论分别构建了在利率管制和市场化环境下的异质性银行垄断竞争模型,对大型和中小型银行贷款供给的政策敏感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在利率管理制价格约束环境下,银行间竞争表现为规模博弈,大型商业银行的政策敏感性要强于中小银行。而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价格博弈是商业银行竞争的主要形式,大型商业银行的政策敏感性弱于中小银行。同时,在实际业务操作中,0.9倍基准利率仍然是实际贷款利率浮动下限。随后本文分析了信贷市场供需结构,并结合银行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理论模型的研究结论。因此,货币政策调控信贷供给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信贷市场供需状况和异质性银行的政策敏感性,通过加强结构型工具的作...
关键词:
价格约束 垄断竞争模型 政策敏感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