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80)
- 2023(13885)
- 2022(11301)
- 2021(10452)
- 2020(8847)
- 2019(20072)
- 2018(19357)
- 2017(37312)
- 2016(20032)
- 2015(22262)
- 2014(21604)
- 2013(21867)
- 2012(20155)
- 2011(17999)
- 2010(17835)
- 2009(17036)
- 2008(17402)
- 2007(15372)
- 2006(13625)
- 2005(12742)
- 学科
- 济(96190)
- 经济(96084)
- 业(87086)
- 企(78838)
- 企业(78838)
- 管理(71886)
- 方法(46285)
- 数学(37977)
- 数学方法(37837)
- 业经(30274)
- 财(29921)
- 农(28308)
- 中国(24669)
- 制(24648)
- 银(22338)
- 银行(22192)
- 务(21770)
- 财务(21766)
- 财务管理(21746)
- 行(20851)
- 企业财务(20694)
- 贸(20548)
- 贸易(20533)
- 农业(20415)
- 易(20081)
- 技术(17975)
- 融(16530)
- 金融(16530)
- 策(16207)
- 划(16182)
- 机构
- 学院(293693)
- 大学(291540)
- 济(138507)
- 经济(136553)
- 管理(120236)
- 理学(103547)
- 理学院(102606)
- 管理学(101610)
- 管理学院(101080)
- 研究(97286)
- 中国(84963)
- 财(63233)
- 京(60449)
- 科学(54389)
- 农(53580)
- 财经(51175)
- 所(48359)
- 经(46993)
- 中心(44789)
- 经济学(44183)
- 研究所(43638)
- 江(43267)
- 业大(42574)
- 农业(42534)
- 经济学院(40261)
- 财经大学(38291)
- 北京(37932)
- 商学(35485)
- 商学院(35184)
- 院(34145)
- 基金
- 项目(191636)
- 科学(153980)
- 基金(145665)
- 研究(137284)
- 家(127193)
- 国家(126118)
- 科学基金(109826)
- 社会(93988)
- 社会科(89575)
- 社会科学(89553)
- 基金项目(76549)
- 省(71745)
- 自然(70174)
- 自然科(68678)
- 自然科学(68658)
- 自然科学基金(67610)
- 教育(61043)
- 划(60159)
- 资助(59663)
- 编号(50963)
- 部(44294)
- 创(43113)
- 重点(42794)
- 业(42790)
- 发(41050)
- 国家社会(40930)
- 创新(39554)
- 成果(39318)
- 教育部(38593)
- 人文(37693)
- 期刊
- 济(147662)
- 经济(147662)
- 研究(88205)
- 中国(53744)
- 财(51320)
- 农(48398)
- 管理(48379)
- 学报(42847)
- 科学(42442)
- 融(41491)
- 金融(41491)
- 大学(33235)
- 学学(32129)
- 农业(31982)
- 财经(27211)
- 经济研究(24955)
- 业经(24144)
- 技术(24008)
- 经(23470)
- 业(20806)
- 问题(19924)
- 贸(18880)
- 技术经济(17649)
- 世界(17235)
- 教育(17163)
- 国际(17064)
- 商业(14658)
- 现代(14317)
- 统计(13990)
- 策(13431)
共检索到443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乐远 毛其淋
中国政府将扩大进口规模、优化进口结构、提高进口质量作为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战略。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和银行分支机构数据,深入分析了银行竞争对企业进口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银行竞争显著促进了企业进口规模扩大,传导渠道为融资约束缓解和生产规模扩张。异质性分析表明,银行竞争对非国有企业、中小规模企业、一般贸易企业、信息不透明企业及消费品进口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进口。此外,银行竞争还显著促进了进口高质量发展,包括促进了进口多样化和提高了进口质量,以及延长了进口持续期。本研究不但从新的角度诠释了中国进口快速发展的动因,而且对下一步银行业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蔡竞 董艳
本文利用中国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在各城市的分支机构数据,结合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企业所处地区银行竞争度对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业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对企业研发创新行为具有积极作用,且该作用在中小企业中表现更加显著。同时,相比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研发创新行为。这些结论丰富了银行内部结构对企业创新行为影响的研究,为支持我国区域金融市场的均衡发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银行业竞争 中小企业 企业创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方芳 蔡卫星
本文试图通过企业层面数据来考察银行业竞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手工收集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独特数据构造了省际层面的银行业竞争指标,基于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了银行业竞争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首先,银行业竞争显著地促进了企业成长;其次,银行业竞争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受到企业异质性的影响,银行业竞争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在小企业、非国有企业和无政府补贴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业竞争显著降低了工业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更有利于工业企业通过对外提供商业信用的形式来扩大销售。基于2003年新一轮银行业改革这一外生事件,本文发现改革后银行业竞争对企业成长...
关键词:
银行竞争 企业成长 工业企业 融资约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静 杨筝 刘贯春 许传华
本文利用城市级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据,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企业专利数据,实证分析银行业竞争对中国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竞争性的银行业市场结构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产出,对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尤为显著。进一步地,本文基于资源配置角度,从新进入企业和在位企业双重视角探讨银行业竞争影响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途径。检验发现,银行业竞争提高条件下,更多的高效率企业进入创新部门,更多的高效率在位企业增加创新投入,且上述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检验结果显示,银行业竞争能提高银行对高效率企业的信贷支持,优化企业之间创新资源配置,并通过引导高效率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创新投入而推动整体层面的创新产出。本文拓展了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创新的微观影响研究,为制定基于创新驱动的金融发展政策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银行业竞争 企业创新 创新资源配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超超 董艳
2006年以来,随着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中小商业银行迎来规模较大的异地扩张进程。论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工业企业数据,考察了中小商业银行异地扩张对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平均而言,中小商业银行进入异地市场,对当地企业的贷款可获得性和贷款规模均有促进作用。但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小商业银行进入异地市场,对当地企业贷款规模的正向影响,在大企业、国有企业、外部融资依赖度更高的行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特别地,中小商业银行异地扩张对中小企业贷款并无显著的提升作用。论文为准确认识中小商业银行异地扩张在信贷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供了实证基础,也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蔡卫星
本文在充分考虑中国信贷市场本地竞争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手工收集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独特数据构造了城市层面的银行业市场结构指标,并将其与2002-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合并构造基础数据库,考察了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一个更具竞争性的银行业市场结构显著提高了企业生产率,这支持了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市场力量假说";其次,从影响机制来看,一个更具竞争性的银行业市场结构更有利于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最后,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在那些面临更多融资约束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小企业、非国有企业、新企业和高技术行业的企业从银行业竞争中获益更大。
关键词:
银行业 市场结构 企业生产率 融资约束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路晓蒙 侯晓华 尹志超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储蓄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压力的存在增强了企业的储蓄动机,提高了企业的储蓄率。进一步,本文从不确定性视角出发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增大了企业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融资约束型企业、成长型企业、非国有企业等未来不确定性较大的企业,对产品市场竞争的变化更敏感,储蓄率更高。本文的结论支持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融资影响的利润破坏效应,正是产品市场竞争的存在导致企业外部融资成本增加,未来不确定性增大,企业才选择持有较高的储蓄率。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 不确定性 企业储蓄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允爵 叶德珠
信贷配置是银行部门的重要职能,竞争性的银行部门能够将信贷资金从低效率企业收回并重新分配给具有更高效率的企业。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季度贷款数据,结合地区银行分支机构数据,研究地区银行竞争对企业间信贷再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行竞争能够促进地区内企业间的信贷再分配,实现信贷资金从低效企业流向优质高效企业;市场摩擦会阻碍信贷资金在企业间的再分配,而竞争性的银行部门则能够缓解市场摩擦的影响;银行竞争有利于银企间新贷款关系的建立,从而促进信贷资金的再分配;密集的企业间信贷再分配过程能够促进提高地区经济生产率和发展水平,这可能是银行竞争影响宏观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渠道。上述研究结果的启示:第一,转变一直以来依赖银行信贷扩张来支撑促进经济增长的思维定势和策略,更多地关注信贷资金的利用效率;第二,今后对于银行部门的市场化改革,可以适当赋予银行更自主、更灵活的信贷资金控制权,同时减少信贷资金撤出的梗阻;第三,要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信贷市场,实现更低的信贷资金交易和退出成本。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思文 管新帅
本文对企业迁移决定因素进行研究,基于中国1998-2008年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运用probit模型进行整体样本及分地区样本检验。研究发现:(1)企业规模对企业迁移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2)企业年龄对企业迁移行为有两方面的影响,"两头"企业较"中间"企业迁移倾向高;(3)企业参与出口并没有显著提高迁移倾向;(4)服务于大市场的企业和拥有低水平基础设施的企业具有较高的迁移倾向。
关键词:
企业迁移 异质性 工业企业 迁移决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铠豪 王嘉藩 王雪芳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竞争程度不断加剧,与此同时,中国创造了出口贸易发展的奇迹。银行竞争是否影响了中国企业的出口表现?本文从银行竞争的视角对中国企业出口扩张提供一种可能的解释。研究发现,银行竞争增加了企业出口倾向,增大了企业出口规模,提升了企业出口强度并增加了企业出口利润率,这一结论具有稳健性。影响机制分析发现,银行竞争主要是通过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和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两个路径提升了企业的出口表现。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银行竞争对企业出口表现的影响作用在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银行业景气度的提高会促进银行竞争对企业出口表现的提升作用。本文提出了适度提高银行业景气程度,适度增强资本密集型行业集聚地区的银行竞争程度和适当降低行业集中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戴美虹
新发展格局下注重营商环境的优化,其中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至关重要,但少有文献从金融地理结构视角探究银行竞争对社会信用的影响。本文聚焦于微观层面企业失信问题,首先理论阐述了银行竞争对企业信用的影响效应。其次,基于中国2001—2013年微观数据证实了研究假说和推论:银行竞争能够降低企业成为失信被执行人的概率,增强企业信用,且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是银行竞争增强企业信用的作用机制。变更核心变量测度方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此外,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银行竞争对企业信用的促进作用在大规模企业、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拓展性分析结果说明:儒家文化这类“非正式制度”同样有助于增强企业信用;银行竞争亦有助于增强商业信用、提升企业金融负债能力。本文为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微观证据,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新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瑞玲 余飞
现有关于市场分割的研究较少涉及微观企业层面,同时关于市场分割程度的测度方法也有失偏颇。本文由消费品、资本品和劳动力市场分割指数的平均值构造了总体市场分割程度指数,采用1998-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检验了中国省域间总体市场分割对当地企业增加值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市场分割与企业增加值率呈倒U型关系,同时还计算出其中影响效果转利为害的阈值,经过内生性处理和区分不同区域、不同企业所有制性质和企业所属的不同要素密集度类型的异质性检验发现,结论是稳健可靠的。本文认为我国应当改变传统的过分注重国外市场的扭曲思维,提高对国内市场需求的关注程度;各地政府应逐渐摒弃"护犊子"的政策思维,逐步放开市场保护,推动市场走向整合;各地应当实现制度创新和政策完善,同时将政策思维转向限制人口但不限制人才上。
关键词:
市场分割 企业增加值率 倒U型关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万宗 谭诗羽 夏大慰
中国产业政策的执行对企业间工资差距有何影响?文章首先考虑加入了产业政策因素的异质性企业模型,从理论上将产业政策对企业工资影响分解为补贴转移效应与竞争效应两种机制,并提出如下假说:企业将部分政策补助用于生产,此时支付的更多工资等同于财政的直接补贴;同时,企业工资水平也取决于企业的生产效率,产业政策通过促进或抑制行业竞争改变企业效率,从而对企业的工资水平产生一种间接影响,即竞争效应。使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可以发现:"中国式"产业政策抑制企业效率带来的负向竞争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会丽 王开颜
商业信用是企业在赊销交易过程中向客户提供的短期信用资金,对提供方(供应商)来说会带来一定数量的资金占用。本文基于中国特定的市场和制度环境,考察行业竞争程度是否影响企业商业信用的提供水平,以及上述关系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以及银行信贷获取能力不同的企业间是否存在差异。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在对企业年龄、规模、资产负债率等变量进行控制后,公司所在行业的竞争越激烈,所提供的商业信用就越多,此结论符合行业竞争假说对商业信用的解释。进一步研究显示,行业竞争程度对民营企业的商业信用提供水平的正向影响显著强于国有企业,且外部银行贷款水平越高的民营企业更倾向于通过提供商业信用应对行业竞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璇 王凯丽 司海涛
僵尸企业对社会资源的挤占扭曲了资源配置,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本文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利用改进后的CHK方法对僵尸企业进行识别,考察僵尸企业对城市行业层面TFP的影响及机制。结果发现:僵尸企业资产占比和数量占比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城市行业层面的TFP水平。在进行变换僵尸企业识别方法和TFP度量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以及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样本进行估计之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僵尸企业的资产占比和数量占比越大,城市行业层面上资源错配所导致的损失就越大。主要体现在:一是僵尸企业对资源的挤占降低了要素边际报酬,导致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低下;二是僵尸企业占比的增加降低了正常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导致其投入要素边际成本增加。因此,积极合理处置僵尸企业是有效化解产能过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银行竞争增加如何影响企业劳动力雇佣——来自银行管制放松的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银行业竞争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银行竞争、代理成本与借款期限结构——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考虑市场治理体系的银行债权治理及其效应研究——来自A股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
银行业竞争如何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自中国地级市层面的经验证据
银行结构性竞争与企业投资效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小银行如何影响科技企业进入——来自城市商业银行设立与跨区比较的经验证据
市场公平竞争与企业产能过剩治理——来自中国制造业的经验证据
银行商誉资本与货币竞争性发行——来自中国白银风潮前夕银行微观数据的经验证据
企业如何获取融资便利?——来自上市公司持股非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