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29)
- 2023(6625)
- 2022(5239)
- 2021(4725)
- 2020(4107)
- 2019(9125)
- 2018(8909)
- 2017(18010)
- 2016(9373)
- 2015(10444)
- 2014(10370)
- 2013(10397)
- 2012(9340)
- 2011(8042)
- 2010(8273)
- 2009(8098)
- 2008(8703)
- 2007(8028)
- 2006(7257)
- 2005(7087)
- 学科
- 业(68477)
- 企(66952)
- 企业(66952)
- 管理(47642)
- 济(46884)
- 经济(46828)
- 业经(24136)
- 方法(20545)
- 财(19615)
- 制(18267)
- 务(17233)
- 财务(17231)
- 财务管理(17225)
- 农(16918)
- 银(16757)
- 银行(16612)
- 企业财务(16312)
- 行(15364)
- 技术(14278)
- 农业(13255)
- 数学(13212)
- 数学方法(13185)
- 策(12073)
- 企业经济(11949)
- 划(11138)
- 经营(11030)
- 体(10467)
- 和(10058)
- 技术管理(9886)
- 理论(9823)
- 机构
- 学院(140989)
- 大学(133380)
- 济(65366)
- 经济(64359)
- 管理(63160)
- 理学(53224)
- 理学院(52878)
- 管理学(52559)
- 管理学院(52304)
- 中国(40616)
- 研究(37676)
- 财(32520)
- 京(27036)
- 财经(25568)
- 农(23929)
- 江(23233)
- 经(23185)
- 银(21019)
- 银行(20184)
- 商学(19891)
- 商学院(19729)
- 经济学(19418)
- 科学(19191)
- 农业(18892)
- 行(18861)
- 财经大学(18750)
- 中心(18698)
- 州(18499)
- 所(18104)
- 业大(17865)
- 基金
- 项目(83563)
- 科学(68455)
- 研究(63455)
- 基金(62882)
- 家(52073)
- 国家(51527)
- 科学基金(47694)
- 社会(42883)
- 社会科(40900)
- 社会科学(40889)
- 省(33969)
- 基金项目(33381)
- 自然(30239)
- 自然科(29627)
- 自然科学(29619)
- 自然科学基金(29202)
- 教育(27581)
- 业(27240)
- 划(25920)
- 资助(25423)
- 编号(24868)
- 创(21635)
- 创新(19094)
- 部(18559)
- 制(18384)
- 成果(18199)
- 发(17979)
- 重点(17828)
- 国家社会(17715)
- 人文(17182)
共检索到223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逯东 江沐子
本文将银监会公布的金融许可证信息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相匹配,考察了银行竞争对僵尸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银行竞争通过提高僵尸企业的融资成本显著加快了其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尤其是降杠杆的幅度。进一步研究表明,在货币政策宽松期,银行竞争对僵尸企业降杠杆的促进效果会更明显。此外,预算软约束小、外部融资依赖程度高、规模小的僵尸企业去杠杆的速度更快。本文立足于中国金融体系深化开放的现实情境,聚焦于僵尸企业这一特定主体的资本结构决策,为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如何助力僵尸企业去杠杆提供了一定经验证据。
关键词:
银行竞争 僵尸企业 去杠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溪 饶品贵 岳衡
基于中国银保监会网站金融许可证信息构建的地区层面银行竞争指标,本文研究银行竞争对企业杠杆操纵行为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发现银行竞争的加剧有助于降低企业杠杆操纵水平;为缓解潜在的内生性问题,采用2009年放宽分支机构设立管制的事件和份额移动法构造的Bartik工具变量,获得了一致的结果。进一步,异质性检验表明,银行竞争影响企业杠杆操纵的结果主要见诸融资约束较强和银企距离较为接近的样本,显示银行竞争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加强银行监督动机,作用于企业杠杆操纵。经济后果方面,发现银行竞争加剧导致的企业杠杆操纵降低会减少未来违约风险。本文从银行竞争的视角提供了企业杠杆操纵行为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的研究证据,有助于厘清宏观金融环境之于微观企业杠杆操纵的自上而下的内在逻辑,同时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金融发展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银行竞争 杠杆操纵 违约风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润 翟淑萍
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银行竞争对企业杠杆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竞争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杠杆操纵程度。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银行竞争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管理层机会主义动机从而抑制企业杠杆操纵行为。区分杠杆操纵的表现形式发现,银行竞争能够显著抑制企业表外负债、名股实债和会计手段增加的杠杆操纵。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银行贷款依赖度较高、内部控制质量较低和分析师关注度较低的企业中,银行竞争对杠杆操纵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芝斌
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举措,去杠杆是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杠杆高企的非金融企业部门更是去杠杆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商业银行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从实际出发支持企业"去杠杆",为实体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工商银行湖北分行(以下简称"湖北工行")结合实际参与、支持和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稳妥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金清 李柯乐 张剑宇
金融科技可以推动金融转型升级,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近年来备受各界关注。本文以2011—2019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网络爬虫技术构建企业对应贷款银行的金融科技指标,考察银行金融科技的运用对企业结构性去杠杆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水平的提升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结构性去杠杆。这一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法、系统GMM、双重差分估计和倾向得分匹配缓解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可以通过提升信息甄别能力和优化风险控制模式两条路径合理引导信贷资源从“僵尸”国企转移到优质民企,从而达到促进企业结构性去杠杆的效果。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效果在市场关注度低但信息披露质量高的企业、以及在外部金融科技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更加突出。最后,金融科技还可以引导资金流向小规模、高科技、低污染的企业,全方位助力企业结构性去杠杆,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芳 周振拓
2015年底以来,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结构性问题,中央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立足于商业银行的杠杆本质,围绕当前去杠杆的重点,廓清非金融企业高杠杆率1的结构、原因和危害,并阐述非金融企业去杠杆面临的困境。最后,着眼经济稳增长和非金融企业去杠杆两大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商业银行支持非金融企业去杠杆的路径选择,以及加强金融风险防控策略,试图逐步解决当前非金融企业高杠杆率问题。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 去杠杆 路径选择 风险防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栾甫贵 于文奇
近年来,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僵尸企业数量与规模大幅增加,严重干扰了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对实体经济产生严重危害,如何妥善清理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低效产能已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发力点。根据2009—2018年Wind数据库数据,采用指数法识别僵尸企业,并比较金融去杠杆、财政去杠杆对处置僵尸企业产生的效果。实证结果表明:相比于金融去杠杆政策,财政去杠杆政策更有利于僵尸企业处置清理,国有企业更适合财政去杠杆的方法。研究结果为处置僵尸企业和渐进式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僵尸企业 财政去杠杆 金融去杠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晓波 宋立义
作为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降杠杆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推进债转股过程中存在以下难题:债转股市场化融资成本高;商业银行参与债转股业务时存在逆向选择等诸多问题;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在债转股企业后续的公司治理和业务经营层面上的话语权无法保证;债转股项目中存在"名股实债"倾向。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文章进一步提出商业银行推进债转股业务在融资途径、业务策略、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市场化 债转股 “去杠杆” 道德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孝先
针对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配给中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与信用评估薄弱问题,本文采用大数据理论与方法、空间计量与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构建小微企业信贷配给理论分析框架,该框架可把利率市场化、信息不对称、信用评估、经济发展过程等纳入统一平台。从而,对可贷数量与可贷价格区间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与设计,并考虑区域参数、行业参数、宏观经济变量参数,建立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可贷区间影响因素的评估机制。这对于商业银行减少对小微企业的信贷错配程度,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暴露具有现实价值。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小微企业 信贷配给可贷框架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钱诚
以2000~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构造基于银行跨地竞争这一外生冲击事件的双重差分模型,探讨银行竞争对于僵尸企业的诱发效应是如何通过银行信贷补贴歧视通道和企业价值性因子通道得以增强的。样本分析表明,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中僵尸企业比例为11.2%,其中国企占比超过半数,民企占比近四成。实证分析得出,银行竞争伴随着显著的信贷补贴增强的信号,且多以价格扭曲形式表现在国企上,民企由于信贷歧视并无多大变化。企业通道层面,信贷补贴的负债式现金流使得企业过度扩张资本,忽视效益与真实创新,从而使僵尸企业概率提升。因而需要肃清和扭转银行竞争两大通道的金融抑制效应,缓解信贷歧视,增强企业信息的充分性,完善企业上市退市机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于博 吴菡虹
近年来,同业负债成为商业银行进行表内监管套利的重要资金来源。同业负债扩张导致同业杠杆率攀升,这会对银行信贷风险产生何种影响?文章阐述了同业杠杆率攀升的本质是同业影子信贷扩张,并考察了它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冲击效应。研究发现:第一,随着同业杠杆率的攀升,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呈现先下降而后上升的趋势。第二,同业杠杆率对信贷风险的影响因银行规模不同而存在差异:对于国有五大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同业杠杆率攀升有助于缓解信贷风险;而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随着同业杠杆率的攀升,信贷风险增加。第三,在考虑同业存单后,除了大型国有银行外,同业杠杆率攀升会加剧其他银行的信贷风险。第四,同业杠杆率攀升会抑制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文章将影子信贷扩张的经济后果研究从如何影响流动性风险拓展至如何影响信贷风险,并为实施差异化的风险监管、优化货币政策调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同业业务 监管套利 信用风险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泽将 汪顺 陈欣
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先立后破,稳步推动企业绿色转型至关重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越来越多的文献开始关注金融在企业绿色转型中的重要作用,而本文则聚焦于作为中国银行市场化改革的直接成果——银行竞争结构的环境外部性。基于上市公司环保新闻文本数据以及地区银行分支机构数据的匹配数据集的分析表明,银行竞争结构具有显著的环境外部性,城市银行竞争指数每上升一个标准差,该地区企业的环保新闻文本情绪约上升7.64%。机制检验结果显示,银行竞争将通过降低融资成本、促进技术升级以及助推资产转型三条路径影响企业的环境绩效。横截面测试结果则表明银行竞争结构的环境外部性大小将受到企业信贷可获得性、绿色信贷政策以及地区转型压力的影响。这些结果表明强化银行竞争这一类金融市场化改革举措同样能够助推企业绿色转型,从缓解融资约束的视角拓宽了实现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路径,也从环境外部性的角度丰富了现有银行竞争类理论文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谢雪燕 李璞
本文基于2010—2019年200家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数据,分析银行竞争对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银行竞争提高了小微企业贷款规模的占比,且这种影响对东部、小规模银行更大。具体影响机制为:银行竞争通过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金融科技水平以及盈利水平,促进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发展。此外,区域数字金融发展对以上影响起到强化作用,而银行的风险分散能力、风险弥补能力对以上影响会产生抑制作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辛华
资源短缺是约束中小企业生存与成长的首要瓶颈,实力弱小的中小企业发挥资源的杠杆作用、识别关键资源、培育核心专长,最终将核心专长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是中小企业的重要竞争策略。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资源 资源杠杆作用 核心专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蒋灵多 陆毅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点在于防控金融风险,而结构性去杠杆则是防控金融风险的主要抓手,其中国有企业去杠杆被提上国家战略高度。本文基于拓展的理论模型及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国有企业数据,从市场竞争视角探讨国有企业高杠杆的可能成因。理论推导得知,在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银行对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约束会推高国有企业杠杆率;以外资管制放松政策为准自然实验的DID模型分析表明,外资管制放松使得国有企业杠杆率显著提高,进一步分析表明该政策效应不具有经济基本面支撑且违背了市场规律,原因在于银行对国有企业实行软预算约束进而实现对国有低效率企业的保护,不利于国有企业中僵尸企业的退出。政府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并推动国有企业去杠杆时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应加快国内体制改革的进程,更多地让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