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65)
2023(6872)
2022(5572)
2021(5109)
2020(4278)
2019(9640)
2018(8946)
2017(18695)
2016(9628)
2015(10741)
2014(10723)
2013(10598)
2012(9687)
2011(8636)
2010(9004)
2009(9102)
2008(8336)
2007(7607)
2006(7016)
2005(6800)
作者
(26178)
(21403)
(21386)
(20385)
(13828)
(10324)
(10048)
(8479)
(8108)
(7725)
(7532)
(7345)
(6931)
(6887)
(6877)
(6669)
(6460)
(6245)
(6245)
(5861)
(5409)
(5343)
(4974)
(4948)
(4906)
(4903)
(4855)
(4669)
(4364)
(4303)
学科
(42798)
经济(42759)
(34720)
(33093)
银行(32948)
(32286)
企业(32286)
(31355)
管理(30939)
(29767)
金融(29766)
(19834)
方法(19021)
中国(17724)
(17367)
数学(16848)
数学方法(16798)
(14418)
财务(14406)
财务管理(14388)
企业财务(13979)
地方(13886)
中国金融(11735)
业务(11635)
(10951)
制度(10947)
业经(10045)
银行制(10005)
(9782)
体制(8968)
机构
学院(132103)
大学(131281)
(60385)
经济(59126)
管理(52735)
中国(48839)
理学(44546)
理学院(44125)
管理学(43731)
管理学院(43477)
研究(40610)
(32463)
(32219)
银行(31021)
(28982)
(26306)
财经(25858)
(23874)
(23475)
金融(23455)
中心(23333)
科学(20635)
(20451)
经济学(20171)
财经大学(19747)
人民(19446)
(19440)
经济学院(18417)
(18251)
(17783)
基金
项目(82813)
科学(66853)
基金(62611)
研究(61508)
(52485)
国家(52069)
科学基金(46631)
社会(41854)
社会科(40150)
社会科学(40141)
基金项目(33349)
(31905)
自然(29012)
自然科(28376)
自然科学(28371)
自然科学基金(27885)
教育(27529)
资助(26150)
(26058)
编号(24212)
成果(19414)
(18976)
重点(18759)
(18318)
(17985)
国家社会(17695)
人文(17093)
教育部(17053)
创新(16889)
(16852)
期刊
(62102)
经济(62102)
(50175)
金融(50175)
研究(44621)
(27513)
中国(24093)
管理(19353)
(15590)
科学(15158)
学报(14952)
财经(13994)
大学(12092)
学学(11804)
(11666)
经济研究(10030)
理论(9037)
技术(8932)
业经(8805)
实践(8223)
(8223)
财会(8120)
国际(7841)
问题(7784)
农业(7316)
农村(7193)
(7193)
中国金融(7191)
教育(6879)
(6855)
共检索到215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明虎  郑兴东  
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和区域金融发展的不均衡,使我国不同地区之间企业在信贷融资方面出现差异。本文利用2002~2009年度我国A、B股上市公司有关数据,利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银行业竞争对区域信贷融资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企业信贷融资比例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银行借款利率也高于中西部地区;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逐渐深入,银行业竞争程度提高,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信贷融资比例和利率方面的差异逐步缩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明虎  
银行借款是我国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而我国由于银行业竞争不充分,造成银行业存在比较严重的卖方市场地位。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不足,加上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行政干预,使商业银行在选择贷款对象时,首先选择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形成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歧视。笔者通过对沪深上市公司1991年~2007年财务数据分析,得出两个基本结论:上市公司规模对银行信贷有重要影响;随着银行业竞争的激烈,上市公司规模对银行信贷的影响逐步降低。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如果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经济问题,首先要加强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只有银行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银行才有动力和压力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黄允爵   叶德珠  
当前,在中国地区间信贷配置不平衡的背景下,信贷资金的跨区域流动现象愈发显著。本文借助银企异地贷款这一典型的信贷资源跨区域流动形式,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贷款公告信息,并结合银行分支机构数据,研究了地区银行业竞争对信贷跨区域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银企间异地贷款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区银行业竞争的影响,并使得信贷资金的跨区域流动呈现出鲜明的空间指向性,即信贷资金往往从高竞争地区流向低竞争地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相对于大企业与国有企业,小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异地贷款活动对地区银行业竞争更加敏感。尤其是对于存在融资约束的企业而言,前往高竞争地区贷款将是有利选择,因为银行业的剧烈竞争为企业创造了松抵押、大金额、短期限、低利差的有利贷款条件。最后,银行业竞争对银企异地贷款活动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顺周期特征,当经济上行时,低竞争地区企业与高竞争地区银行之间的异地贷款活动更加频繁。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地区银行业竞争对银企间贷款活动的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合金  陈震  鹿新华  
在利率市场化和银行业改革不断深入的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面临科学贷款定价的重大命题。本文以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债务融资成本的视角考察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对银行贷款定价的影响。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成本的增加与公司所处行业的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显著正相关;其中资产规模小、现金流匮乏、资产专用性强的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更加显著。同时,相对集中的行业结构与有利的市场地位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因此,银行进行贷款定价时需充分考虑企业的市场势力与所处的竞争环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允爵   叶德珠  
信贷配置是银行部门的重要职能,竞争性的银行部门能够将信贷资金从低效率企业收回并重新分配给具有更高效率的企业。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季度贷款数据,结合地区银行分支机构数据,研究地区银行竞争对企业间信贷再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行竞争能够促进地区内企业间的信贷再分配,实现信贷资金从低效企业流向优质高效企业;市场摩擦会阻碍信贷资金在企业间的再分配,而竞争性的银行部门则能够缓解市场摩擦的影响;银行竞争有利于银企间新贷款关系的建立,从而促进信贷资金的再分配;密集的企业间信贷再分配过程能够促进提高地区经济生产率和发展水平,这可能是银行竞争影响宏观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渠道。上述研究结果的启示:第一,转变一直以来依赖银行信贷扩张来支撑促进经济增长的思维定势和策略,更多地关注信贷资金的利用效率;第二,今后对于银行部门的市场化改革,可以适当赋予银行更自主、更灵活的信贷资金控制权,同时减少信贷资金撤出的梗阻;第三,要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信贷市场,实现更低的信贷资金交易和退出成本。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战明华  王晓君  应诚炜  
以逆向选择理论为基础,在加入了利率控制与银行风险厌恶等新的约束条件后,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中国上市公司可能并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融资约束,但利率市场化进程却将强化这种融资约束的假说。然后,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本文通过对投资—现金流关系的实证考察检验了假说。本文不仅从理论上对具有中国特色金融市场不完全性的经济后果提供了一个观察视角,还包含了利率市场化有助于防止股票市场变异为信贷资源错配放大器等政策含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君  
以2007-2014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信贷可得性之间的关系,以及金融服务对这种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信贷可得性之间存在负向关系,金融服务对这种负向关系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对成长性企业和不同产权性质的高成长性企业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成长性企业以及高成长性民营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信贷可得性之间的负向关系更显著,金融服务对缓解这种负向关系作用明显。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旭  
Erkki Koskela & Rune Stenbacka(2 0 0 0 )所构造的投资技术模型来分析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信贷市场上风险 (项目选择 )之间的关系以及把竞争引入借贷市场的社会福利涵义。该理论表明 ,银行竞争与金融脆弱性之间没有均衡点 ,而贷款市场的竞争能够降低贷款利率 ,有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同时也使社会净福利增加。本文在分析该模型的基础上 ,论证了银行竞争在我国金融稳定与发展中的必要性 ,要求我们要加快银行业改革 ,促使利率市场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翔睿  张玉凯  
文章通过多投入多产出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竞争度进行了精准测度。在此基础上,对银行信贷业务竞争与信用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信贷业务竞争呈激烈趋势,城市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垄断性强于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利润边际效应"和"风险转移效应"的作用下,信贷市场竞争与信用风险承担呈"U型"关系,过度的竞争或垄断都会导致银行承担更高的信用风险。银行上市、稳健的资本结构能够降低信用风险承担,规模扩张会增加信用风险承担。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  戴春林  刘任捷  王军  葛祥  高珍  丁正斌  杨琳  
信贷竞争力是衡量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表现为在有效控制风险前提下的市场拓展能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经营无论是在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等显性竞争力指标方面,还是在组织流程、营销能力、风险控制等隐性竞争力指标方面,与国内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或国外商业银行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据此,本课题提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以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信贷竞争力现状,准确理解信贷竞争力的特质,科学把握信贷竞争力的基本点;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探索从信贷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组织流程、风险管理、服务创新、文化建设等6个方面提升信贷竞争力的具体途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勇  
利用上市公司向银行借款性质结构和前五大客户明细数据,考察企业的供应链客户稳定度能否对银行的信贷资金配置决策产生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供应链客户稳定度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银行信用借款比例,这一影响通过提升企业经营业绩的稳定性、改善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以及塑造企业良好声誉等三个作用机制来实现;在客户经济重要性程度高、管理层金融社会资本低以及所处地区金融业市场化程度高的企业中,供应链客户稳定度对其获得银行信用贷款的促进效应更强;客户稳定度对企业信用借款状况的改善能够帮助其实现价值增值。供应链客户稳定度是企业经营环境变化的重要信号,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企业供应链信息的挖掘、分析与运用以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监管部门、交易所及投资者要关注上市企业供应链客户频繁变动所反映的市场信息以指导监管、投资决策,实体企业则需加强供应链韧性,积极稳定客户关系,以降低融资成本,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邬丹  蒋敏  
本文以2008-2011年我国A股上市电力能源公司数据为样本,检验企业市场地位对其经营性融资中的银行提供的短期和长期借款的影响力。通过建立被解释变量BankAccess与解释变量MP以及控制变量SIZE、EBIT、LIQ、CFO的线性回归模型,去寻找各变量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在研究中发现,各商业银行提供信贷借款都会向市场地位高的企业集中。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珏   汪颖栋   陈梦洁  
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务模式产生了深远变革,成为银行在企业信贷市场竞争中破局的关键。利用2013—2021年银行金融科技专利数据、上市公司借款数据以及商业银行的地理信息,系统地评估了金融科技发展对真实银行业竞争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显著加剧了真实银行业竞争,拓宽了企业信贷多元化来源渠道。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通过扩大银企借贷距离的方式加剧银行业竞争,且这一机制在金融资源匮乏地区更加显著,有助于提高金融服务的公平性。异质性分析表明,银行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竞争的促进作用在融资约束高、市场关注不足以及数字化转型领先的企业中表现更加明显,有效提高了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类型银行发展金融科技均有助于完善信贷市场的竞争环境。因此,应当重视金融科技赋能效应对银行业竞争格局的新影响,规范稳妥推进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同时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无序竞争,从而持续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安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增速换挡期,商业银行利润增速大幅回落,竞争更加激烈,银行的信贷成本也随之变化。文章研究商业银行竞争对信贷成本的影响,运用郝氏指数、市场集中度指数、勒纳指数与H统计量作为银行竞争的度量指标,引入净息差作为控制变量,对国内25家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6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商业银行竞争会提升信贷成本。一方面,利率市场化深化、经济增速换挡与金融科技的发展使得银行负债结构与经营形势改变,从而影响市场竞争环境,提升信贷成本;另一方面,脱虚向实的顶层设计与强监管的政策同考核机制的矛盾,加深市场同质化竞争发展,最终提升信贷成本。未来,在经济发展的新时代,银行自身应加强合规管理,控制信贷质量,降低影子银行规模,推动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的的金融创新,防范因过度竞争而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建威  孟翠莲  洪金明  
关联交易提高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加了信贷的风险。本文实证考察了关联交易对银行信贷的影响。结果发现,它们之间显著负相关的关系,说明关联交易金额越大,银行信贷越少,表明银行将关联交易视为一种利益输送行为,而非效率促进行为。结合所有权性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样本中,这一显著关系仍成立。说明尽管国有企业存在着预算软约束,但是银行还是能够识别可能损害他们权益的经济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