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19)
- 2023(6231)
- 2022(4973)
- 2021(4580)
- 2020(3776)
- 2019(8205)
- 2018(7701)
- 2017(14947)
- 2016(7432)
- 2015(8342)
- 2014(8220)
- 2013(8078)
- 2012(7296)
- 2011(6481)
- 2010(6757)
- 2009(6874)
- 2008(6029)
- 2007(5669)
- 2006(5133)
- 2005(4888)
- 学科
- 银(32751)
- 银行(32606)
- 行(31081)
- 融(29044)
- 金融(29043)
- 济(26023)
- 经济(26002)
- 业(23524)
- 管理(21621)
- 企(20807)
- 企业(20807)
- 制(16644)
- 中国(16642)
- 中国金融(11703)
- 业务(11290)
- 财(10729)
- 方法(10528)
- 度(10485)
- 制度(10483)
- 银行制(9891)
- 数学(8999)
- 数学方法(8940)
- 务(8442)
- 财务(8427)
- 财务管理(8416)
- 企业财务(8099)
- 业经(7843)
- 地方(7383)
- 体(6868)
- 农(6457)
- 机构
- 学院(98226)
- 大学(96409)
- 济(42092)
- 经济(41070)
- 中国(38609)
- 管理(37265)
- 理学(30704)
- 理学院(30442)
- 研究(30278)
- 管理学(30113)
- 管理学院(29927)
- 银(28044)
- 银行(27018)
- 行(25170)
- 财(23478)
- 融(19898)
- 京(19634)
- 金融(19554)
- 中心(18368)
- 财经(18252)
- 经(16468)
- 人民(15977)
- 科学(15592)
- 江(15494)
- 国人(14424)
- 中国人(14373)
- 经济学(14329)
- 中国人民(14255)
- 州(14165)
- 农(14114)
- 基金
- 项目(61232)
- 研究(48654)
- 科学(48304)
- 基金(43505)
- 家(36039)
- 国家(35686)
- 科学基金(31509)
- 社会(30992)
- 社会科(29601)
- 社会科学(29593)
- 省(24852)
- 基金项目(22379)
- 教育(21545)
- 编号(20280)
- 划(20001)
- 自然(18039)
- 资助(17761)
- 自然科(17621)
- 自然科学(17616)
- 自然科学基金(17315)
- 成果(16905)
- 创(14693)
- 课题(13799)
- 重点(13786)
- 发(13641)
- 创新(13608)
- 项目编号(13582)
- 国家社会(13099)
- 性(13053)
- 部(12967)
共检索到169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赵志宏
根据Gartner的研究,2020年将有超过250亿种"物体"链接起来,譬如设备、汽车、房屋和可穿戴设备。倘若未来近乎所有事物都可以关联起来,谁还会购买没有关联的物品呢?而且,在2020年,80%左右的收入都来自附加服务,只有20%来自核心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赵志宏
根据Gartner的研究,2020年将有超过250亿种"物体"链接起来,譬如设备、汽车、房屋和可穿戴设备。倘若未来近乎所有事物都可以关联起来,谁还会购买没有关联的物品呢?而且,在2020年,80%左右的收入都来自附加服务,只有20%来自核心产
关键词:
价值网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赵志宏
银行科技(BanTech)的历史远远长于金融科技(Fintech),提高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绝非仅靠金融科技公司主导的金融科技就能带动,而是需要银行科技、保险科技(InsurTech)与金融科技专业协同,在监管科技(RegTech)的统筹监管下,尤其是需要商业银行以银行科技作为客户服务的核心纽带,赋能智能金融价值网,带动金融服务业群体战略转型和能力升级,重塑实体经济客户体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叶望春
近年来,伴随着新一轮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AI)、区块链、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业务快速融合,银行业的经营产生了巨大变化。借助金融科技,实现"三升两降",即提升收入、提高竞争力、提升服务水平,降成本、降风险,已成为广大银行在智能金融时代创新转型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客户群 银行业 智能资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为民
金融科技,乘着互联网大潮汹涌而来,历经近几年的市场洗礼和大浪淘沙,依然热度不褪。一直以来,商业银行都是新技术的拥抱者,积极利用新技术降低服务成本、提高业务效率、优化业务流程、加强风险管控、创新业务模式等,不忘初心、坚毅前行。当前形势——云开见月明从资本视角来看,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行业融资金额174亿美元,相比2015年增长了10.9%,其中中国占比达到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丽萍 颜配强 刘波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数字经济不断发展中对已有的业务进行创新,开发出以云计算、区块链以及供应链金融等多种电子信息平台和数据后台支持的金融科技业务。金融科技的普遍化和分类化既对传统的金融业务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也对商业银行经营金融科技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科技的用户渗透率之间增多(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力 张哲宇 何大勇
在经济形势诡谲多变的当下,各类风险突起,银行的合规力量和效能均略显疲态,合规成本节节攀升,利用金融科技对合规管理体系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为了必然选择。本文首先从确定合规风险的分类机制、构建合规目标运营模式入手,提出建立有效可靠的合规管理体系,并将金融科技项下不同智能技术根据适应性、匹配性等原则嵌入合格风险管理的不同方面、不同任务,同步形成智能技术的应用评估框架;然后将该整体模式运用于商业银行客户生命周期管理中"客户导入"这一关键阶段加以分析,最后针对处于合规管理转型不同阶段的商业银行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罗勇
我想站在金融从业者的角度谈几个观点。当谈到互联网经济时,商业银行在想什么?首先是金融的本质。只要是做金融都要回归到中介这个本质,而互联网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金融的中介功能更好地发挥,我觉得这是一个前提。其次是银行如何探索金融科技在未来的发展。金融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只能说是金融的信息化,不叫金融科技。真正的金融科技,是围绕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开放式 云平台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于萍
移动网络技术推动了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变革,顾客的移动金融服务需求增长迅速。研究以智能手机银行服务为实证,剖析顾客价值需求维度及反映变量,探索银行业基于顾客导向的价值创新空间。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论证手机银行用户的顾客价值需求维度及其结构,构建二阶因子模型,开发各维度的测评体系。研究发现,移动金融服务顾客价值作为一个潜因子型多维构念,包括服务效能价值、安全保证价值、信息智慧价值、道德信誉价值和虚拟体验价值等五项维度,二阶因子模型得到证实,各维度的测评体系量表具有测量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于萍
移动网络技术推动了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变革,顾客的移动金融服务需求增长迅速。研究以智能手机银行服务为实证,剖析顾客价值需求维度及反映变量,探索银行业基于顾客导向的价值创新空间。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论证手机银行用户的顾客价值需求维度及其结构,构建二阶因子模型,开发各维度的测评体系。研究发现,移动金融服务顾客价值作为一个潜因子型多维构念,包括服务效能价值、安全保证价值、信息智慧价值、道德信誉价值和虚拟体验价值等五项维度,二阶因子模型得到证实,各维度的测评体系量表具有测量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涛
银行要顺利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不仅需要考虑当前需求,更需要关注长期战略思路的转变金融科技的发展前景所谓金融科技,本质上是利用现代科技对金融业的功能进行全面优化和改造,与此同时也产生了金融要素内涵与边界的变化。以银行业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实际上一直就是运用金融科技改造业务流程的核心主体。只是近年来,由于全球金融监管的普遍严格化,以及银行创新动力相对弱于新型类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晶 温彬
随着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监管日趋从严,利率、汇率市场化持续推进,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金融脱媒不断加剧,传统银行业的发展面临诸多新形势、新特征。特别是,以"云大物移智区"为代表的新兴科技革命,正在深刻变革传统金融业的发展方式和商业模式,极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岩玉
Fintech以"金融+科技"的特有模式,颠覆了银行业传统信用中心式服务模式,对传统银行业形成了巨大冲击和挑战随着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逐步渗透,Fintech以"金融+科技"的特有模式,将从基础技术层面真正建立"去中心化"信任,颠覆银行业传统信用中心式服务模式,从而开启价值互联新时代,对传统银行业形成巨大冲击和挑战。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区块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卫星 刘以宁
贯彻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新时代金融工作的重要职责使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力军,集团实力雄厚、金融牌照齐全,要带头示范发挥“血脉”作用,不断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引导金融资源更多向“真科技、硬科技”领域聚集,推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关键词:
大型银行 金融服务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