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5)
- 2023(11086)
- 2022(9403)
- 2021(9096)
- 2020(7595)
- 2019(17482)
- 2018(17012)
- 2017(34067)
- 2016(17846)
- 2015(19707)
- 2014(19355)
- 2013(18543)
- 2012(16856)
- 2011(14805)
- 2010(14482)
- 2009(13304)
- 2008(12633)
- 2007(10762)
- 2006(9250)
- 2005(7991)
- 学科
- 济(66130)
- 经济(66053)
- 管理(52559)
- 业(49983)
- 企(41346)
- 企业(41346)
- 方法(33755)
- 数学(30405)
- 数学方法(30003)
- 银(20450)
- 银行(20304)
- 财(19607)
- 行(18992)
- 农(18951)
- 制(18823)
- 中国(17307)
- 融(14352)
- 金融(14350)
- 业经(14313)
- 贸(13468)
- 贸易(13458)
- 易(13169)
- 农业(12532)
- 务(12469)
- 财务(12427)
- 财务管理(12401)
- 企业财务(11805)
- 地方(11778)
- 度(11485)
- 制度(11472)
- 机构
- 学院(233810)
- 大学(232600)
- 济(101701)
- 经济(99749)
- 管理(99282)
- 理学(86239)
- 理学院(85481)
- 管理学(84213)
- 管理学院(83765)
- 研究(70489)
- 中国(62707)
- 财(48816)
- 京(45846)
- 财经(39107)
- 科学(38592)
- 中心(36953)
- 经(35862)
- 江(34337)
- 农(34230)
- 经济学(31850)
- 所(31715)
- 业大(30956)
- 财经大学(29526)
- 经济学院(28946)
- 研究所(28717)
- 银(28372)
- 范(27962)
- 北京(27712)
- 师范(27709)
- 州(27499)
- 基金
- 项目(162680)
- 科学(131806)
- 基金(122493)
- 研究(122154)
- 家(104448)
- 国家(103592)
- 科学基金(92346)
- 社会(80349)
- 社会科(76417)
- 社会科学(76401)
- 基金项目(64667)
- 省(61844)
- 自然(59427)
- 自然科(58177)
- 自然科学(58163)
- 自然科学基金(57154)
- 教育(56892)
- 划(52176)
- 资助(49720)
- 编号(49483)
- 成果(38951)
- 部(37662)
- 重点(35750)
- 创(34766)
- 发(34280)
- 国家社会(33820)
- 教育部(33531)
- 人文(33182)
- 课题(32452)
- 创新(32396)
- 期刊
- 济(102287)
- 经济(102287)
- 研究(69973)
- 融(40647)
- 金融(40647)
- 中国(40443)
- 财(37423)
- 管理(35624)
- 农(30048)
- 科学(29017)
- 学报(28059)
- 大学(23284)
- 学学(22167)
- 教育(21088)
- 技术(20630)
- 财经(19164)
- 农业(18380)
- 业经(17425)
- 经济研究(16793)
- 经(16330)
- 问题(13408)
- 理论(12971)
- 实践(11927)
- 践(11927)
- 贸(11009)
- 技术经济(10978)
- 现代(10422)
- 商业(10287)
- 统计(10152)
- 国际(10076)
共检索到341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志锋 张静雯 韩志岩
本文使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从信贷人员行为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在银行短期信贷决策中,信贷人员对企业流动比率的使用方式是否受货币政策及所有权性质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货币政策宽松时期,信贷人员对企业流动比率的要求较低,而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则对企业流动比率的要求较高;考虑企业所有权性质影响时,与国有企业相比,信贷人员更加关注民营企业的流动比率且要求更高。信贷人员在短期信贷决策中对会计信息的使用方式不同,会给银行带来很大的信贷风险,银行应采取相关措施对信贷人员的行为予以监督规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万祥
国家为了达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赋予了中央银行掌握基础货币、垄断货币发行、掌握调整存款准备率和控制贷款总规模等权力。中央银行按照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宏观经济目标,充分运用自己的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对全国的货币信贷活动和社会经济生活实行有效的调控。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对社会经济运行有效调控、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实现国家货币政策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邱鸿
当前,农业银行要实行企业化经营,长期信贷资金和短期信贷资金如何配合使用和平衡则成为首要问题。在“实存实贷”的资金管理制下,存款变化制约着信贷投放规模,若要提高资金营运效率,有力地支持农村的发展,就必须研究长短期信贷资金的比例,使信贷资金灵活地、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本文拟以乡镇企业贷款变化为基础,应用一点数学方法,对农业银行长短期信贷资金比例问题作初步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贺 李恩
农村金融市场在贷后管理中存在着信贷期限紧张和错位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户偏好还款时滞与信贷员催收贷款的季节性矛盾。本文从传统农区短期信贷的研究视角出发,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还款期限悖论"命题的生成逻辑,进而对信贷员反市场行为给予合理解读,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迟铮
近年来,雾霾污染频频来袭,引致重污染企业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进而影响其信贷融资能力及成长性。本文以中国沪深A股377家重污染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雾霾污染程度、短期信贷融资能力与企业成长性的关系。研究发现,雾霾污染程度与企业成长性显著负相关,即雾霾污染程度越重,重污染企业成长性越差;重污染企业短期信贷融资能力在雾霾污染程度与企业成长性二者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即雾霾污染程度可以通过减弱重污染企业短期信贷融资能力进而降低其成长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中国进一步完善重污染企业环境治理激励约束机制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盛天翔 王宇伟 范从来
信贷期限结构是信贷量发挥作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但是中国对利率工具如何影响信贷期限结构的探讨尚不充分。与国外已有的基于风险管理动机视角的机制分析不同,本文基于中国商业银行特殊的利率定价机制,从盈利动机的视角出发,构建两阶段的商业银行信贷决策模型,理论分析了贷款基准利率政策对信贷期限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贷款基准利率与商业银行贷款中的短期贷款比例呈正相关关系,但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的基准期限利差水平会减弱这一正向关系,并且基准期限利差本身也会直接对短期贷款比例产生负向冲击。基于2005—2016年的宏观
关键词:
贷款基准利率 利率定价机制 信贷期限结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海曙
论银行信贷决策行为的异化与规范乔海曙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步迈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时期。近期内,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有商业银行,是各家专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的必然选择。迅速改善资产质量是专业银行转轨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丹 袁淳
我国企业高度依赖短期债务融资,"短债长用"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容易导致企业在信贷紧缩时由于难以续借到期的短期债务而发生流动性成本。以我国2015—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公司的短期债务流动性成本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信贷紧缩期间,公司的短期债务水平显著下降;且短期债务水平较高的公司更容易发生投资不足,绩效下滑,产生流动性成本。此外,在信贷紧缩时期,民营企业和小规模企业短期债务比例显著下降,而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的短期债务融资没有受到显著影响。并且,信贷紧缩时期企业短期债务产生的流动性成本也主要存在于民营企业、小规模企业和高成长企业中。本文的研究为理解债务期限结构经济后果和货币政策微观经济后果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更好地实施货币政策调控和优化企业融资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信贷紧缩 短期债务 流动性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晨 范佩霞
一、引言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会议上通过了限制发达国家排放以二氧化碳为主的6种温室气体的《京都议定书》。由此产生了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碳交易市场,和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称为"碳金融"。作为京都议定书的三大减排机制之一的清洁发展机制(CDM),是指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实施的并有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超 张笑宇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配置过度集中于某些大企业和行业,而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某些群体却处于融资困境。基于前景理论,通过构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经理人的信贷决策模型并用实例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前景理论在描述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决策行为时优于期望效用理论,能够更好地描述商业银行贷款经理人的信贷决策行为,并得出如何设计有利于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绩效评价指标框架的思路,为解决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决策偏差给出了可行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前景理论 信贷决策 绩效评价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佳瑜 杨晓刚
<正>银行从业人员套取信贷资金,是指银行从业人员通过常规渠道取得银行授信额度,虚构交易或用途以套取信贷资金并改变资金用途的行为,包括套取贷款和信用卡套现。银行从业人员套取信贷资金的现状根据银行从业人员的互联网关注度与司法审判案例来看,银行从业人员与套取银行信贷资金行为的相关度较高,银行从业人员套取银行信贷资金行为呈高发、多发态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琳 廉永辉 唐伟霞
本文从债权人视角研究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基于200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半年度数据,考察了企业金融化对其获得银行贷款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企业获得的新增贷款越少,其支付的贷款利率越高,说明企业金融化加大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金融化通过增加财务风险和信息更不透明两条途径发挥作用,并且在盈利较差、分析师关注度较低和国有企业中,金融化带来的负面融资效应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我国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和评估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置效率,对引导经济"脱虚向实"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章安平
本文以信贷配给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设计纳入信贷抵押品价值、抵押清算成本等因素在内的银行信贷决策模型,分析信息不对称的非竞争性信贷市场,得出了一些结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宋玉颖 刘志洋
本文运用中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2年半年度财务数据,检验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与银行信贷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贷款利率来看,银行流动性风险的降低(流动性比率增加)能够使银行进行风险更高的贷款,增加银行风险承担能力;从存款利率来看,银行流动性比率的提升可以使银行以更加优惠的利率吸收存款;在金融风险加大时期,持有信贷承诺数量较大的银行会增加流动性资产储备以应对风险,并且信贷承诺对于银行信用总量的增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商业银行应同时重视流动性和资本充足率,注重表外信用承诺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方先明 权威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变革,生存与发展于商业银行阴影之中的影子银行体系规模迅速扩张,其中信贷型影子银行顺周期行为已经对我国金融安全与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论文基于所构建的TVP-VAR模型,利用2006年1月至2016年11月相关数据,对我国信贷型影子银行顺周期行为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对应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波动,信贷型影子银行总体具有顺周期性;由于资金在不同市场间流转需要时间,顺周期行为具有时滞性;市场资金供求与金融监管的变化,导致顺周期行为具有时变性。因此,应该关注信贷型影子银行顺周期行为,强化监管的穿透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