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76)
2023(15622)
2022(13646)
2021(13164)
2020(10877)
2019(25579)
2018(24880)
2017(47612)
2016(25412)
2015(28689)
2014(28423)
2013(27619)
2012(25309)
2011(22548)
2010(22069)
2009(19978)
2008(19549)
2007(16624)
2006(14447)
2005(12695)
作者
(70514)
(58769)
(58187)
(55644)
(37497)
(28072)
(26635)
(23016)
(22487)
(20801)
(20272)
(19713)
(18470)
(18406)
(18256)
(17913)
(17432)
(17239)
(16821)
(16813)
(14313)
(14154)
(14139)
(13499)
(13154)
(13100)
(12986)
(12742)
(11733)
(11448)
学科
(97995)
经济(97884)
管理(72890)
(68504)
(57927)
企业(57927)
方法(47977)
数学(42246)
数学方法(41675)
(26858)
中国(26163)
(24795)
(24683)
银行(24648)
(24600)
(23269)
业经(21791)
(19997)
(19885)
金融(19881)
地方(18330)
(18278)
贸易(18260)
(17777)
(17746)
财务(17706)
财务管理(17662)
企业财务(16819)
农业(16183)
理论(16032)
机构
大学(348232)
学院(343525)
管理(141176)
(139389)
经济(136433)
理学(122241)
理学院(120965)
管理学(118772)
管理学院(118154)
研究(113900)
中国(93192)
(73733)
科学(68598)
(65812)
(55395)
中心(54363)
(53672)
财经(52977)
研究所(50507)
业大(50219)
(49106)
(48558)
北京(46340)
(43786)
师范(43367)
农业(42079)
经济学(42030)
(42024)
(40273)
财经大学(40213)
基金
项目(241633)
科学(191015)
基金(177967)
研究(175907)
(154854)
国家(153630)
科学基金(133419)
社会(110967)
社会科(105314)
社会科学(105286)
基金项目(94543)
(91824)
自然(88237)
自然科(86264)
自然科学(86245)
自然科学基金(84690)
教育(80764)
(78252)
资助(73628)
编号(71481)
成果(56484)
(53852)
重点(53495)
(50246)
(49950)
课题(47512)
科研(46900)
创新(46895)
教育部(46723)
国家社会(45942)
期刊
(145519)
经济(145519)
研究(104698)
中国(64098)
学报(53478)
管理(51433)
(51026)
科学(49354)
(47028)
(44696)
金融(44696)
大学(41448)
学学(38845)
教育(35446)
农业(31484)
技术(30071)
财经(26101)
经济研究(23492)
业经(22782)
(22183)
理论(19502)
图书(18889)
问题(18335)
实践(17976)
(17976)
(16588)
技术经济(16188)
科技(15837)
(15185)
(15147)
共检索到512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曹元涛  范小云  
各国金融安全网的实施导致银行的监管体系发生重构,会导致市场约束受到"挤压",已经逐步地被经济学家们认可。但是对于亚洲国家来说,监管力量的重构是否影响了市场约束却尚未得到明确的实证结论。本文的研究立足于此,研究发现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约束的扭曲较大,各国和地区在银行危机后加强银行监管的行为导致了这种"低成本"的市场约束的损伤。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旭平  杨新松  
理论研究表明银行集中会带来两种相反作用的效应: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银行集中度提高所带来的规模经济上升促进银行效率;相反专业化经济下降损害银行效率。银行集中与银行效率的关系取决于两种效应的比较。实证研究发现市场竞争导致的银行集中与银行效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规模经济效应大于专业化经济效应。所以提高银行效率必须努力寻求市场竞争所导致的银行集中。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齐树天  
本文应用随机边界方法(SFA)测度了中国16家全国性商业银行的X效率和规模效率,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其经营绩效与市场结构间关系的几种经验假说进行了检验。统计结果显示,样本期内各商业银行的效率情况总体上均不断改善,其中股份制银行的X效率水平普遍高于国有银行,但在减速递增的过程中差距在不断缩小;另一方面,国有银行在规模经济上具有显著优势,并且2002年以来优势还在进一步扩大;最后,关于银行绩效与市场结构关系的四个主要经验假说在中国银行业市场均不适用,中国商业银行部门的成本控制优势在迅速扩大业务规模的过程中并未有效地转化为盈利能力的提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谊  蒲勇健  陆玉  
本文对官方监管机制对市场约束的影响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市场约束与官方监管存在较大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市场约束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有特定条件的;并对其相互配合提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强  李立华  佘桂荣  
基于社会利润最大化的视角,本文研究了银行监管中的最优市场约束问题。研究发现:在银行监管中实施最优的市场约束不仅可以提高银行监管帕累托效率,而且可以给社会带来最大的利润;最优市场约束水平受到银行"额外价值"、无市场约束时贷款失败的概率、贷款成功的收益、市场约束的成本弹性等因素的影响,且与这些因素呈正相关;最优市场约束水平对银行"额外价值"、贷款成功的收益这两个因素的变化敏感性较强,对无市场约束时贷款失败的概率的变化敏感性较弱,对市场约束的成本弹性的敏感性呈现出由强变弱的趋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盛文军  
本文利用亚洲七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混业经营条件下市场竞争引致的银行集中与效率的关系。已有的研究表明银行集中会带来两种相反作用的效应: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实证分析发现,规模经济效应大于专业化经济效应,混业经营条件下,市场竞争引致的银行集中与效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 提高银行效率必须寻求有效途径,加强竞争,适度提高商业银行的集中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蕙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宏观系统性冲击造成了一系列银行危机。政府监管和市场约束作为银行外部监管体系的两个工具,其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分析了在发生系统性冲击时如何在二者之间进行权衡和选择,从而达到最优的监管组合的效果,并针对中国的现实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孟艳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把市场约束作为实现有效资本监管的一个支柱,认为强化市场约束对帮助银行和监管当局管理风险、提高稳定性好处很多。那么,市场约束在我国银行监管中的作用如何?怎样通过发挥和运用市场约束来提高我国银行监管的有效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强  佘桂荣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各国对于政府监管失灵以及银行安全网设计过程中引发的严重道德风险问题展开了广泛探讨,认为在官方监管中引入市场约束机制将有助于监管效率的提高,这得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首肯并已将市场约束作为有效银行监管“三大支柱”之一。本文从市场约束的有效性、市场约束促进银行监管效率提高以及运用市场约束完善银行监管三方面全面回顾西方学者的研究,并从中获得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郑晓辉  
亚洲“四小龙”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比较及其借鉴中南财经大学国际投资研究所郑晓辉本世纪60年代以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自由化趋势的带动下,亚洲“四小龙”纷纷加快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基本实现了金融业的国际化,为经济的飞速增长注入了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强  佘桂荣  
存款保险所产生的严重道德风险不仅削弱存款人市场监控的有效激励,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银行管理层市场影响的积极效应,因而市场约束失效被认为是存款保险运行的制度成本之一。在优化存款保险制度设计中考虑有效市场约束的因素,通过实施有限的存款保障机制、制定风险保险费率以及优化保险组织形式等措施,最终建立激励相容的存款保险制度,可以在维护银行体系安全与强化市场约束之间找到有效的结合点,并实现银行监管的帕累托改进。上述结论将对中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新兰  
缓冲资本是商业银行的可用资本与资本需求之间的差值,优化缓冲资本是商业银行提升资本管理能力的关键。本文运用存货管理中的策略,将银行资本视为存货,基于我国46家银行的相关财务数据,考虑资本监管约束及资本募集成本因素,检验在该策略下各银行的最优资本缓冲水平。经与实际资本缓冲水平比较、研究不同类型银行之间资本充足率水平差异的原因以及模型对不同类型银行的实际资本充足率水平的解释力度,发现模型对股份制银行的资本配置行为模拟最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国华  潘英丽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金融监管数据库及44个国家243家银行的数据,对新巴赛尔协议的三大监管支柱——市场约束、监管审查与资本金约束的交互作用对银行风险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的风险控制效果相互加强,即互补,而资本金监管与市场信息披露、外部审计等监管方式则存在替代关系。研究证实了宏观政府监管力度与微观层面对于银行的市场约束和资本金监管等措施起到互补作用,而基于单个金融机构的微观监管方式之间则存在一定的相互替代关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忠阳  许悦  
由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IFIs)存在"大而不倒"效应,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监管,进而降低其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一直是一项重要问题。本文选取巴塞尔协议第三支柱市场约束这一角度,采用事件研究法,针对我国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股票收益对于2011—2015年期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金融稳定理事会以及中国银监会发布的G-SIBs名单和出台SIBs监管政策等共9次监管事件产生的反应进行分析,并将我国进入G-SIBs名单和未进入该名单的上市银行进行了对比,旨在研究监管政策的出台是否影响了市场对于该类机构的预期,即是否起到了市场约束的效果。结果表明,其中仅有巴塞尔委员会发布更新后监管要求这一事件对相关G-SIBs股票收益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他8次事件均未使相关银行股票产生显著的负异常收益。这表明在大部分情况下,市场约束在对我国SIBs的监管中并未起到显著作用,未达到降低该类银行道德风险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