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96)
- 2023(6892)
- 2022(5629)
- 2021(5393)
- 2020(4570)
- 2019(10282)
- 2018(9783)
- 2017(19550)
- 2016(10120)
- 2015(11066)
- 2014(11142)
- 2013(10873)
- 2012(9918)
- 2011(8438)
- 2010(8444)
- 2009(7856)
- 2008(8340)
- 2007(7116)
- 2006(6088)
- 2005(5770)
- 学科
- 济(30480)
- 经济(30432)
- 管理(29323)
- 业(29046)
- 企(25129)
- 企业(25129)
- 银(19950)
- 银行(19805)
- 行(18303)
- 制(17363)
- 方法(14836)
- 财(14665)
- 融(12761)
- 金融(12761)
- 数学(12636)
- 数学方法(12508)
- 务(11007)
- 财务(11001)
- 财务管理(10970)
- 度(10737)
- 制度(10732)
- 企业财务(10359)
- 业务(9984)
- 中国(9340)
- 银行制(8633)
- 学(7965)
- 体(7724)
- 农(7436)
- 业经(7387)
- 体制(6872)
- 机构
- 学院(131444)
- 大学(131312)
- 济(53006)
- 经济(51736)
- 管理(50083)
- 中国(43732)
- 理学(42559)
- 理学院(42092)
- 研究(41463)
- 管理学(41448)
- 管理学院(41200)
- 财(33809)
- 京(26891)
- 财经(25642)
- 银(25179)
- 银行(24133)
- 科学(23532)
- 经(23379)
- 农(22855)
- 中心(22641)
- 行(22459)
- 江(21047)
- 所(20740)
- 财经大学(19506)
- 研究所(18131)
- 农业(17986)
- 经济学(17419)
- 州(17380)
- 业大(17377)
- 融(16950)
- 基金
- 项目(86324)
- 科学(68692)
- 基金(65140)
- 研究(62494)
- 家(56821)
- 国家(56355)
- 科学基金(49094)
- 社会(41046)
- 社会科(39090)
- 社会科学(39080)
- 基金项目(34294)
- 省(32402)
- 自然(32010)
- 自然科(31372)
- 自然科学(31362)
- 自然科学基金(30848)
- 教育(28568)
- 划(27689)
- 资助(26481)
- 编号(23973)
- 成果(20034)
- 部(19977)
- 重点(19647)
- 性(19207)
- 创(18374)
- 国家社会(17701)
- 教育部(17531)
- 发(17317)
- 科研(17249)
- 创新(17194)
共检索到210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程六兵 刘峰
本文以2001-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稳健性的角度,探讨了贷款方式和企业性质对银行监管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担保借款对稳健性的需求明显高于信用借款。(2)银行在事后风险控制过程中,信贷歧视现象仍然存在,具体表现为:在国有企业里,信用借款比例越高,企业稳健性越低;在非国有企业里,二者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地,结合货币政策的变动,研究发现该歧视行为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紧缩的年份。
关键词:
会计稳健性 货币政策 信贷歧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雷光勇 王文忠 邱保印
文章以市长更替刻画政治冲击,运用2007-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系统考察了政治冲击影响企业会计行为的渠道与后果。研究发现,市长更替导致的政治冲击会显著减少企业的银行信贷规模。为了规避这一影响,企业尤其是具有更多债务的企业会提高会计稳健性。提高会计稳健性能够显著增加企业的银行信贷优势,不仅更易获得信贷,而且信贷规模增加。分产权性质的检验表明,政治冲击对国有企业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更大,但民营企业在政治冲击下提高会计稳健性更能显著增加其银行信贷优势。
关键词:
政治冲击 银行信贷 会计稳健性 官员更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庄毓敏 张祎
作为银行业资本监管的有力补充,流动性监管旨在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是中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流动性监管如何发挥审慎监管职能、如何影响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成为国内外政策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银行风险承担角度出发,挖掘了流动性监管对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流动性监管对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潜在影响。研究表明:一方面,流动性监管具有显著的稳定作用,即引入流动性监管要求,能够显著提高银行稳健性,且流动性监管与资本监管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银行稳健性的提升;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在中国显著存在,但流动性监管能够显著抑制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下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因而有助于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而且,流动性监管对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抑制效果在区分银行特征、风险类型、经济环境后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实现流动性监管与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双赢”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艳海 刘洪锋
金融监管缺失是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针对金融市场透明度低和监管强度影响商业银行会计稳健性等问题,本文以2004年至2012年的9家上市公司的年报和相关报告为数据来源,验证金融监管对商业银行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商业银行的会计政策选用相对单一,金融监管政策会较为明显的影响上市商业银行的会计稳健性。金融监管当局应于会计政策制定者积极沟通和协调,以更好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保障投资者利益。
关键词:
金融监管 会计稳健性 商业银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曲洪建 GONG Tao 迟运鹏
基于2003~2015年中国16家上市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资本监管压力通过收入多元化的中介作用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监管压力能够约束银行风险行为,提高银行稳健性;收入多元化程度越大,银行稳健性越好;收入多元化在资本监管压力影响银行稳健性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因此,提高资本监管压力,能够促使银行拓展收入来源,提高银行稳健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曲洪建 GONG Tao 迟运鹏
基于20032015年中国16家上市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资本监管压力通过收入多元化的中介作用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监管压力能够约束银行风险行为,提高银行稳健性;收入多元化程度越大,银行稳健性越好;收入多元化在资本监管压力影响银行稳健性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因此,提高资本监管压力,能够促使银行拓展收入来源,提高银行稳健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作为金融领域的重要支柱,银行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社会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健康发展是经济和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基石。近十年来,我国银行业完成了脱胎换骨的全面变革,公司治理机制逐步健全,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日益优化,盈利能力、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明显提升。银行监管的理念和手段同样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监管政策的前瞻性和有效性持续增强。在2014年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资本实力和盈利排名中,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四海 蔡宏标 张俭
本文从产权性质研究银行信贷中会计盈余质量的决策有用性,并检验银行对信贷企业会计盈余质量关注的权变是否存在基于违约风险的经济考虑,研究发现:会计盈余质量在银行信贷决策中具有有用性,银行基于会计盈余质量的信贷政策在私有产权企业中更为显著;私有产权企业会计盈余质量显著低于国有产权企业,而且违约风险更高;银行信贷行为基于产权性质存在的差异不纯粹是政府干预的官僚行为,更多的是对企业违约风险的经济考虑,在一定层面上也是银行风险防控的措施;银行在信贷决策中对盈余质量关注的权变不仅仅存在于空间层面(不同产权性质企业),同样存在于时间层面(不同货币政策时期)。
关键词:
盈余质量 银行信贷 货币政策 信贷歧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建新 唐春娇
本文以我国2007~2013年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会计稳健性与银行贷款抵押条件使用的关系,并考察资产的可抵押性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同时考察公司所处金融市场环境对银行抵押条件使用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会计稳健性越高,公司抵押贷款所占总贷款比重就越低;资产可抵押性对上述关系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地区金融市场发展程度没有显著影响银行抵押贷款的使用;而企业性质对抵押贷款的使用有显著影响,国有企业的抵押贷款比重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实证结果还表明,银行愿意将稳健性带来的好处通过降低贷款抵押条件与公司分享,而国家信用保障在银行贷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银行抵押贷款 会计稳健性 代理问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青原 黄威
以2005—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检验了企业会计稳健性对银行贷款公告市场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提高企业的会计稳健性能够削弱银行贷款公告的负面影响,减小这种负向市场反应的程度,即提高贷款公告期累计超额收益。此外,股权分置改革前会计稳健性对银行贷款公告的市场反应的影响比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更大,国有企业中会计稳健性对银行贷款公告的市场反应的影响比民营企业更明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饶品贵 姜国华
宏观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如何通过改变微观企业行为来影响经济发展是学术界探讨得比较少的领域。本文在此方向上进行研究尝试,并以货币政策波动对企业会计政策稳健性与银行贷款之间的关系为切人点。具体来说,当货币政策进入紧缩期时,我们预期企业会计政策变得更加稳健,以更容易取得银行贷款。运用1998~2008年的年度数据,并根据央行要求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的变化,我们定义2004、2006、2007年为我国的货币政策紧缩阶段。实证结果基本上支持我们的预期。我们进一步发现依赖于外部融资和拥有更高债务水平的企业会计稳健性更高,持有大量现金的企业会计稳健性更低,国有企业的会...
关键词:
货币政策紧缩阶段 债务合约 会计稳健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苟琴 黄益平 刘晓光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投融资环境的调查数据,考察银行信贷资金配置中的所有制歧视问题及其变化。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同时考察企业是否需要银行贷款和贷款的可得性两方面信息,甄别出受到信贷配给的企业,并根据实施主体的不同,进一步甄别出企业自我信贷配给和银行信贷配给。样本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潜在借款者受到了信贷配给,而最主要的形式是自我信贷配给。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信贷配给差异,信贷资金配给更多的与企业自身禀赋和宏观金融环境有关。这对银行信贷决策中存在所有制歧视的论断提出了质疑。因而要实现信贷资金的优化配置,不能过度强调所有制平衡观,而应该着重改善企业的自身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丽平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经历了从局部地区到全国范围、从外币业务到本币业务、从外国居民到本国居民的发展历程,在循序渐进中稳步推进。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银行业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坚持"以我为主、审慎有序、自主坚定"的科学开放政策,改革与开放并举、开放与监管并行、监管与服务并重,确保外资银行在华安全稳健运行,促进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质量的提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盛清才
依法监管是实现银行业稳健运营的保障。为此,就必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为准绳,创新监管理念,增强法治意识;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监管行为;坚持依法行政,严格监管执法;强化监管法纪,完善内外监督。唯如此,才能实现有效监管,实现银行业的稳健运营。
关键词:
依法监管 银行业 稳健运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真 彭建刚 黎灵芝
本文借鉴"公地悲剧模型"论证了银行业实施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协调监管的必要性,并运用面板VAR模型对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宏观审慎工具与微观审慎监管工具对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给定宏观审慎监管工具"银行业集中度"和"广义信贷/GDP偏离度"的一定冲击后,商业银行稳健性水平从负向反应逐步转为正向反应;给定微观审慎监管工具"流动性比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的一定冲击后,商业银行稳健性水平呈现正向反应。这表明单一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与微观审慎监管工具的效应并不完全协调,因此,应当完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的种类和操作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