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48)
2023(11037)
2022(9213)
2021(8342)
2020(6705)
2019(15389)
2018(14631)
2017(29113)
2016(14682)
2015(16352)
2014(16102)
2013(16131)
2012(14971)
2011(13483)
2010(13500)
2009(12993)
2008(11456)
2007(10046)
2006(9351)
2005(8766)
作者
(39830)
(33209)
(33146)
(31660)
(21020)
(15881)
(15211)
(12906)
(12513)
(11725)
(11583)
(11216)
(10518)
(10415)
(10314)
(10260)
(9596)
(9535)
(9535)
(8963)
(8312)
(7970)
(7698)
(7682)
(7671)
(7558)
(7182)
(6960)
(6666)
(6516)
学科
(81790)
经济(81731)
管理(38625)
(37323)
(33389)
银行(33244)
(31706)
(29930)
金融(29927)
(29024)
企业(29024)
方法(26204)
地方(25019)
中国(24577)
数学(23548)
数学方法(23423)
(22050)
(17973)
(17428)
业经(16361)
地方经济(14354)
农业(13461)
(12384)
制度(12378)
(12321)
(12221)
中国金融(11837)
业务(11755)
(10826)
环境(10820)
机构
学院(203789)
大学(202245)
(100656)
经济(98814)
管理(75510)
研究(71395)
中国(67254)
理学(63767)
理学院(63060)
管理学(62316)
管理学院(61941)
(46812)
(41287)
科学(37838)
财经(37131)
中心(35590)
经济学(34236)
(33967)
(33583)
(32392)
银行(31167)
(30767)
经济学院(30742)
研究所(30507)
(29624)
(29082)
财经大学(27702)
(26369)
金融(25940)
(25928)
基金
项目(131351)
科学(104429)
研究(100223)
基金(96762)
(82207)
国家(81521)
科学基金(71020)
社会(67954)
社会科(64677)
社会科学(64662)
基金项目(51582)
(50586)
教育(43649)
自然(41911)
(41384)
自然科(40915)
自然科学(40910)
自然科学基金(40188)
编号(39521)
资助(38350)
成果(31657)
(30954)
重点(29505)
国家社会(29280)
(29167)
(27827)
课题(26790)
创新(26120)
人文(26076)
发展(26011)
期刊
(116079)
经济(116079)
研究(71846)
(48895)
金融(48895)
中国(39554)
(36453)
管理(27569)
(27089)
科学(24610)
学报(24401)
经济研究(20098)
财经(19767)
大学(19455)
学学(18519)
(17131)
技术(16545)
业经(16214)
农业(15863)
问题(14837)
教育(14026)
技术经济(11277)
(11021)
国际(10872)
理论(10520)
世界(10003)
现代(9693)
经济问题(9327)
农村(9318)
(9318)
共检索到330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松  王平  赵昌文  
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西藏地区的金融资源总量相对有限,其金融效率大致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因此,必须通过提高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和资本的配置效率来提高该地区银行的金融效率,从而进一步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松  
以西藏地区为例,研究了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地区金融因素与财政因素都能较好地解释经济增长,金融因素更能推动地区经济增长。财政因素在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如金融因素大,很大原因是投资在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和农业支出的部分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例较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勇  蔡建军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来,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毋庸置疑的是,相对落后的西藏在未来的发展中仍然会面临很多棘手的难题。弄清影响西藏地区GDP增长的相关因素,将会对西藏的发展有极好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基于经济权利禀赋的视角,运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建立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得出影响因素与GDP之间的函数关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勇  
虽然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已经著作颇丰,但金融结构和长期的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通过何种机制实现的,却一直缺乏深入研究。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金融结构的差异并不能有效地解释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增长差异。而进一步的分解分析还表明,在金融体系的内部,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明显强于市场渠道,其基本的实现机制是:银行的发展增强了私人部门信贷的可获得性,同时银行具有事实上比股市更为重要的融资地位,从而在长期的经济增长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田贤亮  
本文利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从地区单个银行的成本效率出发,构建了一个反映地区银行体系信贷配置效率的指标,然后将其纳入增长方程式进行回归,从而分析了地区银行体系效率与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假定银行体系的效率能在较大程度上刻画银行系统在甄别借款人、促进资本的最优配置方面的作用,因而本文的研究实际上检验了我国银行体系优化信贷配置能力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的结论是,我国的银行体系在经济增长中不仅具有资本积累效应,而且具有信贷配置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赖明勇  彭涛  阳小晓  
本文从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两方面研究了银行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协整结果表明,在衡量银行效率的实证指标中,我国经济增长与储蓄余额/GDP、中间业务收入额与总收入额的比值以及中长期贷款额与贷款总额的比值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而与私人机构的贷款/GDP、国有银行以外的存款银行贷款/总贷款、私人贷款/总贷款没有长期稳定的关系。实证结果说明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对私人部门的贷款并未像想象的那样产生较高的资本回报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季仙华  齐兰  
本文采用多元VAR分析方法,对我国银行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效率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并且银行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关系。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加快提升银行效率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俊奇  张红伟  
文章首先给出2004~2013年各省份银行业金融机构效率与经济增长效率数值,在此基础上使用基于DEA-Tobit模型的面板数据联立方程研究我国30个省份银行业金融机构效率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关系,从效率互动角度分析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就全国来看,10年间经济增长速度和地方政府财政措施积极程度均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效率存在显著负向作用,居民储蓄倾向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效率作用不显著;经济增长速度和地方政府财政措施积极程度均未对经济增长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居民储蓄倾向则对经济增长效率存在显著负向作用。从经济增长效率和银行业金融机构效率的关系来看,10年间两者存在单向关系,前者对后者影响不显著,而银行业金融机构效率对经济增长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俊奇  张红伟  
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经济增长对金融的反作用也值得关注。文章首先给出2004~2013年各省份银行业金融机构效率与经济增长效率数值,在此基础上使用基于DEA-Tobit模型的面板数据联立方程研究我国30个省份银行业金融机构效率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关系,从效率互动角度分析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晔  
由于信息不对称对资本积累过程的影响,为了维持足够的经济增长速度,银行必须考虑签订消除贷款人与借款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合约,让更多的可贷资金流向生产性投资,推动经济走向更高的资本积累路径。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云鹤  胡剑锋  吕品  
本文中的金融效率的含义是指金融部门在其活动中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经济时所显示的有效功能,根据金融活动作用于经济的不同效应,本文从Pagano的金融-增长联结机制中将金融效率切分为分置效率、转化效率和配置效率等三个方面;基于对金融活动作用于经济三种效应的探究,本文构建了一个蕴涵着这几种效应的经济增长模型,从而开辟出了测算金融效率的另一种模式(同时也构建了一种新类别的经济增长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求解、分析和估值,本文最后得出结论:在样本期内,我国金融部门的资金转化效率与资金分置效率大约都在60%左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明洪  张强  
本文对投资与城镇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认为,西藏境内的投资几乎全部来自于中央,而这些投资的绝大部分又投向了基础设施以及和城镇经济关系密切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长期大规模的投资使西藏城镇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率显著提高,城镇体系趋于完善,产业结构开始趋于合理化,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成  袁静文  黄顺绪  
银行信贷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通过对东、中、西部三个地区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协整分析,发现我国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从东向西依次递减。对此,建议采取维持信贷规模、采取差异性的货币政策和发展中西部地区其他融资渠道等策略。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为  
 本文利用30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增长数据详细考察了国有银行信贷在1979~2000年之间所起到的作用。我们发现,国有银行信贷并不是指向经济增长的,相反,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经济增长,而获得了一些其他的东西,如政治稳定等。增长在体制外进行。文章对此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黎欢  
以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本文考察了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在地方政府干预和银行自身改革两种力量的作用下,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变迁的影响,相较以往文献对金融发展、地方政府干预两个关键指标的刻画做出显著改进。研究发现,一方面地方政府在财政分权造成的"弱财政"背景下对地方银行信贷进行干预,会固化资本积累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另一方面金融系统的市场化改革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向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集约型"转变,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