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2)
2023(2069)
2022(1673)
2021(1798)
2020(1506)
2019(3453)
2018(3218)
2017(6482)
2016(3612)
2015(4308)
2014(4426)
2013(4498)
2012(4182)
2011(3368)
2010(3462)
2009(3319)
2008(3838)
2007(3358)
2006(3096)
2005(2882)
作者
(9017)
(7366)
(7304)
(7266)
(4678)
(3519)
(3448)
(2876)
(2855)
(2693)
(2656)
(2555)
(2517)
(2516)
(2300)
(2169)
(2161)
(2156)
(1983)
(1972)
(1882)
(1852)
(1791)
(1742)
(1706)
(1683)
(1671)
(1590)
(1544)
(1531)
学科
(19696)
管理(14572)
(14478)
银行(14333)
(13229)
(13065)
财政(11621)
(11130)
(10571)
制度(10570)
(10415)
企业(10415)
(9675)
经济(9659)
(9237)
业务(9020)
银行制(7826)
(7825)
财务(7825)
财务管理(7785)
企业财务(7466)
(6625)
金融(6625)
(5165)
方法(5149)
中国(5010)
体制(4985)
数学(4674)
数学方法(4653)
(3364)
机构
大学(42851)
学院(41935)
(21439)
中国(19529)
(18410)
经济(17957)
(16799)
银行(16126)
管理(15290)
(14975)
研究(13094)
财经(12209)
理学(12003)
理学院(11908)
管理学(11843)
管理学院(11760)
(10970)
财经大学(8920)
(8890)
(8818)
金融(8697)
财政(8362)
(8085)
(7642)
中心(7461)
人民(7307)
(6801)
经济学(6618)
(6481)
(6435)
基金
项目(21024)
研究(16236)
科学(16018)
基金(15660)
(12487)
国家(12391)
科学基金(10918)
社会(10515)
社会科(10084)
社会科学(10080)
基金项目(7991)
(7443)
教育(7274)
资助(7151)
编号(6296)
自然(6278)
成果(6135)
自然科(6131)
自然科学(6130)
自然科学基金(6009)
(5873)
(5592)
(5081)
(4713)
教育部(4700)
(4598)
重点(4574)
国家社会(4528)
社科(4520)
项目编号(4477)
期刊
(22763)
(22165)
金融(22165)
研究(21582)
(21179)
经济(21179)
中国(11630)
财经(7282)
(6588)
财政(6588)
(6002)
会计(5935)
财会(5381)
(5244)
管理(5239)
学报(5035)
大学(4293)
学学(4161)
经济研究(3958)
科学(3813)
农村(3685)
(3685)
通讯(3632)
会通(3630)
(3572)
理论(3373)
农村金融(3121)
实践(3072)
(3072)
问题(2598)
共检索到87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建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已成为金融消费者投资理财的重要形式。与此相伴的是,金融消费者与银行之间因理财发生的纠纷也频现,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发生纠纷后,金融消费者一般会诉诸监管部门,行政解决由此成为了化解理财消费纠纷的重要方式,但行政解决本身亦存在诸多问题待解。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华秀  
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蓬勃发展,同时,银行个人理财纠纷也层出不穷,投资者合法权益经常受到损害。我国目前的银行个人理财纠纷救济机制涉及了多种救济方式,基本符合多样化的要求,但是不够合理,存在事前救济乏力、ADR救济不足、诉讼救济不完善、重行政处罚轻民事救济等不足与缺陷。应重视事前救济,加强准入监管,大力发挥ADR制度的作用,不断改进理财纠纷诉讼制度,最终构建合理的理财纠纷救济机制,最大限度地保护理财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昕琦  
理财纠纷法律问题分析2013年以来,理财业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其自身存在的利益界定不清等问题不断暴露出法律方面的风险。目前,理财纠纷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第一,预期收益纠纷型;第二,私自代售型;第三,银保理财产品纠纷型。目前,对于相关法律问题,我国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新生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结算业务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为了维护购销双方的合法权益,严肃结算纪律,正确掌握和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托收结算纠纷,就成为银行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目前,由于我国尚未颁布《票据法》,因此,在处理票据中的债权债务关系方面缺乏直接、明确的法律依据;但这并不等于说在设有《票据法》的情况下处理这类纠纷案件完全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只要正确全面掌握有关的法律知识,就能妥善地解决这类纠纷。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孟海燕  黄捷  
消费纠纷是民事纠纷中的重要内容,其解决的效果如何不仅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相比于欧美国家,我国消费纠纷的行政解决起步晚,各项制度还不健全。这种解决方式应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顺应实践需求和社会管理的不断创新而进行改革。在准确定位行政解决机制的基础上,完善行政解决消费纠纷的实体性规则的同时,更加注重行政程序过程,这不仅仅是制度上的进步,更是法治理念的贯彻与变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红亮  
目前金融消费活动中频繁发生的银行卡消费纠纷制约着我国银行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试从我国银行卡消费政策的角度,通过国内与境外的比较分析,检讨我国银行卡消费种种纠纷的主要根源:主体之间利益分配机制的不协调和风险费用承担模式的不合理。最后提出发挥银行卡消费政策的引导、协调和推动作用,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费用承担模式,预防银行卡消费纠纷。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嫚  于葳  
本文从近来中国部分大城市先后出现的银商之间POS机刷卡手续费纠纷现象入手,探讨了银行卡产业的外部性与双边市场等经济特征,并在分析了我国银行卡产业运行机制基础上从中国银行卡组织的定位与职责、银行卡产业定价与利益分配机制的变迁及现行定价与利益分配机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剖析了银商纠纷形成的制度根源及相应的制度缺失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天生  高峰  
高校与学生纠纷(简称校生纠纷)与二元权力结构相关联,解决这类纠纷的目的是保障学生权益。现有的校生纠纷解决机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完善和改进。本文提出,在解决高校与学生的纠纷中,可采用包括协商、调解、申诉、行政复议、教育仲裁等非诉讼解决途径为主,诉讼解决途径为辅的多元解决方式,并在各种纠纷解决方式之间逐步建立起统一协调、良性互动、功能互补、程序衔接的有效机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任以顺  王冶英  
随着近几年来保险业务的不断发展 ,保险纠纷随之与日俱增。解决保险纠纷的常用方法有两种 :诉讼与仲裁。与诉讼相比 ,仲裁解决保险纠纷具有公正、及时、节省费用、不伤和气、不损名誉等一系列优点 ,然而 ,这一重要方式多年来却一直没有得到保险人的应有重视。保险人应当转变观念 ,多用仲裁的方法解决保险纠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冯娅妮  
文章从界定高校教育纠纷的内涵入手,探讨了高校教育纠纷的不同类型,指出了解决高校教育纠纷的法律困境、道德困境和利益困境。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解决高校教育纠纷的三大措施,即建立专业性的高等教育纠纷解决平台,为纠纷的快速调解创生学术性的法律条件;建立和完善学生权利救济制度,使大多数受侵害学生的心理得以慰藉;推行教育契约制度,建立学生自治管理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小静  陈冠霖  
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与发展,金融改革创新不断推进,金融产品从过去单一的存取款,转向支付、理财、融资、投资等全面发展,金融消费的范围与内容不断扩展,成为影响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国家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由于消费者对金融产品设计、收益模式和风险程度不了解,其交易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金融隐私权等屡遭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亚明  
民国时期是中国纠纷解决机制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时期,在这个阶段,现代诉讼制度在中国建立,对传统纠纷解决机制进行了继承和创新,但由于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建立现代司法体制的愿望未能实现,中国的纠纷解决机制呈现出城乡二元的格局。在民国时期,由于中国的不统一,在国统区与革命根据地纠纷解决的机制有所不同,两者的对比说明,法律和机构的完备程度与法律运作和纠纷解决的实际效果并不成正比。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郑世保  
网络民事纠纷是一种新型民事纠纷,网络民事纠纷有不同于其他民事纠纷的特征。现有的民事诉讼和ADR机制当然可以解决网络民事纠纷,但是绝大多数网络民事纠纷的标的额较小、当事人间物理距离遥远,使用这两种纠纷解决机制来解决小额网络民事纠纷,将面临"会面成本高于纠纷标的额"等困境,于是ODR机制应运而生。ODR机制是目前最适合于解决小额网络民事纠纷的方式,但ODR机制在解决小额网络民事纠纷时同样存在着缺陷。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时民  
一、案情简介2007年初,北京B公司与俄罗斯进口商签订苹果买卖合同,规定采用信用证付款方式。北京B公司落实的实际供货商是烟台X公司。签约后,俄罗斯进口商以其控制的塞浦路斯T公司作为开证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