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55)
- 2023(5849)
- 2022(4086)
- 2021(3816)
- 2020(3033)
- 2019(6783)
- 2018(6718)
- 2017(13491)
- 2016(7471)
- 2015(8648)
- 2014(8896)
- 2013(8504)
- 2012(7491)
- 2011(6184)
- 2010(6114)
- 2009(5847)
- 2008(6262)
- 2007(5605)
- 2006(5113)
- 2005(4928)
- 学科
- 济(26838)
- 经济(26810)
- 管理(23339)
- 财(22189)
- 业(21068)
- 企(17631)
- 企业(17631)
- 银(16393)
- 银行(16247)
- 制(15765)
- 行(14930)
- 中国(12277)
- 财政(11966)
- 度(11137)
- 制度(11135)
- 务(9598)
- 财务(9584)
- 政(9552)
- 财务管理(9543)
- 业务(9381)
- 方法(9337)
- 企业财务(9146)
- 融(8863)
- 金融(8863)
- 农(8813)
- 银行制(8130)
- 数学(8047)
- 数学方法(7997)
- 体(7915)
- 地方(7789)
- 机构
- 学院(94309)
- 大学(93970)
- 济(40203)
- 经济(39353)
- 管理(33600)
- 中国(33100)
- 研究(32123)
- 财(30421)
- 理学(27644)
- 理学院(27383)
- 管理学(26956)
- 管理学院(26781)
- 京(19988)
- 财经(19573)
- 银(19234)
- 银行(18440)
- 科学(17656)
- 经(17642)
- 行(17146)
- 江(16412)
- 所(16261)
- 中心(15606)
- 农(15364)
- 财经大学(14302)
- 研究所(14045)
- 经济学(13670)
- 州(13079)
- 北京(12605)
- 经济学院(12367)
- 融(12254)
- 基金
- 项目(56698)
- 科学(44458)
- 研究(43267)
- 基金(41219)
- 家(34775)
- 国家(34491)
- 科学基金(29953)
- 社会(28471)
- 社会科(27030)
- 社会科学(27021)
- 省(21784)
- 基金项目(21252)
- 教育(19422)
- 编号(17607)
- 划(17561)
- 自然(17539)
- 自然科(17147)
- 自然科学(17144)
- 自然科学基金(16824)
- 资助(16553)
- 成果(15228)
- 重点(12928)
- 部(12510)
- 发(12375)
- 国家社会(12309)
- 性(12302)
- 课题(12222)
- 创(11484)
- 制(11178)
- 教育部(11089)
共检索到165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东 滕飞
《通知》及理财细则的落地是对资管新规的补充和完善,有利于促进资管行业平稳转型,并为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指明了方向和路径2018年7月20日,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9月28日,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理财细则")。《通知》及理财细则的落地是对资管新规的补充和完善,有利于促进资管行业平稳转型,并为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飞 沈润涛
建议平稳、有序推进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加强产品净值化转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客户基础,选取部分理财产品先行先试,合理确定转型过渡期限2017年11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发布,尽管其中对资管产品净值化监管的规定仅寥寥数语,但却广受市场瞩目,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一规定对当前国内资管市场最大的参与主体——银行理财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资管新规明确了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方向
关键词:
银行理财 预期收益率 生成规则 理财产品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叶予璋 周仕盈
作为资管行业的新生儿,银行理财公司兼具管理规模大、产品多、工具杂、人员少等特征,唯有通过平台化的投研能力建设,统筹渠道、产品、资产之间的平衡关系,继续深化较强的流动性管理和风险管控能力,构建全流程的投研-产品-运营体系,方能以更稳健的收益回报更广大的客户群体,以更理性和长期的资金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真正促进共同富裕和支持实体经济建设,为大家守好钱袋子。
关键词:
银行理财 发展展望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肖夏 杨小舟
按照《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的要求,2021年12月后,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和其他资产管理产品均需按照净值化进行管理。本文介绍了理财产品净值化管理的内涵和推动理财产品净值化进程的背景,对理财产品摊余成本法与市值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理财产品净值化管理对参与各方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理财产品净值化管理 摊余成本法 市值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慧文
2022年,理财市场频频“破净”。分析发现,表层原因是债券市场回调造成的产品净值波动,深层原因是理财市场从预期收益向净值化转型的阵痛受市场波动影响集中爆发。“破净”风波后,理财公司应充分总结经验,做好投资者教育、客户分层管理、风险管控及投研能力培育,尽快完成“真净值”转型。
关键词:
理财 破净 净值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课题组 董继松 吴洁
中国私人财富市场蕴含巨大的市场价值和可观的增长潜力。本文重点研究商业银行应如何对高净值客户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维护。在分析中外资银行在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在高净值客户管理与维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要通过完善客户关系体系,提升客户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选择适宜的高净值客户管理模式,推广信息系统及统计数据应用,加速创新符合高端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建立和完善高端客户增值服务体系等策略来实现高净值客户的多元化服务需求,为商业银行进行高端客户管理提供有效借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艾瑶 叶德磊
基于银行部门存在金融摩擦的假设,通过构建家庭、企业和银行的两期理论模型,得出银行部门存在金融摩擦时,银行净值和违约门槛在平常时期较高,不对银行存款发挥约束作用,但在危机时期银行净值和违约门槛骤降,发挥约束作用,使银行吸收存款不至于太大。实证研究也表明,银行净值和吸收存款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在1999年至2006年的平常时期内,我国银行存款随着银行净值的增加而增加,而在2007年至2011年的危机时期内,银行净值在各项经济刺激政策下增长,但银行存款却不升反降,银行存款不仅没有起到削峰填谷的逆周期作用,反而助长了大起大落的顺周期行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步艳红
资管新规发布已有两年时间,按照理财新规的规定,理财业务整改时间进度过半,银行理财业务进入整改转型深水区。2019年,监管部门有序引导理财子公司成立开业,截至2020年2月末,共有30余家银行宣布设立或已经设立理财子公司,其中,工银理财公司等11家已正式开业。随着理财子公司悉数落地,银行理财业务机构转型将基本完成,但如何有效实现监管新规下的经营转型,不仅是理财子公司未来成长发展关键所在,也事关我国资管行业转型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善民 毛丹平
居民理财行为最终表现为对各类理财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行为,高净值财富个人的理财行为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本文根据金融消费的决策过程构建了个人理财行为决策概念模型,提出了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十一个因素,构建了个人理财规划行为分析模型,设计了实证研究的指标体系和量表。同时,依据我们对中国高净值个人理财行为问卷调查的结果,检验了影响高净值财富个人理财行为的主要因素的显著性,并形成了金融消费者市场细分的依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小平
文章在对金融机构所作的调查报告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从基本情况、风险偏好、资产配置和投资顾问需求四方面概括总结了我国高净值人士的基本特征,并指出了商业银行可得到的启示,包括基于宏观经济形势的有效资产配置服务和创新私人银行业务模式。
关键词:
高净值人士 特征 商业银行 私人银行业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毓萍 韩亚文 郑杰 黄彬
在私人银行业务迅猛发展和高净值客户快速激增的背景下,私人银行所能提供的优质服务各有不同,高净值客户的投资能力也是千差万别。为了私人银行和高净值客户取得双赢,双方进行客户协同创新必须首先互相筛选出的主体要满足对方要求。文章首先研究了私人银行与高净值客户双方的价值评价体系,前提是基于客户协同创新,然后探讨高净值客户与私人银行如何利用双重信号博弈模型进行协同创新,并据此决定双方是否进行协同创新,为相互筛选协同主体奠定基础,从而实现私人银行为高净值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务,提升私人银行的竞争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文胜
2010年以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迅猛发展,从2010年到2013年底,理财业务余额突破10万亿元,但这种"中国式"理财业务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先天不足,存在一种"掩耳盗铃"的隐忧。在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已成主旋律,特别是伴随而来的经济下行风险已露端倪的今天,理财业务结构性失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达
银行理财一直是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主力军,其规模占比最大、客户覆盖面最广。特别是2018年《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等监管文件发布以来,银行理财逐步回归本源,开启了转型发展的新阶段。截至2021年末,
关键词:
银行理财业务 投资者 理财产品 公募基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伟
理财业务在克服金融抑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成为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试点截至2015年9月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已达到20万亿元,比2014年的15.02万亿元增长了33.16%。理财业务在突破金融抑制、增加投融资渠道、促进银行经营转型、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以及优化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利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毓萍 梅莹 黄彬 都娟
在合理设计基于客户协同创新的商业银行高净值客户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软集合理论和客户价值矩阵,分析客户价值指标,计算客户价值,并通过设置客户价值的临界值与商业银行高净值客户价值相比较来细分高净值客户,为商业银行筛选出符合协同创新条件的高净值客户,合理利用银行资源,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
软集合理论 高净值客户 协同创新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