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13)
- 2023(19618)
- 2022(16948)
- 2021(15880)
- 2020(13511)
- 2019(31334)
- 2018(30842)
- 2017(59821)
- 2016(32486)
- 2015(37053)
- 2014(37181)
- 2013(36804)
- 2012(34024)
- 2011(30624)
- 2010(31043)
- 2009(28805)
- 2008(28576)
- 2007(25325)
- 2006(22247)
- 2005(19774)
- 学科
- 济(143805)
- 经济(143653)
- 管理(97301)
- 业(90104)
- 企(75293)
- 企业(75293)
- 方法(65205)
- 数学(57273)
- 数学方法(56441)
- 财(42165)
- 农(36164)
- 中国(34863)
- 学(30131)
- 制(30057)
- 地方(29896)
- 业经(29246)
- 银(26735)
- 银行(26588)
- 行(25046)
- 贸(24482)
- 贸易(24467)
- 务(24247)
- 财务(24155)
- 财务管理(24085)
- 易(23687)
- 农业(23224)
- 理论(23048)
- 企业财务(22852)
- 融(22414)
- 金融(22410)
- 机构
- 大学(468618)
- 学院(468361)
- 济(193098)
- 经济(188965)
- 管理(183609)
- 理学(158852)
- 理学院(157115)
- 研究(154704)
- 管理学(154054)
- 管理学院(153222)
- 中国(120379)
- 京(98818)
- 科学(95788)
- 财(93709)
- 所(78651)
- 农(77395)
- 财经(72598)
- 中心(71548)
- 研究所(71319)
- 业大(69589)
- 江(69569)
- 经(65784)
- 北京(62346)
- 农业(60920)
- 范(59559)
- 经济学(59416)
- 师范(58980)
- 州(56007)
- 院(55478)
- 财经大学(53837)
- 基金
- 项目(313728)
- 科学(246077)
- 基金(227679)
- 研究(225936)
- 家(198245)
- 国家(196640)
- 科学基金(169321)
- 社会(141884)
- 社会科(134537)
- 社会科学(134499)
- 省(122797)
- 基金项目(120074)
- 自然(111703)
- 自然科(109134)
- 自然科学(109107)
- 自然科学基金(107127)
- 教育(105235)
- 划(102794)
- 资助(96203)
- 编号(91897)
- 成果(74113)
- 重点(70076)
- 部(69262)
- 发(65966)
- 创(64422)
- 课题(63255)
- 科研(60375)
- 创新(60154)
- 教育部(59550)
- 大学(58780)
- 期刊
- 济(210846)
- 经济(210846)
- 研究(139675)
- 中国(87258)
- 财(75846)
- 学报(73976)
- 农(69152)
- 科学(66977)
- 管理(66473)
- 大学(55939)
- 学学(53060)
- 融(49544)
- 金融(49544)
- 教育(47301)
- 农业(46155)
- 技术(42428)
- 财经(36493)
- 经济研究(35002)
- 业经(32974)
- 经(31147)
- 问题(27063)
- 统计(24572)
- 技术经济(24401)
- 业(24073)
- 理论(22599)
- 策(22121)
- 版(21752)
- 图书(21458)
- 商业(21027)
- 贸(20588)
共检索到693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昌忠泽 赵铁柏 曹沁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宏观经济影响机制,以此为基础,通过构建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银行理财产品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1)理财产品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以及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与固定资产投资以及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2)理财产品规模对固定资产投资和宏观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对通货膨胀率具有显著的影响;(4)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和规模对居民储蓄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收益率对居民储蓄影响更为直接,而理财产品规模影响力度更大;(5)理财产品规模和收益率均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影响,且规模指标对固定资产影响更大。
关键词:
银行理财产品 宏观经济效应 SVAR模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昌忠泽 曹沁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银行理财产品对金融稳定的主要影响渠道。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实证分析了银行理财产品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表明:(1)银行理财产品主要通过利率、汇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以及传统金融机构渠道,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影响;(2)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和规模对信贷规模都具有显著影响,但理财产品规模对信贷规模作用力度更大,且呈正向相关性。而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主要通过资金成本影响信贷规模,影响相对较小,且方向不确定;(3)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和规模对房价均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是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对房价影响较大,且作用相对持久。论文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金融稳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理财产品 金融稳定 SVAR模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田苗
银行理财业务作为银行重要的中间业务,其发展总体上反映了金融市场投资品种不断丰富和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对拓宽投资渠道、改进经营模式有积极作用,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本文梳理2009年以来的理财业务发展,通过分析当前理财产品对宏观经济的现实影响,以期对理财产品的监管和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
理财产品 发展概况 宏观经济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叶欣 王婕
近期我国经济增长态势和货币政策的转变增加了房地产市场逆转的可能性和未来银行部门的脆弱性。本文通过运用SVAR模型构建银行贷款、房价、利率、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五个变量的动态分析系统,从宏观经济环境的周期性变化视角出发,对我国银行贷款与房价波动的相互作用和传导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房价上升会引起银行贷款的扩张,但不会导致贷款明显且持续的循环,因此在经济扩张期房贷风险仍然相对可控;同时,由于我国贷款对利率的传导效率较高,加之利率对房价具有滞后抑制效果,因此在经济收缩期从紧的货币政策易引发市场过度调整,进而增加银行风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燕
本文基于VAR模型理论,选取经济增长率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两个测度指标,实证分析了宏观经济变动对房地产价格波动产生的影响。通过对SVAR模型进行方差分解分析得出宏观经济变动对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影响远大于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变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段福印 李方
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对中国的宏观金融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的宏观金融理论已经无法解释当前宏观金融数据的大幅波动。本文在研究银行理财产品对银行资产负债表影响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的相关实证数据,解释了银行理财产品与宏观金融数据的关系。在宏观金融层面,存量角度的银行理财产品将过去的间接融资还原为直接融资,增量角度的银行理财产品将潜在的间接融资转变成现实的直接融资。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中国的金融结构,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货币增速的下降,甚至是货币绝对量的下降。
关键词:
银行理财产品 宏观金融过程 货币金融监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治国 郭景刚
笔者选用结构化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比分析了原油批发零售市场开放前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批发零售市场的开放加快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传导;世界油价的上涨导致产出更大规模的下降,并且这种作用具有很强的持续性;它同时加剧了国内的通货膨胀;政府实施的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但仍存在施加过度的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苏薪茗
本文对"资金池—资产池"这一银行理财产品的主流运作模式进行分析,发现银行通过"资金池—资产池"模式的运作,进行了期限错配,从而提高了收益率,同时可以绕过表内监管,并通过资产池进行风险分散化,但是,因运作风险无法传导给投资者,导致银行出现"刚性兑付"和"隐性担保"问题。虽然短期利率的迅速上升或期限利差的倒挂均可能导致"资金池—资产池"运作进入庞氏结构,但当期信用利差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资金池—资产池"模式尚未进入"庞氏结构"。利差下降可能导致"庞氏骗局"的风险,因此需要加快这一产品运作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
银行理财产品 资金池 资产池 庞氏骗局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涛
商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可分为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实现超额收益产品多投资于债券和货币市场,未实现预期收益产品多挂钩利率、汇率、商品期货;非保本产品、短期理财产品是理财产品发行主力;外币产品境遇不乐观。商业银行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固定存款利率、理财期限、发行银行信用、是否保本、是否外币投资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固定存款利率、理财期限与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正相关;低发行银行信用的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高于高发行银行信用;不保本的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高于保本产品;外汇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低于人民币投资;但不能准确预测投资标的、收益是否固定、银行能否提前终止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沈阳 冯望舒
文章基于2003年1季度至2009年2季度的数据,以不良贷款率作为评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指标,选取对银行不良贷款率构成冲击的宏观经济变量进行多元回归,结果显示,CPI、GDP增长率,进口额增长率,贷款利率及房价指数均显著影响到银行的信用风险水平。进而依据回归结果在假设情景下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进行压力测验,得出了贷款利率R的大幅上升比GDP增长率的大幅降低对商业银行体系信用风险的冲击幅度更大的结论。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宏观压力测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光明
本文首先采集中国1999—2011年季度数据,构建由GDP、外汇储备、CPI和不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组成的四变量SVAR模型族,然后通过Cholesky分解施加约束,测算出不同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波动和价格波动的具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冲击在中短期内对产出波动具有最多不超过11%的影响,且数量型中介目标的冲击效应要强于价格型中介目标;多数货币政策冲击对物价波动的影响要大于其对产出波动的影响,且解释程度多在12%左右。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既是价格波动的根源,也是应对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随着M2可控性的逐步减弱和国内信贷调节有效性的逐渐丧失,中国未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向利率转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鑫 谌贻庆
本文分别利用ARMA模型剔除不规则点对消费信心指数造成的异常波动,以及CensusX12季节调整法剔除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中一致指数的不规则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和建立SVAR模型,分析了两者之间短期与长期的关系,结果表明消费者信心并不能转化为实体消费进而影响经济的运行,但是宏观经济却能影响到信心的强弱。最后,建立脉冲响应函数,计算得到在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受到冲击时,消费者信心指数显著发生同方向的改变,并在第四期的时候达到最大值。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时旭辉 侯明亮 徐红娟
在综合考察结构化金融衍生产品多种定价思路的基础上,结合汇丰银行推出的SLSA系列理财产品,运用连续无套利组合定价法和离散二叉树风险中性定价法,将Monte Carlo模拟和Logistic非线性回归模型综合起来,提出了结构化金融衍生产品不确定性的一个新的处理技术和定价方法。实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定价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较高的扩展应用价值。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建文 王涛
通过金融压力指数度量金融风险,分析金融压力与宏观经济的动态效应,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首先选取反映银行、股票、债券和外汇等四个金融市场变化的7个关键性指标来综合构建中国金融压力指数,测度2002年1月—2016年6月期间的中国金融压力状况,认为我国目前处在金融风险高发阶段,并可能将长期面临较高的金融压力。其次,根据压力指数的区制转换特征,运用非线性的MS-VAR模型分析金融压力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动态效应,发现金融压力和宏观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的三区制特征明显,存在一定的"棘轮效应",并且在"低压力"和"高压力"两种状态下金融压力与宏观经济的效应关系比在"中压力"状态下更为显著。最后,笔者对主要结论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改进金融监管能力、加强金融风险调控、着力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建文 王涛
通过金融压力指数度量金融风险,分析金融压力与宏观经济的动态效应,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首先选取反映银行、股票、债券和外汇等四个金融市场变化的7个关键性指标来综合构建中国金融压力指数,测度2002年1月—2016年6月期间的中国金融压力状况,认为我国目前处在金融风险高发阶段,并可能将长期面临较高的金融压力。其次,根据压力指数的区制转换特征,运用非线性的MS-VAR模型分析金融压力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动态效应,发现金融压力和宏观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的三区制特征明显,存在一定的"棘轮效应",并且在"低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国际油价上升对宏观经济影响的SVAR模型分析——基于石油对外依存度视角的中美比较研究
城市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结构与展业策略——基于银行理财产品数据的实证分析
货币政策、理财产品与微观主体存贷款选择——基于上市银行2004-2013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定价中枢及溢价模型实证研究
宏观调控、市场收益与理财消费——来自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经验证据
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的货币政策、房产市场与宏观经济波动——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变化与行际分布分析
消费者银行理财产品购买行为实证研究
资产证券化的宏观经济效应——基于CC-LM模型的实证分析
银行理财产品定价的实证研究——从利率市场化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