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45)
- 2023(14007)
- 2022(11473)
- 2021(10605)
- 2020(8676)
- 2019(19537)
- 2018(18911)
- 2017(36900)
- 2016(19816)
- 2015(22128)
- 2014(21854)
- 2013(21706)
- 2012(20447)
- 2011(18270)
- 2010(18349)
- 2009(16812)
- 2008(17083)
- 2007(15024)
- 2006(13456)
- 2005(12250)
- 学科
- 济(85433)
- 经济(85344)
- 管理(59840)
- 业(59213)
- 企(46036)
- 企业(46036)
- 方法(35997)
- 财(33027)
- 数学(32243)
- 数学方法(32074)
- 农(27151)
- 中国(26855)
- 地方(23436)
- 银(23383)
- 银行(23237)
- 制(22788)
- 行(21808)
- 业经(19263)
- 贸(18756)
- 贸易(18740)
- 易(18174)
- 融(18091)
- 金融(18090)
- 务(17452)
- 财务(17423)
- 财务管理(17366)
- 农业(16991)
- 企业财务(16648)
- 度(14282)
- 制度(14276)
- 机构
- 学院(279023)
- 大学(275610)
- 济(119456)
- 经济(117181)
- 管理(106208)
- 研究(94676)
- 理学(90841)
- 理学院(89877)
- 管理学(88677)
- 管理学院(88177)
- 中国(79466)
- 财(63587)
- 京(57560)
- 科学(55922)
- 农(52413)
- 所(48173)
- 财经(46831)
- 中心(44690)
- 江(43144)
- 研究所(43047)
- 经(42579)
- 业大(41580)
- 农业(41329)
- 经济学(37478)
- 北京(36496)
- 州(34893)
- 财经大学(34625)
- 范(34161)
- 经济学院(34047)
- 师范(33682)
- 基金
- 项目(181619)
- 科学(142566)
- 基金(131633)
- 研究(131190)
- 家(115226)
- 国家(114217)
- 科学基金(97863)
- 社会(85120)
- 社会科(81055)
- 社会科学(81031)
- 省(71984)
- 基金项目(69607)
- 自然(62483)
- 自然科(61060)
- 自然科学(61047)
- 教育(60083)
- 自然科学基金(59973)
- 划(59907)
- 资助(54026)
- 编号(51830)
- 发(43645)
- 成果(41332)
- 重点(41112)
- 部(40058)
- 创(38766)
- 课题(36509)
- 创新(36239)
- 国家社会(35578)
- 科研(34963)
- 发展(34728)
- 期刊
- 济(132927)
- 经济(132927)
- 研究(88011)
- 中国(59706)
- 财(52778)
- 农(47970)
- 学报(44130)
- 融(42810)
- 金融(42810)
- 科学(39498)
- 管理(38758)
- 大学(33737)
- 学学(32185)
- 农业(31220)
- 教育(27633)
- 财经(24368)
- 业经(23425)
- 经济研究(22949)
- 技术(22748)
- 经(20716)
- 问题(17750)
- 业(16987)
- 贸(14857)
- 商业(14675)
- 技术经济(13382)
- 版(13022)
- 理论(12945)
- 国际(12943)
- 世界(12819)
- 会计(12136)
共检索到435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玉萍
本文通过对银行理财产品和凭证式国债销售情况的调查,对银行理财产品和凭证式国债销售在收益性、流动性、营销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促进凭证式国债市场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银行理财产品 凭证式国债 发行影响 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智武 胡唐济
凭证式国债就是国家在国债发行时采用填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凭证式国债收款单”特定凭证进行筹资的一种方式。自1994年开始发行以来,因其品种齐全、收益稳定、滚动发行、变动灵活等特点,既满足了广大居民参与国债投资的需要,又能很快地为政府筹集资金,确保了国家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筹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凭证式国债现已成为我国国债市场的主力品种。但从近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桔花
一、赋予国债全新的形象 1、国债品种结构多样化。根据我国的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要求,在现有凭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的基础上,发行储蓄债券、贴水债券、存本取息债券、折扣公债等。债券期限可短至一两个月,长至十年、十五年。针对不同购买对象确定不同期限,对储蓄债券应多发一至三年期的。国债名称要不断更新,可根据募集资金的用途命名,如三峡建设公债、粮食公债。可根据发行对象命名,如金融债券、社保债券。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添发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1996年以后,中央银行连续多次下调存贷款利率,通货紧缩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新问题,在此宏观形势下,凭证式国债存在的问题日益呈现出来。 一、凭证式国债期限结构单一。现在国家发行的凭证式国债期限大部分为2年、3年、5年期。并且三种期限中2年、5年期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正确认识统一部署努力搞好凭证式国债发行工作人行浙江省分行国库处1997年凭证式国债于3月1日正式发行。对于今年的凭证式国债发行工作,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国务院有关领导还专门作了指示。为了保证凭证式国债在我省的顺利发行,必须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琼 刘少华 倪添杰
国债发行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施的一个结合点,从现行的国债发行体制来看,仍存在两大政策不够协调之处。主要表现为承销的金融机构过多的承担了发行风险,由此可能导致流动资产比重下降,信贷规模的扩张受到制约和配套贷款风险问题,以及对央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牵制。为此,本文对进一步完善国债发行体制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债发行 货币政策 协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旭阳
资产证券化将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发展的主战场,应把理财资金引入这一领域,并发挥重要作用自2004年以来,中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迅猛发展,规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银行理财产品已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品种。2013年3月,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出台后,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毛灿贞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逐渐成为我国各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和重要收益来源,但由于理财产品种类繁多、评价指标不明确等问题,使得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零值现象的机率不断上升。本文结合当前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系统分析影响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与收益的客观因素,并在阐述结构性存款收益风险特征之后,提出一些评价指标,从而在将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降到最低的同时为投资者创造最大经济效益。
关键词:
银行 理财产品 风险 收益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涛
商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可分为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实现超额收益产品多投资于债券和货币市场,未实现预期收益产品多挂钩利率、汇率、商品期货;非保本产品、短期理财产品是理财产品发行主力;外币产品境遇不乐观。商业银行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固定存款利率、理财期限、发行银行信用、是否保本、是否外币投资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固定存款利率、理财期限与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正相关;低发行银行信用的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高于高发行银行信用;不保本的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高于保本产品;外汇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低于人民币投资;但不能准确预测投资标的、收益是否固定、银行能否提前终止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袁增霆 王伯英 蔡真
银行理财产品是近六年来国内最活跃且充满争议的一类金融创新。本文在多年跟踪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供给和需求分析的思路总结和梳理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动机、影响因素及案例,并对其中的重要量化关系做了进一步验证。这些内容详实地阐明了这类金融创新在我国利率市场化、银行业转型与金融产品结构完善等方面的历史性功能和作用。为进一步配合金融深化的必然过程,适时构建银行理财监管制度是必要而可行的,货币信贷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应当及时适应这类金融创新所引起的政策环境的变化。
关键词:
银行理财产品 金融创新 利率市场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查奇芬 郭鑫鑫
2004年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第一款银行理财产品以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银行理财产品作为重要的投资品种,银行理财产品的样式、种类、发行款数与资金规模都开始急剧膨胀,而银行理财业务也逐渐成为商业银行业务收入中与"存,贷,汇"并列的第四大收入支柱。随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个人理财业务也被银行业普遍看好,银行理财产品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关注。但与此同时,理财产品市场也面临了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商业银行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相差较大的原因有哪些?对于银行业来说,怎样合理的估计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如何建立合理
关键词:
理财产品 商业银行 投资绩效 理财管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边 刘莉亚 陈垠帆
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近年来,理财业务的高速成长为商业银行累积了大量的风险,但无论是监管层、业界还是学界,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理财产品驱动因素以及其对商业银行业绩的影响上,忽略了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所引发的风险累积及其对资本市场稳定的潜在影响。因此,本文利用2006—2016年中国境内上市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据,从股价崩盘的角度研究其对银行自身股价产生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会带来自身股价崩盘风险,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越大,其股价崩盘风险越大;监管压力和理财产品刚性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的发生。基于此,本文建议:相关监管机构重点关注监管考核压力较大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要做好投资者的教育工作,淡化预期收益概念,并落实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制度,更多地发行"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于鹏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热度持续升温,发行的种类也日渐丰富,已从传统的基金、债券、金融证券及保险类产品,发展到结构性存款。由于理财产品收益较高,风险相对较低,吸引了大批客户进行投资。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互联网金融等的发展,我国理财产品的发展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苏薪茗
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共有49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存续理财产品7.42万只,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9.05万亿元,相比2012年底的7.1万元,在过去四年里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0%,持续保持了高速增长。仅2016年一年理财产品为居民创造的投资收益就超过9700亿元,为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