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07)
- 2023(3074)
- 2022(2116)
- 2021(2183)
- 2020(1732)
- 2019(4027)
- 2018(3807)
- 2017(7813)
- 2016(4301)
- 2015(5024)
- 2014(5122)
- 2013(5080)
- 2012(4668)
- 2011(3842)
- 2010(3796)
- 2009(3646)
- 2008(4047)
- 2007(3549)
- 2006(3220)
- 2005(3012)
- 学科
- 财(20161)
- 管理(16016)
- 银(15437)
- 银行(15292)
- 制(14166)
- 行(13968)
- 业(13126)
- 济(12867)
- 经济(12852)
- 企(12288)
- 企业(12288)
- 财政(11592)
- 度(11121)
- 制度(11120)
- 业务(9726)
- 政(9222)
- 银行制(8393)
- 务(8259)
- 财务(8258)
- 财务管理(8219)
- 企业财务(7848)
- 融(7101)
- 金融(7101)
- 中国(6148)
- 方法(5699)
- 体(5605)
- 体制(5371)
- 数学(5087)
- 数学方法(5078)
- 地方(4035)
- 机构
- 大学(49525)
- 学院(49327)
- 财(22669)
- 中国(22293)
- 济(22095)
- 经济(21602)
- 管理(18351)
- 银(18002)
- 银行(17271)
- 行(16080)
- 研究(15921)
- 理学(14562)
- 理学院(14444)
- 管理学(14376)
- 管理学院(14272)
- 财经(13257)
- 经(11916)
- 京(10352)
- 财经大学(9722)
- 融(9600)
- 金融(9444)
- 江(9231)
- 中心(8811)
- 财政(8488)
- 人民(8134)
- 所(8033)
- 经济学(7840)
- 政(7788)
- 科学(7529)
- 州(7442)
共检索到98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伟
理财业务在克服金融抑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成为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试点截至2015年9月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已达到20万亿元,比2014年的15.02万亿元增长了33.16%。理财业务在突破金融抑制、增加投融资渠道、促进银行经营转型、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以及优化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利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文胜
2010年以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迅猛发展,从2010年到2013年底,理财业务余额突破10万亿元,但这种"中国式"理财业务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先天不足,存在一种"掩耳盗铃"的隐忧。在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已成主旋律,特别是伴随而来的经济下行风险已露端倪的今天,理财业务结构性失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达
银行理财一直是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主力军,其规模占比最大、客户覆盖面最广。特别是2018年《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等监管文件发布以来,银行理财逐步回归本源,开启了转型发展的新阶段。截至2021年末,
关键词:
银行理财业务 投资者 理财产品 公募基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步艳红
资管新规发布已有两年时间,按照理财新规的规定,理财业务整改时间进度过半,银行理财业务进入整改转型深水区。2019年,监管部门有序引导理财子公司成立开业,截至2020年2月末,共有30余家银行宣布设立或已经设立理财子公司,其中,工银理财公司等11家已正式开业。随着理财子公司悉数落地,银行理财业务机构转型将基本完成,但如何有效实现监管新规下的经营转型,不仅是理财子公司未来成长发展关键所在,也事关我国资管行业转型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于守金 张乐 刘勇平
随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银行理财业务转型是大势所趋。目前,各家银行纷纷宣布申请成立经营理财业务的理财子公司,五大行理财子公司已全部开业。本文梳理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的背景,分析了设立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利弊,并针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提出了差异化的政策建议。理财业务转型背景理财业务乱象丛生。近年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志强
非标资产是一种金融创新工具,能满足无法从传统主流信贷市场获得资金,且信用资质较差企业的融资需求。通过对非标资产基本特点以及发展历程的研究发现,非标资产作为类信贷性质的债权关系,不纳入信贷资产统计,不存在公开交易市场,透明度低,流动性弱,其应对方式主要包括非标回表和非标转标。进一步研究表明,商业银行最初通过信托通道开展非标业务,银信合作是非标雏形,且非标融资属于银行表外业务,具有影子银行风险特性。资管新规的颁布以及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成立,促使通道业务逐步回归银行体系,并超越传统信托通道的优势,银行理财业务将进入新的转型期。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沈润涛
近年来,资产管理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倒逼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主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此,商业银行积极推进理财事业部制改革,加强产品与投资创新力度,努力实现资产、负债平衡管理。然而,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发展还要解决刚性兑付这一关键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则在于提高理财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水平。论文通过实证检验得出:目前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价格的市场化程度有所提升,但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对理财风险的定价能力有待加强。最后,笔者提出了提高银行理财产品价格市场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云佳祺
科学技术的发展始终驱动着金融业服务模式的创新和变化。伴随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成熟与应用,自动化、数字化、个性化的资产管理服务以及大类资产配置能力逐步成为资产管理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智能投顾作为金融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概念于2002年首次被提出,根据美国金融业监管局的定义,智能投顾是具有人工智能的计算机程序系统根据客户自身的理财需求,通过算法和产品搭建数据模型,来完成传统上由人工提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贺绍奇
银行理财产品在规模上已经稳坐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第一把交椅。银行理财逐渐成为居民存款的重要流向,汇聚起了相当可观的社会财富。但当前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的管理能力不强、收益下降、同业竞争激烈等问题不仅挑战银行的管理和应对能力,也考验着监管机构顶层设计和调控规制的智慧。本期邀请到中国政法大学的贺绍奇和北京化工大学的裴亚洲两位老师就银行理财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贺绍奇认为,银行必须以更公开透明、更体贴客户需求和更负责任、更专业的标准为客户提供信赖服务,才能最终在资管时代胜出。本刊第137页刊登了裴亚洲的《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监管思路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作者通过梳理银监会在十二年中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具体监管措施,为金融主管部门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未来监管思路做出了展望和预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春雷 彭杳雯 周文青
当前,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逐渐缩小,资产管理业务必将成为又一利润主要增长点。农村中小银行应顺应当前发展趋势,着力发展作为资产管理龙头的理财业务,力争实现"弯道超车",实现转型发展。理财业务转型发展背景金融新常态催生理财业务快速发展。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存款保险制度推出、互联网金融兴起,全民资产多元化配置时代到来,商业银行以存款为主的负债结构已不再稳定,主要依靠存贷款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光宇
2018年是资管新规系列政策出台,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方向发生重大变革的一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拉开了资管新规系列政策出台的序幕。7月20日,央行继续公布《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为4月27日的政策打了一些补丁,允许老产品投资新资
关键词:
银行理财业务 资产管理业务 理财产品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贺绍奇
银行理财产品在规模上已经稳坐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第一把交椅。银行理财逐渐成为居民存款的重要流向,汇聚起了相当可观的社会财富。但当前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的管理能力不强、收益下降、同业竞争激烈等问题不仅挑战银行的管理和应对能力,也考验着监管机构顶层设计和调控规制的智慧。本期邀请到中国政法大学的贺绍奇和北京化工大学的裴亚洲两位老师就银行理财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贺绍奇认为,银行必须以更公开透明、更体贴客户需求和更负责任、更专业的标准为客户提供信赖服务,才能最终在资管时代胜出。本刊第137页刊登了裴亚洲的《我国商业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夏园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个人理财服务,在网络化建设、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文章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并通过介绍外资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方面的典型成功经验,为我国商业银行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探讨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银行 个人理财业务 思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小贝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增速迅猛,2011年1月~2014年2月,银行理财产品规模从2万亿元增长到11万亿元,增长5倍多。这种快速增长的同时,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却正在远离"受人之托,代为理财"的代客理财本质。笔者认为,理财事业部制仅仅是改革的起点,不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法律性质厘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法律关系主体包括商业银行和金融投资者,理财业务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