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68)
- 2023(11533)
- 2022(9748)
- 2021(9123)
- 2020(7950)
- 2019(17889)
- 2018(17398)
- 2017(33518)
- 2016(18774)
- 2015(21121)
- 2014(21130)
- 2013(20973)
- 2012(19615)
- 2011(17465)
- 2010(17507)
- 2009(16575)
- 2008(16945)
- 2007(15318)
- 2006(13098)
- 2005(11865)
- 学科
- 济(69160)
- 经济(69085)
- 管理(52980)
- 业(50991)
- 企(41060)
- 企业(41060)
- 方法(34487)
- 财(32407)
- 数学(30864)
- 数学方法(30635)
- 制(22313)
- 银(21701)
- 银行(21555)
- 行(20103)
- 农(20077)
- 中国(19396)
- 学(17626)
- 务(16869)
- 财务(16854)
- 财务管理(16797)
- 企业财务(15953)
- 贸(15743)
- 贸易(15736)
- 易(15314)
- 融(14906)
- 金融(14904)
- 度(14689)
- 制度(14676)
- 业经(14403)
- 地方(14235)
- 机构
- 大学(266240)
- 学院(264177)
- 济(105573)
- 经济(103321)
- 管理(97166)
- 研究(93380)
- 理学(83565)
- 理学院(82524)
- 管理学(81052)
- 管理学院(80580)
- 中国(79100)
- 科学(61771)
- 农(60164)
- 财(57859)
- 京(56470)
- 所(50932)
- 农业(48308)
- 研究所(46490)
- 业大(46251)
- 中心(44920)
- 财经(42451)
- 江(41649)
- 经(38443)
- 北京(35163)
- 经济学(33110)
- 州(32854)
- 院(32846)
- 范(32462)
- 省(32179)
- 师范(31949)
- 基金
- 项目(178475)
- 科学(137591)
- 基金(129709)
- 研究(120318)
- 家(117253)
- 国家(116270)
- 科学基金(96757)
- 社会(75256)
- 社会科(71340)
- 社会科学(71314)
- 省(69751)
- 基金项目(69557)
- 自然(66035)
- 自然科(64497)
- 自然科学(64472)
- 自然科学基金(63357)
- 划(59997)
- 教育(54643)
- 资助(53077)
- 编号(47022)
- 重点(41325)
- 部(39043)
- 发(37828)
- 成果(37813)
- 创(36778)
- 计划(36312)
- 科研(36148)
- 创新(34557)
- 课题(32571)
- 大学(32291)
- 期刊
- 济(110025)
- 经济(110025)
- 研究(78622)
- 学报(53105)
- 农(52103)
- 中国(50985)
- 财(49789)
- 科学(44285)
- 融(40971)
- 金融(40971)
- 大学(37786)
- 学学(36281)
- 农业(32460)
- 管理(30907)
- 财经(21517)
- 教育(19708)
- 经济研究(18746)
- 技术(18292)
- 经(18181)
- 业(18083)
- 业经(17207)
- 问题(15030)
- 版(15027)
- 业大(13494)
- 理论(13287)
- 贸(13070)
- 财会(12960)
- 技术经济(12374)
- 科技(12150)
- 实践(12076)
共检索到399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万国才
在"负利率"和"紧信贷"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本文以十堰市为例,首先分析了当前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现状、变化特征和存在的问题,继而阐述了对传统存贷款业务和央行宏观调控的深层影响,最后提出了进一步规范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理财产品 存贷款业务 宏观调控效应 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倩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银行利率风险将趋于上升,存贷款利率变动对银行经营的影响将逐步体现。本文基于17家上市银行的财务数据,分析存款利率上升和贷款利率下降对银行盈利的影响,并测算相应的变动极限,以更好地了解银行对利率变动的承受能力,为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及银行利率定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存款利率 贷款利率 营业利润率 影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史万钧
近年来我国工、中、建、交四大商业银行在境内外上市,它们的利润正逐年大幅度上升,用国际上通用的资产收益率来衡量这四家银行的效益,总的说来是处于全球前50强国际大商业银行的中游水平。有人可能用"人均利润"指标来非议中国大商业银行的效益低下,但由于税负、汇率和业务范围不同等因素用该项指标来对比是不适宜的。有人以行政定价为由非议中国大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差很大,但从所引用国际上八家(包括美、欧和香港地区)大商业银行的实际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和存贷款利率差的数据来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商业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所形成的存贷款利率差应该说还是接近国际大商业银行的中等水平。
关键词:
商业银行管理 中外银行对比 存贷利差分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邓超 代军勋
在将利差分为事前利差和事后利差的基础上,本文全面分析了利差的决定因素,包括银行自身的因素、存贷款客户的因素和金融市场环境的因素等,并对中国银行业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的存贷款利差进行了比较。在中国,金融机构的最小利差为央行直接决定的最高存款利率和最低贷款利率所锁定,利差的决定外生于金融机构,也不反映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为了发挥存贷款利差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调节作用,我们应该推进利率市场化,促进银行竞争。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货币政策的重点是决定市场的资金成本而不是利差。
关键词:
利差 银行 决定因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夏和平 周茂彬 王小明
在构建存贷款基准利率跳跃模型后,本文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隐含期权存贷款进行数值定价和风险度量,并基于久期一凸性缺口模型研究存贷款业务中的隐含期权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1)存贷款中无隐含期权时,久期匹配策略能够使银行有效地规避利率风险。(2)存贷款中存在隐含期权时,无隐含期权时的久期匹配策略使银行同时面临久期不匹配和凸性不匹配风险,但后者相对前者并不重要。(3)存贷款中存在隐含期权时,有效久期匹配策略只能对冲久期不匹配风险,隐含期权的确通过负的凸性缺口给银行带来了额外的隐含期权利率风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翟光宇
本文首先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款增长率等经济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理论推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导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升,进而造成存款转移和增长乏力。实证分析表明,贷款增速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相关性不显著,但同业拆借利率对贷款的抑制作用明显,存款增长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负相关。实证结果证实了理论推理,在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增长条件下,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发生变化,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代表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冻结资金有限,信贷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相关性减弱,货币政策效果被削弱。货币政策应尽快从依赖数量型工具转为价格型调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鹏飞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商业银行存贷款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适用于金融资产)。其中,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都很容易确定,且反映在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洪伟
传统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缺口分析多是建立在资产负债额的绝对差额描述性论述之上,缺乏更深入的数理支撑。本文跳出传统的用于分析存贷款缺口问题的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的定性分析模式,采用"数据驱动"的存贷款缺口额自身呈现出ARCH效应来定量度量存贷款缺口额的变动规律。从而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进一步缺口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存贷款差额 数据驱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冬辉
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配置的特征研究出发,采用流动性缺口法度量存贷款期限错配的流动性风险,基于VAR模型分析了存贷款期限错配的影响因素,利用协整分析找出期限错配与相关因素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进一步描述了变量间的动态变化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错配引起流动性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存贷款期限错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洪伟
传统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缺口分析多是建立在资产负债额的绝对差额描述性论述之上,缺乏更深入的数理支撑。本文跳出传统的用于分析存贷款缺口问题的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的定性分析模式,采用"数据驱动"的存贷款缺口额自身呈现出ARCH效应来定量度量存贷款缺口额的变动规律。从而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进一步缺口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存贷款差额 数据驱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伟
近日,人民银行正式印发《关于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统计口径的通知》,关于央行要调整存贷款口径的市场传闻终于尘埃落定。存贷款口径变化,将对江西产生何种影响,令人关注。对此,我们进行了比较和评估。
关键词:
存贷款 统计口径 银行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志强
基本情况及特点各项存款增长乏力,结构分化明显一是存款余额总体保持增长。截至2018年末,全盟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01.93亿元,同比增加41.72亿元,增长5.49%。2018年1~12月,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月度环比增速分别为1.38%、-1.97%、-0.38%,-1.08%、0.22%, 2.91%、-1.36%、 4.71%、2.98%、-1.23%、-0.28%、-0.30%。二是住户存款仍为主力且定期化特征明显。全盟金融机构住户存款余额509.88亿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薄纯林 王宗军 邱胜芳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近乎完全开放,中外资银行间的存贷款竞争也会愈加激烈。文中引入竞争的相关理论,运用博弈论的观点分析中外资银行间的存贷款竞争及其趋势分析,认为内资银行将会面临更大的存贷款市场的竞争压力,最后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中资银行 外资银行 存贷款 Nash均衡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远
受2021年利率改革措施以及国务院稳增长、保增长决策要求的影响,2022年下半年,我国商业银行存贷利差存在继续收窄的可能和空间。2021年,央行利率改革的主要目标及商业银行的主要任务是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而缩减存贷利差是其主要手段。央行对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定价机制进行调整,促使商业银行中长期存款利率下行。同时,2021年1月1日起,
关键词:
存贷款利差 商业银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佳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迅速增加。我国居民个人金融资产在社会各类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重由20世纪90年代的40%上升到本世纪初的60%,超过了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个人资产逐渐成为影响金融市场供给的决定性力量。个人手头的资产增加了,就需要对之进行整理保管以达到增值保值的目的,个人理财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必备的经济生活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