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85)
- 2023(14244)
- 2022(12242)
- 2021(11238)
- 2020(9478)
- 2019(21699)
- 2018(21080)
- 2017(41222)
- 2016(22847)
- 2015(25297)
- 2014(25348)
- 2013(25068)
- 2012(23642)
- 2011(21607)
- 2010(21662)
- 2009(20266)
- 2008(20563)
- 2007(18850)
- 2006(16595)
- 2005(15078)
- 学科
- 济(90111)
- 经济(90008)
- 管理(64065)
- 业(63091)
- 企(50799)
- 企业(50799)
- 方法(42979)
- 数学(37865)
- 数学方法(37437)
- 财(25738)
- 农(25657)
- 中国(23821)
- 制(23782)
- 银(23401)
- 银行(23255)
- 行(21884)
- 学(21329)
- 贸(20007)
- 贸易(19997)
- 易(19491)
- 业经(19340)
- 融(17969)
- 金融(17966)
- 农业(16932)
- 地方(16414)
- 务(15921)
- 财务(15888)
- 财务管理(15851)
- 企业财务(15100)
- 理论(14533)
- 机构
- 大学(336815)
- 学院(334270)
- 济(137133)
- 经济(134235)
- 管理(123696)
- 研究(116466)
- 理学(106024)
- 理学院(104779)
- 管理学(102877)
- 管理学院(102262)
- 中国(92411)
- 科学(73448)
- 京(70209)
- 农(67772)
- 财(65989)
- 所(61586)
- 研究所(56122)
- 业大(54287)
- 农业(54152)
- 中心(54052)
- 财经(52348)
- 江(51840)
- 经(47506)
- 北京(43654)
- 范(43560)
- 经济学(43014)
- 师范(43011)
- 州(41599)
- 院(40486)
- 经济学院(39028)
- 基金
- 项目(219797)
- 科学(171524)
- 基金(160381)
- 研究(153302)
- 家(142867)
- 国家(141663)
- 科学基金(119162)
- 社会(97482)
- 社会科(92532)
- 社会科学(92502)
- 省(85539)
- 基金项目(84180)
- 自然(79176)
- 自然科(77395)
- 自然科学(77367)
- 自然科学基金(76063)
- 划(73454)
- 教育(71183)
- 资助(66509)
- 编号(60362)
- 重点(50267)
- 成果(50025)
- 部(48967)
- 发(46606)
- 创(45372)
- 科研(43176)
- 创新(42552)
- 课题(42425)
- 计划(42053)
- 教育部(41384)
- 期刊
- 济(146602)
- 经济(146602)
- 研究(100296)
- 中国(63134)
- 学报(62399)
- 农(60389)
- 科学(53425)
- 财(51852)
- 融(45679)
- 金融(45679)
- 大学(45593)
- 学学(43344)
- 管理(42860)
- 农业(38793)
- 教育(32785)
- 财经(27458)
- 技术(25495)
- 经济研究(24380)
- 经(23482)
- 业经(23188)
- 业(20601)
- 问题(19896)
- 版(18059)
- 贸(17852)
- 理论(16390)
- 技术经济(16319)
- 国际(15697)
- 业大(15522)
- 统计(15177)
- 商业(14970)
共检索到501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范小云 刘开林
本文将银行的流动性资产分为自愿性(预防性)流动资产和非自愿性流动资产两部分,并建立银行自愿性流动资产需求模型,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自愿性因素和非自愿性因素共同促使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自愿的预防性流动资产过剩和非自愿的流动资产过剩并存,银行的部分流动性过剩资产是为了规避融资成本、汇率风险和存款波动风险而自愿持有的。脉冲响应分析表明银行流动性过剩制约了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发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萍
本文以2008年至2013年中国49家中资银行的相关数据为样本,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分析银行非自愿性超额准备、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银行非自愿性超额储备金率增加会提高与贷款相关的银行风险承担,但会降低与资产配置相关的银行风险承担;银行非自愿性超额储备金率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会受到货币政策的作用,紧缩性货币政策会显著抑制银行非自愿性超额储备对与贷款相关的银行风险承担的正向作用,但会促进银行非自愿性超额准备金对与资产配置相关的银行风险承担的负向作用。因此,为防范银行风险积聚,监管当局应积极监测银行持有的非自愿性超额准备金情况,并应审慎针对非自愿超额准备金展开微调性操作,以防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付同青
自愿性信息披露是强制性信息披露的重要补充和深化。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信息使用者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通过对影响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的分析,笔者拟就上市公司如何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范德玲 刘春林 殷枫
本文以2002年170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鉴Meek的研究方法,构建了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公司规模、财务杠杆、盈余业绩、公司所在地和第一大股东所有权性质等5大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规模、盈余业绩和公司所在地显著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而财务杠杆和第一大股东所有权性质与自愿性信息披露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本文的研究中没有得到验证与支持。研究结论还表明,中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与世界其他国家如美国、英国、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存在差异。
关键词:
自愿性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 统计检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永春
在我国日益成熟的资本市场中,自愿性信息披露展现了上市公司未来价值,缓解了市场参与者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了资本市场有效发展。外部信息需求者更为关注公司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本文选取深市2010-2014年A股30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增长率、销售净利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与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间的相关性,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从一定程度上侧面得到了提升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路径。
关键词:
外部需求视角 自愿性信息披露 影响因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永春
在我国日益成熟的资本市场中,自愿性信息披露展现了上市公司未来价值,缓解了市场参与者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了资本市场有效发展。外部信息需求者更为关注公司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本文选取深市2010-2014年A股30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增长率、销售净利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与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间的相关性,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从一定程度上侧面得到了提升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路径。
关键词:
外部需求视角 自愿性信息披露 影响因素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范小雯
自愿性信息披露对于增强投资者系统性保护、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深市样本公司数据为基础,按上市公司战略性信息、非财务主要信息和财务信息三类信息披露指数,考察公司规模、财务杠杆、经理层持股、公司盈利、外资股、审计费用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自愿性信息披露方面缺乏充分的内在动机和完善的外在激励机制,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尚待进一步地系统性规范。
关键词:
自愿性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 投资者保护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佑成 许安心
基于2008-2016年台湾32家银行的相关财务数据,通过构建PVAR模型研究其货币紧缩、银行非自愿性超额储备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动态联动关系。实证研究表明:货币政策紧缩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滞后性;银行非自愿性超额储备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在时间上具有异质性,短期为负向影响,中长期为正向作用;紧缩性货币政策与银行持有的非自愿性超额储备存在显著的双向负效应,但该影响并不具有持续性。总体上看,银行风险承担波动具有较强惯性,相比货币政策,银行非自愿性超额储备影响更大。应积极监测银行非自愿性超额储备水平,并审慎采用货币政策微调非自愿超额准备金,以防范银行风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勇
本文采用非自愿超额准备金率的增长率作为流动性状态的衡量指标,通过建立超额准备金的动态模型和门限向量自回归(TVAR)模型,考察了非自愿超额准备金率增长率周期性波动情况和不同流动性状态下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研究表明,自1998年以来,在外汇占款、银行贷款和贷款利率的作用下,流动性状态发生了过剩与短缺之间的周期性转换,并且流动性过剩状态与短缺状态相比,货币政策传导的产出和价格效应均有所弱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廖娟 王晓东
自愿性工作流动(辞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实现自由流动的一种常见途径。数据截取是研究自愿性工作流动时易被忽视的问题,本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加以解决,并利用CHIP-2002数据对影响我国城镇居民辞职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男性和女性工人的辞职风险没有显著差异;随着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工人的辞职风险增加;由于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企业规模是影响工人辞职的重要因素,在私有部门尤为如此;公有部门工人的辞职风险显著低于私有部门,原因在于即使单位规模相同,和私有部门相比,公有部门能提供更稳定的就业机会、更完善的福利和社会保障。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斌 江朝敏 朱丹
本文着重于从实证的角度探讨在中国的特殊经济背景下,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与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之间的关系。换言之,本文旨在研究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是否是企业进行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或者说,企业是否会利用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来抵消或加深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本文利用1998~2002年度我国上市公司的真实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与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尤其是当企业受到减少当期利润的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影响后,更倾向于用减少当期利润的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来加深这种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惠娜
自愿性环境政策工具是环境政策工具中的新工具之一,该主题的研究已经从描述工具特性转向解释工具效果、探究内在动因。本研究回答两个问题:①企业采用自愿性环境政策工具的动因;②自愿性环境政策工具是否确实有效地促使企业削减排污量。基于这两个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从现有自愿性环境政策工具的研究成果中总结得出:管制性压力和非管制性压力都是推动企业参与自愿性工具的动因,但是管制压力是企业决定是否参与的关键原因,并且管制压力的持续存在是企业自愿削减排污量的必要条件。而在中国的环境管制情境下,环境管制被以发展经济为目标的地方政府弱化,管制压力薄弱;并且,中国的公民社区、消费者对环境治理的态度较为消极,来...
关键词:
自愿性工具 环境政策 政策工具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斌 刘星 周轶强
本文以1998—2002年间进行了各种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深沪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结合利用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所进行的收益平滑、巨额冲销以及政策诱增式盈余管理特征,检验了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信息噪音以及其短期和长期的市场反应。结果发现:(1)利用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巨额冲销和政策诱增式盈余管理行为均存在明显的信息噪音;(2)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短期市场反应和长期市场反应均为正;(3)我国投资者并不像无效应假说所假定的那样能“透过数字看出本质”,与无效应假说对应的机械性假说得以证实。
关键词:
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 市场反应 信息噪音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郭玮 德力格尔
文章选择2008年125家金属与非金属行业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的方法,对影响自愿披露水平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结论,以为我国规范自愿性信息披露提供参考。
关键词:
自愿性信息 披露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卢晓宇 梁成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是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是否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有来自上市公司方面的因素,也有来自注册会计师出于自身考虑规避风险的因素影响。本文利用2012年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数据,结合相关文献分析了我国当前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认为,高管层利益、公司价值等因素是上市公司披露内控审计报告的主要动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声誉越高,面对的内部控制缺陷风险越大,则越不愿意出具标准的审计报告。
关键词:
信息披露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