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75)
2023(11293)
2022(9491)
2021(8677)
2020(7128)
2019(16117)
2018(15327)
2017(29937)
2016(16547)
2015(17818)
2014(17658)
2013(17120)
2012(16078)
2011(14398)
2010(14476)
2009(13167)
2008(13316)
2007(11931)
2006(10668)
2005(9661)
作者
(50434)
(42004)
(41757)
(39875)
(26915)
(20467)
(18991)
(16347)
(16100)
(15189)
(14541)
(13988)
(13747)
(13546)
(13365)
(13022)
(12914)
(12537)
(12239)
(12192)
(10620)
(10308)
(10248)
(9714)
(9547)
(9497)
(9376)
(9317)
(8601)
(8563)
学科
(58602)
经济(58532)
管理(45416)
(45400)
(35564)
企业(35564)
方法(26897)
数学(24124)
数学方法(23834)
(20321)
银行(20175)
(18938)
(18911)
(18330)
(17631)
中国(17013)
(13869)
金融(13868)
(13792)
(13687)
贸易(13679)
(13369)
业经(13324)
农业(12321)
(11738)
制度(11724)
(10799)
(10774)
财务(10757)
财务管理(10739)
机构
学院(231042)
大学(230961)
(94680)
经济(92667)
管理(86551)
研究(83341)
理学(74752)
理学院(73865)
管理学(72547)
管理学院(72117)
中国(67243)
科学(53098)
(51721)
(48137)
(44969)
(44049)
农业(41464)
研究所(40556)
业大(39969)
中心(38703)
(35797)
财经(35644)
(32603)
(29847)
北京(29664)
经济学(29409)
(28614)
(28470)
师范(28158)
(27049)
基金
项目(159486)
科学(124742)
基金(116951)
研究(108845)
(105948)
国家(105050)
科学基金(88114)
社会(69901)
社会科(66435)
社会科学(66418)
(62017)
基金项目(61212)
自然(59596)
自然科(58319)
自然科学(58300)
自然科学基金(57325)
(53632)
教育(50141)
资助(48367)
编号(41475)
重点(36526)
(35266)
(34029)
(33455)
成果(33332)
计划(31582)
科研(31433)
创新(31368)
课题(29710)
教育部(29479)
期刊
(97903)
经济(97903)
研究(68395)
(45831)
学报(45288)
中国(44632)
科学(39036)
(36772)
金融(36772)
(33308)
大学(32963)
学学(31654)
管理(30035)
农业(29450)
教育(21626)
财经(17750)
经济研究(17050)
技术(16255)
业经(16178)
(15515)
(15167)
问题(12815)
业大(12352)
(12272)
(11674)
科技(11283)
国际(11002)
理论(10705)
农业大学(10523)
技术经济(10312)
共检索到345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曲洪建  王宇明  迟云鹏  
外资银行进入、金融危机蔓延、利率市场化和时点考核冲击引发银行流动性翘尾现象。该现象对商业银行、金融体系乃至国民经济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基于银行流动性翘尾现象的现状,从流动性监管制度和银行经营方式两方面分析了银行流动性翘尾现象发生的原因,并从银行内部经营、央行货币政策、外部环境等方面着手,发现信贷方向错配、信贷期限结构错配、存款准备金月底集中缴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外部宏观环境是银行流动性翘尾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从流动性监管制度、银行自身经营方式、央行信贷配给、外部环境改变等角度,提出了解决银行流动性翘尾现象的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曲洪建  王宇明  迟云鹏  
外资银行进入、金融危机蔓延、利率市场化和时点考核冲击引发银行流动性翘尾现象。该现象对商业银行、金融体系乃至国民经济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基于银行流动性翘尾现象的现状,从流动性监管制度和银行经营方式两方面分析了银行流动性翘尾现象发生的原因,并从银行内部经营、央行货币政策、外部环境等方面着手,发现信贷方向错配、信贷期限结构错配、存款准备金月底集中缴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外部宏观环境是银行流动性翘尾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从流动性监管制度、银行自身经营方式、央行信贷配给、外部环境改变等角度,提出了解决银行流动性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牛锡明  
在商业银行经营中,我们经常会讲到三个原则,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而安全性和效益性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冲突,如果一味追求效益性,银行的经营安全就会遭受威胁,这种经营也不一定具有可持续性,相反,一点风险都没有了,盈利肯定会受影响,这也不符合风险和收益的匹配原则。流动性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闻岳春  段弈冰  
Peter S.Rose(1991)曾经说过:"银行管理所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保证充足的流动性以备不时之需。"这充分反映出了流动性问题对于银行业的重要性。本文选取了银行业中的较"弱势"群体——中小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因素,进而据此提出合理的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解红  
银行同业业务是商业银行重要的主体业务之一。近年来,在规避监管、追求高收益的内生动力推动下,银行同业业务调剂资金余缺的传统功能发生了一些变化,较高杠杆又使得该业务面临着日益突出的流动性风险。论文结合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对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状况及其流动性风险的产生和传导途径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巴塞尔协议III提出治理流动性风险的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辛书举  
随着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日益严重,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它加剧了信贷市场过度竞争,加大了信贷风险和利率风险,导致银行经营效益受损。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商业银行调整经营策略,改变单纯依靠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单一经营模式,引入效益导向型的负债业务管理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戈建国  
巴塞尔I I I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统一的量化监管,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对银行的经营、金融市场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中国银监会决定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施这两个流动性风险管理新指标。本文就流动性监管新指标进行总体评价,分析其对银行造成的影响,实施的困难,并对中国如何改进流动性风险监管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成  周方  赵京兴  
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对价格水平及其变动趋势的判断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的把握,关系到价格改革及与价格变动密切相关的各种改革措施的出台时机和力度的选择。然而,仅凭当年(报告年)与上年(基年)绝对价格水平相比的年环比价格指数,并不能正确地判断当年的价格形势及下年的变动趋势。因为年环比价格指数中包含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组成部分:一部分是基年遗留下来的翘尾因素,另一部分是报告年的新涨价因素。为了对价格形势及其变动趋势作出正确判断,必须区分年环比价格指数中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组成部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成  周方  赵京兴  
对物价上涨率中所包含的翘尾因素的计算与分析,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地判断与把握物价形势及其变动趋势,又进而关系到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向与力度的把握。然而,由于翘尾因素的计算比较复杂,在已有文献中又很难查找到其计算方法,因此,人们总感到对它不好掌握。我们曾从月环比价格指数出发,分9个步骤,详细说明了年环比价格指数中翘尾因素的计算原理(见《析年环比价格指数中的翘尾因素》一文,载《经济研究》1996年第4期)。现根据这一计算原理,对1988-1996年这9年中全国零售价格年环比上涨率中所包含的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进行了实际计算。计算结果列于表1。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肖崎  廖妍婷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核心风险。本文主要基于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的指标,对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总体流动性达标,但有恶化趋势;与人民币相比,外币资产流动性较差;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与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商行相比,股份制银行流动性状况有待提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璐  李建伟  谢太峰  
以我国16家A股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以其2008—2017年10年的数据为对象,对影响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对影响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的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在对数据进行筛选后通过Hausman检验和似然比检验确定上市商业银行总体、国有上市商业银行以及其他大中型上市商业银行分别适用的模型,最后进行回归得出结论。结果显示,对于上市商业银行总体和国有上市商业银行而言,货币政策以及银行内部的不良贷款率、平均资产回报率最能影响银行的流动性水平,而对于其他大中型上市商业银行而言,经济增速以及银行内部的不良贷款率最能影响其流动性水平。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伟  霍倩倩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也发生着深刻变革。选取2011~2015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建立了面板模型,探究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所经历的存款波动、净利差缩小、资产质量下降、非利息收入增加、宏观经济下行等对其流动性的影响,实证发现,存款波动、净利差、非利息收入占比对银行流动性有正向影响,而资产质量和GDP增速负向显著,但由于不良贷款率普遍较低,因此暂时不会对银行流动性造成威胁。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宇明  曲洪建  张相贤  
本文在银行流动性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探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因素,然后采用2003年10月~2013年9月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逆回购、财政性存款、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保险新增量、信托新增量会降低银行体系流动性;从政策的效果看,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票据的影响程度较大,再贴现率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外汇占款短期可以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长期反而降低银行体系流动性;受到多方资产管理联动的影响,资本市场会提高银行体系流动性;对外业务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影响甚少,随着对外业务的开展,该影响将越来越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交通银行课题组  连平  孙兆斌  徐光林  
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国内资本市场调整以及经济增速回落的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应重视对流动性的预测和管理。本文在明确区分宏观经济流动性与商业银行流动性内涵的基础上,采用非负约束的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利用1997年-2007年的年度数据对银行流动性受主要内外部因素影响的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2003年到2007年,无论大银行还是小银行,其流动性水平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利率和资本市场对银行业流动性的影响最显著,而物价和M2增速对银行业流动性的影响则不显著。这些结论有助于我们分析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