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90)
2023(12256)
2022(10310)
2021(9433)
2020(8203)
2019(18472)
2018(17821)
2017(35206)
2016(19237)
2015(21421)
2014(21201)
2013(21015)
2012(19762)
2011(17715)
2010(17671)
2009(16895)
2008(17113)
2007(15500)
2006(13196)
2005(11910)
作者
(58013)
(48411)
(48385)
(46079)
(30788)
(23529)
(22243)
(18997)
(18416)
(17188)
(16532)
(16173)
(15407)
(15262)
(15243)
(15207)
(15012)
(14464)
(14162)
(14007)
(12167)
(12066)
(11593)
(11193)
(10932)
(10913)
(10786)
(10611)
(9790)
(9584)
学科
(78505)
经济(78411)
(57268)
管理(55804)
(45426)
企业(45426)
方法(43090)
数学(39110)
数学方法(38860)
(24038)
(22980)
银行(22834)
(21985)
(21348)
中国(20981)
(20341)
(17365)
金融(17363)
(16909)
贸易(16901)
(16469)
(16187)
财务(16172)
财务管理(16131)
业经(15644)
企业财务(15407)
(15161)
农业(13340)
地方(13125)
(12844)
机构
大学(280372)
学院(276862)
(116479)
经济(114225)
管理(109069)
理学(94343)
理学院(93359)
管理学(91938)
管理学院(91438)
研究(90297)
中国(78795)
(57103)
(57072)
(55837)
科学(55089)
财经(46096)
(45925)
中心(44843)
业大(44790)
农业(44743)
(42061)
研究所(41917)
(41454)
经济学(37447)
北京(35266)
财经大学(34790)
经济学院(34446)
(33153)
(31730)
(31638)
基金
项目(188064)
科学(147782)
基金(140209)
研究(129484)
(124159)
国家(123153)
科学基金(105147)
社会(85170)
社会科(80928)
社会科学(80902)
基金项目(74505)
(72168)
自然(70098)
自然科(68547)
自然科学(68522)
自然科学基金(67388)
(61642)
教育(59659)
资助(57959)
编号(49634)
(42703)
重点(42567)
成果(39326)
(39169)
(38647)
科研(37584)
创新(36774)
教育部(36683)
国家社会(36044)
计划(35695)
期刊
(116651)
经济(116651)
研究(81157)
学报(49720)
(48781)
中国(48519)
(46232)
金融(46232)
(45009)
科学(42767)
大学(36644)
管理(35292)
学学(35282)
农业(30049)
财经(23678)
(20000)
技术(19875)
经济研究(19610)
教育(18416)
业经(18205)
(16230)
问题(16068)
理论(14697)
(14599)
技术经济(13899)
(13887)
统计(13678)
实践(13371)
(13371)
商业(12951)
共检索到404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轶  马赢  李旭彪  
文章从经营者、股东、债权人视角出发,分析股东与经营者、大股东与小股东、债权人与股东的委托代理冲突,研究多重委托代理冲突下的银行治理机制以及对银行贷款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薪酬激励与银行贷款的风险偏好负相关;股权集中度与银行贷款的风险偏好正相关;银行中小存款者的比例与银行贷款行为的风险偏好没有相关性;银行的国家、国有法人持股比例与银行贷款的风险偏好正相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晏翔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已在全国全面开展,传统商业银行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为个人信贷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个人贷款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论文基于某大型商业银行二级分行样本数据,评估个人贷款的违约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个人贷款风险管控措施,比如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信息交换制度、加强对个人信贷业务创新的风险管理、加强个人贷款业务流程管理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铁彬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也是商业银行贷款投放的重点领域,房地产贷款在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组合中占有较高的比例。该文深入剖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偏好房地产贷款投放的主要原因和当前房地产贷款所面临的风险,并从商业银行角度提出了防范房地产贷款风险的具体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龙海明  唐海龙  欧阳娟  
选取中国银行某分行住房抵押贷款数据,运用压力测试、Logistic模型对住房抵押贷款风险进行实证研究,判断该行抵御风险的能力。研究发现,贷款客户的学历、婚姻状况、贷款利率和期限等因素对该行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银行应在相关方面加强控制以有效防范风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潘文波  
贷款风险分类在我国尚处于试行阶段 ,本文通过对深圳银行业分类过程和结果的实证分析 ,系统比较和研究了风险分类的运作机制、现实障碍和实际效应 ,得出了一系列关于分类实践的研究结论 ,并据此提出了完善贷款风险分类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许莲艳  孟庆军  
银行科技贷款是科技型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但由于抵押物少、产品更新替代快等特性,使得银行在提供科技贷款时承担着信贷风险。本文在选取相关评估指标的基础上,建立银行科技贷款风险评估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银行科技贷款的风险,旨在帮助银行在推行科技贷款业务的同时,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雨云  赵志宏  
一、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模式的确立(一)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模式的产生风险管理产生于本世纪30年代,半个多世纪以来,风险管理已经成为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重点和金融管理当局的主要监管对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在贷款资产风险管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不懈的探索,如贷款三查制度、审贷分离集体审批制度、贷款工作目标管理、历次清理贷款以及"压逾活动"等等,但是由于各种办法和手段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和相互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瑛  黄冠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富华  石晓雷  
我国颁布的《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通知明确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这标志着并购贷款业务正式开办。文章指出,并购贷款在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利润增长机遇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所以,商业银行应该重点关注并购贷款的风险。文章分析了并购双方企业、并购整合以及商业银行操作等并购贷款的风险来源,总结归纳了并购贷款的风险特征。文章针对并购贷款的风险提出了贷前严格审查、贷后跟踪调查和规避操作风险等风险防范措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程贤晶  
发展小额信贷业务是对传统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丰富,也是一种创新的贷款组合,为金融机构取得可观效益的同时也是响应国家政策,为扶持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三农的生产发展起到了很好作用,为这些小额贷款群体提供必要的信贷支持,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贷款难问题。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在现有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等制约下,商业银行发展小额信贷业务还面临着种种限制和风险。本文对小额贷款业务的特点和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对我国商业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些管理和风险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昕  
改革开放以来项目融资模式进入我国,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相对封闭、不够成熟等原因,融资模式受到了限制。本文就商业银行在项目融资业务中面对的各类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风险防范的措施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宁  王兵  于之倩  
本文运用二次型方向性产出距离函数估计了2004~2011年不同风险偏好下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子价格,并使用Bootstrap方法对影响影子价格的宏观经济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主要的结论有:随着银行对风险敏感性的下降,不良贷款的影子价格呈现下降趋势;风险平衡型偏好对不良贷款的定价具有更显著的影响;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可能受到"政策性"力量的影响;实际GDP和货币供给速度的提高会降低不良贷款影子价格,而CPI、实际贷款利率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当年GDP的比重则具有相反的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江国珍  李雅林  
如何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是201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课题。而工业作为我国实体经济的主体,其面临的现实金融环境不容乐观,商业银行为规避贷款风险而减少对工业领域的信贷投放,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合理且难以逆转的趋势。本文以上饶为例,通过比较工业与其他行业贷款风险的状况,剖析风险形成的深层原因,作出了工业贷款风险"总体可控、充分暴露、可以干预、趋于缓释"的四个判断,驳斥了把工业信贷投放与贷款风险直接挂钩的观点和做法,并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江国珍  李雅林  
如何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是201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课题。而工业作为我国实体经济的主体,其面临的现实金融环境不容乐观,商业银行为规避贷款风险而减少对工业领域的信贷投放,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合理且难以逆转的趋势。本文以上饶为例,通过比较工业与其他行业贷款风险的状况,剖析风险形成的深层原因,作出了工业贷款风险"总体可控、充分暴露、可以干预、趋于缓释"的四个判断,驳斥了把工业信贷投放与贷款风险直接挂钩的观点和做法,并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