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38)
2023(12291)
2022(10189)
2021(9288)
2020(7795)
2019(17369)
2018(16847)
2017(33021)
2016(17716)
2015(19244)
2014(19032)
2013(18985)
2012(17881)
2011(16273)
2010(16348)
2009(15229)
2008(15209)
2007(13729)
2006(12314)
2005(11348)
作者
(54910)
(45977)
(45948)
(43545)
(29482)
(22050)
(20641)
(17750)
(17693)
(16385)
(16372)
(15206)
(15031)
(14729)
(14584)
(14227)
(13654)
(13369)
(13317)
(13260)
(11486)
(11420)
(11336)
(10610)
(10569)
(10344)
(10260)
(9614)
(9330)
(8963)
学科
(90385)
经济(90296)
(47701)
管理(47206)
(36069)
企业(36069)
方法(36057)
数学(32400)
数学方法(32140)
(23188)
银行(23041)
中国(21882)
(21663)
(21467)
(19452)
地方(18908)
(18858)
(18515)
(17576)
金融(17575)
业经(16151)
(14302)
贸易(14292)
(13866)
农业(12870)
地方经济(12767)
(12166)
制度(12153)
(12052)
财务(12042)
机构
大学(262362)
学院(259339)
(118335)
经济(116242)
管理(95191)
研究(94135)
理学(81728)
理学院(80758)
中国(79459)
管理学(79263)
管理学院(78806)
科学(58021)
(55308)
(53996)
(52940)
(49333)
研究所(45199)
财经(44384)
中心(42719)
农业(42238)
业大(41520)
(40515)
(39359)
经济学(39254)
经济学院(35309)
北京(33592)
财经大学(33412)
(32802)
(30940)
(30036)
基金
项目(172741)
科学(135562)
基金(129801)
(116593)
国家(115704)
研究(115415)
科学基金(97667)
社会(78117)
社会科(74186)
社会科学(74162)
基金项目(68272)
(65182)
自然(65073)
自然科(63642)
自然科学(63615)
自然科学基金(62548)
(55943)
资助(53992)
教育(51547)
编号(41483)
重点(39491)
(38461)
(36707)
(35362)
科研(34081)
国家社会(33909)
计划(33474)
创新(33397)
成果(33059)
教育部(32699)
期刊
(128863)
经济(128863)
研究(82467)
学报(49321)
中国(49050)
(46705)
科学(42793)
(42646)
金融(42646)
(42027)
大学(36196)
学学(35284)
管理(34445)
农业(29270)
财经(23592)
经济研究(23027)
(20176)
技术(18205)
业经(17266)
问题(16602)
(15265)
教育(14161)
技术经济(13988)
统计(13492)
(13408)
(13305)
国际(12874)
业大(12760)
理论(12596)
世界(12148)
共检索到397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志辉  杨嵩  
基于31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4年面板数据,研究了银行杠杆及其波动风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银行杠杆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时变效应不显著,但银行杠杆波动风险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存在显著的时变效应,为此,进一步从地域效应及不同经济增速角度研究了银行杠杆及其波动风险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不同区域和不同增速之间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银行杠杆在东北地区不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在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区可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在西北地区,该促进作用的可持续性不强,且高的银行杠杆会导致下一期经济增速的下降;银行杠杆波动在中南地区抑制了经济增长,而其他区域影响不显著。在经济增速方面:经济增长中速度的地区银行杠杆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其他地区对经济增速影响不显著;经济增长速度较低地区银行杠杆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而其他地区则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各地区在银行杠杆水平选择上可以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实施差异化政策,但对银行杠杆波动风险均需加强控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勇  陈雨露  
本文基于68个国家1981—2012年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金融杠杆及其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杠杆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金融杠杆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速会先升高后降低,存在一个"拐点"。与此同时,金融杠杆波动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金融杠杆波动性的加大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根据相关实证结果推算,预计中国将于2019—2020年进入拐点区域,此后宏观经济可能面临经济"保增长"和金融"去杠杆"两个基本问题。为此,应积极加快经济的转型升级,同时采取稳健有序的"去杠杆化"策略,以实现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双重平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勇  陈雨露  
本文基于68个国家1981—2012年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金融杠杆及其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杠杆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金融杠杆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速会先升高后降低,存在一个"拐点"。与此同时,金融杠杆波动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金融杠杆波动性的加大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根据相关实证结果推算,预计中国将于2019—2020年进入拐点区域,此后宏观经济可能面临经济"保增长"和金融"去杠杆"两个基本问题。为此,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潘敏  袁歌骋  
金融去杠杆会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而金融结构变迁和金融发展水平变化可能使金融去杠杆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联呈现出差异性。本文以全球97个国家和地区1980—2015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金融去杠杆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金融结构变迁和金融发展水平变化对二者关联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去杠杆会抑制经济增长,同时加大经济波动;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直接金融的发展会弱化金融去杠杆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和对经济波动的放大效应;而金融结构的变迁和以金融中介为代表的间接金融的发展不会对金融去杠杆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联产生影响。这表明,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监管部门应采用可控的手段来稳步推进金融去杠杆进程,避免产生"处置风险的风险"。与此同时,还应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平抑金融去杠杆对宏观经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两省  齐鹰飞  陈太明  
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存在分歧意味着经验研究的必要性,针对两者关系的国外经验研究没有得出一致结论,国内已有经验研究发现两者负相关。利用中国1953~2004年的省级数据构造了6个横截面数据模型和10个面板数据模型,对新中国成立至今波动与增长关系的稳健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波动与增长之间存在非常稳健的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经济波动通过降低经济增长速度间接给居民带来福利成本,而且稳定政策能够通过抑制经济波动来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潘敏  张依茹  
宏观经济波动将改变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而银行股权结构的不同将使两者之间的关联呈现差异。本文以我国45家商业银行2005-2010年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宏观经济波动下拥有不同股权结构的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宏观经济波动与银行风险水平负相关,正向(负向)的宏观经济冲击使得银行风险降低(提高);而银行所有权结构中国有股占比的上升会显著增强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敏感性,当经济处于上行(下行)周期时,国有股占比较高的银行的风险将大幅降低(提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毕玉江  
在金融信用危机爆发、国外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内需已经成为经济平稳增长的首要因素。笔者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且分城镇和农村研究了消费构成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消费增加1%,当期经济增长提高0.7个百分点;前一期消费与本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消费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城镇居民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农村居民消费并不满足这一结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郑智勇  何剑  张梦婷  
本文动态识别杠杆波动、系统性金融风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变关系,并选择中国三次“去杠杆化”的关键时期,详细刻画杠杆波动的传导效应。研究表明:一方面,杠杆波动在短期会显著累积系统性风险,该效应受经济形势与政策干预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长期则对风险无明显影响。在间接渠道下,杠杆波动短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正负交替”效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则同步抑制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扩内需”举措能稳健抑制风险,而“防风险”则有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嘉璘  王雪标  周鑫  
商业银行杠杆率与其系统性风险的关系直接影响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文章通过建立面板分位数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不同风险水平下杠杆率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的异质性,分析杠杆率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内在传导机制。结果发现,杠杆率的提高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具有激励效应,并随着系统性风险水平的不断提高,杠杆率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激励效应也随之增强。杠杆率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导机制中,利率市场化和同业业务具有中介效应,银行竞争具有遮掩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邢军伟  
本文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加总时序和地区、工业行业分解面板数据,在考虑到处于不同波动状态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对长期增长可能存在非线性影响的假设下,运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波动门槛效应,总体上,在低波动时期,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减损效应,在高波动时期,波动对增长的影响正向不显著,但分不同工业行业性质下,竞争性行业在低波动期波动对增长有负影响,垄断性行业则有正影响。由结果本文认为中国还是一个以投资为主体的经济转型国家,在经济受到冲击时,政府的稳定性政策可以避免经济陷入严重的衰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军伟  
文章基于门槛回归模型,采用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加总时序和地区、工业行业分解面板数据,在考虑到处于不同波动状态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对长期增长可能存在非线性影响的假设下,对1978~2011年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郑智勇  何剑  王小腾  
杠杆不稳定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重要隐患,因而如何进行风险识别在金融动荡时期具有显著意义。为识别杠杆波动对系统性风险的直接影响及可能造成的风险内部溢出效应,首先选择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SVAR)识别杠杆波动对系统性风险的冲击效应,并结合中国几次"去杠杆化"政策时点进行补充分析,其次采用时变参数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模型(Tvpdy)对杠杆波动下系统性风险内部溢出关联效应进行动态刻画。研究表明:一方面,杠杆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异质性冲击影响,短期效应最为显著。近年来累积的外部市场与货币流动风险对宏观经济与资产泡沫风险起到周期性的抑制作用。其中,"扩内需"去杠杆举措可有效缓释当前存在的宏观经济与外部市场风险,而"防风险"措施则对整体风险的抑制效应较为稳健。另一方面,杠杆波动下系统性风险内部溢出效应明显。各子风险多为风险的净输入者,在经济过热或金融危机等杠杆异常波动时期,溢出效应较为显著。外部市场风险后期有显著抬升的趋势,而宏观经济风险溢出方向由输入向输出转变。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郑智勇  何剑  张梦婷  王心怡  
本文基于SV-TVP-VAR模型,对不同微观部门杠杆波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各方面的关系进行时变分析。研究发现:(1)不同部门的杠杆波动在短期会滋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而长期则会对风险起到缓释作用;(2)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变动会导致相应领域杠杆水平发生调整,不同部门间存在显著差异;(3)政府重心不同的“去杠杆”举措,会造成风险即期的异质性变动,但风险水平会逐渐回落。因而,当前需灵活制定不同部门的杠杆调控政策,依托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实现结构性“稳杠杆”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平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闫爽  
本文基于交通运输水平视角,系统分析了电子商务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异质性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异质性,其中,电子商务发展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最显著,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进一步研究发现,交通运输发展水平是导致这种异质性影响的重要因素,当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较低时,电子商务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当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超过门槛值时,电子商务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提高。因此,为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对于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地方政府必须要着力提高区域内的交通运输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博雅  
文章基于城市层面非平衡面板数据,使用系统GMM方法估计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加入政府干预变量,深入探讨其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城市商业银行创造的流动性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政府干预越强的条件下,流动性创造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越积极;城市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造的流动性对城市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经济欠发达城市的政府干预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起到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