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87)
- 2023(8992)
- 2022(7808)
- 2021(7290)
- 2020(6499)
- 2019(15580)
- 2018(15408)
- 2017(31211)
- 2016(16849)
- 2015(19636)
- 2014(19905)
- 2013(19852)
- 2012(18377)
- 2011(16654)
- 2010(16921)
- 2009(15988)
- 2008(15969)
- 2007(14433)
- 2006(12420)
- 2005(11130)
- 学科
- 济(76421)
- 经济(76351)
- 管理(47484)
- 业(46890)
- 方法(44515)
- 数学(41029)
- 数学方法(40385)
- 企(38692)
- 企业(38692)
- 银(20065)
- 银行(19920)
- 财(19015)
- 制(18924)
- 行(18543)
- 农(18007)
- 中国(17286)
- 融(14320)
- 金融(14318)
- 贸(14162)
- 贸易(14151)
- 易(13737)
- 业经(13546)
- 学(13223)
- 地方(13090)
- 务(12352)
- 财务(12299)
- 财务管理(12264)
- 农业(11743)
- 度(11653)
- 制度(11638)
- 机构
- 大学(247669)
- 学院(246702)
- 济(103446)
- 经济(101278)
- 管理(98828)
- 理学(85463)
- 理学院(84610)
- 管理学(82990)
- 管理学院(82545)
- 研究(76284)
- 中国(64899)
- 京(51074)
- 财(48420)
- 科学(46210)
- 农(41887)
- 财经(39151)
- 所(38376)
- 中心(37701)
- 江(37052)
- 业大(36389)
- 经(35542)
- 研究所(34793)
- 农业(33418)
- 经济学(32884)
- 北京(31992)
- 经济学院(30052)
- 州(29961)
- 范(29607)
- 师范(29296)
- 财经大学(29278)
- 基金
- 项目(162463)
- 科学(127952)
- 基金(119327)
- 研究(115553)
- 家(103030)
- 国家(102256)
- 科学基金(88722)
- 社会(73067)
- 社会科(69541)
- 社会科学(69518)
- 省(63544)
- 基金项目(62445)
- 自然(59009)
- 自然科(57739)
- 自然科学(57725)
- 自然科学基金(56714)
- 教育(55671)
- 划(53342)
- 资助(52345)
- 编号(47000)
- 成果(37600)
- 部(37016)
- 重点(36366)
- 创(33410)
- 发(33410)
- 教育部(32160)
- 课题(32075)
- 科研(31958)
- 创新(31266)
- 大学(31117)
- 期刊
- 济(104753)
- 经济(104753)
- 研究(70728)
- 中国(43348)
- 财(38229)
- 学报(36895)
- 农(36218)
- 融(35874)
- 金融(35874)
- 管理(33824)
- 科学(33702)
- 大学(28141)
- 学学(26686)
- 技术(23122)
- 教育(22577)
- 农业(22453)
- 财经(20083)
- 经济研究(17687)
- 经(16982)
- 业经(16787)
- 统计(15899)
- 策(14220)
- 问题(14115)
- 技术经济(13616)
- 决策(13205)
- 理论(12964)
- 业(12561)
- 商业(12178)
- 实践(11780)
- 践(11780)
共检索到359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靖波 黄鹏
本文运用经济学中的供需平衡和消费效用理论,构建"最优化银行扩张规模"模型,并用该模型对中国大陆地区、美国、中国香港地区的数据进行比较及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银行扩张会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但银行扩张到一定规模时对经济增长会产生负效应;目前我国总体上尚未存在银行业过度发展的情况,但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已存在差异。因此,在引导商业银行进行业务扩张时,要注意东西部地区差异,合理有序地促进银行业的繁荣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姚立中
本文从分析银行追求规模扩张的动因入手,比较上市和并购这两条银行规模快速扩张路径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和效果,认为外资廉价入股我国银行原始股权,过多地分享了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果实。基于兼顾民族金融业发展和金融国际化趋势,本文提出了我国银行业宜先内部发展、并购、上市,再以上市银行的角色吸引外资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规模 扩张 路径选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莹 范琦 冯经纶
增值税代表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税收政策和税收征管最突出的发展成果。作为我国税制体系中地位最重要、收入贡献最大的税种,增值税改革从未停止。本文试图从政府规模扩张的视角,以欧盟和中国为代表分别验证在税率提高和税率不变两种情况下增值税与政府规模之间的关联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增值税是导致政府规模扩张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在推进增值税改革过程中,不能只欣赏其收入效应并期待它的经济转型效果,还需防范它对政府规模扩张的助推作用。本文认为,后续改革还取决于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之间的利弊权衡,取决于政府、企业、民众三方之间的利益博弈。
关键词:
增值税 政府规模 税率 扩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谢磊
一、影子银行的分类。我们将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代表的银行表外业务系统、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但具有信用创造能力的系统、广泛的民间金融系统,各子系统包括:一是第一类是银行的表外业务,包括银行理财产品、委托贷款。对于银行已承兑未贴现的汇票,由于已计提风险资产,不纳入影子银行范畴。二是第二类是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包括信托公司、小贷公司、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和典当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建武
银行规模扩张一般理论中的大而不倒说、资本收益说、银行成长说、新银行说和高管势力扩张说均不能完整有效地解释我国中小银行的规模扩张。我国中小银行规模扩张有着独特的行为逻辑,制度供给和市场需求中的规模偏好、资本约束缺失、市场定位偏失以及业务与盈利模式单一是形成这一行为逻辑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中小银行 规模扩张 动因 行为逻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理 郭丹丹 苏玥
近年来,我国村镇银行发展迅猛,快速的规模扩张导致部分地区的村镇银行违规运营现象较为严重,并产生了一定的金融风险。在此背景下,论文以村镇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了村镇银行经营风险的成因,研究村镇银行的规模扩张对经营风险的影响,并提出约束风险与规范发展的政策建议,丰富了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为维护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论文基于我国287家村镇银行的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村镇银行的规模扩张对经营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村镇银行的规模扩张会通过股权集中效应、高风险投资效应和存款竞争效应等渠道推动经营风险上升;中西部地区和规模较小的村镇银行的规模扩张更容易导致风险。论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是:防范村镇银行规模扩张导致的股权过度集中、风险投资偏好较高和存款市场的过度竞争;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村镇银行和规模较小的村镇银行的监督,实施差异化监管,约束村镇银行的经营风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锡军 王胜邦
资本监管通过信贷渠道、银行资本渠道和利率渠道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本文用横截面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对1995—2003年间资本约束对中国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扩张主要受制于存款增长速度、利率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监管当局的最低资本要求未对贷款增长产生约束效应。作者认为,资本软约束可以从投资驱动下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特殊的融资结构、国有主导的银行体制以及资本监管制度本身的缺陷几个方面进行解释。该结论为近两年我国信贷增长速度下降提供了一种理论解释。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媛 周欣 高宇
为了验证信贷扩张、宏观经济环境对银行危机爆发的影响,本文以衡量商业银行风险的两个基本指标——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构建了银行危机指标,并以此为被解释变量来构建计量模型,对宏观经济指标、贷款扩张与银行危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贷款扩张速度以及通货膨胀率与银行危机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存款增长率的变动也是体现民众对商业银行风险认知的重要指标。这一实证研究结果不仅印证了银行危机发生的普遍范式,而且在美国"次贷"危机中得以充分体现,从而为银行监管部门实施审慎监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信贷扩张 宏观经济 银行危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文涵 童中文
经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总结发现,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日渐成为我国系统性危机发生的结点,因此本文选择三个月同业拆借利率作为系统性风险的代理变量,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对信贷规模、房价波动与银行系统性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传导机制进行分析。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表明:信贷、房价与银行系统性风险三者间存在循环的影响机制。过度的信贷支持引发房价剧烈波动,进一步地引发银行系统性危机,当系统性风险上升到一定水平时,信贷规模将会受到限制。此外,信贷、房地产以及银行系统性风险三者的相互影响在第4个月达到最大,影响期限约为10个月,因此实施宏观调控应当逆向调节,且注意时滞、调控...
关键词:
信贷 房价 银行系统性风险 SVAR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夏冕 吕晖
文章主要从床位规模、大型医疗设备配置及基本建设投资等规模扩张的3个方面对我国公立医院财务治理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公立医院的规模扩张在满足患者医疗需求的同时也增加了医院的运营风险,提出应不断优化公立医院财务治理环境和完善公立医院财务治理机制以提高公立医院财务治理的效能。
关键词:
公立医院 财务治理 规模扩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艳 徐丽君
分析了我国中央银行庞大的资产负债规模及过度扩张的隐患,从被动冲销外汇占款、逆经济风向宏观调控、经济发展等方面挖掘资产负债规模扩张的深层原因,以及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调控成本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缓解中央银行外汇资产持续过快增长、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加强中央银行资产负债风险监控等优化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总量与结构的对策。
关键词:
中央银行 资产负债表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建清
银行海外扩张所采用的方式主要有新建与并购,其选择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本文考察了跨国银行、东道国银行及东道国政府三者之间就跨国银行进入东道国市场方式选择的博弈过程,建立了银行海外扩张方式选择的定量分析模型,以增加银行海外扩张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银行海外扩张 博弈分析 跨国银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梅
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沿革,分析其高速异地扩张的成因和动机,指出其跨区域经营存在的巨大风险隐患,并提出战略发展差异化、人才培养本土化和自身服务特色化等控制风险和改进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 异地扩张 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吴军 黄丹
本文运用中国15家商业银行2009~2013年度的数据分析中国商业银行近年来同业业务超常规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发展同业业务是金融管制下的必然选择,资本充足率监管、利率管制放松、存贷比监管和资产质量考核是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重要原因。金融管制和金融创新互为因果,促成了中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快速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林再兴 陈一洪
制度产品供给的规模偏好、追求规模经济的成长动力、追求信贷规模扩张的收益最大化成为国内城市商业银行规模扩张的重要动力。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跨区域经营背景下的异地分支机构扩张及金融市场上的主动负债是城市商业银行规模扩张的两个重要途径。随着城市商业银行规模的增长,主动负债逐渐成为其重要资金来源。然而,一味追求规模扩张并不等于持续的价值创造,建立适应自身市场定位及战略目标的商业模式才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