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79)
2023(8548)
2022(7262)
2021(6907)
2020(6234)
2019(14915)
2018(15019)
2017(29971)
2016(16269)
2015(18859)
2014(19253)
2013(19100)
2012(17713)
2011(15950)
2010(16286)
2009(15404)
2008(15597)
2007(14338)
2006(12337)
2005(11257)
作者
(47992)
(40053)
(39894)
(38369)
(25422)
(19194)
(18557)
(15657)
(15168)
(14476)
(13673)
(13613)
(12761)
(12718)
(12667)
(12518)
(12257)
(11978)
(11588)
(11561)
(10121)
(9854)
(9846)
(9141)
(9105)
(9051)
(9003)
(8922)
(8130)
(7908)
学科
(67005)
经济(66945)
(45439)
管理(43022)
方法(37595)
(35911)
企业(35911)
数学(34206)
数学方法(33618)
(21646)
银行(21501)
(20052)
(19586)
中国(18298)
(16834)
(16795)
(14942)
金融(14940)
(13282)
贸易(13272)
(12925)
(12750)
(12578)
制度(12564)
业经(12360)
业务(11565)
理论(11507)
地方(11422)
(11224)
保险(11130)
机构
大学(233816)
学院(233064)
(95369)
经济(93182)
管理(92205)
理学(78303)
理学院(77498)
管理学(75875)
管理学院(75455)
研究(73818)
中国(67144)
(49369)
(46627)
科学(45272)
(41179)
(38021)
中心(37033)
财经(36822)
(36120)
业大(34771)
研究所(34413)
(33279)
农业(32854)
北京(31394)
经济学(29631)
(29385)
(27884)
师范(27590)
财经大学(27508)
经济学院(26978)
基金
项目(149781)
科学(116562)
基金(108307)
研究(106953)
(93864)
国家(93145)
科学基金(79786)
社会(66074)
社会科(62619)
社会科学(62597)
(58744)
基金项目(56660)
自然(53115)
自然科(51925)
自然科学(51911)
自然科学基金(50967)
教育(50668)
(49544)
资助(47384)
编号(44395)
成果(35886)
重点(33638)
(33503)
(30815)
(30728)
课题(30185)
科研(29502)
创新(28784)
教育部(28726)
大学(28297)
期刊
(99338)
经济(99338)
研究(70353)
中国(44805)
(39577)
金融(39577)
(36915)
(36153)
学报(35181)
科学(32361)
管理(31603)
大学(26473)
学学(25088)
农业(22358)
技术(21846)
教育(21706)
财经(18241)
经济研究(16070)
业经(15556)
(15327)
统计(14540)
理论(13131)
(12995)
问题(12959)
技术经济(12790)
(12782)
实践(12049)
(12049)
决策(12044)
(11350)
共检索到353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慧霞  周海涛  
近年来,随着对信贷业务监管日趋精细化,新兴同业业务风生水起,成为信贷和理财业务之外的主要融资渠道,更是一些中小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新兴同业业务表面为同业交易,实为通过层层通道向企业放贷,形式多样、风险复杂。本文对银行新兴同业业务的主要运作模式及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监管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梓  
作为"经营城市"的重要手段,政府主导的城市土地开发在房地产市场调控和城市化进程中日益扮演着重要角色,由此衍生出的政府融资品种之一——土地开发贷款迅速发展。本文在对土地开发贷款运作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土地开发贷款的各类风险因素,从而提出防范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刘丽娜  
银行同业业务经过演化,已经从早期的资产负债管理工具转变为一种多元化投资和盈利方式,由此也导致传统银行业务的风险框架向复合型风险转化,风险不易识别、难以准确计量,存在监管套利空间,并且风险传导渠道更加多元化,风险扩散速度更快,范围更广,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指标上升,部分资金存在空转套利现象。对此,监管机构应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穿透业务本质实施风险监管;加强政策协调,有序化解局部风险、维护全局稳定;针对创新业务的监管应回归本源、有保有压。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刘丽娜  
银行同业业务经过演化,已经从早期的资产负债管理工具转变为一种多元化投资和盈利方式,由此也导致传统银行业务的风险框架向复合型风险转化,风险不易识别、难以准确计量,存在监管套利空间,并且风险传导渠道更加多元化,风险扩散速度更快,范围更广,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指标上升,部分资金存在空转套利现象。对此,监管机构应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穿透业务本质实施风险监管;加强政策协调,有序化解局部风险、维护全局稳定;针对创新业务的监管应回归本源、有保有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解红  
银行同业业务是商业银行重要的主体业务之一。近年来,在规避监管、追求高收益的内生动力推动下,银行同业业务调剂资金余缺的传统功能发生了一些变化,较高杠杆又使得该业务面临着日益突出的流动性风险。论文结合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对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状况及其流动性风险的产生和传导途径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巴塞尔协议III提出治理流动性风险的对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肖崎  阮健浓  
本文分析中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现状及风险,特别对民生和兴业两家银行的同业业务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银行同业业务有利于金融机构之间资金的相互调剂,但同时其快速发展也改变了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方式,银行同业业务具有高杠杆操作、期限结构严重错配、依赖批发市场融资等特征,这增强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系统关联性和内在脆弱性。因此,监管当局对同业业务宜疏不宜堵,应构建一个有效的、激励相容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同时还需要加快推进金融体系的配套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胥莉  陈宏民  
纵观全球银行卡产业,银行卡组织的集中定价机制不断受到来自商户和反垄断机构的质疑。本文以中国银行卡产业现有的受理环境为背景,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受理环境将会影响商户对银行卡支付方式的选择。在受理环境不佳的情况下,银行卡组织的经营目标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是一致的,银行卡组织不存在通过商户扣率和交换费获取垄断利润的动机。当前中国银联的运作模式并没有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亟待解决的问题仍然是完善银行卡的受理环境,而不是引入竞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王铁林  
风险管理是是银行业的永恒主题,而由借款企业违约所形成银行损失的风险,即信用风险将是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本文深入分析了银行贷后管理现行体制的弊端,适时进行贷后管理模式创新,引入贷款监理机制,实施贷后管理的市场化运作,不失为一种积极、理性的选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颖  丁维岱  
近几年,各主要金融机构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服务实体经济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要求,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作为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的突破口,积极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持续快速增长。论文对同业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经营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就农行如何强化信贷服务小微企业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红生  
本文从银行金融同业业务风险点入手,逐项指出特定目的载体投资、信用债投资、同业票据业务的风险点及其审计方法,以期提升银行内部审计发现同业风险的能力,促进银行金融同业业务健康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欣  徐惟  
银行去杠杆过程中会将大量资金投入同业市场,从而鼓励同业投资业务的创新,改变同业市场的流动性结构,因此,在分析银行去杠杆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时需要考虑同业业务创新和流动性的市场调节能力。据此,以同业业务创新和银行流动性为调节变量,构建16家上市银行金融杠杆对系统性风险影响的含三向交叉项的非平衡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银行杠杆与系统性风险正相关,同业创新能力越强且流动性越低的银行执行去杠杆政策的效果越好,同业创新能力较弱或者流动性较高的银行执行该政策的效果较差,且不显著。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向嘉诚  
基于矩阵法对我国商业银行(2013.6~2015.6)新型同业业务的风险传染效应进行测量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新型同业业务具有较为明显的风险传染效应,且与其规模密切相关。其中,在经历2008年至2013年6月的高速发展后,商业银行开始主动或被动调整新型同业业务的规模与结构,相关业务规模的增长大幅放缓甚至萎缩。相应地,2015年6月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的风险传染效应较2013年6月出现了明显的降低。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重润  王文静  
本文运用上市中小银行2011-2020年股票收益率数据,采用CoVaR方法与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中小银行同业业务对系统性风险溢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同业业务规模增长会加大中小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期限错配程度越高,同业业务对系统性风险溢出的影响越大。第二,当中小银行面对流动性冲击时,同业业务放大了流动性冲击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的影响程度。第三,银行经营地域不同,同业业务对其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程度不同,区域性中小银行受到的影响比全国性中小银行受到的影响更大。第四,大银行系统性风险也会受到中小银行同业业务风险溢出的影响。为了防控中小银行同业业务风险,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强监管部门协作和现场检查;第二,建立差异化、多渠道资本补充途径;第三,加强对中小银行负债端管理。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吴银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金融科技技术融入我国的金融领域,互联网银行应运而生。互联网银行以独具特色的运作模式创造了新的盈利点,但在具体开展业务的过程中仍然面临风险的挑战,阻碍了互联网银行的发展。本文以前海微众银行为例,对其运作模式、运作模式存在的风险、如何防范运作模式存在的风险进行研究,助力互联网银行的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四川银监局课题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