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33)
- 2023(14884)
- 2022(11694)
- 2021(10707)
- 2020(8586)
- 2019(19387)
- 2018(19055)
- 2017(38038)
- 2016(19907)
- 2015(22187)
- 2014(22218)
- 2013(21246)
- 2012(19059)
- 2011(16710)
- 2010(16237)
- 2009(14841)
- 2008(14427)
- 2007(12449)
- 2006(10841)
- 2005(9606)
- 学科
- 济(81217)
- 经济(81143)
- 管理(59953)
- 业(57278)
- 企(47161)
- 企业(47161)
- 方法(36570)
- 数学(32819)
- 数学方法(32395)
- 农(23515)
- 财(22965)
- 中国(22919)
- 银(22216)
- 银行(22069)
- 业经(21475)
- 制(20802)
- 行(20688)
- 融(16247)
- 金融(16246)
- 贸(16091)
- 贸易(16077)
- 易(15732)
- 农业(15410)
- 务(14915)
- 财务(14864)
- 财务管理(14832)
- 地方(14664)
- 企业财务(13882)
- 产业(13289)
- 策(12720)
- 机构
- 学院(270516)
- 大学(268917)
- 济(117975)
- 经济(115732)
- 管理(110602)
- 理学(95372)
- 理学院(94535)
- 管理学(93084)
- 管理学院(92574)
- 研究(84033)
- 中国(71540)
- 财(56739)
- 京(53760)
- 科学(46142)
- 财经(45281)
- 中心(42165)
- 经(41444)
- 江(39969)
- 农(38499)
- 所(38400)
- 经济学(37645)
- 业大(35355)
- 研究所(34552)
- 经济学院(34223)
- 财经大学(34040)
- 范(32971)
- 北京(32782)
- 师范(32660)
- 州(31940)
- 院(30922)
- 基金
- 项目(185672)
- 科学(149344)
- 研究(140045)
- 基金(138145)
- 家(118016)
- 国家(117060)
- 科学基金(103680)
- 社会(92453)
- 社会科(88025)
- 社会科学(88010)
- 基金项目(72097)
- 省(70972)
- 自然(64873)
- 教育(64426)
- 自然科(63481)
- 自然科学(63466)
- 自然科学基金(62344)
- 划(59377)
- 编号(57044)
- 资助(55645)
- 成果(45290)
- 部(42101)
- 重点(41101)
- 发(39912)
- 国家社会(39503)
- 创(39500)
- 课题(37767)
- 教育部(37347)
- 人文(36902)
- 创新(36882)
- 期刊
- 济(121625)
- 经济(121625)
- 研究(81171)
- 中国(47791)
- 财(44683)
- 融(41811)
- 金融(41811)
- 管理(40342)
- 农(34809)
- 学报(33936)
- 科学(33116)
- 大学(27968)
- 学学(26387)
- 教育(25495)
- 技术(24357)
- 农业(22467)
- 财经(22420)
- 业经(20545)
- 经济研究(20313)
- 经(19218)
- 问题(16222)
- 理论(14260)
- 贸(13745)
- 实践(12989)
- 践(12989)
- 技术经济(12821)
- 国际(12611)
- 现代(12358)
- 财会(12058)
- 图书(12000)
共检索到399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庆君 方文杰 李静
基于银行数字化转型可降低贷款业务交易成本的假设,构建了一个考虑银行数字化水平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考察了银行数字化转型对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对于数量型货币政策,银行数字化弱化了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对于价格型货币政策,银行数字化弱化了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但强化了利率渠道,二者具有抵消作用,最终导致银行数字化对货币政策的弱化效果不明显,仅弱化了货币政策对产出的调节效应,且对通货膨胀的调节效应影响不大。第二,银行数字化转型降低了福利损失,价格型货币政策在减少福利损失方面要优于数量型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彭安兴 胡春田 陈晓东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走在世界前列,货币政策能否继续发挥预期效果值得深思。本文将数字经济比重引入NK-DSGE模型,从价格粘性视角,研究数字经济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相比于传统经济,商品价格粘性不显著,动摇了货币政策非中性的微观基础;数字经济弱化了货币政策效果,既降低了增长效应的社会福利,又加剧了通胀效应的社会成本;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相对于美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加符合数字经济深度发展的现实。数字经济环境下,相比于促进增长的目标,货币政策应该更多关注币值稳定,此外,宽松的货币政策应配合财政政策引流并加强托宾Q的传导效应。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货币政策 价格粘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彭安兴 胡春田 陈晓东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数字零工经济兴起,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数字技术使得劳动关系去合同化和工资粘性下降。这种结构性变化可能会弱化货币政策效果。本文从工资粘性视角建立一个包含传统工人和数字零工的TANK-DSGE模型,来探讨数字零工经济如何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无论是数量型货币政策还是价格型货币政策,数字零工经济的兴起均会减弱政策对就业和产出的促进效果,增加政策冲击引起的工资和价格通货膨胀波动,最终使得货币政策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目前,应提高数字经济统计能力,规范数字零工劳动关系,以缓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弱化;未来,基于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时需做好通胀预期管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滕珊
从商业银行自身出发,基于其成本收益角度建立模型,得出其利润最大化下的均衡条件,在考虑风险中性和风险厌恶两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在前述条件下应对央行存、贷款利率变化而采取相应信贷行为的调整,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货币政策被弱化甚至扭曲的原因,最后提出一些改善货币传导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成本收益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索彦峰 高虹
交易成本政治学的分析框架表明,货币当局在货币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之间进行抉择的决定因素是,在政策收益与政策转换引致的交易成本,并在对二者的权衡中做出政策转换的决策。在我国的货币政策抉择中,应加快金融领域内市场化改革步伐,增强中央银行独立性以及采用连续微调货币政策。
关键词:
规则 相机抉择 货币政策 交易成本政治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震 史代敏
央行数字货币正在登上大国竞争的角逐场,为了适应未来数字经济发展,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势必对货币政策和银行体系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央行数字货币的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探讨了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改善货币政策传导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发行不计付利息的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一方面提升了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约束能力,强化了货币政策的银行贷款渠道对实体经济的调控能力;另一方面推动了商业银行数字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使得金融中介机构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从而降低贷款的融资溢价。基于政策效率、社会福利和经济波动三个角度的定量研究发现:在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背景下,采用反通货膨胀政策的牺牲率相对其他制度安排更低;发行央行数字货币会起到增进社会福利的积极作用;中央银行需要适度提高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从而避免银行贷款过度扩张引发的经济波动。本文的研究成果为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索彦峰 高虹
学术界对于货币政策操作规范选择问题的争论———规则与相机抉择之争,很少涉及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决定货币当局在规则与相机抉择之间进行抉择的因素是什么。运用交易成本政治学的分析框架对此问题作的剖析可以看出,货币当局是在政策得益与政策转换引致的交易成本的权衡中做出政策转换的决策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欧 刘志新 庞欣
应用2007-2012年中国上市银行季度数据,创新性的构建货币政策效率指标,并分别通过分组定性分析和数值定量分析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研究银行政府持股对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国有控股股份制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都高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银行政府持股比例越高,货币政策在该银行间的传导效果越好。本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推进股份制改革、引进境外资本有利于银行的高效经营,但对境外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设置上限是政策当局管理银行信贷、有效实施宏观政策的必要举措。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宏锋
借短贷长的业务特征使得商业银行面临利率风险的暴露。在未对利率风险进行充分对冲的情况下,利率水平波动会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产生影响,即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上市银行的财务数据表明我国上市银行普遍面临明显的利率风险,并且对冲不足。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对其贷款行为有显著的解释力,当利率敏感性缺口为负时,利率水平上升将导致贷款增速的下降,即加强了货币政策效果。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利率风险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强 李远航 廖宜彬
本文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模式,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及其货币政策传导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商业银行的一些结构特征,如行业集中度较高、组织行政化明显、盈利模式较单一等,导致货币政策信号漏损,传导效果下降。为了提高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必须加强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具体的优化路径包括:发展民营银行,优化市场结构;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优化产权和治理结构;推进综合化经营,优化盈利结构。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商业银行对于货币政策信号的理解能力,还能够促使其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信贷政策,从整体上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行为与货币政策信号的匹配程度。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货币政策 传导效果 优化路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尹雷
本文利用1993~2011年有关中国银行业结构和中国货币政策的数据分析中国银行业结构对货币政策五个传导渠道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中国银行业结构弱化了信贷及货币供给量的传导效果,但随着中国银行业集中度的下降,这种弱化效果将会降低;中国银行业结构对利率传导渠道及资本市场传导渠道产生了负向作用,弱化了利率和资本市场的传导效果,随着中国银行业集中度的降低,利率和资本市场传导渠道的传导效果将会增强。中国银行业结构对汇率的传导效果影响不显著。上述结论表明:实施货币政策过程既要重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要关注银行业结构的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伟 董伟 张丰麒
2018年3月,国际清算银行发布了《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对支付、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的报告,报告中对阐述了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概念,并从四个维度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进行了的分类,分析了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对整个支付体系、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现全文编译此报告,供后续研究参考。
关键词:
中央银行 数字货币 货币政策 金融稳定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生福
本文扩展了传统乘数模型,分析数字化支付发展对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变动的影响机制;基于MIU模型分析引入数字化支付对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需求的影响;构建包含家庭、企业、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和政府五个部门在内的DSGE模型,探索数字化支付对中央银行福利损失函数和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作用机制;综合运用金融时间序列分析、TVP-VAR模型等计量方法,实证检验数字化支付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研究发现,支付领域创新不仅提高支付结算的效率,改变消费者支付习惯,也对传统的货币政策运行条件和传导渠道产生影响;数字化支付环境下,基于数量型调控的传统货币政策框架的政策传导效率大打折扣,梗阻明显增多。为此建议发展监管科技,完善数字化支付大数据监测与预警,为货币政策决策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和稳定的金融环境,同时加快推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红 葛恒楠
在信贷传导效果方面,银行规模越大,贷款增速越小;银行的流动性越高,资本充足率水平越高,贷款增速越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对贷款增速影响不明显。从宏观货币政策代理变量来看,7天同业拆借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信贷增速具有负向的影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对银行信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M2增速对银行信贷的影响不显著。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信贷的传导效果,央行应充分考虑银行信贷传导的异质性,实施差异化的货币政策调控,对银行资产规模进行合理控制,进一步加强对银行盈利性的管理。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异质性 信贷传导效果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红 葛恒楠
在信贷传导效果方面,银行规模越大,贷款增速越小;银行的流动性越高,资本充足率水平越高,贷款增速越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对贷款增速影响不明显。从宏观货币政策代理变量来看,7天同业拆借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信贷增速具有负向的影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对银行信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M2增速对银行信贷的影响不显著。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信贷的传导效果,央行应充分考虑银行信贷传导的异质性,实施差异化的货币政策调控,对银行资产规模进行合理控制,进一步加强对银行盈利性的管理。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异质性 信贷传导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