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95)
2023(15182)
2022(13051)
2021(12153)
2020(10070)
2019(23525)
2018(22994)
2017(45175)
2016(23843)
2015(26964)
2014(26743)
2013(26891)
2012(24960)
2011(22765)
2010(22511)
2009(21007)
2008(20336)
2007(17673)
2006(15913)
2005(14491)
作者
(68897)
(57133)
(56842)
(54365)
(36640)
(27285)
(25821)
(22307)
(21843)
(20406)
(19742)
(19428)
(18178)
(18120)
(17793)
(17664)
(16932)
(16422)
(16230)
(16214)
(14223)
(13946)
(13709)
(12955)
(12867)
(12836)
(12541)
(12224)
(11517)
(11055)
学科
(118756)
经济(118639)
管理(66936)
(62479)
方法(50846)
(50389)
企业(50389)
数学(45199)
数学方法(44855)
中国(29742)
(26341)
(24949)
地方(24490)
(24039)
(23984)
银行(23837)
业经(22639)
(22493)
(22049)
(20461)
贸易(20445)
(19817)
(19281)
金融(19280)
农业(18065)
环境(16654)
(15930)
地方经济(14985)
(14913)
理论(14906)
机构
大学(350141)
学院(344881)
(157073)
经济(154202)
管理(137719)
研究(121372)
理学(118894)
理学院(117630)
管理学(115991)
管理学院(115370)
中国(97213)
(74478)
科学(69847)
(69783)
(59964)
财经(56634)
研究所(54589)
中心(54231)
(52561)
(51734)
经济学(50078)
(48688)
北京(47698)
业大(47498)
经济学院(45065)
(43436)
(43223)
师范(42884)
财经大学(42404)
农业(41127)
基金
项目(231842)
科学(183741)
基金(172144)
研究(170403)
(148968)
国家(147829)
科学基金(127536)
社会(111715)
社会科(106204)
社会科学(106176)
基金项目(90734)
(86274)
自然(80782)
自然科(78917)
自然科学(78902)
自然科学基金(77554)
教育(76660)
(72927)
资助(71938)
编号(67034)
成果(54299)
(53003)
重点(51335)
(49737)
(47494)
国家社会(47323)
教育部(46198)
课题(45596)
人文(44916)
创新(44460)
期刊
(170426)
经济(170426)
研究(111707)
中国(62481)
(51110)
管理(50525)
学报(50411)
科学(48283)
(46817)
(43243)
金融(43243)
大学(38772)
学学(36636)
农业(31299)
教育(30760)
财经(29157)
经济研究(28993)
技术(28445)
(24944)
业经(23818)
问题(22168)
(18825)
技术经济(18691)
理论(17834)
世界(17379)
国际(16921)
(16420)
统计(16073)
实践(15773)
(15773)
共检索到520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赖明勇  彭涛  阳小晓  
本文从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两方面研究了银行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协整结果表明,在衡量银行效率的实证指标中,我国经济增长与储蓄余额/GDP、中间业务收入额与总收入额的比值以及中长期贷款额与贷款总额的比值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而与私人机构的贷款/GDP、国有银行以外的存款银行贷款/总贷款、私人贷款/总贷款没有长期稳定的关系。实证结果说明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对私人部门的贷款并未像想象的那样产生较高的资本回报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季仙华  齐兰  
本文采用多元VAR分析方法,对我国银行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效率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并且银行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关系。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加快提升银行效率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田贤亮  
本文利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从地区单个银行的成本效率出发,构建了一个反映地区银行体系信贷配置效率的指标,然后将其纳入增长方程式进行回归,从而分析了地区银行体系效率与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假定银行体系的效率能在较大程度上刻画银行系统在甄别借款人、促进资本的最优配置方面的作用,因而本文的研究实际上检验了我国银行体系优化信贷配置能力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的结论是,我国的银行体系在经济增长中不仅具有资本积累效应,而且具有信贷配置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兴海  
本文在回顾消费者行为理论和消费与产出相关性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的银行卡消费同GDP增长及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应用协整理论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银行卡消费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银行卡消费已经同我国经济发展确立了稳定的长期正向关系,银行卡现金渗透率对于消费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已体现出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马正兵  
本文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中国产业增长与信贷结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信贷结构与产业增长具有较强的典型相关性,信贷的政府配给成功地支持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的产业结构层面的信贷双重配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信贷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扭曲。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梁琪  滕建州  
在控制股市流动性和波动性的情况下,本文采用多元VAR模型对1991年至2004 年间我国股市发展、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过度识别条件约束下的协整向量分析发现模型系统内存在经济增长关系和股市发展关系。弱外生检验显示股市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任何因果关系,意味着股市发展没有促进和导致经济增长。相反,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且相关关系为正,说明银行发展在样本期内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源泉。实证分析还显示股市波动与经济增长和银行发展之间有着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而且相关关系为负,说明股市中可能存在的“过度”波动对经济增长和银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廖慧  
本文在Deidda(2006)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商业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基于半参数和动态GMM估计方法,考察了商业银行信贷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经验研究发现:在特定的经济金融结构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函数的倒U型特征明显,信贷规模的最优区间大约在80%-90%之间。银行集中度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效应,该结论与林毅夫等(2009)所提出的最适金融结构理论相一致;在我国当前既定的经济结构下,引导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体系,加剧银行业竞争,有利于满足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对于资金的有效需求,有利于实体经济增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国强  
本文基于亚洲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数据,运用非稳定面板数据计量方法研究银行集中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银行集中与经济增长存在面板协整关系,且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为此,我国应该稳步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取消银行准入限制,鼓励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提高银行集中度,以支持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许付常  王传东  
本文从信贷需求角度对我国1990—2014年影子银行规模进行系统测度,通过建立VAR模型对影子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与影子银行发展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促进了影子银行发展,反之则不成立。本文认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引导影子银行资金流向,建立预警监测系统以保证影子银行风险可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谈儒勇  叶海景  范坤祥  
选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全部金融机构存款的比重作为反映各地区银行集中度的指标,基于31个省份1999-2003年间的相关数据,并分别利用全体数据组成的样本、平均值组成的样本以及分区域样本所做的银行集中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检验结果显示:(1)总体上看,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而验证了一般均衡模型的观点;(2)分区域看,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各省份银行集中度的提升会给经济增长带来更加严重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徐徕  
基于设区市层面数据,第一,本文证实了最优金融结构理论适用于中国,且最优金融结构是通过与产业结构相匹配来影响经济增长潜力的。第二,该文借助面板门槛模型,发现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提升,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潜力的拉动作用越来越重要。可见我国实际金融结构偏于最优金融结构,发展资本市场十分必要。本研究也为衡量金融结构缺口提供了更为简便的方法。第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用省际层面数据对上述结论进行稳健性检验,两个层面数据都表现出一致的结论,提高了本文结论可信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汤光华  
经济增长指的是一国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就业,按照西方经济学的一般解释,指“处于受雇的状态”。有劳动能力、愿意从事劳动的人从事有薪的劳动,这些人就是处于就业状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联系,本文...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蔡风景  李元  王慧敏  
本文利用近年来新发展的DAG方法对我国的GDP、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与以前的研究方法相比较,DAG方法可为宏观经济变量的结构VAR模型的过度识别提供限制,同时能给出经济变量的同期和动态因果关系.实证研究表明,投资和消费既是我国GDP增长的同期原因,又是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原因,而且实证结论不支持我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阳立高  廖进中  
运用1983~2006年人均GDP、城市化、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相关数据指标,通过计量模型分析,论证了现阶段只有以城市化为龙头才能引领中国经济社会走出当前困境,又好又快地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志雄  
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发展绿色经济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绿色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绿色投资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但促进经济增长效应的发挥作用较小。通过考察美国、日本、欧洲以及其他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发现发达国家发展绿色经济的主要思路是提倡节能减排,使用低耗能技术和商品以及加大新能源开发和使用力度。我国需要制定相应措施,进一步加大绿色投资,实现绿色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