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06)
- 2023(15000)
- 2022(12978)
- 2021(12207)
- 2020(10353)
- 2019(23530)
- 2018(23140)
- 2017(45284)
- 2016(24650)
- 2015(27235)
- 2014(27062)
- 2013(26933)
- 2012(24705)
- 2011(22182)
- 2010(21798)
- 2009(19965)
- 2008(19637)
- 2007(17264)
- 2006(14852)
- 2005(13082)
- 学科
- 济(92529)
- 经济(92426)
- 业(69181)
- 管理(67815)
- 企(55393)
- 企业(55393)
- 方法(46502)
- 数学(40862)
- 数学方法(40460)
- 财(27652)
- 中国(25708)
- 农(24699)
- 银(24089)
- 银行(23941)
- 制(23881)
- 行(22518)
- 学(21997)
- 业经(20221)
- 融(18411)
- 金融(18410)
- 贸(17784)
- 贸易(17771)
- 地方(17566)
- 易(17290)
- 务(16996)
- 财务(16936)
- 财务管理(16905)
- 农业(16801)
- 企业财务(16112)
- 理论(15292)
- 机构
- 大学(348606)
- 学院(344802)
- 管理(136760)
- 济(135693)
- 经济(132816)
- 理学(118972)
- 理学院(117627)
- 研究(116008)
- 管理学(115475)
- 管理学院(114873)
- 中国(92457)
- 科学(75151)
- 京(73800)
- 农(65870)
- 财(63816)
- 所(59313)
- 业大(57372)
- 研究所(54790)
- 中心(53496)
- 农业(52513)
- 财经(51810)
- 江(49389)
- 经(47337)
- 北京(46171)
- 范(42652)
- 师范(42059)
- 院(41591)
- 经济学(41530)
- 州(40503)
- 财经大学(39131)
- 基金
- 项目(244213)
- 科学(190462)
- 基金(178747)
- 研究(169458)
- 家(158987)
- 国家(157725)
- 科学基金(134285)
- 社会(107153)
- 社会科(101602)
- 社会科学(101575)
- 基金项目(95653)
- 省(94609)
- 自然(90955)
- 自然科(88877)
- 自然科学(88848)
- 自然科学基金(87282)
- 划(80714)
- 教育(76950)
- 资助(74387)
- 编号(66522)
- 重点(54815)
- 部(53308)
- 成果(52533)
- 发(50747)
- 创(50566)
- 科研(48021)
- 创新(47307)
- 计划(46762)
- 课题(45418)
- 教育部(45101)
- 期刊
- 济(138375)
- 经济(138375)
- 研究(101794)
- 学报(64327)
- 中国(60928)
- 农(58100)
- 科学(55854)
- 财(47281)
- 大学(47197)
- 管理(46853)
- 学学(45166)
- 融(43452)
- 金融(43452)
- 农业(38272)
- 教育(30236)
- 技术(25988)
- 财经(25237)
- 经济研究(23003)
- 业经(22226)
- 经(21379)
- 业(19593)
- 问题(18254)
- 理论(17893)
- 科技(17618)
- 版(17452)
- 业大(17064)
- 实践(16489)
- 践(16489)
- 技术经济(16074)
- 图书(15147)
共检索到495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朱晋娴 刘阳
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以存贷差收入为主的传统盈利模式受到了极大挑战。各银行通过发展非利息收入调整收入结构,实现多元化经营。文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5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银行改变收入结构增加非利息收入能够显著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但对国有大型上市商业银行与全国性股份上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相反。因此,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开展非利息收入应充分考虑自身情况,增强风险意识。
关键词:
收入结构变动 银行风险 上市商业银行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周建龙
通过将银行收入税的非对称性引入模型,分析银行在存在风险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最优贷款期限以及收入税将如何影响银行决策者的决策过程,然后采用一个动态博弈的框架来讨论最优的银行监管政策。结果表明,非对称性的收入税对银行的贷款风险大小产生影响,它使得银行开始关心并减少风险,为银行业的监管和减少不良贷款提供了一个思路。
关键词:
税收非对称性 动态博弈 银行监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项后军 巫姣 陈昕朋
货币政策通过"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影响金融与经济稳定已成为学术界共识。然而,由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及其影响因素繁多,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到了货币政策当局对其的准确把握。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银行风险承担因素的一些新进展,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若干可能对银行风险承担产生非对称性影响的因素,并重点分析了时间因素的非对称性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童玉芬 陆军 陈小平
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提高了金融市场竞争水平,但竞争在促进银行业创新和发展的同时,也会对银行信贷风险带来显著影响。本文采用国内63家商业银行2005-2017年面板数据,实证研究银行竞争对信贷风险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经济运行阶段的非对称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商业银行竞争与信贷风险的关系受利润边际效应和风险转移效应的共同作用,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商业银行竞争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信贷风险上升;第二,商业银行竞争与信贷风险之间的关系具有时变性,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阶段竞争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更为显著。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银行信贷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第一,在深化银行业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过程中要密切关注风险积累状况,把握好改革节奏和力度,保障市场化改革进程稳步推进、逐步放开;第二,面对愈发激烈的行业竞争,要引导商业银行改变经营理念、完善管理机制,推动银行业从"跑马圈地"的粗放式扩张向价值银行、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成 高智贤
通过剖析央行利用信息披露影响商业银行风险偏好、调节信贷规模的作用机制,揭示了央行信息披露非对称性行为的内在机理。基于2001~2012年36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支持了以下结论:央行信息披露显著影响了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二者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信息披露与实际干预共同作用于银行信贷,导致繁荣期和萧条期信贷管理的不一致以及央行信息披露的非对称性。因此,中央银行应当挖掘信息披露与实际干预的配合机理,对二者加以灵活运用,以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一林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开国 李琳
不同于以往文献专注于收入结构与银行绩效关系的研究,本文基于资产组合理论关于多元化组合可以分散风险的观点,对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与银行风险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利用14家商业银行12年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非利息收入占比提高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资产组合理论对银行风险进行进一步的分解,试图更深一步探讨收入结构多元化与银行风险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与银行风险间的关系并不显著,银行风险的降低主要归因于利息收入波动风险减小,而随着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提高,非利息收入波动风险反而增加,对总风险的贡献值增加。基于本文的实证结果,在银行风险控制方面对...
关键词:
银行收入结构 多元化 银行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柴用栋 齐培潇 柴丽娜
本文以11家中小型上市银行2008~2012年季度数据为基础,构建利率变动对盈利增长的固定效应模型,并与16家上市银行情况做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一年期存贷款利率调整对中小型商业银行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增长率有显著影响,但存款利率的负向影响较贷款利率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成本与收入比和人力投入回报率对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增长率也有负向影响,而资本充足率与总资产的交互影响为正向。中小型商业银行应构建利率定价机制,优化业务经营体系,适应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效应对存贷款利率调整的影响,转变盈利增长模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明宇
本文运用中国17家商业银行2000年第1季度-2011年第4季度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比较了具有不同资本水平的银行对紧缩性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反应差异,并考察了银行资本约束和资本监管对货币政策传导非对称性的放大效应。结果表明,我国逆风向行事的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及操作目标的作用下,其信贷传导渠道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特征,即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强,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弱;以银行资本水平为代表的银行特征会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在微观层面产生异质性影响,资本缓冲规模越高、资产规模越小的银行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越大;同时,在银行受到法定存款准备金及银行资本的双重约束下,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颖岚 刘凯
文章使用了马尔科夫机制转换回归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MSIH(2)-VAR(2)),考察了影子银行的非对称性宏观经济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影子银行在"经济下行"区制比"经济上行"区制更明显地正向影响经济增长;影子银行的外生冲击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比长期影响大;在不同区制和面临影子银行的外生冲击时,影子银行都正向影响货币供应量,且都不显著影响物价水平;在宏观经济不同区制转换的过程中,影子银行波动可以作为宏观经济波动的先行指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颖岚 刘凯
文章使用了马尔科夫机制转换回归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MSIH(2)-VAR(2)),考察了影子银行的非对称性宏观经济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影子银行在"经济下行"区制比"经济上行"区制更明显地正向影响经济增长;影子银行的外生冲击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比长期影响大;在不同区制和面临影子银行的外生冲击时,影子银行都正向影响货币供应量,且都不显著影响物价水平;在宏观经济不同区制转换的过程中,影子银行波动可以作为宏观经济波动的先行指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庆君 张荔
本文以中国14家商业银行2000~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在测度中国银行业体系风险性指数的基础上,考察资产价格波动对银行收入结构及银行体系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银行业纷纷通过上市融资的方式来改善自己的资本资产结构,收益和资产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银行体系稳定性明显增强;资产价格波动与非利息收入结构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跟利息收入结构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非利息收入更容易受到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资产价格波动与银行体系风险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关系,而且弹性系数明显高于资产价格与收入结构之间的弹性系数。
关键词:
资产价格波动 银行收入结构 银行体系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白云涛 董文 邰越越
本文采用40家中国城市商业银行2007~2013年间的微观数据,将两步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引入到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中,实证检验了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相对比重会显著增加银行的资产组合风险,收入结构多元化指数会显著分散银行的资产组合风险;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相对比重会显著降低银行的杠杆风险,收入结构多元化指数会显著增加银行的杠杆风险;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对银行整体风险没有显著的影响,原因可能是来自于收入结构多元化对银行整体风险分解指标的正负效应的相互抵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路
本文首先建立并分析了一个Monti-klein银行产业组织模型,并论证了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有着非对称影响。然后构建并分析一个贷款市场上的逆向选择模型,证明了连续的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改变了信贷市场上企业规模的分布。最后从商业银行经营角度出发,论证了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中享受优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中小银行可能在金融业务创新方面进一步落后于大银行,并且在未来面临更大的流动性风险。
[期刊] 征信
[作者]
梁俊茹 范大路
为了全面系统地研究银行的不同特征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影响,刻画在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中银行的微观信贷行为,找到货币政策传统机制中微观基础缺失的原因,说明我国银行信贷渠道的有效性以及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的分布效应,选取我国65家商业银行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运用GMM估计方法研究货币政策变化对贷款增长率和贷款供给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银行规模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最强烈,其次是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再次是不良贷款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