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45)
2023(7841)
2022(6507)
2021(6047)
2020(5189)
2019(11526)
2018(10994)
2017(21735)
2016(11517)
2015(12498)
2014(12030)
2013(11812)
2012(10664)
2011(9392)
2010(9284)
2009(8776)
2008(9059)
2007(7860)
2006(6793)
2005(6167)
作者
(33837)
(28253)
(28144)
(26324)
(17938)
(13814)
(12709)
(11019)
(10898)
(9808)
(9645)
(9383)
(8896)
(8858)
(8718)
(8709)
(8490)
(8442)
(8299)
(8193)
(7119)
(6967)
(6488)
(6460)
(6411)
(6330)
(6263)
(6047)
(5559)
(5465)
学科
(42540)
经济(42477)
(40982)
管理(37814)
(33767)
企业(33767)
方法(24450)
数学(22290)
数学方法(22190)
(19124)
银行(18978)
(17658)
(17637)
(16368)
(12361)
金融(12361)
(12161)
财务(12156)
财务管理(12139)
中国(11807)
企业财务(11709)
(10859)
保险(10768)
(10320)
制度(10315)
业务(10307)
(10108)
业经(9454)
(9076)
贸易(9069)
机构
大学(162289)
学院(159826)
管理(68355)
(68266)
经济(67067)
理学(59558)
理学院(59022)
管理学(58248)
管理学院(57975)
研究(47660)
中国(47517)
(35809)
(32195)
(32165)
财经(28836)
科学(28474)
(26469)
业大(26143)
农业(25942)
中心(24250)
(23510)
(22698)
(22534)
财经大学(22126)
银行(21502)
研究所(21460)
经济学(21267)
(20233)
(20018)
金融(19922)
基金
项目(110652)
科学(88331)
基金(85692)
(76231)
国家(75612)
研究(72822)
科学基金(66179)
社会(50281)
社会科(47879)
社会科学(47864)
基金项目(46383)
自然(45910)
自然科(45002)
自然科学(44986)
自然科学基金(44291)
(41115)
(35318)
资助(34901)
教育(32919)
编号(26459)
(25031)
重点(24241)
(23635)
科研(22455)
创新(22144)
教育部(21853)
国家社会(21441)
人文(21339)
计划(21142)
(20923)
期刊
(63909)
经济(63909)
研究(47335)
(35227)
金融(35227)
(29269)
学报(28186)
中国(26812)
(26735)
科学(24976)
管理(22964)
大学(21000)
学学(20646)
农业(15646)
财经(14769)
(12189)
经济研究(11134)
业经(9993)
技术(9367)
理论(8793)
财会(8793)
(8749)
问题(8360)
实践(7995)
(7995)
(7866)
商业(7655)
技术经济(7598)
(7347)
统计(7323)
共检索到232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林煜恩  池祥萱  李乐  
本文使用1999~2011年半年度长期投资数据,对中国上市银行持股行为对银行风险、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目的在于检验持股行为是否会改变银行高管的风险态度,并进而对银行绩效产生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银行持股数目越多,银行的经营风险越高,但不影响银行未来绩效;银行持股绩效不影响银行的经营风险以及未来绩效;银行存在轻微的赌资效应,银行持股绩效越高,会增加银行未来报酬率的独特性风险。这些结果显示持股不利于银行的风险管理以及绩效的提升,高管人员仍应将重心放在存贷款业务上,以做好风险管控工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正平  李仪简  
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国家股权的变化是其股权结构改变的一大动因。本文采用我国9家商业银行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对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主要股东间的相互制衡与银行绩效成正比;国家股权在总体上对银行绩效的影响是正的;同时,国家股权与银行绩效又呈现一种左低右高的非对称U型曲线关系。本文阐述了非对称U型曲线的成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干云峰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融资"脱媒"和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金融行业逐步形成了综合化经营的格局,金融控股集团不断扩大。笔者以2009—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中银行贷款与银行系基金持股比例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控股集团内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受银企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上市公司中银行贷款的期限结构与银行系基金持股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银行的贷款成本与银行系基金持股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关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喻微锋  
本文对31家城市商业银行2006-2012年的微观数据,采用面板技术实证分析了管理层持股对银行风险的影响,以及行长权力在管理层持股对银行风险影响中所起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商业银行管理层持股能够显著地降低银行风险;但城市商业银行行长权力在管理层持股对银行风险影响中所起的作用不明显,城市商业银行管理层持股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并没有因行长权力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始终能显著地降低银行风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胜民  卫韦  
通过建立一类新的基于风险调整资产收益率和风险调整净资产收益率的回归模型,利用国内几家银行1995~2006年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银行绩效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管理效率的提高对于提高银行效益有正面影响,我国银行业存在较高的规模非效率,并且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效率、绩效没有影响,却有利于降低垄断。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燕辉  黄慧雅  
本文基于中国15家商业银行数据,运用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多元化经营对银行绩效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元化经营与银行绩效存在倒U型关系,但与银行风险存在正U型关系;多元化经营对大型国有银行和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绩效和风险存在异质性影响,表现为多元化经营对大型国有银行绩效的影响大于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对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产生影响,但没有对大型国有银行风险产生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玉罡  孙振东  刘静攀  
本文选取28家国内银行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对我国银行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稳定性、资产配置能力、创新能力、公司治理等经营层面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提高有助于提升银行贷款质量和改善公司治理,但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对银行盈利能力、稳定性、资产配置能力、创新能力影响并不显著。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不良贷款率和存贷比的影响呈U型,该比例在达到一定水平(拐点)后会增加银行的贷款投放,而在增加银行贷款投放的同时不良贷款率也会增加。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宋玉颖  刘志洋  
本文运用中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2年半年度财务数据,检验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与银行信贷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贷款利率来看,银行流动性风险的降低(流动性比率增加)能够使银行进行风险更高的贷款,增加银行风险承担能力;从存款利率来看,银行流动性比率的提升可以使银行以更加优惠的利率吸收存款;在金融风险加大时期,持有信贷承诺数量较大的银行会增加流动性资产储备以应对风险,并且信贷承诺对于银行信用总量的增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商业银行应同时重视流动性和资本充足率,注重表外信用承诺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关新红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 ,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做好银行的绩效评价工作直接关系到银行未来的发展。传统的银行绩效评价工作多数侧重于静态的财务指标分析 ,这种分析方法最大的缺点在于无法对银行面对的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的风险情况及银行未来发展能力进行有效的预测及评价。RAROC绩效评价法是对传统银行绩效评价方法的改进。这种方法将风险带来的未来可预计损失量化为当期成本 ,直接对当期盈利进行调整 ,衡量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大小 ,并考虑为可能的最大风险做出资本储备。该方法将银行的收益与银行所承担的风险相结合考核银行的经营效绩 ,缩小了管理者与出资人之间的目标差距 ,对改进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方...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军  李明贤  
银行持股是银行与企业以长期交易关系为基础的紧密银企关系的重要方式之一。以1999~2010年A股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银行持股后,公司的价值将高于银行持股前,并且银行持股公司的投资效率对公司价值的正向影响大于非银行持股公司。研究表明,银行持股改善了公司的投资效率,从而提高了公司的价值。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垒  张翠芳  丁黎黎  
本文以2007—2019年沪深A股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经营财务绩效真实性视角实证分析了非金融上市公司持股银行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金融上市公司持股银行能够降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对公司经营起到了治理作用;这一治理效应在市场化水平高的外部区域环境以及存在两权分离的内部治理情境中更加明显。机制分析发现,非金融上市公司持股银行可通过抑制第一类代理问题缓解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继康  胡挺  
近年来,部分农村商业银行通过跨区域经营积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本文在对跨区域经营的广州农村商业银行绩效和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可以在审慎的原则下积极支持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结论,并就如何实施跨区域经营提出了加强总行对异地分行内控管理的指导、加强对村镇银行和异地分行的风险管理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丁庭选  
以2001年-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银行借款债务融资契约的关系,发现国有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银行贷款规模呈现开口向下的二次曲线关系,与长期借款比重呈现负相关关系;民营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银行贷款规模呈现开口向上的二次曲线关系,与长期借款比重呈现U型关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昆  高昊  
利率升高和利率作不规则的波动是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主要风险。本文用实证方法,选取了我国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从资本充足率、资产负债率、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率3个关键指标来分析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分析表明,我国的商业银行处于高风险状态。本文最后指出了利率风险的防范和规避的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