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70)
- 2023(12004)
- 2022(10504)
- 2021(9817)
- 2020(8624)
- 2019(20149)
- 2018(19908)
- 2017(38938)
- 2016(20451)
- 2015(23125)
- 2014(23216)
- 2013(22991)
- 2012(21046)
- 2011(18646)
- 2010(18360)
- 2009(17186)
- 2008(17341)
- 2007(15594)
- 2006(13322)
- 2005(11831)
- 学科
- 济(84341)
- 经济(84258)
- 管理(65482)
- 业(63351)
- 企(54389)
- 企业(54389)
- 方法(45569)
- 数学(41250)
- 数学方法(40782)
- 财(27718)
- 银(22008)
- 银行(21862)
- 制(21783)
- 行(20356)
- 农(20286)
- 务(20012)
- 财务(19965)
- 财务管理(19925)
- 中国(19152)
- 企业财务(18964)
- 贸(16746)
- 贸易(16737)
- 业经(16341)
- 易(16329)
- 融(16261)
- 金融(16258)
- 学(14749)
- 地方(14007)
- 农业(13258)
- 度(12666)
- 机构
- 大学(291410)
- 学院(289870)
- 济(121594)
- 经济(119194)
- 管理(117844)
- 理学(101505)
- 理学院(100547)
- 管理学(98814)
- 管理学院(98292)
- 研究(88267)
- 中国(76344)
- 财(59467)
- 京(59451)
- 科学(52478)
- 财经(47653)
- 农(47078)
- 中心(44462)
- 所(43483)
- 经(43250)
- 江(42805)
- 业大(42250)
- 研究所(39209)
- 经济学(37914)
- 农业(37423)
- 北京(36877)
- 财经大学(35771)
- 州(34769)
- 经济学院(34540)
- 范(33351)
- 师范(32866)
- 基金
- 项目(194349)
- 科学(153590)
- 基金(144082)
- 研究(138523)
- 家(124687)
- 国家(123678)
- 科学基金(108144)
- 社会(88562)
- 社会科(84258)
- 社会科学(84230)
- 基金项目(76708)
- 省(75430)
- 自然(72429)
- 自然科(70697)
- 自然科学(70676)
- 自然科学基金(69430)
- 教育(64932)
- 划(63239)
- 资助(60398)
- 编号(54951)
- 部(43985)
- 重点(43253)
- 成果(43027)
- 创(40451)
- 发(39666)
- 科研(38488)
- 教育部(38302)
- 创新(37864)
- 大学(37742)
- 人文(37309)
- 期刊
- 济(124386)
- 经济(124386)
- 研究(82147)
- 财(50145)
- 中国(50038)
- 管理(43762)
- 学报(42956)
- 融(41445)
- 金融(41445)
- 农(40095)
- 科学(39376)
- 大学(33049)
- 学学(31567)
- 技术(27361)
- 农业(25342)
- 财经(24130)
- 教育(21819)
- 经济研究(20469)
- 经(20464)
- 业经(20005)
- 问题(16548)
- 理论(15454)
- 财会(15244)
- 统计(15209)
- 技术经济(15036)
- 贸(14328)
- 业(14243)
- 实践(14107)
- 践(14107)
- 商业(13932)
共检索到424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晚发 赵仲匡 刘岩 方梅
债券定价效率是健全债券市场功能、提高债券融资比重的关键所在。本文利用2015—2020年银行间债券市场中期票据数据,以“302号文”作为银行承销商投资资金充足的外生冲击,分析承销商投资角色对债券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承销商一级市场投资参与度越小,债券一级市场发行信用利差越低,且存在显著的一二级市场价差,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结论表明,银行承销商一级市场投资参与扭曲了债券定价效率。机制检验发现,“302号文”颁布后,与银行承销商相关联基金的一级市场购买份额显著下降,同时债券定价扭曲效应在质量差的企业或债券组中更加显著。扩展性分析表明,低信用利差作为一个“好”信号能够吸引信息劣势的投资者,同时承销商也会采用推迟簿记建档时间寻找更多的信息劣势投资者,从而保证债券发行成功。进一步还发现,银行承销商存在来自政府关系与自身利益两方面的收益,可以弥补银行承销商一二级市场价差所带来的账面损失。本文为规范承销商投资行为与建立健全债券市场投资者保护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吕怀立 杨聪慧
本文利用承销商和审计师个人层面的独特数据,检验了二者的固定搭配行为对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承销商经办人员与签字审计师的固定搭配次数越多,债券信用利差越高,即符合合谋假说。进一步研究发现,承销商经办人员的人力资本对二者的合谋行为具有缓解作用,表现为当承销商经办人员的人力资本较高时,能够降低合谋行为对企业融资成本的不利影响,尤其当与其搭配的签字审计师具有高学历、为合伙人,以及具备行业专长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本文的结论不仅拓展了证券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和审计师个人特征的理论成果,而且对完善证券市场声誉机制以及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合谋 信用利差 人力资本 个人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博文 吴文锋 杨继彬
完善绿色金融体系能够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而金融中介机构是绿色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债券承销商这一金融中介机构的视角出发,利用2016-2021年中国发行的绿色债券样本,研究了绿色债券发行对于承销商的溢出效应。结果发现,绿色债券发行显著提高了承销商在发行人所在省份和行业的未来债券承销业绩。机制分析表明,绿色债券发行通过传递承销商业务能力和绿色形象的信号产生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债券发行还能够让承销商获得更加积极的股票市场反应,并有助于提高监管部门对承销商的评级。本文揭示了绿色债券发行对于承销商具有积极的溢出效应和经济影响,从提高承销商激励的角度对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曹大宽
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时机,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呼声愈来愈高,前景十分广阔。而券商作为证券市场重要的中介机构,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券商企业债券承销业务大有可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超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推出多项政策,加强对银行体系的规模控制和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大举开拓信用债券承销业务。但其管理水平尚不能与业务规模和发展速度相适应,多数银行还未能建立起一整套覆盖所有业务环节的风险管理制度。本文从风险防范的视角出发开展研究,指出商业银行在信用债券承销业务管理中存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及授权风险。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监管要求和信用债券承销业务特征,从战略、政策、流程等诸多方面提出若干应对风险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债券承销 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晚发 刘颖斐 赵仲匡
自2016年债券市场集中爆发违约以来,承销商在债券承销中的作用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以往研究分析了承销商对股票发行的影响,本文利用《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公布的承销商评级数据,以2009—2016年公司债为样本,研究了承销商评级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1)承销商评级与债券信用利差负相关,这一影响在信息不对称与信用风险较高的企业中更显著;(2)高评级的承销商能识别企业的事前盈余管理水平,降低企业事后的违约风险,同时其承销的债券在临近违约时更可能实施债务重组而非直接违约。机制检验显示,承销商评级主要通过信息效应与担保效应影响债券信用利差,其中,担保效应是主要渠道。本文首次研究了承销商评级影响债券信用利差的机制,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完善券商评级披露制度提供了实证支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课题组 吴水平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一状态的核心任务是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升级,创新驱动是实现这一核心任务的重点之一。主承销商在债券发行中担任着获取私人信息并转化公共信息的角色,其承销偏好等将可能对债券市场的支持导向有着直接作用。为此,研究债券市场不同类型主承销商承销行为的特点,并顺应其特点,引导其承销偏好到创新型企业上,有助于促进债券市场支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本研究将此作为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以企业融资优序理论和不同行为主体的信息优势作为理论基础,将主承销商分为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等几个类型,实证研究不同类型主承销商的债券行为特征对其支持创新...
关键词:
主承销商 创新驱动 债券市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凡
基于15家A股上市银行2014—2019年的季度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绿色债券承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早期,商业银行开展绿色债券承销业务会对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业务发展早期,国有大型银行和非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绿色债券承销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上不存在异质性;在绿色信贷业务开展程度较高的银行,绿色债券承销业务开展会对其盈利性造成更显著的负面影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爱民 吴蕾
本文利用银行间双边报价债券市场逐笔交易高频数据对做市商报价行为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做市商报价调整的误差修正模型,并对报价与成交净价之间进行Granger非因果检验发现,做市商双边报价机制具有迅速纠错的功能和信息传导的功能,竞争性做市商制度具有更高市场效率。本文试图从全新的角度证明做市商双边报价机制的优越性,并提出相应的机制优化设计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余辉
做市商制度有利于改善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维护市场稳定。笔者在文中对影响做市商做市行为的关键因素——做市成本和收益作出具体分析,并就提高做市商做市积极性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间债券市场 做市商 成本效益分析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顾聪 周波 李胜宏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市场,美国固定收益市场一直是国外投资者追求稳定收益回报的首选地。文章比较了我国相对于其他国家,在美国固定收益市场的投资规模、品种及投资特点,重点分析了随金融市场动荡的加剧,国内商业银行外币债券的持仓变动,以及次贷危机对其外币债券投资造成的潜在损失,建议商业银行应采取更为审慎的投资策略,降低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中杰,肖庆宪
本文从资产组合的角度出发,借鉴约化模型中的方法,利用企业债券的价格获得了企业的违约强度,进而得到了其违约概率。在得到违约概率之后,通过构造损失函数并利用C VaR方法建立了一个期望收益最大化的优化模型,求出了投资组合的最佳比例。
关键词:
信用风险 违约强度 CVaR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蒋云鹤 刘海龙
文章以超越对数函数构建了商业银行的收益函数,并通过Box-Cox因子转换和放松齐次性约束保证了函数的平稳性。以实际数据对2000年~2012年间12家银行的真实数据进行测算,得到了相应的债券投资对主营业务和中间业务的规模弹性系数。结果显示,两个弹性系数都表现为周期性波动,与经济波动周期相吻合。债券投资对中间业务具有更强的推动作用,这一点在国有四大银行体现的更为明显。在波谷阶段,债投资对主营业务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曹鸿涛
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的范围经济系数是衡量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内部绩效的指标之一。对中国商业银行1996年至200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得出各银行的范围经济系数并发现各银行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投资绩效不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展债券投资的范围经济明显,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债券投资的范围经济程度不同。银行间债券市场微观结构因素是影响银行间债券市场内部绩效的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