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59)
- 2023(10181)
- 2022(7975)
- 2021(7426)
- 2020(6176)
- 2019(14283)
- 2018(14294)
- 2017(28837)
- 2016(15448)
- 2015(17557)
- 2014(17781)
- 2013(17253)
- 2012(15457)
- 2011(13911)
- 2010(14129)
- 2009(13182)
- 2008(13130)
- 2007(11832)
- 2006(10624)
- 2005(10038)
- 学科
- 济(65667)
- 经济(65606)
- 业(41359)
- 管理(40746)
- 企(33829)
- 企业(33829)
- 方法(31877)
- 数学(28392)
- 数学方法(27838)
- 银(21047)
- 银行(20901)
- 行(19597)
- 制(19299)
- 中国(18500)
- 农(16514)
- 融(15959)
- 金融(15958)
- 财(14637)
- 业经(13989)
- 贸(12806)
- 贸易(12792)
- 易(12453)
- 学(12145)
- 理论(11509)
- 度(11235)
- 制度(11221)
- 地方(10606)
- 业务(10478)
- 农业(10447)
- 体(10001)
- 机构
- 大学(220399)
- 学院(219410)
- 济(92872)
- 经济(90968)
- 管理(84010)
- 研究(73772)
- 理学(71581)
- 理学院(70846)
- 管理学(69345)
- 管理学院(68945)
- 中国(64115)
- 京(46714)
- 财(44933)
- 科学(43153)
- 所(37341)
- 农(36811)
- 财经(35763)
- 中心(34737)
- 研究所(33682)
- 江(33240)
- 经(32594)
- 业大(30767)
- 经济学(29718)
- 北京(29555)
- 农业(28936)
- 州(27427)
- 财经大学(27037)
- 经济学院(26732)
- 范(26620)
- 师范(26326)
- 基金
- 项目(142238)
- 科学(112498)
- 基金(105146)
- 研究(101340)
- 家(91995)
- 国家(91325)
- 科学基金(78837)
- 社会(65148)
- 社会科(62056)
- 社会科学(62038)
- 省(54184)
- 基金项目(54094)
- 自然(51832)
- 自然科(50786)
- 自然科学(50776)
- 自然科学基金(49879)
- 教育(47909)
- 划(46062)
- 资助(45336)
- 编号(40113)
- 成果(32752)
- 重点(32248)
- 部(31945)
- 发(29705)
- 创(29402)
- 课题(28129)
- 教育部(27784)
- 创新(27559)
- 国家社会(27457)
- 科研(27219)
共检索到339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博 邱立成 孙海军
本文主要是从理论上研究跨国银行国际化过程中的市场进入模式选择问题,集中于银行在金融服务贸易、FDI过程中绿地投资与M&A之间的选择决策,分析了银行异质性对跨国银行国际化及市场进入模式决策的重要影响。沿着与Helpman et al.(2004)相同的逻辑,我们研究结论显示,高效率银行将更倾向于国际化,并且相对于跨国金融服务,他们更倾向于进行FDI;在同样的逻辑下,当细分FDI投资决策时,将得出跨国银行不会选择M&A的悖论。最后,本文从事前信息缺乏导致的固定成本不确定性的角度对悖论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异质性 跨国银行 市场进入模式 银行效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庄毓敏 宋玮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步推进及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步伐逐渐加快,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通过自设机构、并购和依托战略合作伙伴等方式,逐步提升海外金融服务能力。2013年9月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商业银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际化战略成为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也为考察和研究商业银行效率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庄毓敏 宋玮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步推进及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步伐逐渐加快,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通过自设机构、并购和依托战略合作伙伴等方式,逐步提升海外金融服务能力。2013年9月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商业银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际化战略成为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也为考察和研究商业银行效率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锦 万鹏 蒋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全胜 韩顺平 吴陆平
利用潜在分类MNL模型研究了不同顾客群体的银行服务渠道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理智型客户和保守型客户具有不同的渠道选择行为特征。除了渠道便利性对两类客户的选择都有显著影响外,业务复杂度、成本与风险对理智型客户的选择行为存在着显著影响,而可靠性和友好性则分别对保守型客户在传统银行与网络银行、传统银行与ATM的抉择中起着显著作用。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峻峰 李巍 张卫峰
基于全球金融市场化改革愈演愈烈的研究背景,以1996~2017年全球175个国家(地区)为样本,考察金融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异质性影响,检验银行信贷的传导机制,并结合双循环新格局战略背景总结未来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策略启示。研究发现:全球范围内金融市场化阻碍了商业银行绩效的提升,发达经济体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特征,发展中经济体呈现持续抑制的特征;银行信贷是金融市场化影响商业银行绩效的中介变量,金融市场化主要通过私营信贷渠道影响商业银行绩效的提升;双循环发展背景下,中国应在加大金融市场化改革力度的同时,辅之必要的配套监管措施,方可发挥金融市场化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瑜 吴玥
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是我国金融业改革的重要环节,不仅会引起银行业的调整,而且更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笔者利用2004年~2007年46719家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Heckman选择模型,从信贷资源配置的角度入手,对外资银行进入与企业贷款行为的变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企业融资环境的作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对企业的贷款规模有改善作用,但对贷款范围和贷款对象无促进作用,甚至恶化了私营企业、中小规模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的融资状况。
关键词:
外资银行 贷款配置 企业特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瑜 吴玥
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是我国金融业改革的重要环节,不仅会引起银行业的调整,而且更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笔者利用2004年2007年46719家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Heckman选择模型,从信贷资源配置的角度入手,对外资银行进入与企业贷款行为的变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企业融资环境的作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对企业的贷款规模有改善作用,但对贷款范围和贷款对象无促进作用,甚至恶化了私营企业、中小规模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的融资状况。
关键词:
外资银行 贷款配置 企业特征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冯嗣全 欧阳令南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论证了银行规模经济与国际化的关系,并运用斯蒂格勒的生存技术,对英美和我国不同规模银行的规模经济状况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纯粹国内经营的银行,国际化经营的银行可以获得更大的规模经济:以规模论,大银行的规模经济状况明显好于超大型银行或小型银行。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对规模经济的追逐是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巨大动因,并提出了我国银行国际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银行国际化 规模经济 管理效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守华 吴春雷 刘国强
企业环境资源和财务资源承担着价值创造功能,而出口模式的选择是价值实现方式。本文从独立因素和协同效应两方面分析了企业生态效率、融资约束与出口模式选择的价值创造机理,并以2013年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制造企业调查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制造业出口企业的生态效率越高或者融资约束程度越低则越倾向于选择直接出口模式,反之则越倾向于间接出口模式。进一步地,企业生态效率与融资约束程度协同作用时对直接出口模式倾向的贡献大于它们各自发挥作用时的贡献之和,且良性协同性越强则这种协同效应越大;较高的生态效率与各种融资约束水平的协同效应随着融资约束由低到高而反向变化;如果生态效率较低,则不论融资约束如何,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莹 仲伟周
通过构造货币政策冲击下的贷款市场总体均衡模型,研究在受到资本充足率和存贷比约束的条件下,银行最优信贷决策行为。分析发现,在垄断竞争的银行业市场结构背景下,银行间在价格竞争方面表现出"战略互补"特征和由此带来的"模仿效应"。因而,当银行满足资本充足率和存贷比要求时,银行业传导的货币政策信贷渠道是有效的,而当贷款市场中的银行不能满足资本充足率或存贷比要求时,信贷渠道则表现出无效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姜明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宋雅楠 赵雪燕 沈文君
一、国外投资银行发展模式概述(一)美国投资银行美国的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公布以来,一直实行的是分离型模式。这种分离型模式,指将间接从事融资活动的商业银行同直接从事融资活动的投资银行截然分开。这一模式下,明确了商业银行和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宝瑞
试论农业银行国际业务经营模式的选择刘宝瑞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金融业务在农业银行整体经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份额,日益成为农业银行经营发展的一大支柱。农业银行要实现向多功能、现代化、国际性大银行发展的目标,必须将国际业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邓启明 吴静颖 赵春潇
以扩展的OLI理论和跨国(或地区)银行客户追随说、市场机会说为指导,在简要回顾、总结台湾银行业"登陆"现状基础上,着重从政策、行业、业务、市场需求角度,分析、把握当前台资银行拓展大陆市场的动因与现实基础,提出"台商追随"、"市场开拓"与"政策导向"三种模式与发展策略(业务定位、区位选择和组织形式等),以期推动两岸银行业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地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
关键词:
银行 对外投资 动因 路径 海峡两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