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6)
2023(7521)
2022(6339)
2021(5867)
2020(4754)
2019(10934)
2018(10925)
2017(22154)
2016(11697)
2015(13473)
2014(13688)
2013(13935)
2012(13548)
2011(12544)
2010(12870)
2009(12231)
2008(12268)
2007(11296)
2006(10661)
2005(10216)
作者
(35272)
(29171)
(28853)
(27431)
(18498)
(13621)
(13324)
(11105)
(11082)
(10628)
(9944)
(9683)
(9395)
(9390)
(8983)
(8981)
(8588)
(8423)
(8417)
(8192)
(7595)
(7143)
(7041)
(6685)
(6655)
(6576)
(6545)
(6544)
(5848)
(5611)
学科
(57436)
经济(57383)
(32866)
管理(30301)
(24781)
企业(24781)
中国(21687)
(21503)
银行(21358)
(20849)
(20128)
方法(18879)
地方(17483)
数学(16475)
数学方法(16403)
(15900)
(15006)
金融(15006)
业经(13453)
(12112)
(11845)
贸易(11825)
(11496)
制度(11494)
(11458)
(11288)
业务(10623)
农业(10563)
(10152)
地方经济(9919)
机构
学院(174600)
大学(173077)
(78201)
经济(76471)
管理(64288)
研究(62690)
中国(57251)
理学(52545)
理学院(51926)
管理学(51383)
管理学院(51034)
(40131)
(38624)
科学(34307)
(32207)
财经(30259)
中心(29070)
(28577)
研究所(28219)
(27443)
(27264)
北京(26012)
(25590)
银行(24528)
经济学(24254)
(24018)
(23448)
师范(23251)
(22899)
财经大学(22311)
基金
项目(98269)
科学(76874)
研究(76429)
基金(69205)
(58207)
国家(57653)
科学基金(48820)
社会(48654)
社会科(46235)
社会科学(46227)
(38610)
基金项目(35962)
教育(34292)
(32236)
编号(32109)
资助(29041)
自然(28340)
自然科(27594)
自然科学(27588)
(27509)
成果(27220)
自然科学基金(27085)
课题(22942)
发展(22930)
(22544)
(22216)
重点(21975)
(20357)
(19815)
国家社会(19574)
期刊
(98138)
经济(98138)
研究(64792)
中国(40987)
(36705)
金融(36705)
(28977)
(26635)
管理(26496)
科学(21038)
学报(20881)
教育(19970)
业经(17959)
农业(16671)
大学(16462)
经济研究(16278)
财经(15432)
学学(15246)
技术(14955)
问题(13393)
(13157)
(11458)
商业(10906)
国际(10844)
理论(10523)
实践(9458)
(9458)
现代(8873)
技术经济(8872)
(8652)
共检索到300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葛兆强  
本文首先分析了银行成长的两种基本方式和银行并购的作用,提出了并购是现代商业银行成长的基本方式这一命题,同时,对我国已有的银行并购活动以及银行并购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认为,银行并购对于我国金融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治理机制的建设、银行业资产质量的提升,风险防范和化解能力的提高、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银行业国际竞争能力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了我国银行并购必须注意的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罗金生  
本文对中西方银行业的购并动因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 ,指出 :西方银行业购并的主要动机是竞争的压力和对利润的追逐 ,也不排除化解危机性的行政动机 ;中国银行业购并的主要原因为以政府主导型化解危机性动机为主 ,逐步向市场主导型过渡。并提出了一些中国银行业购并的初步设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韡  
作为银行组织机构创新方式之一的银行并购 ,其最终目的是促进银行体制创新和业务创新。根据中国银行业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 ,体制改革和业务创新刻不容缓 ,寻求一个更加有效的银行组织因而显得非常必要的 ,银行并购是一种理想的途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朱海莎  
跨国并购是目前国际大银行进行全球业务扩张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手段,以汇丰银行集团为代表的许多国际性银行都通过跨国并购实现了海外业务的重大飞跃。近年来,我国银行的海外机构建设已初具规模,但现有的发展模式制约了中资银行海外市场的业务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应借鉴国际银行业跨国并购的成功经验,通过跨国并购实现海外业务的发展。其中:拥有最大海外机构网络的中国银行,可重点采用资本重组方式,通过整合海外市场资源,实现海外业务的发展;以国际性银行为发展目标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可采用通过并购建立控股或参股子行的形式,高起点地进入新的海外市场和业务领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时旭辉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过去的实践证明,如果不能摒弃“关起门来搞改革”的思路,不能积极营造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就不可能取得成功。我国银行业对内开放的战略意义决定了发展民营银行需要采取“改造”与“新建”并举的策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廖发达  牛鹏云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尹毅飞  
在分业经营体制下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一个较大的挑战。本文从我国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和美国银行监管法规变迁历史入手,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范围及今后可能的拓展空间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重点业务的选择必须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构筑以财富管理、政府财务顾问、并购重组以及项目融资顾问、银团贷款组织安排等与银行债务融资业务关联性较高的业务为主打产品的投资银行业务架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课题组  盛婉珍  姜秋林  
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背景出发,对私人银行的发展模式和策略进行了探讨。作者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造就了中国富人阶层的崛起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这为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条件。通过对瑞士和美国私人银行模式的比较,认为我国发展私人银行应更多地借鉴美国的发展经验。本文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健全相关法律政策和监管体系;培育高素质的符合私人银行业务需要的人才;推进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为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产品支持;根据我国的实际,定位客户市场;转变理念,创新组织架构;转变传统的营销服务理念;建立健全和完善个人信用体系。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乔雪利  
本文采用2010—2012年8家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数据,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对影响我国私人银行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与私人银行的资产管理能力、服务团队、网点数量等因素相关性大,而与产品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不存在相关关系。最后针对研究结论对我国私人银行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龚明华  
本文分析了近几十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的发展演变,提示了我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应慎对分拆机构和跨国经营,地方中小银行则应避免机构和规模的盲目扩张,政策性银行应以邮政储蓄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并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管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万天舒  
目前,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稳健增长,有理由相信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高净值客群市场之一,这将为中国私人银行业务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本文认为,私人银行业务是银行业务规模、收入和利润的新增长极,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重要契机、竞争态势和发展趋势,但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也面临私人银行组织和服务体系有待加强、产品设计需要改进等问题,据此从加强客户管理、提高产品创新能力以及提高综合化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君国  
自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后,包括美国投资银行在内的世界投资银行业受到较大冲击,投资银行业务饱受批判,被认为是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但是,对国内银行来说,要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优化调整盈利结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治春  罗东华  
本文在分析国外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之经营特点的基础上,对国外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最后对国外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趋势作了预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瑞忠  
当前,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已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其目标是建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在新的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机遇与挑战并存,改革与发展同在。因此,探讨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加快个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实现个人银行业务工作发展的三个目标,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