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62)
2023(9984)
2022(8450)
2021(7790)
2020(6609)
2019(15298)
2018(14685)
2017(29065)
2016(14867)
2015(16761)
2014(16652)
2013(16375)
2012(14829)
2011(13126)
2010(12863)
2009(11837)
2008(11518)
2007(9581)
2006(8365)
2005(7340)
作者
(39201)
(32975)
(32660)
(31388)
(20999)
(15494)
(15067)
(12817)
(12764)
(11567)
(11277)
(11117)
(10286)
(10196)
(10159)
(9941)
(9926)
(9453)
(9334)
(9137)
(8097)
(7921)
(7756)
(7637)
(7556)
(7539)
(7062)
(6836)
(6523)
(6391)
学科
(82581)
经济(82519)
管理(44206)
(39290)
方法(34166)
(33472)
企业(33472)
数学(31074)
数学方法(30744)
(19601)
银行(19455)
(18457)
地方(18240)
(17989)
(17895)
中国(16173)
业经(14152)
(13866)
(13319)
金融(13318)
(13133)
(12895)
财务(12857)
财务管理(12830)
地方经济(12623)
企业财务(12053)
环境(10429)
(10377)
制度(10363)
(10228)
机构
学院(206332)
大学(205353)
(99953)
经济(98297)
管理(84171)
理学(72791)
理学院(72152)
管理学(71123)
管理学院(70730)
研究(63693)
中国(56688)
(47619)
(40086)
财经(37793)
(34281)
科学(33619)
经济学(32926)
中心(31751)
(30124)
经济学院(29486)
(29451)
财经大学(28212)
(26500)
研究所(26059)
业大(25305)
北京(24254)
商学(23940)
商学院(23724)
(23564)
(23527)
基金
项目(137796)
科学(110898)
基金(104026)
研究(101576)
(88321)
国家(87637)
科学基金(78179)
社会(69117)
社会科(65885)
社会科学(65870)
基金项目(55082)
(52419)
自然(49169)
自然科(48090)
自然科学(48081)
自然科学基金(47225)
教育(46523)
(43063)
资助(42610)
编号(39348)
(31605)
重点(30488)
成果(30125)
(29775)
国家社会(29757)
(28903)
教育部(28370)
人文(28058)
创新(27142)
大学(26759)
期刊
(106441)
经济(106441)
研究(64822)
(41581)
中国(34024)
(32962)
金融(32962)
管理(31240)
学报(24288)
科学(24211)
(22088)
大学(20229)
财经(20106)
学学(19656)
技术(19538)
经济研究(18419)
(17198)
业经(14282)
会计(14181)
问题(13700)
农业(13247)
财会(12413)
技术经济(12158)
教育(11523)
统计(11248)
理论(10847)
(9911)
(9860)
实践(9536)
(9536)
共检索到310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贤成毅  
对国家金融系统存差的会计分析表明,我国金融系统并没有“闲置资金”,经济分析表明,我国银行的存差最终都进入了实体经济部门。存差的存在只是表明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发生了一些变化,而且金融系统的巨额债券投资在短期内是无法大量变现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卫新江  陈金明  
自1995年以来金融机构累计形成的巨额存差,对商业银行传统的依靠存贷利差获取收入的模式形成了挑战,同时也给保险公司加快银行保险业务带来了新的机遇。2006年一季度国内银行保险业务迅猛增长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特殊现象,并不表明加快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已经成熟,银行保险已经进入良性、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由于我国现阶段采用的是金融分业经营的制度和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实现银行保险业务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还存在着若干制约因素,消除和化解这些制约因素则是加快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的关键所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孝辉  蒋志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建英  
我国金融机构存差总额不断扩大,存差的不断扩大既有积极效应,也有负面效应。针对当前存差的继续扩大,商业银行寻求存差资金出路的理性选择是金融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建江  
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既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内在需要,也对美国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亦非美国失业率上升的根源,从而巨额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低失业率长期并存。而美元的特殊地位和美国独特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以及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和不同统计口径所得逆差数据的差异,也分别从不同侧面解释了美国经济增长中存在巨额贸易逆差的合理性。虽然巨额贸易逆差暂时未阻碍美国经济增长,但必须重视其未来潜在的风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志华  
中国人民银行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的背后是相应的国内负债,它不是人民银行的收入,而是由于国内经济失衡和融资结构不合理,通过配套的外汇管理体制而不断集中在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信用资产。人民银行被迫成为需要经营外汇资产的专业机构,新的风险和矛盾接踵而至。解决中国外汇储备问题首先是消除中国外汇储备过速增长的内在发生机制;而对于现有存量资产的管理,主要应从分散风险、培养国际金融专门人才、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加强与美国协商等方面着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殷小茵  
日本80年代的泡沫经济破灭之后,遗留下一系列问题,其中银行巨额坏帐问题尤为严重,不仅阻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而且威胁到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这一问题形成的根源、影响和教训值得我们进行研究探讨。 一、日本银行巨额坏帐产生的根源 形成日本银行巨额坏帐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僵化的集中计划性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当前的县域金融领域普遍存在“高存差”问题 ,在理论上 ,这一现象在理论上可以归结为狭义银行制度。我国事实上存在的狭义银行制度是中央银行货币传导机制、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和当前社会信用制度综合作用的产物 ,狭义银行导致的经济后果是深远的。第一 ,地方经济的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第二 ,银行信贷资源无法得到充分配置 ;第三 ,民间借贷成为现实融资需求中的客观产物。据此 ,文章认为 ,当前的核心思想在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从县域经济退出”的政策安排 ,县域的信贷资源必须属于县域经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建江  闰超  袁冬梅  
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是其经济增长的内在需要,是美国国际分工、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结果。经济繁荣造就了巨额贸易逆差,巨额贸易逆差则对美国产业结构调整、低失业、低通胀做出了贡献。可以说,贸易逆差是美国经济强大的表现,而不是竞争力下降的标志。从美国经济这一特殊表现来看,我国要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逐步将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变为内向型经济,并减轻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耿虹  
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债将成为财政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1994年我国国债的发行量有较大突破,达1000亿元。文章就国债的发行对我国经济及金融产生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认为,今年国债的巨额发行,对经济与金融和将产生重大影响。但在现阶段,这些影响作用要得以产生还需要在国债的发行和流通市场的建设上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解决已存在的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耿虹  
论巨额国债发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耿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债将成为财政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今年我国国债的发行量有较大突破。这1000亿元的国债将对经济、金融产生什么影响,国债的发行、交易又将如何进一步完善,是当前迫切需要认识和解决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