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72)
2023(15701)
2022(13182)
2021(12354)
2020(10299)
2019(23973)
2018(23702)
2017(46011)
2016(25416)
2015(28760)
2014(29048)
2013(28559)
2012(25960)
2011(23248)
2010(23264)
2009(21803)
2008(21928)
2007(20004)
2006(17927)
2005(16582)
作者
(73324)
(60437)
(60202)
(57411)
(38864)
(28868)
(27565)
(23463)
(23201)
(21955)
(20819)
(20578)
(19463)
(19369)
(18972)
(18684)
(18069)
(17919)
(17421)
(17407)
(15142)
(14801)
(14631)
(13789)
(13712)
(13631)
(13493)
(13489)
(12327)
(11803)
学科
(96770)
经济(96628)
管理(83672)
(75482)
(65588)
企业(65588)
方法(42869)
数学(35929)
数学方法(35552)
(30116)
(29426)
中国(27269)
(25757)
(25090)
银行(24943)
业经(23857)
(23436)
(20396)
(19843)
财务(19757)
(19732)
金融(19729)
财务管理(19713)
企业财务(18725)
地方(18290)
理论(17659)
(17363)
(16982)
贸易(16965)
农业(16541)
机构
大学(360953)
学院(356382)
管理(143962)
(142019)
经济(138615)
理学(121491)
理学院(120164)
管理学(118344)
管理学院(117642)
研究(117624)
中国(97478)
(78331)
(72509)
科学(69951)
(58921)
财经(56127)
(55698)
(55359)
中心(55091)
研究所(52798)
(50831)
业大(50337)
北京(49847)
(45423)
(45045)
师范(44992)
农业(43422)
经济学(42761)
(42254)
财经大学(41855)
基金
项目(232983)
科学(183018)
研究(172794)
基金(169235)
(146017)
国家(144800)
科学基金(124990)
社会(108396)
社会科(102681)
社会科学(102652)
(89733)
基金项目(89430)
自然(80648)
教育(79324)
自然科(78746)
自然科学(78731)
自然科学基金(77322)
(75353)
编号(71022)
资助(69961)
成果(58820)
(51886)
重点(51509)
课题(48588)
(48300)
(48180)
(45369)
创新(45008)
教育部(44977)
项目编号(44342)
期刊
(163610)
经济(163610)
研究(113214)
中国(74215)
(58821)
管理(57171)
学报(53789)
(50780)
科学(50153)
(48917)
金融(48917)
大学(41595)
教育(39725)
学学(38802)
农业(33083)
技术(30460)
财经(28738)
业经(25467)
(24429)
经济研究(24384)
问题(21123)
理论(19840)
图书(19041)
(18384)
实践(18068)
(18068)
现代(17347)
技术经济(16921)
(16205)
科技(16073)
共检索到554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晓亚   王伟   张曦   陈华  
作为存款性金融机构联结居民、企业、政府等实体经济部门的纽带,存款利率对一国货币价格体系与经济发展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研究以美国为代表的成熟市场国家的经验与教训发现,在利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的环境下,存款利率仍然是一个需要精细化管理的市场名义利率,个体、局部、全局性银行风险与存款利率管理如影随形,兼顾利率传导与风险控制并积极寻求二者的动态平衡,是存款利率上限管理最为基础的目标,也是确保行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制度性保障。结合比较研究,本文建议围绕银行核心存款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量价传导机制,推进存款利率差别化管理,并进一步探索完善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建设。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蕊  王定祥  
本文首先探究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缘由,然后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商业银行存款业务战略转型对策。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经营管理水平,推动金融产品创新,为商业银行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但也加剧了商业银行间的存款竞争,增大了存款数量的波动性,使商业银行的存款定价能力面临挑战。为此,商业银行必须转变存款经营思路,重视存款保险的作用,创新存款产品,建立合理的存款定价模型。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吴林蔚  沈庆劼  张翼  
本文基于一个寡占模型研究了不同货币政策下,取消存款利率上限管制对于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存款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银行间利率上升或下降50个基点对存贷款利率的影响,比存款利率管制条件下的影响更大;而存款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对存贷款利率的影响比存款利率管制条件下的影响小。取消存款利率上限管制,将导致银行间竞争更加激烈,存贷款利率均会小幅上升,存款规模增加,贷款规模降低,有助于增加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占有率,提升其利润水平,降低市场集中度,增加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率,促使我国货币政策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传奇  
利用2011—2017年中国88家地方性银行数据,探讨了银行业结构对地方性银行存款利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银行业结构对地方性银行存款利率有显著影响。一是从基准模型看,市场集中度越高,地方性银行平均存款利率越高;二是从产品维度看,市场集中度的增加会显著提高定期存款利率,但与活期存款利率无关;三是从市场边界看,省级层面市场集中度的增加显著提高了平均存款利率,地级市层面市场集中度的影响不显著;四是从战略群组看,地方性银行市场集中度的增加显著提高了平均存款利率,而非地方性银行市场集中度的影响不显著;五是从时间维度看,市场集中度对平均存款利率的影响逐年增强。随着利率"双轨制"逐步取消、金融业进一步开放,地方性银行需及早完善存款定价机制,防范存款利率风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军  孔令学  王洪刚  王树春  
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美国Q条例的废除历程和阿根廷利率改革失败的教训说明存款利率市场化需要慎之又慎,目前我国经济主体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生成机制、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能力和风险管控技术还不能完全满足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因此进一步完善利率市场化体系尤为关键和迫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石中心  蒋赓舜  傅秀莲  
本文回顾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进程,在总结国内外商业银行存款定价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银行存款定价机制的差异,并提出了一个适应利率市场化政策要求的存款定价模型,用于探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存款定价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蜀曦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其中存款利率市场化将成为改革重点。一旦利率完全市场化,商业银行将自主确定所有存款利率,这对国内银行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挑战。本文从中国、上海和纽约银行业存款市场集中度测算入手,对中国银行业存款市场结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做出综合判断,再运用"博弈论"和"伯川德(B e r t r a n d)模型"对在该市场结构下银行存款利率定价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解决困境的有效定价策略和相关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彬  
2015年10月24日,人民银行放开1年期(含)以内定期存款、活期存款等利率浮动上限,至此人民币存款利率浮动实现完全市场化。为分析利率完全市场化背景下不同银行存款定价现状及影响因素,本文搜集了2015年11月9日当天92家银行六个存款项目的利率挂牌情况,实证分析发现银行存款利率总体上浮幅度分别与自身资产规模、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水平指标负相关。地方小银行存款利率浮动幅度与其经营所处区域的市场份额负相关。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桥云  黄文虎  
2012年6月8日起,央行放开对人民币存款利率的管制,首次允许商业银行在一定区间内向上浮动,此后浮动区间不断扩大。本文以商业银行调息行为中调息时点选择为研究对象,运用BASS模型和外部影响模型研究存款利率定价行为在银行间的扩散机制。研究发现,2012年和2014年央行两次调息后影响商业银行利率定价行为的主要因素来自外部,而2015年两次调息的主要因素源于商业银行自身,这表明我国商业银行自主定价能力不断提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田国强  赵禹朴  宫汝凯  
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避免银行挤兑和实现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是中国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多轮次噪音信息传递市场环境,构建了一个银行挤兑动态模型,通过综合考虑存款者对银行持有资产收益率的预期、信息加工和传播效率以及不同类型的提前取款动机等方面,探讨银行挤兑的动态过程,给出了各轮次银行挤兑的比例和数量,并刻画出相应的动态均衡;进一步通过引入存款保险制度对基准模型进行扩展,探讨实施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挤兑之间关系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实施存款保险制度通过影响存款者的两类提前取款动机,具有稳定预期和道德风险两个方向相反的效应;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效果取决于两种效应的力度对比,而两...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冯传奇  洪正  
中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开启时期正是银行经营快速转型阶段,研究银行经营结构对存款利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11—2017年中国105家银行数据,本文验证了银行经营结构与存款利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两类非利息收入影响存款利率的方向不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降低了存款利率,而其他经营收入提高了存款利率。(2)存款负债占比越高,存款利率越高,且这一作用在城商行和农商行中更明显。(3)非利息收入和存款负债存在交互作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存款负债减弱了彼此调节存款利率的作用,其他经营收入、存款负债增强了彼此调节存款利率的作用。(4)影子银行规模越大、存款利率越高,但这一作用随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扩大而减弱。随着利率"双轨制"的逐步取消与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银行需尽快完善存款定价机制,防范利率风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忠伟  刘妤洵  
在当前中国统一的官定利率体制下 ,银行不具有资金定价权。在银行信用风险忽略不计的情况下 ,居民选择哪一家银行存款 ,其期望收益是相同的。这使得各个银行的存款产品对存款人而言具有同质性 ,但正是这种存款产品的同质性掩盖了存款对各个银行边际效用的差异性。本文通过模型分析 ,证明在现阶段 ,居民的存款对小银行有更大的边际效用。所以 ,利率市场化以后 ,小银行会比大银行更高的价格 (利率 )来吸收存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培亮  
当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利率形成机制与真正的市场化机制还有较大差距,因为利率市场化最关键的一步还没有迈出,即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取消存款利率上限是我国利率市场化完成的标志。同时,取消存款利率上限也会带来较大的风险,有可能导致利率波动较大,为金融消费者带来损失。因此,为了防范存款利率完全放开之后带来的风险,需要提前建立相应的配套机制。建立全新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机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尹雷  卞志村  
本文选用51个国家1973-2005年间数据,基于国际层面,对存款保险制度下利率市场化与银行危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会加剧银行危机的发生概率,但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可弱化利率市场化的危机效应,并维护利率市场化后的金融稳定。存款保险制度的危机弱化效果在不同发展阶段国家之间存在差异,其为利率市场化“保驾护航”的效果在发达国家不显著,但在欠发达国家显著。研究进一步发现,制度内容设计影响了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驾护航”效果。本文的结论启示我们,中国需进一步健全金融安全网,完善存款保险制度职能,为利率市场化的下一步推进创造环境和条件;与此同时,中国要警惕利率市场化“单兵推进”带来的风险,...
[期刊] 预测  [作者] 吴恒宇  吴俊  张宗益  
针对理论和实务界所担忧的利率市场化所激化的存款竞争风险问题,本文基于一个两期空间竞争模型,将为传统理论所忽略,但对我国银行业吸储行为有深刻影响的银行间市场批发资金融资引入经典存款竞争框架,通过对银行融资组合行为的数理建模,明晰了存款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市场竞争对银行稳定的作用机理,并据此导出了维护系统安全的制度建设建议。研究发现:当无银行间市场约束时,存款竞争在整体上会导致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增加;而在该约束条件下,竞争通过降低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高存款市场份额银行的风险,使银行体系呈现出更强的稳定性。这启示监管当局建立及巩固银行间市场约束机制可作为未来利率市场化环境中实现银行长期稳定的一个有效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