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39)
- 2023(6522)
- 2022(4382)
- 2021(3484)
- 2020(2343)
- 2019(4984)
- 2018(4547)
- 2017(8599)
- 2016(4376)
- 2015(4813)
- 2014(5013)
- 2013(5116)
- 2012(4888)
- 2011(4685)
- 2010(4729)
- 2009(4666)
- 2008(4645)
- 2007(4514)
- 2006(4353)
- 2005(3728)
- 学科
- 济(24764)
- 经济(24740)
- 农(21382)
- 银(17386)
- 银行(17241)
- 行(16058)
- 业(15175)
- 农业(14475)
- 业经(14421)
- 制(14015)
- 度(10023)
- 制度(10021)
- 融(9994)
- 金融(9994)
- 业务(9319)
- 管理(8704)
- 中国(8567)
- 银行制(8143)
- 产业(8039)
- 信息(7847)
- 总论(7666)
- 信息产业(7659)
- 企(7083)
- 企业(7083)
- 农业经济(6776)
- 地方(6009)
- 发(5782)
- 方法(5494)
- 财(5319)
- 收入(5184)
- 机构
- 学院(70020)
- 大学(68412)
- 济(30705)
- 经济(29880)
- 中国(27235)
- 管理(26845)
- 研究(23233)
- 理学(22026)
- 理学院(21803)
- 管理学(21540)
- 管理学院(21382)
- 银(19851)
- 银行(19058)
- 农(18559)
- 行(17776)
- 财(15808)
- 京(13926)
- 中心(13782)
- 农业(13247)
- 江(12400)
- 财经(11822)
- 科学(11768)
- 经(10735)
- 州(10589)
- 经济学(10448)
- 融(10446)
- 人民(10380)
- 所(10358)
- 金融(10293)
- 业大(9974)
- 基金
- 项目(44796)
- 研究(36163)
- 科学(35927)
- 基金(33081)
- 家(27614)
- 国家(27267)
- 社会(25766)
- 社会科(24204)
- 社会科学(24199)
- 科学基金(24014)
- 省(17730)
- 基金项目(16728)
- 编号(15478)
- 教育(14384)
- 划(13563)
- 成果(12867)
- 自然(12074)
- 资助(12014)
- 自然科(11797)
- 自然科学(11797)
- 国家社会(11600)
- 自然科学基金(11569)
- 农(11071)
- 发(10807)
- 制(9939)
- 课题(9881)
- 村(9842)
- 重点(9383)
- 性(9378)
- 创(9344)
共检索到123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家源 叶子繁
<正>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国加速推进。但受地方债务从严监管、土地财政收入下滑等多因素影响,乡村数字基建融资存在结构性与周期性缺口。商业银行应把握乡村数字基建机遇,推动前中后台形成联动,根据不同项目特征及全生命周期情况,有序介入项目各环节,扩展金融服务深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红
以“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为主线,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以“三农”金融集约化运营为支撑,着力构建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服务模式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总体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末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数字生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田剑英
我国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农村社区为单位,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乡村银行为农民提供小额贷款。文章结合我国特殊的国情和条件,分析了乡村银行的运行特点和乡村银行在我国的发展路径,揭示了乡村银行在我国发展的困境,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乡村银行金融支持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乡村银行 合作金融 小额信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曙光 王彬
为破解传统乡村治理和集体主体乡村治理"双重消解"的现实困境,中国农村正在探索基于"多元共治"治理理念的新型乡村治理。余姚"道德银行"作为地方普惠金融信贷机制深刻改变了当地乡村治理面貌,在微观自治单元、激励约束机制、多元治理理念、信用评价体系内容等方面对传统士绅社会的传承与改造创新,并借助村社内置金融创新对新型集体乡村组织进行了有效的重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益虎
农业"新六产"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时代产物,是从更高层面、更宽视野、更高效率的维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实践。论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证分析等方法,客观分析了山东省农业"新六产"发展现状与金融需求,对标农业"新六产"四型发展趋势,总结梳理了农业银行八类主要服务模式。通过三个实证分析,分别检验山东农业"新六产"发展水平、农业"新六产"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趋势、金融支持影响农业"新六产"的相关效应分析,提出了新时期商业银行支持农业"新六产"的有关对策。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融合 农业“新六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嵇正龙
村镇银行作为新生的股份制小型银行,主要以贷款业务作为盈利性来源,遵循"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的原则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其发展源于对孟加拉乡村银行的模仿。本文通过对我国村镇银行与孟加拉乡村银行比较研究,探讨促进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
村镇银行 乡村银行 比较研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晓明
金融精准扶贫一直是村镇银行的天职,那么面对乡村振兴的各项"硬任务",村镇银行怎么干,需要加强实践与探索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做好三农工作,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五部委《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要求:开展农村金融工作,金融系统要敢
关键词:
村镇银行 乡村振兴 金融精准扶贫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晓明
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向全国人民描绘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蓝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挥金融在服务三农中的核心作用,乡村振兴同样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在过去的十年,村镇银行以"立足县域、支农支小"为己任,逐步成长为农村金融的一支新力量;在新时代,村镇银行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应当更加积极作为,通过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共同成长。
关键词:
村镇银行 振兴战略 管理型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闽
美国“乡村银行”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吴闽一、“乡村银行”的成功经验“乡村银行”是美国纽约市切斯特港一家规模很小的储蓄银行,建于1865年,经营的主要业务是居民存款和贷款,至1990年其资产也仅为4.24亿美元。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从各个方面解除金融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莉萍
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是非政府组织向穷人发放小额贷款以帮助其脱贫的金融模式。1993年,这一模式被引入到中国并试点运行,经过约10多年的试验,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成效,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在总结以往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小额信贷模式,结合我国特殊的国情和条件,提出了使孟加拉模式顺利“中国行”的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绪江 童星英
孟加拉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及其创立的乡村银行因为帮助穷人创造经济和社会发展机会而获得了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在经济、金融界引起了高度关注。发展农村经济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农村金融服务则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当前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非常时期,尤努斯及孟加拉乡村银行的经验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宋华 李洪波
亚太发展中国家是乡村银行的发源地,这些国家的乡村银行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本文从亚太国家选取了4家典型的乡村银行,并从组织结构、业务经营、商业运作等方面分析了其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中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亚太国家 乡村银行 农村金融 村镇银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厉毅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学分银行作为终身教育"立交桥",它能够促进广大乡村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氛围,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推进学习型乡村建设。学分银行与学习型乡村之间也存在交互耦合、相互促进的关系。浙江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从2017年起,推进社会培训成果存入学分银行,构建覆盖乡村的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加强培训项目和对象的分类标准建设,定期发布培训项目统计分析报告,并对学习成果的转换与应用进行了尝试。学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还处于探索创段,需要在宣传引导、标准制定、教育帮扶、高校服务、成果互认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实践。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立生
<正>坚持“支农+支小”,服务小微企业和城乡居民做“农民致富的银行”。农村信用社作为离农民最近、与农民最亲的银行,始终坚持扎根“三农”,完善服务网络,推进“整村授信”,加强产品创新,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截至2023年8月,吉林省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吉林农信”)涉农贷款余额为1991亿元,占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47.4%。做“微企成长的银行”。服务小微企业,对大行来说是服务下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