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68)
2023(7681)
2022(6109)
2021(5515)
2020(4752)
2019(10464)
2018(10049)
2017(20426)
2016(10728)
2015(11760)
2014(11595)
2013(11522)
2012(10421)
2011(8845)
2010(9106)
2009(9026)
2008(9620)
2007(8889)
2006(8116)
2005(7867)
作者
(29056)
(24202)
(24109)
(22830)
(15676)
(11439)
(11109)
(9191)
(9068)
(8920)
(8215)
(8160)
(8159)
(7704)
(7555)
(7277)
(7228)
(7054)
(6913)
(6593)
(6062)
(5783)
(5777)
(5565)
(5530)
(5496)
(5430)
(5300)
(4785)
(4670)
学科
(72524)
(70368)
企业(70368)
(53119)
管理(53084)
经济(53058)
业经(24533)
方法(24120)
(22774)
(19831)
财务(19829)
财务管理(19817)
(19427)
企业财务(18877)
(18326)
(17157)
银行(17012)
数学(16762)
数学方法(16725)
(15726)
技术(14572)
农业(13951)
(12391)
(12084)
企业经济(12035)
(11656)
经营(11099)
体制(10755)
(10262)
金融(10262)
机构
学院(158828)
大学(152441)
(73735)
经济(72603)
管理(70980)
理学(60143)
理学院(59762)
管理学(59367)
管理学院(59081)
中国(44432)
研究(43048)
(38183)
(30419)
财经(30063)
(27266)
(25301)
(24275)
商学(22306)
财经大学(22224)
商学院(22133)
经济学(22080)
(21991)
中心(21148)
银行(21097)
科学(20625)
(20279)
(20122)
经济学院(20112)
(19766)
农业(18904)
基金
项目(94698)
科学(77783)
研究(72702)
基金(72006)
(59591)
国家(58981)
科学基金(54344)
社会(49827)
社会科(47452)
社会科学(47435)
基金项目(38069)
(37184)
自然(33888)
自然科(33180)
自然科学(33174)
自然科学基金(32678)
教育(31954)
(28915)
资助(28904)
编号(28467)
(28184)
(23819)
(21715)
(21367)
成果(21350)
创新(21184)
国家社会(20819)
重点(20270)
人文(20051)
(19784)
期刊
(86732)
经济(86732)
研究(49288)
(35305)
管理(32434)
(31160)
金融(31160)
中国(27488)
(23734)
科学(17950)
财经(16281)
业经(15948)
技术(15431)
农业(15213)
学报(15054)
(13972)
大学(13225)
学学(13083)
经济研究(13002)
财会(11778)
技术经济(11430)
问题(11046)
(10360)
现代(9790)
国际(9236)
(9135)
世界(9078)
会计(9069)
商业(8627)
经济管理(8417)
共检索到249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阳  
新常态下,投资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现有研究对作为商业银行债权人在投资方面的外部治理作用尚缺乏深入探讨。本文结合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历程与国资国企改革现状,从银行外部治理视角切入,就企业第一贷款银行性质、地区信贷市场竞争状况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相较于非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更能抑制企业过度投资;商业银行的外部治理作用对非国有企业更显著;地区信贷市场竞争状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银行抑制企业过度投资的外部治理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阳  
新常态下,投资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现有研究对作为商业银行债权人在投资方面的外部治理作用尚缺乏深入探讨。本文结合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历程与国资国企改革现状,从银行外部治理视角切入,就企业第一贷款银行性质、地区信贷市场竞争状况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相较于非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更能抑制企业过度投资;商业银行的外部治理作用对非国有企业更显著;地区信贷市场竞争状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银行抑制企业过度投资的外部治理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和  蔡晓珊  
文章介绍了投资银行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投资银行的一般内涵,并基于专业服务企业特性的视角剖析了投资银行的特殊内涵。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相关公司治理与企业理论分析了投资银行的经济本质,探讨了其内部治理环境以及利润分享、推荐两大内部治理机制的运作机理。基于以上分析,文章进一步详细分析了投资银行从合伙制转型为公司制并上市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而比较其中的利害。文章最后是一个简单的结语,并提出对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的相关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简建辉  黄毅勤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2001年至2006年的所有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研究了外部治理机制对公司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得出以下结论:产品竞争越激烈,公司过度投资水平越低。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过度投资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地区市场化指数、政府干预指数和信贷资金分配的市场化都能有效抑制处于该地区的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冲动,说明了地方政府在各个地区干预程度的差异所导致的不同经济后果,而地区法治化程度并不能对公司过度投资产生有效的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永明  
保全银行信贷资产与化解企业过度负债的研究汪永明一保全国有银行的信贷资产与化解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是相互联系的一个问题两个方面。银行的不良资产是企业过度负债的必然结果,而企业债台高筑的发展,又迟早会把银行“吃垮”。所以,在国有企业过度负债居高不下的情况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罗党论  应千伟  常亮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例,分析了银行授信对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授信对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显著,而对民营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不仅在融资方面存在差别,而且在资金使用效率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别,民营企业更好地使用了银行授信。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获取银行授信对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而信用评级状况对过度投资效应的抑制作用较弱。这说明将过多的流动性和银行授信资源集中于国有企业会导致资本配置效率和投资效率的扭曲,有必要对国有企业的授信获取及其使用进行有效的监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瑾  
企业并购是实现资本集中、企业快速扩张的重要形式。企业并购是市场行为 ,决策并购应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开展并购应在专家的配合下完成各项工作步骤。投资银行是企业并购的“制造者” ,是并购过程中的重要专家。企业家与投资银行家的携手是成功并购的重要条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宗益  邱婕  
从金融深化程度和银企关系的角度,采用多元回归模型,以2003—200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我国银行贷款对过度投资的控制作用及其具体途径进行了理论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贷款(主要是短期贷款)对上市公司特别是低成长性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具有控制作用;短期贷款对银行持股上市公司的控制作用要强于对非银行持股上市公司的控制作用,并且短期贷款的控制作用随着金融水平的提高而增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衍真  
银行主导型企业债务重组的构想及外部条件山东省金融学会“企业债务重组”课题组①一、对银行主导型企业债务重组方式的基本构想银行在积极参与和支持企业资本、资产重组的同时,还要探索由银行主动对企业重组的可能性。本文称之为银行主导型企业债务重组(以下简称银行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邵欣  
文章基于2009—2018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对战略性投资者引入在企业过度资本经营中的治理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检验外部环境治理的调节效应及资本配置效率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战略性投资者的引入能显著抑制企业的过度资本经营,且战略性投资者持股比越高该抑制效应越好;外部治理环境显著增强战略性投资者引入对企业过度资本经营的抑制作用;资本配置效率在战略性投资者引入与企业过度资本经营间起到显著中介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邵颖红  施展  
从内部资产市场和外部治理环境的视角出发,对集团化经营与企业过度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过度投资行为在集团化经营的企业中广泛存在,隶属于集团的企业过度投资现象显著高于非集团企业;更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在政府干预越严重、地方保护越多的地区,隶属于集团的企业过度投资程度会更加严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应从集团企业和地方政府两方面着手,加强集团企业内部现金流管理,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建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邵颖红  施展  
从内部资产市场和外部治理环境的视角出发,对集团化经营与企业过度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过度投资行为在集团化经营的企业中广泛存在,隶属于集团的企业过度投资现象显著高于非集团企业;更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在政府干预越严重、地方保护越多的地区,隶属于集团的企业过度投资程度会更加严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应从集团企业和地方政府两方面着手,加强集团企业内部现金流管理,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建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白俊伟  佘方勇  
国有企业过度负债与银行不良贷款比例过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过度负债除经营理念、管理能力和外部经营环境外,根源还在于产权制度和投融资体制。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必须与解决银行不良贷款问题联系起来,依据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成因不同,采取有效的化解思路,以财政为主,银行与企业联动,力求措施切实可行,并符合国际惯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华书  
国有企业过度负债与银行不良资产是困扰银企关系最棘手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深层次的 ,解决问题的途径应从几方面入手 :(1)科学界定政府职能 ;(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重新构建国有企业和银行的正常关系 ;(3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剥离国有企业和银行的社会职能 ;(4 )实行金融分化 ,发展直接融资 ,拓宽融资渠道 ,分散银行风险 ;(5 )做好解决银行不良资产存量的工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龙章睿  
从微观层面研究和解决企业过度负债问题,对改善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平稳推进企业部门去杠杆、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企业过度负债的涵义、识别及应对策略进行系统论述。首先,提出企业的偿债能力由创现能力、筹资能力、变现能力三个因素综合决定;其次,阐述企业过度负债的核心涵义是负债过多,以致创现能力不足以负担;再次,建立企业过度负债分析框架,对付息能力不足、短期融资周转过慢、资产负债率过高等财务特征和多头融资、借新还旧、套取融资、互保联保、民间融资等行为特征,都归纳出可操作的识别方法;最后,从银行角度提出应对企业过度负债的思路和措施,指出支持企业提升创现能力是根本之策,同时也要帮助企业强化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