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53)
2023(14016)
2022(12005)
2021(11153)
2020(9722)
2019(22493)
2018(22301)
2017(43886)
2016(23489)
2015(26906)
2014(26876)
2013(26645)
2012(24690)
2011(22044)
2010(21880)
2009(20474)
2008(20564)
2007(18478)
2006(15817)
2005(14332)
作者
(66685)
(56024)
(56017)
(53411)
(35568)
(26911)
(25680)
(21762)
(21365)
(19996)
(18940)
(18908)
(17679)
(17628)
(17616)
(17609)
(16860)
(16623)
(16229)
(16069)
(13830)
(13796)
(13540)
(12755)
(12724)
(12708)
(12478)
(12339)
(11351)
(10923)
学科
(97072)
经济(96939)
管理(74270)
(70101)
(59584)
企业(59584)
方法(50424)
数学(45324)
数学方法(44846)
(31463)
(28078)
(24321)
(24197)
银行(24174)
中国(23746)
(22657)
(20795)
财务(20741)
财务管理(20690)
业经(20323)
企业财务(19735)
(19146)
金融(19141)
(17569)
贸易(17557)
(17089)
(16629)
地方(16324)
农业(15856)
(15835)
机构
大学(336973)
学院(334482)
(142204)
经济(139335)
管理(133763)
理学(115045)
理学院(113928)
管理学(112178)
管理学院(111547)
研究(105729)
中国(88452)
(71128)
(68863)
科学(61149)
财经(56114)
(54078)
(52070)
中心(52035)
(50962)
(50806)
业大(47776)
研究所(46800)
经济学(45143)
北京(42786)
农业(42741)
财经大学(42037)
经济学院(41022)
(39907)
(39520)
师范(39090)
基金
项目(222864)
科学(176774)
基金(165124)
研究(161743)
(142494)
国家(141376)
科学基金(123004)
社会(104923)
社会科(99726)
社会科学(99699)
基金项目(87339)
(86127)
自然(79727)
自然科(77877)
自然科学(77851)
自然科学基金(76495)
教育(75952)
(72556)
资助(68526)
编号(64516)
成果(52206)
(51234)
重点(49968)
(46589)
(46152)
教育部(44752)
(44441)
国家社会(43992)
课题(43954)
创新(43681)
期刊
(148876)
经济(148876)
研究(97998)
中国(63801)
(59013)
学报(49196)
管理(48073)
(47472)
(45944)
金融(45944)
科学(45437)
大学(38207)
学学(36351)
农业(30051)
技术(29646)
教育(29459)
财经(29076)
(24679)
经济研究(23832)
业经(22850)
问题(19864)
理论(17398)
统计(17071)
技术经济(16799)
(16266)
财会(16220)
(16072)
实践(15716)
(15716)
(15614)
共检索到496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坤  高庆昆  
本文回顾了俄罗斯银行业利用外债的历程,指出了外债的周期性波动,分析了俄罗斯金融深化不足、市场结构不平衡以及监管制度不完善等影响因素。同时,笔者结合利率平价理论和公司资本结构理论,考察了俄罗斯中央银行为管理资本流入而实施的外债准备金率政策影响,建立了俄罗斯银行业利用外债杠杆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外债准备金率确实降低了银行利用外债的杠杆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黑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中央银行的监管目标就是使银行业经营具有较强安全性和稳定性 ,促进金融创新和有效竞争。俄罗斯金融监管当局在整个国家进行激进式改革中 ,对原国有银行进行了股份制改造 ,对银行呆账进行了核销 ,面对国有企业转制和国家的经济衰退 ,俄中央银行成功地进行了几次币制改革 ,使得卢布币值和金融秩序日趋稳定 ,经济开始复苏 ,银行资本金明显增加 ,初步实现了商业化经营。尽管目前还不能断定俄罗斯所进行的金融改革成功与否 ,但其作为前车之鉴 ,对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的基本结论是 ,没有处理危机经验的中央银行不是成熟的中央银行 ;成熟的中央银行要求保持目标模式、机构设置和职能设定的一致性 ;一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向梅  
本文描述了1990年代以来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迈进过程中银行体系的发展情况,分析了俄罗斯银行业在宏观经济衰退过程中发展扩张的原因,阐述了银行业在危机中调整的政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闵德寅  
本文基于2003-2013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运用二阶段工具变量法研究了网上银行业务与我国商业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网上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的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网上银行业务使用程度的提高,会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促进微观网点层面存贷款业务的发展,提高银行物理网点的绩效水平。此外,本文也证明了网上银行并没有替代传统的银行物理网点,而是起到了良好的补充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韦芳  田华  谢乾隆  
近年来,银行业案件不断,绝大多数发生在基层行。案件的背后,暴露出银行业制度规定上的漏洞,同时也暴露出行业合规意识、风险意识薄弱。文章剖析了基层行案件形成的原因,指出有针对性地加强与改进是案件防范的重要措施。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高晓慧  宋军  
俄罗斯商业银行的现状高晓慧,宋军目前俄罗斯为两级银行体制:一级为中央银行,二级由1500多家商业银行构成。这些商业银行除俄储蓄银行、俄外贸银行、莫斯科商业银行等五六家由原苏联专业银行分解改建而成的大商业银行外,绝大多数规模都很小,最小的注册资本仅几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面临调整的俄罗斯银行业———’97回顾及’98展望俄罗斯中国银行97年俄罗斯银行业整体上可谓是在风雨飘摇中度过。这里至少有两项指标可以作为证据,其一,去年宣告破产倒闭的银行共计332家,数量之多,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年;其二,25%的银行出现经营亏损,...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郑鸣  段梅  陈福生  
本文采用超效率DEA模型方法,对中国16家上市银行的资本效率进行研究,比较分析各样本银行的投入产出差异和调整值。研究表明:中国银行业的资本运用效率呈稳定波动中的上升趋势。若假定以1.000作为资本有效分界点,那么仅有40%的银行资本有效;假定以0.600作为银行资本"相对有效"的分界线,那么将有91.3%的样本银行的资本"相对有效"。银行资本效率与其他效率不一样,表现出与银行规模、产权体制等因素的相对独立性。另外,中国银行业资本效率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银行股本、附属资本、ROA和ROE等方面,这也是中国银行业提高资本效率需要改进的方面。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汤柳  
自2014年3月以来,由于地缘冲突不断加剧,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逐渐升级加码。截至2022年4月1日,俄罗斯受到的制裁高达8000多项,约3000亿美元的央行资产被冻结,部分商业银行与全球SWIFT系统中断。制裁措施重创了俄罗斯经济与银行体系,俄罗斯随之采取了全面的反制裁行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四清  
资本监管是审慎银行监管的核心。从1994年以来,我国监管当局持续建立并逐步改进资本监管制度。本文从资本充足率计算监管、审慎资本监管和全面风险资本监管3个阶段,阐述了不同时期的资本监管特点、实施效果和趋势;从不同维度论证了审慎资本监管的实质;分析了监管制度演变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本文认为,资本监管的实质就是风险监管,通过对风险的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对资本的有效利用;为应对日趋严格的资本监管,应从4个方面努力:建立资本补充机制、进行业务调整、应用定量风险计量工具、持续建设基础设施和培养人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毛道维  高祖庆  
本文研究了现金流量对企业的银行信用结构的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经营净现金流充足的公司较少依赖短期银行借款,而经营净现金流不足的公司则高度依赖短期银行信用;自由现金流不足的公司高度依赖长期银行信用,而自由现金流充足的公司则较少依赖长期银行信用。企业信用结构大体上符合"先内而外"的最优的融资次序理论,以及资产与负债期限匹配理论。短期银行借款可能助长过度投资行为,信用结构中的短期银行借款与商业信用之间不存在相互转换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红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已经认识到银行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然而对于一个国家的银行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学术界却讨论得较少,近几年来对此问题的跨国实证研究也提供了不同的结论。本文通过对中国银行业1986—2003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研究了中国的银行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银行较高的集中度对经济增长有负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并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