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57)
2023(17005)
2022(14666)
2021(13908)
2020(11701)
2019(27132)
2018(26570)
2017(51596)
2016(27894)
2015(31714)
2014(31592)
2013(31282)
2012(29050)
2011(26322)
2010(26097)
2009(24605)
2008(24761)
2007(22199)
2006(19786)
2005(18030)
作者
(80383)
(66834)
(66487)
(63191)
(42914)
(32026)
(30267)
(26050)
(25553)
(24097)
(22899)
(22799)
(21364)
(21289)
(21022)
(20512)
(19928)
(19598)
(19277)
(19197)
(16637)
(16289)
(16133)
(15134)
(14974)
(14872)
(14830)
(14727)
(13506)
(13076)
学科
(114059)
经济(113898)
管理(87865)
(81722)
(69781)
企业(69781)
方法(53268)
数学(46416)
数学方法(45935)
(34549)
中国(31844)
(31524)
(28678)
(26430)
银行(26283)
(24759)
业经(24752)
(22662)
(22628)
财务(22552)
财务管理(22507)
(22445)
贸易(22425)
(21900)
金融(21897)
(21830)
企业财务(21486)
(19358)
地方(19249)
农业(18454)
机构
大学(406840)
学院(400015)
(168246)
经济(164770)
管理(158405)
理学(135815)
研究(135676)
理学院(134332)
管理学(132195)
管理学院(131475)
中国(111267)
(87551)
(82803)
科学(79200)
(67709)
财经(65475)
中心(62036)
(61859)
研究所(60813)
(59611)
(58759)
北京(56172)
业大(55963)
经济学(52222)
(50293)
师范(49839)
财经大学(48934)
(48682)
农业(48453)
(47540)
基金
项目(262758)
科学(207636)
基金(194404)
研究(192974)
(168297)
国家(166953)
科学基金(144020)
社会(124224)
社会科(117831)
社会科学(117804)
基金项目(102141)
(98190)
自然(92652)
自然科(90510)
自然科学(90489)
自然科学基金(88918)
教育(88459)
(83374)
资助(81530)
编号(77015)
成果(64003)
(60190)
重点(58153)
(54064)
(53961)
课题(52528)
教育部(52412)
国家社会(51879)
(50962)
创新(50451)
期刊
(185434)
经济(185434)
研究(126419)
中国(80350)
(65672)
学报(61517)
管理(60362)
科学(57301)
(56341)
(50612)
金融(50612)
大学(47709)
学学(44835)
教育(40961)
农业(37352)
财经(33945)
技术(32544)
经济研究(29568)
(28898)
业经(27233)
问题(24004)
(21318)
理论(21198)
(19924)
技术经济(19426)
国际(19351)
实践(18931)
(18931)
图书(18874)
世界(18327)
共检索到613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邓莉  张宗益  李宏胜  刘伟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中26例最为接近市场收购行为的要约收购作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我国银行贷款强度对公司成为收购目标的可能性和收购成功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贷款强度与公司成为收购目标的可能性和收购成功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一结果的政策含义在于,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银行可以通过控制权市场加强对公司的治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奇峰  张鸣  
以2002~200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盈利相关系数计量盈利质量,分析了公司控制权安排对盈利质量及其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非经营性国有控股公司的盈利质量较低,经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的盈利质量较高;非经营性国有控股、股权集中度低、股权制衡度低的公司更不愿意聘请"国际四大"作为审计师;国有企业的市场价值并不低于非国有企业,企业市场价值与公司股权结构密切相关。对独立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控制权安排、审计师选择能够影响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并对其市场价值产生影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冯旭南  李心愉  
本文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终极所有权和控制权结构。和国际学术研究存在较大差异,终极控制人往往通过金字塔结构控制上市公司,但其所有权和控制权并不分离,我们称其为"金字塔结构之谜",政府作为终极控制人时,这一现象尤其明显。本文还发现,终极控制人拥有的所有权平均为33%,远远高于CDL(2000)东亚经济体的样本均值。此外,家族作为终极控制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已占较大比例,大大高于早期的样本;和其它东亚经济体相类似,家族倾向于以较少的现金流量权获得较多的控制权,与政府作为终极控制人存在较大差异。终极控制人性质对所有权和控制权结构的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沛沛  夏新平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中国控制权市场的监管作用,选取了1999年至2003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高层更换的数据,发现高层更换的频率和控制权发生转移前的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并且这种监管机制可以进一步改善高层更换后的公司绩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昆玉  王跃堂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是否具有改善经营绩效的功能?本文以1997~2000年在A股市场发生控制权转移的153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总资产收益率扣减行业均值后,作为绩效衡量基准,选择控制权转移前2年至后3年共6年作为时间窗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在控制权转移后的3年或4年里,样本公司的经营绩效得到了改善;有偿转让型的控制权转移绩效优于无偿划拨型;部分转移型的控制权转移绩效与全部转移型无显著差异。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文沛  夏康健  连慧颖  
在控制权转让过程中,审计师是决定交易成败的重要因素。以2007-2013年的控制权转让交易为研究样本,基于管理层自利的视角,对控制权转让交易中的审计师声誉选择成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受到自利动机的影响,管理层在控制权转让交易中存在着操纵审计师选聘的情况;在充分考虑了与审计师间的信任关系、信息优势以及市场反应之后,管理层更倾向于选择与年度审计声誉相近的审计师;当管理层收到非标准意见的年度审计报告后,将会丧失对审计师的信任,并且漠视由于审计师声誉变更而引起的不良市场反应,转而重视信息优势,进而在交易中选择更低声誉的审计师。研究结果为规范和监督上市公司的审计师选聘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赵世阔  
控制权私利的隧道行为和隐蔽特征源于信息的不透明。本文首次系统地从信息透明度角度,研究信息透明度与控制权私利的关系。研究表明,法律制度与媒体信息披露能够显著抑制控制权私利,企业每股收益和两权分离度与控制权私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总市值则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控股股东实施两权分离或者向上市公司输送利润,其真实目的就是为了攫取控制权私利;而扩大企业规模,则能够显著抑制控股股东攫取私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邬国梅  
本文没有采用一般意义上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委托代理模型,而是假设控股股东与经理人利益相一致的分析框架。只要股权融资下的控制权收益超过负债融资下的财务杠杆收益,控股股东就会选择权益融资方式实施投资项目。即使在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和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小于零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仍因能通过发行新股所取得的控制权收益达到其投资目标而实施该投资项目,从而发生过度投资行为。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的5年中,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净利润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且在第5年平均为负。经粗略估算,上市公司每次股权再融资所取得的平均控制权收益约为2.26亿元,其中国有股东约为1.5亿元,上市公司可接受投资项目的最低收益...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肖作平  
本文结合中国制度背景,以包含2004-2008年间可获得连续相关信息的1076家在深、沪上市的非金融公司组成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总共5380个观察值),在控制相关变量的条件下,应用一系列GLS实证检验终极控制股东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政府干预如何影响资本结构选择,以及终极控制股东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与资本结构选择之间关系如何受政府干预的影响。研究发现,(1)终极控制股东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与债务水平显著负相关;(2)政府干预与债务水平显著正相关;(3)终极控制股东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与债务水平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受政府干预的影响而变弱,政府的干预使得债务资本供给方(尤其是银行等金融机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雯  孙茂竹  张胜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干预与被干预关系历来是我国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本文从控制权转移后企业的冗员负担变化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国有企业转移给国有企业后,企业的冗员负担显著上升,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其他类型的控制权转移;民营企业转移给国有企业后,企业的冗员负担在控制权转移后的第二年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而无论是国有企业转移给民营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转移给民营企业,企业的冗员负担都显著下降。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的控制权转移给国有企业后,业绩显著差异转移给民营企业的企业。上述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在通过并购获得企业的控制权后,让它们承担了更多的冗员负担,这是造成这些企业的业绩较差的主要原因。论文从一个新的角度检验了政府干预的表现及其经济后果问题,对政府干预、政策负担、控制权等领域的文献进行了拓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立燕  熊胜绪  
对我国2005-2007年间发生控制权转让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显示,我国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的控制层级与获取的超控制权收益正相关,法律保护水平与超控制权收益负相关。研究表明最终控制人的控制链条越长,其获取的超控制权收益水平越高,而较好的法律保护水平能够抑制其超控制权收益的水平。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采取政策措施推进控股股东缩短控制链条,发展核心能力,既能有效降低控股股东的超控制权收益,也有利于促进其获取合理收益;同时应进一步落实对中小股东的法律保护,改善执法效率。研究还显示对最终控制人较高的股权制衡水平能够显著降低其获取的超控制权收益。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林朝南  刘星  郝颖  
通过进一步改进国内相关研究中控制权私利的度量方法,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利的行业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私利具有行业特征,且行业跨度越大,控制权私利的差异就越显著;(2)不同行业门类间控制权私利的显著性差异普遍存在,制造业次类间控制权私利的差异性不显著;(3)行业特征对控制权私利差异的解释度达到17.2%,且未受到其他非行业因素的影响;(4)在行业影响因素中,固定资产比重和行业垄断程度对控制权私利的影响,与理论上的作用机理基本相符,但同发达国家的经验结论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黎来芳  王化成  张伟华  
本文从掏空的视角对控制权与资金占用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私人终极控制的上市公司中资金占用规模显著高于国家终极控制的上市公司;集团控制的上市公司中资金占用规模显著高于非集团控制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中资金占用规模越小;其他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中资金占用规模越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德球  叶陈刚  李楠  
本文分别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家族董事席位超额控制和家族CEO等三个维度分解家族控制权配置模式,考察控制权配置对审计师需求和供给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审计师的供给方面,超额审计费用随着代理冲突的提高而增强,与两权分离度、家族董事席位超额控制程正相关,与家族CEO负相关。在审计师的需求方面,"四大"审计师需求与两权分离度和家族CEO负相关,与家族董事席位超额控制程度正相关。研究结论表明,在不同的代理冲突下,审计师需求和供给效应的差异性特征反映了家族企业控制人在发送可承诺信号和攫取公司资源之间的利益权衡选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冬琴  陈文浩  
文章基于中国证券市场2004年和2005年的并购事件,实证检验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度对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中,控制权以及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度和并购绩效之间均呈现非线性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无论控制权还是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度对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均具有两面性特征。中国民营股东在安排所有权结构的过程中,既要保证控股股东充分的控制权,又必须避免控制权与现金流权过分偏离,以防止公司价值落入非线性曲线的底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