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63)
2023(17843)
2022(14526)
2021(13282)
2020(11109)
2019(25296)
2018(24761)
2017(47476)
2016(25914)
2015(29172)
2014(29043)
2013(28370)
2012(25975)
2011(23181)
2010(22868)
2009(21183)
2008(20701)
2007(18577)
2006(16130)
2005(14355)
作者
(77556)
(64839)
(64531)
(61509)
(40905)
(31300)
(29472)
(25363)
(24752)
(22967)
(21981)
(21842)
(20519)
(20386)
(20328)
(20261)
(19986)
(19259)
(18735)
(18685)
(16159)
(16032)
(15833)
(14877)
(14779)
(14455)
(14409)
(14395)
(13143)
(12948)
学科
(102971)
经济(102851)
管理(71000)
(69173)
(56053)
企业(56053)
方法(49017)
数学(43159)
数学方法(42623)
(29321)
中国(28143)
(26894)
(24498)
(24213)
银行(24065)
业经(23643)
(22661)
(22202)
(21306)
贸易(21295)
(20758)
农业(19748)
地方(19454)
(19446)
金融(19442)
(16916)
财务(16867)
财务管理(16824)
理论(16157)
企业财务(15953)
机构
大学(368213)
学院(366968)
(147925)
经济(144917)
管理(138861)
研究(125129)
理学(120349)
理学院(118989)
管理学(116682)
管理学院(116034)
中国(98410)
科学(79848)
(77354)
(73351)
(66901)
(64191)
业大(61253)
中心(59116)
研究所(59005)
农业(58627)
(55249)
财经(53959)
(49125)
北京(47663)
(46260)
经济学(45794)
师范(45584)
(45148)
(43923)
经济学院(41642)
基金
项目(254184)
科学(198840)
基金(184951)
研究(177170)
(165111)
国家(163793)
科学基金(138957)
社会(112468)
社会科(106670)
社会科学(106637)
(100036)
基金项目(97807)
自然(92879)
自然科(90772)
自然科学(90742)
自然科学基金(89125)
(85238)
教育(82357)
资助(75383)
编号(70013)
重点(58299)
成果(55731)
(55481)
(54619)
(53202)
科研(50027)
创新(49819)
计划(49179)
课题(49023)
国家社会(47111)
期刊
(153987)
经济(153987)
研究(102393)
中国(68635)
学报(67437)
(66090)
科学(58516)
(52060)
大学(50079)
管理(49193)
学学(47623)
农业(43445)
(43253)
金融(43253)
教育(35696)
技术(31129)
财经(26418)
业经(25595)
经济研究(25347)
(23522)
(22633)
问题(21127)
(19540)
(18402)
业大(17715)
国际(17465)
技术经济(17424)
科技(17318)
统计(16955)
理论(16907)
共检索到536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建中  黄欣丽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银行国际化已逐渐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了解影响银行国际化的因素对分析银行国际化战略至关重要。此外,国内外对于银行国际化的研究大多只单一地关注于银行海外拓张的动因、区位选择、进入方式及对外直接投资绩效等方面。这些研究是相对静态的,具有国别性和时段性,忽略了银行国际化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基于此,文章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为基础,将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的纵向案例研究,讨论了导致这两家银行选择不同国际化路径的因素并构建出影响银行国际化战略选择因素的模型,在战略层面动态地讨论银行国际化趋势。基于研究,文章认为银行对国际化路径的选择主要受母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林洁  
随着中后台专业服务和集约化运营能力的不断提升,信息科技机构已经成为金融集团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在归纳信息科技机构在金融集团中所承担的职能和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了平安集团、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的信息科技机构的组织设计,以及汇丰银行信息科技机构的管理模式和项目管理实践,并从中总结出一些金融集团信息科技机构建设和管理的启示与思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静  
基于对工商银行和汇丰集团自1984、1865年成立以来的长期历史发展与转型的深入研究,融合经济、金融、管理和国际贸易领域研究与实践,本文分析了银行成长与国际化的决定因素,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三因素整合模型。市场环境与监管、战略、组织能力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银行成长与国际化的决定因素。该三因素整合模型顺应并进一步发展了经济、金融、管理和国际贸易领域研究与实践体现出的整合思想趋势。银行的成长和国际化是一个包涵企业规模与盈利能力的增加与收缩、业务条线和运营地区的多元扩张与精简的动态过程。整合模型中任何单一因素的重大缺陷或多种因素交织产生的严峻问题都可能威胁到银行的持续成长。一个在全球均衡配置资产的战略混淆了发展的目标与手段,并可能导致缺乏战略重点。与核心客户群、母国市场、母国地区以及其他目标市场建立长期富有成效的合作共赢关系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平  
漫步在上海外滩,可以看到一座带穹顶的教堂式大楼,门口两只狮子雕像,威严地守卫着。这就是1923年建成开业的上海汇丰银行大楼。这幢当时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之间最华贵的建筑,不禁让人们追忆汇丰银行在近代中国扩张的历史。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各国通过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丁丁  
汇丰银行作为一家全球性银行,在长期的跨国经营中,已建立了一整套成熟有效的集团联动机制。通过客户、产品、区域三维管理架构,加强客户关系维护、产品营销和区域管理联动;通过全球客户信息视图系统,对客户价值贡献进行细分统计,快速捕捉业务机会并跟踪项目进展;通过平衡计分卡考核体系,兼顾财务盈利目标与客户资源整体开发;通过全球授信及额度调配管理,高效满足客户业务需求;通过资金调配及报价平台实现资金统筹运用与全球统一报价。汇丰银行跨国联动机制的先进经验值得研究学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肖文  林娜  
1998年4月6日,美国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组成花旗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企业。“花旗银行”到“花旗集团”的转变,不仅代表了当今商业银行业与投资银行业融合的趋势,也反映了花旗银行到花旗集团国际战略的深刻变革。本文将阐明花旗国际战略转变的原因,进一步揭示全球金融业“经营多元化,服务系统化”的发展大方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邓丽娟  樊蓓娇  
为了有效地实施公司战略,花旗银行推行了独具特色的绩效管理体系——实行业绩考核和素质测评双维度考核,以"九宫格"为核心实施人才管理战略和发展规划。业绩考核除了使用平衡计分卡,花旗银行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宇  
汇丰银行在香港处于特殊地位并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与香港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汇丰银行是保持香港“九七”后繁荣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九七”后它会更加致力于香港的繁荣与稳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蔡然  
汇丰银行是拥有百年历史积淀的大型国际金融机构,本文研究了汇丰银行2015年到2017年间的战略举措,从目标、行动和成效角度展开分析,并对我国银行业开展战略发展规划提出了几点建议。整体思路长期愿景。汇丰银行的长期战略愿景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一是持续拓展国际网络,与客户之间建立广泛而深厚的联系,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杜静  
汇丰银行倡导的以获取"赢的权力",包括"模式变化"、"流程贯通"、"体验改善"和"权力分享"等方面,来寻找、实现和丰富发展路径的战略,在暂时不具备规模和先发优势的领域创造后发优势的探索,对国内商业银行如何在高度同质化的金融行业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国内商业银行应积极思考汇丰银行这一发展战略的内在本质,灵活地运用于国内的业务实践中,创造竞争优势赢得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高连水  方海波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汇丰银行和富国银行通过实施一系列差异化战略,走出了一条成功转型道路。其共性特点在于:在业务结构上不追求过度虚拟化;在渠道产品上不断创新;在综合化国际化上坚持审慎原则;在风险管理上持之以恒。汇丰银行从亚洲走向全球、富国银行建立和巩固了强大的本土优势,这都与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特点或比较优势十分相似,因此两家银行的转型经验颇具启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晓春  崔淑卿  
在国有商业银行因为农村金融市场风险大、收益低而逐步撤离时,以外汇业务、高端理财和金融服务手段创新而著名的外资汇丰银行,却看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前景广阔,有效金融服务的普遍不足,已在我国设立5家村镇银行。汇丰村镇银行在设址选择、注册资本、贷款模式、营销策略、人才招聘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思考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琼  向世文  徐金玲  
汇丰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实践经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金融创新和金融业并购重组的推动下,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投资业相互渗透,使得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商业银行凭借自身优势,不断扩大业务领域和服务范围,加强综合化经营程度。以汇丰银行为例,作为全球领先的金融集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