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95)
2023(5829)
2022(4291)
2021(3859)
2020(3148)
2019(7197)
2018(7270)
2017(14794)
2016(8082)
2015(9488)
2014(9786)
2013(9411)
2012(8674)
2011(7801)
2010(7928)
2009(7574)
2008(7753)
2007(7010)
2006(6657)
2005(6456)
作者
(23755)
(19509)
(19381)
(18861)
(12769)
(9359)
(9230)
(7784)
(7623)
(7024)
(6814)
(6709)
(6471)
(6399)
(6313)
(6106)
(5939)
(5769)
(5762)
(5525)
(5244)
(5013)
(4621)
(4567)
(4517)
(4516)
(4502)
(4466)
(4068)
(3921)
学科
(33963)
经济(33913)
(20908)
管理(20346)
(17362)
银行(17216)
(16926)
企业(16926)
(15997)
(14686)
方法(12708)
中国(11474)
(11372)
金融(11372)
(10006)
数学(9852)
数学方法(9764)
业务(9563)
(9301)
制度(9299)
业经(9109)
银行制(8204)
(7398)
贸易(7386)
(7223)
(7155)
(7045)
(7039)
地方(6988)
农业(6695)
机构
大学(119050)
学院(116215)
(50688)
经济(49668)
管理(43123)
研究(41887)
中国(39462)
理学(35844)
理学院(35475)
管理学(34972)
管理学院(34753)
(25810)
(25227)
科学(23163)
(21294)
(20954)
(20585)
中心(19855)
财经(19755)
银行(19743)
研究所(19209)
(18839)
(18388)
(17942)
农业(16506)
经济学(16501)
北京(16447)
(15627)
业大(15381)
(15210)
基金
项目(71565)
科学(56447)
研究(53384)
基金(52454)
(45376)
国家(45026)
科学基金(38312)
社会(34762)
社会科(32947)
社会科学(32939)
基金项目(26908)
(26485)
教育(24629)
自然(23469)
自然科(22956)
自然科学(22953)
(22657)
自然科学基金(22546)
资助(21949)
编号(21360)
成果(18828)
(16569)
重点(16355)
(15733)
课题(15108)
国家社会(14768)
(14570)
教育部(14464)
(14310)
创新(13677)
期刊
(57698)
经济(57698)
研究(41118)
(28575)
金融(28575)
中国(24329)
(19980)
(18433)
学报(17191)
管理(16834)
科学(16287)
大学(13421)
学学(12487)
教育(12462)
农业(11702)
国际(10213)
财经(10133)
经济研究(9033)
业经(8707)
(8666)
问题(8633)
技术(8604)
(8554)
世界(6958)
理论(6337)
(6291)
农村(6180)
(6180)
现代(5960)
(5846)
共检索到194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庄乾志  
代理行和海外分行是银行国际化的两种主要组织形式。本文首先利用交易费用理论分析了代理行和海外分行的交易制度特征 ,然后通过建立委托代理价格决定的博弈模型 ,分析了代理行的价格决定 ,从而探讨科学的代理行选择机制。通过比较两种组织形式的国际化利润 ,探讨了代理行和海外分行的适应条件 ,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释了银行跨国并购浪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嗣全  欧阳令南  
关于银行国际化经营的组织形式 ,国内几乎没有什么文献作过深入研究。然而 ,在实际经营中 ,银行一旦确定国际化扩张的战略后 ,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设立何种形式的海外机构。对此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细化了银行国际化组织形式的类型和特征 ,分析了代理行与海外分 (子 )行、分行与子行之间的选择标准和影响因素 ,并相应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化进程中的组织形式选择安排 ,从而对我国银行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长春  
伴随着国际资本流动与外资银行进入障碍的减少,跨国银行扩张迅速。在跨国银行海外拓展中,首先要面对采用何种组织形式进入东道国的问题。不同的组织形式,决定了母国与东道国监管机构的不同监管责任及跨国银行母银行与其分支机构间的债务结构。由于对跨国银行子行与分行形式利弊的不同理解及接受程度,各国采取了不同的监管策略,成为影响子行分行形式选择的关键因素,而所有权优势、跨国银行自身的经营策略也起了重要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锡良  辛树人  
本文以金融结构理论为分析框架,以目前城市商业银行大面积重组为背景,以山东11家城市商业银行的情况为实证资料,分析了在中国经济金融转轨特定条件下的城市商业银行重组模式,应兼顾要素禀赋结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发展战略,选择既能够保留信贷决策机制、又能整合非信贷资产的控(参)股制是较为合理的重组模式,这在微观上有助于城市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在宏观上有利于银行业结构的基本稳定。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谢臻  魏刚  李钢  
近年来,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各家商业银行开始积极参与跨国经营,实现全球布局。展望未来,"走出去"、实现国际化必将是我国银行深化改革、谋求发展的重要战略。但同时,银行海外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东  
本文从发展历史和运作特点两方面入手,分析国外风险投资基金典型的组织形式,着重比较不同组织形式的约束激励机制和成本控制机制,得出有限合伙制是最佳的约束激励和成本控制机制这一结论。针对中国风险投资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认为中国风险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可采用风险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以及与国外资本合作组建风险投资基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庄毓敏  宋玮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步推进及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步伐逐渐加快,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通过自设机构、并购和依托战略合作伙伴等方式,逐步提升海外金融服务能力。2013年9月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商业银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际化战略成为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也为考察和研究商业银行效率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庄毓敏  宋玮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步推进及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步伐逐渐加快,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通过自设机构、并购和依托战略合作伙伴等方式,逐步提升海外金融服务能力。2013年9月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商业银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际化战略成为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也为考察和研究商业银行效率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建国  曹昱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蒋海曦  
目前,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及第四大支付货币,而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直接影响人民币的国际化。通过修正企业国际化水平公式,可以测量出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通过对中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外国典型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进行测算,可发现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现有水平与国际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有较大差距,且发展很不平衡。要提高中国国有银行的国际化水平,必须运用新途径、新手段以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对原有的"企业走出去,形成人民币国际化,从而使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战略进行反思及调整。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明坤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银行开始进行组织架构的变革。以客户为中心、专业化和垂直型的组织架构模式已经成为包括国际化银行在内的西方银行的主流模式。本文通过对几家典型国际化银行的考察发现,国际化银行的组织架构并没有统一的模式,但具有共同的特点,即以客户为中心设计组织架构、矩阵式结构应用普遍、组织架构与战略及环境相匹配、组织形式灵活等。中资银行可以得到的借鉴在于:组织架构不能"一劳永逸",需要不断调整;设计组织架构要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量体裁衣";进一步围绕客户设置前台部门;逐步推进业务线垂直管理;考虑对境外机构的区域管理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博  邱立成  孙海军  
本文主要是从理论上研究跨国银行国际化过程中的市场进入模式选择问题,集中于银行在金融服务贸易、FDI过程中绿地投资与M&A之间的选择决策,分析了银行异质性对跨国银行国际化及市场进入模式决策的重要影响。沿着与Helpman et al.(2004)相同的逻辑,我们研究结论显示,高效率银行将更倾向于国际化,并且相对于跨国金融服务,他们更倾向于进行FDI;在同样的逻辑下,当细分FDI投资决策时,将得出跨国银行不会选择M&A的悖论。最后,本文从事前信息缺乏导致的固定成本不确定性的角度对悖论进行了解释。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志华  
实践证明市场效率高于行政效率,凡是能由市场解决的问题应尽可能不用行政方式解决。在审计活动中,民间审计按市场方式行为,而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按行政方式行为。民间审计相对更有审计效率,凡是能由民间审计进行的审计业务应尽可能由其进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军  
选取2000-2015年间我国商业银行发生的海外并购及新设投资活动作为分析样本,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效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无论采用哪种国际化模式,都与直接对外投资变量显著相关,"投资引导效应"发挥作用;在新设投资模式下,东道国经济增长率、银行资产收益率和地理距离等因素的显著性较强;在跨国并购模式下,东道国银行资本充足率、银行国际化经验等因素更为显著。为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应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人民币国际化及我国外向型经济战略转型,优化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提高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杰  
正确的战略选择是银行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总结了银行国际化的四大战略选择:稳定型战略、增长型战略、紧缩型战略和混合型战略,分析了这些战略的主要特征、优势劣势和实施条件,提出了银行国际化五种行为路径的演变轨迹和主要特征。通过考察数家国际银行近20年间银行国际化历程,发现所归纳的路径类型的确存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