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2)
2023(9683)
2022(7697)
2021(6840)
2020(5883)
2019(13623)
2018(13464)
2017(26834)
2016(14725)
2015(17028)
2014(17416)
2013(17198)
2012(15962)
2011(14405)
2010(14501)
2009(13744)
2008(13841)
2007(12763)
2006(11160)
2005(10385)
作者
(44048)
(36936)
(36780)
(35512)
(23417)
(17604)
(17017)
(14328)
(13951)
(13166)
(12499)
(12260)
(11811)
(11671)
(11641)
(11607)
(11327)
(10864)
(10726)
(10678)
(9237)
(9113)
(8970)
(8554)
(8386)
(8348)
(8293)
(8284)
(7466)
(7392)
学科
(65114)
经济(65050)
(38113)
管理(37838)
方法(30515)
(29352)
企业(29352)
数学(26899)
数学方法(26706)
(20339)
银行(20193)
(18876)
中国(18608)
(18515)
(18497)
(15851)
(14955)
金融(14953)
业经(13938)
(13792)
贸易(13784)
(13417)
地方(12991)
(12315)
农业(12256)
(11352)
制度(11346)
业务(10266)
(9407)
(9216)
机构
大学(217515)
学院(215451)
(94022)
经济(92122)
管理(80489)
研究(74410)
理学(68498)
理学院(67747)
管理学(66640)
管理学院(66239)
中国(62896)
(45868)
科学(44240)
(44036)
(40694)
(38303)
中心(35596)
财经(35165)
研究所(34841)
(33579)
农业(32361)
业大(32045)
(31935)
经济学(30658)
北京(28837)
经济学院(28074)
(27453)
师范(27171)
(26930)
财经大学(26201)
基金
项目(139148)
科学(108821)
基金(101285)
研究(100924)
(88101)
国家(87421)
科学基金(74177)
社会(64856)
社会科(61584)
社会科学(61562)
(53585)
基金项目(53468)
自然(46728)
教育(46422)
自然科(45658)
自然科学(45645)
(45358)
自然科学基金(44837)
资助(41654)
编号(40966)
成果(33626)
重点(31639)
(31598)
(30508)
(28486)
课题(28054)
国家社会(27420)
教育部(27050)
科研(26955)
创新(26780)
期刊
(100378)
经济(100378)
研究(66931)
中国(40720)
(37026)
(35286)
金融(35286)
学报(34410)
(34032)
科学(30720)
管理(26916)
大学(25732)
学学(24263)
农业(23202)
教育(19912)
财经(17813)
技术(17675)
经济研究(16694)
业经(15869)
(15252)
问题(14514)
国际(13202)
(13087)
(12956)
理论(11590)
技术经济(11075)
实践(10485)
(10485)
商业(10343)
世界(10324)
共检索到329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汪建  吴英蕴  
本文结合国外学者对某些发展中国家90年代以来金融业开放效应的最新实证研究 成果,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剖析银行国际化过程对东道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试图 给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以便于更加准确地审视未来金融业开放可能带来的利弊得 失,并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魏亚群   蔡云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发展,对国际金融服务的需求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加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银行管理战略的技术性增强,成本降低,更具规模经济优势,因而银行国际化业务发展迅猛。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郭翠荣  孙英隽  
金融中介机构由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构成。传统上,银行在各国金融中介中占有主体地位。然而,近年来,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迅猛发展削弱了银行的传统地位,金融中介机构发生了结构性的转变,出现了“非银行”化,即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重要性日益提高,银行金融机构的重要性相对下降的发展趋势。本文试图在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中介效应、货币性效应、金融倾斜逆转效应、工业集团投资金融化效应、金融资本垄断及他国经济增长的国际占有效应等方面阐述其产生的重要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庄毓敏  宋玮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步推进及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步伐逐渐加快,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通过自设机构、并购和依托战略合作伙伴等方式,逐步提升海外金融服务能力。2013年9月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商业银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际化战略成为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也为考察和研究商业银行效率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庄毓敏  宋玮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步推进及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步伐逐渐加快,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通过自设机构、并购和依托战略合作伙伴等方式,逐步提升海外金融服务能力。2013年9月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商业银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际化战略成为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也为考察和研究商业银行效率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军  
选取2000-2015年间我国商业银行发生的海外并购及新设投资活动作为分析样本,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效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无论采用哪种国际化模式,都与直接对外投资变量显著相关,"投资引导效应"发挥作用;在新设投资模式下,东道国经济增长率、银行资产收益率和地理距离等因素的显著性较强;在跨国并购模式下,东道国银行资本充足率、银行国际化经验等因素更为显著。为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应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人民币国际化及我国外向型经济战略转型,优化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提高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扬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显著增长,企业境外投资与对外贸易发展迅速,需要"走出去"的商业银行提供相应的配套金融服务。同时,我国银行业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中也迫切需要推进国际化经营。以国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伯银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浪潮已席卷全球。英国、美国、日本、西班牙四国银行国际化各有特色,但都属于发达国家的银行国际化,在它们崛起过程中都具有某些相同的"天时、地利与人和"条件。但是,各国银行国际化条件及其所采取的策略也存在较大差异,国际化水平和结果不同。本文详细分析了这四国银行国际化的经验与教训,旨在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提供借鉴、指导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邵新力   徐园园  
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从规模上讲已经可以称为世界上的大型银行,资产规模和资本实力位居世界前列,它们拥有国内市场大的客户和业务网络。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最优竞争战略是总成本领先战略,只有总成本领先战略才能将在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将国有商业银行自身能力与资源和外部环境建立起最佳联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军  
选取2000-2015年间我国商业银行发生的海外并购及新设投资活动作为分析样本,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效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无论采用哪种国际化模式,都与直接对外投资变量显著相关,"投资引导效应"发挥作用;在新设投资模式下,东道国经济增长率、银行资产收益率和地理距离等因素的显著性较强;在跨国并购模式下,东道国银行资本充足率、银行国际化经验等因素更为显著。为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应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人民币国际化及我国外向型经济战略转型,优化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提高国际化效率,为我国产能与资本输出提供金融支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葛兆强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成就巨大。但是,就总体而言,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水平是非常低的。目前,国内一些大银行的市值和一级资本规模都已进入了世界大银行的前列,但就经营的地域范围、业务范围、经营结构来讲,还不敢妄言国际化。截至2006年底,四大国有银行海外机构的总资产仅为2268亿元,只占总资产的1%。即使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国银行,若剔除香港,境外的资产总额也仅占总体的3%左右。由此可见,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依然是国内市场、国内业务和国内客户,参与金融国际分工和金融全球化程度很低,中国银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明坤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银行开始进行组织架构的变革。以客户为中心、专业化和垂直型的组织架构模式已经成为包括国际化银行在内的西方银行的主流模式。本文通过对几家典型国际化银行的考察发现,国际化银行的组织架构并没有统一的模式,但具有共同的特点,即以客户为中心设计组织架构、矩阵式结构应用普遍、组织架构与战略及环境相匹配、组织形式灵活等。中资银行可以得到的借鉴在于:组织架构不能"一劳永逸",需要不断调整;设计组织架构要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量体裁衣";进一步围绕客户设置前台部门;逐步推进业务线垂直管理;考虑对境外机构的区域管理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丁敬雯  
数字化转型在创新商业银行管理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信用风险。本文以2010—2021年140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基于战略数字化、业务数字化和管理数字化三个维度,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效应,并对国际同业先进经验进行了梳理总结。研究发现: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与信用风险水平总体存在先降后升的倒U型关系,随着转型的深入,数字化转型会通过银行盈利能力这一机制,产生明显的“信用风险优化”效应;战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短期影响不明显,业务数字化转型的“信用风险加剧”效应在短期较为明显;从长期来看,战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业务数字化转型均会产生“信用风险优化”效应,而管理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效应最为明显;异质性检验还发现,相比于非国有银行,国有银行通过数字化转型更有效地降低了信用风险水平,且数字化转型对大规模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优化”效应也更为明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建中  黄欣丽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银行国际化已逐渐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了解影响银行国际化的因素对分析银行国际化战略至关重要。此外,国内外对于银行国际化的研究大多只单一地关注于银行海外拓张的动因、区位选择、进入方式及对外直接投资绩效等方面。这些研究是相对静态的,具有国别性和时段性,忽略了银行国际化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基于此,文章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为基础,将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的纵向案例研究,讨论了导致这两家银行选择不同国际化路径的因素并构建出影响银行国际化战略选择因素的模型,在战略层面动态地讨论银行国际化趋势。基于研究,文章认为银行对国际化路径的选择主要受母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