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02)
- 2023(17814)
- 2022(14739)
- 2021(13547)
- 2020(11135)
- 2019(25638)
- 2018(25287)
- 2017(49076)
- 2016(26373)
- 2015(29721)
- 2014(29728)
- 2013(29374)
- 2012(27358)
- 2011(24814)
- 2010(25129)
- 2009(23305)
- 2008(22196)
- 2007(19766)
- 2006(17880)
- 2005(16391)
- 学科
- 济(112468)
- 经济(112348)
- 业(72810)
- 管理(72637)
- 企(58660)
- 企业(58660)
- 方法(46786)
- 数学(40251)
- 数学方法(39895)
- 中国(38220)
- 银(35267)
- 银行(35120)
- 行(33517)
- 融(32685)
- 金融(32684)
- 农(30784)
- 地方(29210)
- 财(27676)
- 制(27651)
- 业经(26490)
- 学(21496)
- 农业(21262)
- 贸(21099)
- 贸易(21078)
- 易(20392)
- 理论(18323)
- 务(17529)
- 财务(17450)
- 财务管理(17416)
- 技术(17046)
- 机构
- 大学(372501)
- 学院(370901)
- 济(153623)
- 经济(150240)
- 管理(144573)
- 研究(128568)
- 理学(123307)
- 理学院(121952)
- 管理学(120054)
- 管理学院(119384)
- 中国(106787)
- 京(80778)
- 科学(76055)
- 财(72696)
- 所(64075)
- 中心(60333)
- 农(60263)
- 研究所(57927)
- 财经(57488)
- 江(56034)
- 业大(52389)
- 经(52239)
- 北京(51813)
- 范(49373)
- 师范(48911)
- 经济学(47179)
- 农业(46861)
- 州(46707)
- 院(46444)
- 财经大学(42832)
- 基金
- 项目(245615)
- 科学(193241)
- 研究(182992)
- 基金(177495)
- 家(153252)
- 国家(151906)
- 科学基金(130795)
- 社会(115755)
- 社会科(109858)
- 社会科学(109831)
- 省(95507)
- 基金项目(93594)
- 教育(83555)
- 自然(82905)
- 自然科(80980)
- 自然科学(80965)
- 划(80066)
- 自然科学基金(79518)
- 编号(75193)
- 资助(73540)
- 成果(61761)
- 发(55761)
- 重点(54868)
- 部(54285)
- 课题(52177)
- 创(50872)
- 国家社会(47615)
- 创新(47426)
- 教育部(47007)
- 科研(46270)
- 期刊
- 济(171934)
- 经济(171934)
- 研究(118689)
- 中国(76953)
- 融(58699)
- 金融(58699)
- 农(55783)
- 学报(55477)
- 管理(53741)
- 财(53484)
- 科学(51620)
- 教育(43368)
- 大学(42644)
- 学学(39889)
- 农业(36902)
- 技术(31555)
- 财经(28552)
- 业经(28108)
- 经济研究(27466)
- 经(24273)
- 问题(22761)
- 理论(19867)
- 图书(19614)
- 业(19006)
- 贸(18243)
- 实践(18139)
- 践(18139)
- 国际(17780)
- 技术经济(17550)
- 现代(17081)
共检索到577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冯嗣全 欧阳令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廷科 冯嗣全
银行国际化一方面会促进金融发展,另一方面也将导致金融脆弱。本文以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我国银行国际化从不同方面促进金融发展以及导致金融脆弱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对两种不同效应从整体宏观的角度进行比较,得出银行国际化正效应大于负效应的结论,从而在理论上回答了政策当局是否应当推行银行国际化的问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月晓
金融功能的国际化进程,通常按以下次序演进:结算功能的国际化→融资功能的国际化→资产管理功能的国际化。金融功能国际化高级阶段的到来,加速了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步伐。中国银行业加速国际化,改变了我国国际债务的管理形式、促进了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改变和规模集中,也增加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难度。银行业国际化提高了银行机构金融服务的能力,使银行经营效率提高,增强了与国际金融机构的联动性。
关键词:
国际金融 金融开放 银行业国际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国际业务部课题组 陈爱平 孙国申 高向阳 李丹 王佳佳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银行国际化已逐渐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股改上市后的中国工商银行站在了崭新的历史起点,全面推进国际化经营,构建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将成为未来面临的主要挑战和任务之一。本文在梳理评析银行国际化理论,比较研究花旗、汇丰银行国际化发展战略和成功经验共性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工商银行由本土领先银行发展成为国际一流大银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的远景目标、中长期目标和中期目标,特别强调要发挥人民币优势,实现品牌境外延伸;创新海外机构网络布局,实现业务转型,铸造核心竞争力等措施。
关键词:
工商银行 商业银行 国际化 发展战略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詹向阳 樊志刚 马素红 王婕
作为国际金融市场新生力量的伊斯兰金融,不仅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表现出色,而且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其商业原则与中资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经营理念有契合点,其核心分布区域也与中资银行境外目标市场有较高重合度,从而为中资银行开展跨国经营提供了新的业务蓝海。中资银行拓展伊斯兰银行业务可考虑以下策略:及早建立伊斯兰教义委员会;首先从国内的适宜区域展开伊斯兰银行业务的尝试;结合不同市场的政策要求和特点,采取不同形式开展伊斯兰金融业务;在伊斯兰世界开展伊斯兰金融业务应特别强调员工本地化;适当弱化"盈利"的口号,而更多强调"客户基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蒋海曦 蒋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的加快,银行业的国际化已经成为推进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一些学者根据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和演进规律,将银行发展的国际化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从而形成了银行国际化发展阶段理论。但我国学者相对于中国银行的国际化发展阶段研究较少,没有明确地划分出发展的不同阶段。因此,本文在对银行国际化阶段理论进行归纳、梳理和评析的基础上,认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具有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根据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及表现特征,应将其国际化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国际化阶段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明铭 宋瑞敏
我国银行国际化已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如何选择优先开拓的目标区域,是银行"走出去"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在对西方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实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东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贲圣林 陆高飞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开启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虽然新发展格局突出了国内市场的重要性,但是中国融入世界的脚步没有停滞,反而是更加坚定。"双循环"经济模式不仅要求充分利用国内资源,还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中国融入世界的发展战略决定中国必须拥有一些可提供全球性金融服务的国际化中资银行。针对"十四五"规划下的新发展格局,中资银行应以"四个侧重"推进高质量国际化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建清
2012年,中国工商银行迎来了跨国经营20周年。20年来,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同行,工商银行的国际化经营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史上书写了"扬帆出海"的华彩篇章。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葛兆强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无论从微观还是宏观层面看,国内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都是一种必然趋势、一个必然选择。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这种趋势将进一步加速。但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菲雅 蒋若凡 陈泽明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举行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一个新的重要节点。在"一带一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之下,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迎来了崭新的机会。通过采集2012—2016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人员国际化、业务国际化以及利润国际化三方面出发构建了一套商业银行国际化程度的三级指标评价体系,估算出四大银行的国际化发展指数,并对它们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以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进而尝试提出四大银行未来国际化发展战略的相关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虹 艾治润
现代金融的发展趋势是金融与高科技的结合,本文从对金融高科技的理解出发,剖析金融高科技对银行业务创新的动因,分析金融高科技对银行业务创新的深层次效应,提出了信息技术和金融创新的相互作用使两者的边界趋于模糊,以及金融创新逐步适应科技创新的趋势。
关键词:
金融高科技 银行金融业务 创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宇峰 王奇波
本文主要研究会计国际化视野下的国有银行改制上市与金融稳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认为,在转型期的国有银行改制上市过程中,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将会带来损益的剧烈波动。在中国特殊的银行信用制度下,银行系统会将很小的经济波动或者银行支付危机放大,最终极有可能酿成金融的剧烈震荡。因此,在国有银行改制上市过程中,应充分研究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慎重地做出相关决策,将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之内。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国有银行 改制上市 金融稳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岳毅
在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创新浪潮推动下,西方商业银行出现全面改革。他们长期实施的是以提高盈利为宗旨的服务竞争机制,随着银行间竞争日趋激化,金融风险增大,银行现代化改革出现重大变化,即国际金融业的电子化势在必行。我国商业银行在不断开放的环境中,与国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