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56)
2023(5537)
2022(4023)
2021(3439)
2020(2740)
2019(6260)
2018(6345)
2017(12668)
2016(6760)
2015(7825)
2014(7945)
2013(7490)
2012(6630)
2011(5907)
2010(5867)
2009(5564)
2008(5550)
2007(5015)
2006(4708)
2005(4666)
作者
(18847)
(15484)
(15299)
(14964)
(9818)
(7346)
(7213)
(6070)
(5826)
(5547)
(5346)
(5233)
(5018)
(4943)
(4854)
(4853)
(4575)
(4561)
(4531)
(4297)
(3956)
(3864)
(3592)
(3578)
(3561)
(3529)
(3453)
(3447)
(3155)
(3093)
学科
(28897)
经济(28866)
(16864)
银行(16718)
(16237)
管理(15984)
(15505)
(13411)
(12405)
企业(12405)
方法(11389)
(10691)
金融(10691)
中国(10505)
数学(9727)
数学方法(9673)
业务(9303)
(8856)
制度(8855)
(8276)
银行制(8011)
业经(7493)
(6565)
地方(6127)
(5979)
贸易(5971)
(5828)
(5733)
农业(5553)
(5466)
机构
大学(93095)
学院(91816)
(42853)
经济(42043)
管理(33911)
中国(32940)
研究(32709)
理学(28053)
理学院(27799)
管理学(27428)
管理学院(27274)
(20812)
(19803)
(19428)
银行(18649)
(17339)
科学(17142)
(16356)
财经(16308)
中心(16060)
(15889)
(14901)
(14733)
经济学(14476)
研究所(14343)
经济学院(13126)
农业(12901)
(12626)
北京(12501)
金融(12434)
基金
项目(57825)
科学(46060)
研究(43512)
基金(42868)
(36613)
国家(36365)
科学基金(31453)
社会(29500)
社会科(28162)
社会科学(28152)
基金项目(22328)
(21866)
教育(19509)
自然(18561)
(18184)
自然科(18164)
自然科学(18162)
自然科学基金(17853)
编号(17200)
资助(17108)
成果(14069)
重点(13250)
(13109)
(13106)
国家社会(12920)
(11929)
课题(11910)
教育部(11558)
(11351)
创新(11285)
期刊
(46482)
经济(46482)
研究(33587)
(26984)
金融(26984)
中国(19226)
(15407)
(15263)
学报(12542)
管理(12387)
科学(12022)
大学(10034)
学学(9422)
农业(8828)
教育(8666)
国际(8665)
财经(8487)
经济研究(7913)
(7224)
技术(7067)
业经(7000)
问题(6835)
(6803)
理论(5370)
世界(5341)
农村(5221)
(5221)
(4972)
实践(4847)
(4847)
共检索到155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庄毓敏  宋玮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步推进及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步伐逐渐加快,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通过自设机构、并购和依托战略合作伙伴等方式,逐步提升海外金融服务能力。2013年9月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商业银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际化战略成为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也为考察和研究商业银行效率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庄毓敏  宋玮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步推进及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步伐逐渐加快,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通过自设机构、并购和依托战略合作伙伴等方式,逐步提升海外金融服务能力。2013年9月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商业银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际化战略成为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也为考察和研究商业银行效率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军  
选取2000-2015年间我国商业银行发生的海外并购及新设投资活动作为分析样本,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效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无论采用哪种国际化模式,都与直接对外投资变量显著相关,"投资引导效应"发挥作用;在新设投资模式下,东道国经济增长率、银行资产收益率和地理距离等因素的显著性较强;在跨国并购模式下,东道国银行资本充足率、银行国际化经验等因素更为显著。为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应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人民币国际化及我国外向型经济战略转型,优化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提高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军  
选取2000-2015年间我国商业银行发生的海外并购及新设投资活动作为分析样本,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效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无论采用哪种国际化模式,都与直接对外投资变量显著相关,"投资引导效应"发挥作用;在新设投资模式下,东道国经济增长率、银行资产收益率和地理距离等因素的显著性较强;在跨国并购模式下,东道国银行资本充足率、银行国际化经验等因素更为显著。为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应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人民币国际化及我国外向型经济战略转型,优化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提高国际化效率,为我国产能与资本输出提供金融支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曾俭华  
本文采用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对2004~2009年13家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测评,并就国际化经营对上述银行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化经营对于中国商业银行效率提高有积极影响,同时中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化进程初期应以服务原有客户为基点,分享其贸易结算、投资收益;在缺乏客户基础的地区新设海外分支机构、发放贷款等纯资产业务扩张上保持谨慎;通过发展非利息收入转变海外收入增长方式,实现海外业务稳步扩张和良性循环。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何正全  朱延圣  孙暄  
本文基于2011年至2019年中国商业银行季度数据,利用DEA-Malmquist模型测算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效率,探讨人民币国际化对中资银行效率的影响并分析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效率和规模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结算业务规模与股权结构不同的商业银行产生差异化影响。另外,银行业对外开放强化了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中资银行“走出去”强化了人民币国际化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促进作用,外资银行“引进来”强化了人民币国际化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小亚  胡婕  
大型银行的国际化发展已实现历史性跨越,下一阶段需要继续做实、做强,为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探索路径、积累经验随着我国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及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壮大,中国金融业"走出去"成为必然。其中,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业的主力军,近年来在"走出去"方面作出了诸多有益尝试,成为拉动中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浙江大学银行国际化课题组  
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发展仍与国际领先银行有较大差距,未来应紧密结合当地市场情况,提升多元化业务的开发和经营能力,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2015年,世界经济形势愈加复杂,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更加显著,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一带一路"战略逐步深化。在此背景下,中资银行的国际化脚步继续延伸,境外经营总量持续扩张,境外机构布局日趋完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但与此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汪建  吴英蕴  
在一浪高过一浪的金融兼并潮的直接推动下,银行国际化、金融全球 化的趋势业已形成。但是,关于银行跨国经营的利益和动机的理论问题的研究却相对 滞后。本文在系统总结国外相关研究的新近成果的基础上,分析认为银行国际化经营 的最终目的仍是利润最大化,而东道国优势、跨国银行垄断优势等均为体现比较优势 和竞争优势的重要外部条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怀邦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经历百年一遇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阵痛之后,全球金融体系面对已发生深刻变化的世界经济基本格局,开始了危机后的秩序重构与整合。英国《银行家》杂志近期公布的2010年全球1000家银行排名显示,全球银行业呈现"西方既白东方更亮"、新兴经济体银行快速崛起的特点,特别是中国银行业的表现引人注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韩长征  
中国加入WTO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推进了中资银行的国际化进程,为其带来了诸多的业务机遇,开辟了新的盈利空间,有利于提升竞争力,降低汇率风险;同时,也使得中资银行面临盈利模式转型、更大的竞争压力与新的风险。中资银行应以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为突破口,积极发展海外人民币业务,增设海外机构,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加强产品创新和管理体制创新,加强国际金融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在海外机构管理体制创新方面,可探索三种途径,即增设海外子银行,试行国际业务事业部制和组建非银行子公司。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宏博  
本文着眼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这一背景之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研究。文章采用DEA理论模型,合理选取银行效率输入与输出指标,基于十六家上市银行2007-2011年的相关运营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在数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主要方向。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冯嗣全  欧阳令南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论证了银行规模经济与国际化的关系,并运用斯蒂格勒的生存技术,对英美和我国不同规模银行的规模经济状况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纯粹国内经营的银行,国际化经营的银行可以获得更大的规模经济:以规模论,大银行的规模经济状况明显好于超大型银行或小型银行。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对规模经济的追逐是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巨大动因,并提出了我国银行国际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蒋海曦  
目前,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及第四大支付货币,而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直接影响人民币的国际化。通过修正企业国际化水平公式,可以测量出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通过对中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外国典型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进行测算,可发现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现有水平与国际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有较大差距,且发展很不平衡。要提高中国国有银行的国际化水平,必须运用新途径、新手段以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对原有的"企业走出去,形成人民币国际化,从而使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战略进行反思及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