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36)
- 2023(7971)
- 2022(6684)
- 2021(6253)
- 2020(5283)
- 2019(11300)
- 2018(11084)
- 2017(21671)
- 2016(11382)
- 2015(12142)
- 2014(11670)
- 2013(11255)
- 2012(9967)
- 2011(8861)
- 2010(8831)
- 2009(8420)
- 2008(8333)
- 2007(7458)
- 2006(6288)
- 2005(5926)
- 学科
- 济(36028)
- 经济(35980)
- 业(31861)
- 管理(29612)
- 企(24643)
- 企业(24643)
- 银(19316)
- 银行(19171)
- 行(17814)
- 方法(17607)
- 制(16394)
- 数学(15455)
- 数学方法(15274)
- 中国(13280)
- 融(12466)
- 金融(12465)
- 财(12022)
- 险(10888)
- 保险(10796)
- 度(10404)
- 制度(10399)
- 业务(10242)
- 农(10071)
- 银行制(8576)
- 务(8543)
- 财务(8530)
- 财务管理(8508)
- 业经(8287)
- 企业财务(8135)
- 贸(7807)
- 机构
- 学院(148023)
- 大学(146283)
- 济(58020)
- 经济(56649)
- 管理(55405)
- 研究(46831)
- 理学(46643)
- 理学院(46139)
- 中国(45801)
- 管理学(45256)
- 管理学院(44978)
- 财(31999)
- 京(29996)
- 科学(27917)
- 财经(25275)
- 农(24535)
- 中心(23712)
- 所(23089)
- 经(23068)
- 银(22533)
- 江(22260)
- 银行(21514)
- 研究所(20891)
- 业大(20365)
- 行(19961)
- 农业(19548)
- 财经大学(19255)
- 州(18953)
- 经济学(18786)
- 北京(18513)
- 基金
- 项目(98182)
- 科学(77533)
- 基金(72644)
- 研究(70731)
- 家(63129)
- 国家(62608)
- 科学基金(54344)
- 社会(45687)
- 社会科(43259)
- 社会科学(43249)
- 省(37904)
- 基金项目(37791)
- 自然(35791)
- 自然科(35041)
- 自然科学(35030)
- 自然科学基金(34411)
- 教育(32801)
- 划(31969)
- 资助(30523)
- 编号(28409)
- 成果(22449)
- 重点(22056)
- 部(21487)
- 创(20625)
- 性(20354)
- 发(19920)
- 科研(19463)
- 课题(19396)
- 创新(19315)
- 国家社会(18972)
共检索到227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萌
本文以银行同业违约为压力情景,根据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14年的年报数据并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进行压力测试。研究表明压力情景下我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较强,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是能够导致银行体系瘫痪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另外,存放同业款项与拆出资金的损失效应,现金与中央银行存款的挤兑效应,以及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折价效应分别是流动性压力传递的敏感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的政策启示在于,银行流动性监管应该根据每家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地位、流动资产负债结构,以及连锁违约敏感因素与作用机理实施差异化的监管标准与救助方案。
关键词:
银行同业业务 流动性风险 压力测试 违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曼怡 薛路遥
为应对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现象,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的银行同业业务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但其在发展演变中所掩藏的风险显现了同业市场的脆弱性。本文基于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发展,运用信息熵思想建立双向风险敞口矩阵通过MATLAB的迭代逼近算法分析不同损失率下银行间流动性风险传染效应,结论显示大量同业业务所产生的资金和业务联动性,使得风险极易在银行间双向传染,同时不同类型银行的风险传染力度与抵御能力不同。对此本文认为各家银行应从外部经济环境、内部资源整合、社会融资需求和金融监管政策四大方面综合考虑,通过加强资金联动管理和风险管理引导银行同业业务向健康、透明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
关键词:
银行同业业务 利率市场化 风险 传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卞家涛 余珊萍
文章基于宏观经济波动、同业风险传染和不同风险演化的视角研究了不同压力与复杂压力冲击下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风险。研究发现复杂压力冲击危害在一定范围内不随压力程度的增加而加大,滞胀背景下复杂压力冲击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危害将大于其他压力情景,复杂压力因素冲击并不比单一压力因素具有更强的危害,但银行体系流动性将随着压力的传递与深化出现复杂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卞家涛 余珊萍
文章基于宏观经济波动、同业风险传染和不同风险演化的视角研究了不同压力与复杂压力冲击下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风险。研究发现复杂压力冲击危害在一定范围内不随压力程度的增加而加大,滞胀背景下复杂压力冲击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危害将大于其他压力情景,复杂压力因素冲击并不比单一压力因素具有更强的危害,但银行体系流动性将随着压力的传递与深化出现复杂变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里阳
文章从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自身发展特点出发,探讨同业业务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如"虚拟性"放大流动性、同质性、过度依赖期限错配、监管不足等,基于此提出同业业务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五项对策:将同业资金纳入资本拨备范畴、积极维持资金稳定性、加强同业资产顺周期性监测、加快资产证券化进程、加强同业业务制度监管。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同业业务 流动性风险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周凯 袁媛
流动性风险是银行面临的最根本风险。压力测试是针对尾部风险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被巴塞尔委员会指定为识别、计量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重要工具,并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愈发得到重视。首先,参考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流动性覆盖率(LCR)"指标计算方法,以巴塞尔委员会对于标准流动性冲击定义的7个情景作为情景假设基础,基于现金流缺口分析模型构建了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模型;然后,以南京银行为例,以2012年末时点数据为基础模拟未来在可能的压力情景下该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状况;最后,根据压力测试结果,对该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模型进一步优化的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燕
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能帮助商业银行决策者科学判断金融体系可能面临的流动性冲击、承压能力及传染性风险,制定恰当的流动性管理决策,可以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例,假定在存款准备金上升和存款流失的压力测试情景下,通过分析流动性缺口率、备付金率、存贷比等相关流动性指标变化对其影响程度来评估城市商业银行可能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以及其管理防范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
流动性管理 压力测试 城市商业银行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晓丹 林炳华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基础性工作,无论是在宏观经济平稳发展时期还是经济大幅波动时期,流动性风险始终是金融市场关注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国宏观流动性较充裕,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风险可控,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本文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对银行流动性风险进行压力测试分析,研究极端市场情况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轻度压力情景下,商业银行流动性降低的幅度并不大。若经济不断恶化,市场环境处于严重压力情景时,银行流动性水平将急骤下降,银行将面临巨大流动性风险。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风险 压力测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金岷 李嘉文 吴非
本文使用11家上市银行的季度数据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银行流动性对银行风险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内外部融资流动性对商业银行风险有显著影响,但二者作用于银行风险的时间路径和作用存在差异。银行风险之于外部流动性的响应较为迅速,对于内部流动性而言有一定滞后;外部流动性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在时间序列上呈现衰弱周期,而内部流动性的影响则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加强。由此,在短期的流动性危机中,应更注重外部流动性的补充,但从长期来看,内部融资流动性才是商业银行风险的基础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金岷 李嘉文 吴非
本文使用11家上市银行的季度数据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银行流动性对银行风险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内外部融资流动性对商业银行风险有显著影响,但二者作用于银行风险的时间路径和作用存在差异。银行风险之于外部流动性的响应较为迅速,对于内部流动性而言有一定滞后;外部流动性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在时间序列上呈现衰弱周期,而内部流动性的影响则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加强。由此,在短期的流动性危机中,应更注重外部流动性的补充,但从长期来看,内部融资流动性才是商业银行风险的基础因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念鲁 徐丽丽 苗海宾
2013年6月份的"钱荒"事件充分暴露了流动性风险在同业之间的传染之快、后果之严重。本文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分析视角,构建了基于机构的网络模拟模型(ABNS),研究不同冲击下我国银行同业之间流动性风险的传染机制和后果,研究发现:第一,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和农业银行节点度最高,属于中心节点。第二,中心节点违约的后果尤为严重。第三,市场流动性收紧到阈值时违约机构大规模爆发。第四,组合冲击加深了传染后果,同时为2013年6月"钱荒"事件的发生提供了一些解释。第五,提出关注同业业务规模及其分布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同业业务 流动性风险传染 ABNS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念鲁 徐丽丽 苗海宾
2013年6月份的"钱荒"事件充分暴露了流动性风险在同业之间的传染之快、后果之严重。本文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分析视角,构建了基于机构的网络模拟模型(ABNS),研究不同冲击下我国银行同业之间流动性风险的传染机制和后果,研究发现:第一,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和农业银行节点度最高,属于中心节点。第二,中心节点违约的后果尤为严重。第三,市场流动性收紧到阈值时违约机构大规模爆发。第四,组合冲击加深了传染后果,同时为2013年6月"钱荒"事件的发生提供了一些解释。第五,提出关注同业业务规模及其分布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同业业务 流动性风险传染 ABNS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易卓睿 李振
在信用事件“常态化”背景下,密切关注债券市场的风险传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究了债券违约背景下信用风险与流动性相互传导的现象。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信用债违约率与融资流动性风险正相关,与利率债的资产流动性负相关。广义基金会通过抛售利率债来降低资产流动性,而融资流动性风险在中小银行去杠杆中起到中介效应作用。第二,融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间存在相互传导的现象,融资流动性风险越高,利率债的资产流动性越低。第三,2017年严监管时期,表现为融资流动性风险向信用风险的传导。第四,信用债的违约率与流动性分层指数正相关。流动性分层不仅降低了企业发行债券的净融资额,扩大了产业债的信用利差,而且在民企和国企的债券市场产生了流动性迁移效应。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朱元倩
本文围绕流动性风险的特殊性及其压力测试的关键要素,对微观机构进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总结,并探讨了巴塞尔III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与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的关系,给出宏观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为中国银行业实施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流动性覆盖率 净稳定资金比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利红
本文认为,目前国内银行业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中还存在:风险因子的选择缺乏考虑市场风险以及信用风险,风险因子权重的设计缺乏科学性和经济意义,以及忽略传染效应等问题。本文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实际,致力于解决以下问题:(1)如何设定风险因子和确定风险因子的权重,以及以什么标准来判断流动性风险;(2)自下而上地对单家银行及区域银行体系做流动性压力测试;(3)利用银行间市场,充分考虑冲击产生的第二轮效应。为开展压力测试及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
金融机构 流动性风险 压力测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