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31)
- 2023(11352)
- 2022(9429)
- 2021(8611)
- 2020(7336)
- 2019(16244)
- 2018(15970)
- 2017(32085)
- 2016(17167)
- 2015(19028)
- 2014(19187)
- 2013(18779)
- 2012(17226)
- 2011(15241)
- 2010(15675)
- 2009(15270)
- 2008(15668)
- 2007(14462)
- 2006(13206)
- 2005(12546)
- 学科
- 业(84731)
- 企(78874)
- 企业(78874)
- 管理(73021)
- 济(71452)
- 经济(71331)
- 财(30493)
- 方法(28285)
- 业经(28231)
- 制(27804)
- 农(25648)
- 务(22185)
- 财务(22157)
- 财务管理(22125)
- 银(21585)
- 银行(21440)
- 企业财务(21008)
- 数学(20358)
- 数学方法(20157)
- 行(20039)
- 策(18280)
- 农业(18055)
- 中国(17414)
- 体(16863)
- 技术(16836)
- 划(15062)
- 体制(14872)
- 融(14788)
- 金融(14786)
- 理论(13650)
- 机构
- 学院(247836)
- 大学(240906)
- 济(109996)
- 经济(107790)
- 管理(102580)
- 理学(86110)
- 理学院(85407)
- 管理学(84556)
- 管理学院(84078)
- 研究(76066)
- 中国(69912)
- 财(60165)
- 京(49382)
- 财经(45289)
- 经(40970)
- 江(40755)
- 科学(39323)
- 农(37112)
- 所(36847)
- 中心(36497)
- 财经大学(33228)
- 经济学(33088)
- 研究所(31962)
- 州(31926)
- 北京(31145)
- 业大(30134)
- 经济学院(29740)
- 商学(29720)
- 商学院(29450)
- 银(29394)
- 基金
- 项目(148486)
- 科学(119969)
- 研究(115568)
- 基金(109753)
- 家(91484)
- 国家(90570)
- 科学基金(81095)
- 社会(75797)
- 社会科(72000)
- 社会科学(71984)
- 省(58327)
- 基金项目(57059)
- 教育(52270)
- 自然(50174)
- 自然科(49023)
- 自然科学(49013)
- 自然科学基金(48226)
- 编号(47106)
- 划(47017)
- 资助(45107)
- 成果(38627)
- 制(35649)
- 创(34303)
- 业(34248)
- 部(34073)
- 重点(32443)
- 课题(32268)
- 发(31556)
- 性(31501)
- 创新(31147)
- 期刊
- 济(132950)
- 经济(132950)
- 研究(80820)
- 财(52023)
- 中国(51829)
- 管理(45113)
- 融(42121)
- 金融(42121)
- 农(36489)
- 科学(28603)
- 学报(26222)
- 财经(23857)
- 农业(23717)
- 业经(23417)
- 技术(22913)
- 大学(22247)
- 教育(21579)
- 学学(21303)
- 经(20394)
- 经济研究(20165)
- 问题(16464)
- 财会(14607)
- 技术经济(14201)
- 业(14034)
- 现代(13770)
- 贸(13722)
- 国际(12817)
- 世界(12601)
- 会计(12262)
- 理论(12075)
共检索到399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汤自勤
要从根本上遏制逃废债,我国应进一步加大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和深度,加强法制建设,提升法制观念,抵制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建设良好的执法环境。这是一个重大而长期的任务,必须通过全社会长期的共同努力来达到。而银行业在现阶段对遏制逃废债能否有所作为?笔者认为,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银行同业联手遏制企业“逃废债”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申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戴荷友 郑士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卢国锋
企业通过破产、重组等形式逃废银行债务严重危害了银行资金的安全,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增大了金融风险。目前,企业逃废债务的形式日益多样化,手段也愈来愈高明。但究其实质,基本上都是利用公司有限责任制度及破产法的相关规定来逃废银行金融债务。本文剖析企业逃废债务几种主要形式,从法律角度探讨商业银行金融债权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
逃废债 银行债权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