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7)
- 2023(10612)
- 2022(9145)
- 2021(8373)
- 2020(7186)
- 2019(16578)
- 2018(16446)
- 2017(31952)
- 2016(17546)
- 2015(19977)
- 2014(20403)
- 2013(20526)
- 2012(19779)
- 2011(18145)
- 2010(18465)
- 2009(17400)
- 2008(17706)
- 2007(16411)
- 2006(14561)
- 2005(13687)
- 学科
- 济(79204)
- 经济(79131)
- 业(47103)
- 管理(43904)
- 企(34447)
- 企业(34447)
- 方法(32007)
- 数学(28323)
- 数学方法(28106)
- 中国(26089)
- 银(24499)
- 银行(24354)
- 行(22930)
- 农(22849)
- 地方(22328)
- 制(21269)
- 融(18621)
- 金融(18619)
- 财(18157)
- 业经(16915)
- 农业(15372)
- 贸(15191)
- 贸易(15179)
- 学(14816)
- 易(14648)
- 度(13496)
- 制度(13488)
- 地方经济(12207)
- 业务(11976)
- 发(11565)
- 机构
- 学院(256301)
- 大学(255210)
- 济(108066)
- 经济(105573)
- 管理(94207)
- 研究(92484)
- 中国(79761)
- 理学(78101)
- 理学院(77143)
- 管理学(75873)
- 管理学院(75383)
- 京(56099)
- 科学(56092)
- 财(52775)
- 农(49265)
- 所(49009)
- 中心(44134)
- 研究所(43996)
- 江(41958)
- 财经(40501)
- 农业(38809)
- 业大(37694)
- 经(36515)
- 北京(36460)
- 州(34237)
- 范(34043)
- 师范(33688)
- 经济学(33472)
- 院(32395)
- 经济学院(30271)
- 基金
- 项目(157816)
- 科学(122003)
- 研究(116119)
- 基金(111190)
- 家(96328)
- 国家(95435)
- 科学基金(80172)
- 社会(71886)
- 社会科(68009)
- 社会科学(67989)
- 省(63115)
- 基金项目(58346)
- 划(52982)
- 教育(52775)
- 自然(50521)
- 自然科(49276)
- 自然科学(49260)
- 自然科学基金(48360)
- 编号(48358)
- 资助(47077)
- 成果(40312)
- 发(39376)
- 重点(35921)
- 部(34853)
- 课题(34252)
- 创(32262)
- 发展(31602)
- 展(31081)
- 科研(30373)
- 创新(30275)
- 期刊
- 济(126771)
- 经济(126771)
- 研究(84007)
- 中国(57671)
- 农(46122)
- 融(44195)
- 金融(44195)
- 财(40629)
- 学报(39580)
- 科学(36143)
- 管理(33527)
- 农业(29652)
- 大学(29241)
- 教育(27528)
- 学学(27490)
- 技术(22142)
- 业经(21206)
- 财经(20129)
- 经济研究(19833)
- 经(17077)
- 问题(16734)
- 业(16103)
- 理论(13845)
- 贸(13630)
- 技术经济(13433)
- 实践(12568)
- 践(12568)
- 国际(12547)
- 商业(12436)
- 统计(12178)
共检索到415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肖崎 阮健浓
本文分析中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现状及风险,特别对民生和兴业两家银行的同业业务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银行同业业务有利于金融机构之间资金的相互调剂,但同时其快速发展也改变了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方式,银行同业业务具有高杠杆操作、期限结构严重错配、依赖批发市场融资等特征,这增强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系统关联性和内在脆弱性。因此,监管当局对同业业务宜疏不宜堵,应构建一个有效的、激励相容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同时还需要加快推进金融体系的配套改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霞
近年来,我国金融同业业务快速发展,金融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规模不断壮大,占总资产和总负债比重不断提高。发展金融同业业务对优化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风险隐患,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规范。
关键词:
金融同业 快速发展 有利影响 风险隐患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一非 廖为鼎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迅速发展。本文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了同业业务快速发展的动因,指出当前同业业务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要改进货币政策调控模式,提高审慎监管标准,规范同业业务的统计和会计核算,引导同业业务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同业业务 金融风险 买入返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黎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宏观背景下,银行保险作为金融服务融合的产物,已成为银行和保险业开辟新市场、提高利润率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历程入手,分析了我国银行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外国银行保险市场发展的经验,阐述了我国银行保险战略转型的意义。同时探索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对策,提出了金融控股集团模式下银行保险一体化的战略发展思路。
关键词:
银行保险 战略转型 思考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翟光宇 何玉洁 孙晓霞
针对近年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迅速发展的现实背景,本文对上市银行同业业务与银行风险的关系进行分析。本文首先利用统计分析,对上市银行同业资产规模与贷款资产规模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同业资产近年来的发展是以贷款资源为成本的,并且中小上市银行同业资产发展相对激进。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蓬勃兴起,说明同业业务不再仅仅行使银行间调节头寸流动性的职能。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本文推理同业业务兴起的原因是出于盈利和规避监管的需要,从而增加了银行风险。接下来本文通过构造违约概率模型,得出同业业务波动容易造成银行间市场的传染性风险,最后本文运用计量分析,得出同业资产的上升加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其中股份制银行影响更明显。
关键词:
同业拆借 银行风险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毛维静 田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里阳
文章从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自身发展特点出发,探讨同业业务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如"虚拟性"放大流动性、同质性、过度依赖期限错配、监管不足等,基于此提出同业业务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五项对策:将同业资金纳入资本拨备范畴、积极维持资金稳定性、加强同业资产顺周期性监测、加快资产证券化进程、加强同业业务制度监管。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同业业务 流动性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肖崎 邓旭婧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业务快速发展,其中股份制银行最为突出。本文对我国7家上市股份制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水平和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国际间比较,借鉴香港地区及英美国家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的经验,针对我国股份制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股份制银行 非利息收入业务 国际对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焕香
中间业务作为银行的三大支柱业务之一,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一样,正起着日趋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山西省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探讨,并根据现存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山西农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策略。
关键词:
中间业务 网上银行 发展策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蓓
香港是亚洲重要的金融中心,银行业在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本文首先简要描述了香港宏观经济复苏的主要特征,然后对香港银行业经营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指出:香港银行业仍面临利差收窄、房产泡沫、分业监管等潜在的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鹤 张启文
利用2006年1~12月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分析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经济正常时期和上行时期,随着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的增加,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会显著降低;在经济下行时期,随着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的增加,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会显著增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来自于风险传染和融资流动性两个方面。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曹真 王阁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同业业务成为与公司业务、私人业务并列的三大主线业务之一。在实体经济低迷、公司业务萎缩的背景下,相较大型银行,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及机构业绩的冲击影响更大,导致中小银行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同业业务扩张,其背后隐藏的风险不容忽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章向东 姚斌
本文在对同业业务发展及其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同业业务的顺周期性进行分析和评估。通过测算弹性系数表明,同业负债对名义GDP的弹性系数大于广义信贷;通过HP滤波方法发现,"同业负债/GDP"偏离度要明显大于"广义信贷/GDP"等指标,即"同业负债"顺周期性表征功能更强,在宏观审慎管理实践中,可视为有效的补充监测指标。为规范发展同业业务,要尽力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负债结构,同时控制部分类型业务的规模;创新宏观审慎指标和工具,加强监测分析和流动性风险管控;利用部际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间沟通和信息共享制度建设。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同业业务 顺周期 宏观审慎监管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曹真 王阁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同业业务成为与公司业务、私人业务并列的三大主线业务之一。在实体经济低迷、公司业务萎缩的背景下,相较大型银行,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及机构业绩的冲击影响更大,导致中小银行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同业业务扩张,其背后隐藏的风险不容忽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