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834)
2022(783)
2021(781)
2020(662)
2019(1610)
2018(1576)
2017(3583)
2016(1773)
2015(2018)
2014(2084)
2013(2083)
2012(1911)
2011(1834)
2010(1689)
2009(1663)
2008(1869)
2007(1767)
2006(1768)
2005(1768)
2004(1672)
作者
(5213)
(4085)
(4031)
(3999)
(2648)
(2033)
(1932)
(1746)
(1605)
(1513)
(1482)
(1429)
(1423)
(1361)
(1315)
(1297)
(1296)
(1197)
(1192)
(1183)
(1109)
(1052)
(1032)
(1032)
(1003)
(975)
(956)
(913)
(855)
(853)
学科
(14278)
银行(14133)
(12893)
(10143)
业务(9141)
(8064)
制度(8063)
银行制(7980)
(6009)
金融(6009)
(4455)
经济(4454)
(3157)
(2999)
企业(2999)
管理(2985)
方法(2621)
数学(2444)
数学方法(2443)
(2178)
体制(2133)
中国(1876)
(1485)
中国金融(1433)
组织(1267)
(1181)
财务(1180)
财务管理(1177)
企业财务(1117)
会计(1026)
机构
大学(20928)
学院(20006)
(16038)
银行(15372)
中国(14472)
(14217)
(9239)
经济(8960)
管理(7413)
(7111)
金融(7008)
研究(6714)
(6264)
人民(5678)
理学(5246)
(5242)
理学院(5206)
分行(5195)
管理学(5173)
管理学院(5139)
国人(5056)
中国人(5053)
中国人民(4996)
中心(4850)
(4780)
财经(4736)
人民银行(4515)
农业(4326)
(4319)
(4186)
基金
项目(9978)
基金(7706)
科学(7474)
研究(6762)
(6409)
国家(6365)
科学基金(5490)
社会(4226)
社会科(4081)
社会科学(4080)
资助(3886)
基金项目(3834)
自然(3643)
自然科(3569)
自然科学(3565)
自然科学基金(3502)
(3333)
教育(3033)
(2873)
编号(2371)
(2367)
重点(2221)
(2171)
教育部(2158)
(2116)
成果(2083)
(2035)
大学(2022)
科研(2010)
人文(1970)
期刊
(20889)
金融(20889)
研究(10400)
(8955)
经济(8955)
中国(5156)
(5047)
(4473)
农村(2959)
(2959)
学报(2898)
农村金融(2854)
财经(2826)
管理(2669)
理论(2648)
实践(2518)
(2518)
科学(2501)
中国金融(2354)
国际(2354)
(2266)
大学(2261)
学学(2221)
上海(1847)
(1738)
(1693)
浙江(1693)
武汉(1518)
(1518)
(1423)
共检索到45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剑  
虽然一般通称"去杠杆",但事实上,真正引起风险的并不是杠杆自身,而在于"期限错配""资产荒"背景下的银行"创新"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始进入结构调整期,经济增速放缓,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同时,银行业不良率显著攀升,银行不良资产包袱加大,也使得银行的信贷投放意愿下降,尤其是对公短期贷款(最能反映经济活跃程度的贷款)投放量近年同比大幅萎缩。与此同时,自2014年底起,央行为支持实体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剑  
虽然一般通称"去杠杆",但事实上,真正引起风险的并不是杠杆自身,而在于"期限错配""资产荒"背景下的银行"创新"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始进入结构调整期,经济增速放缓,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同时,银行业不良率显著攀升,银行不良资产包袱加大,也使得银行的信贷投放意愿下降,尤其是对公短期贷款(最能反映经济活跃程度的贷款)投放量近年同比大幅萎缩。与此同时,自2014年底起,央行为支持实体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泽  
近年来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呈井喷式发展,在为商业银行带来了丰厚利润回报的同时,也显现出一系列问题:期限错配,造成流动性风险加大;与其他金融机构业务交叉,容易出现风险;通道业务设计复杂,增加了实业经济的成本;加大了监管难度。2014年监管新规推出,对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进行了规范和约束,因此有必要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欣  徐惟  
银行去杠杆过程中会将大量资金投入同业市场,从而鼓励同业投资业务的创新,改变同业市场的流动性结构,因此,在分析银行去杠杆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时需要考虑同业业务创新和流动性的市场调节能力。据此,以同业业务创新和银行流动性为调节变量,构建16家上市银行金融杠杆对系统性风险影响的含三向交叉项的非平衡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银行杠杆与系统性风险正相关,同业创新能力越强且流动性越低的银行执行去杠杆政策的效果越好,同业创新能力较弱或者流动性较高的银行执行该政策的效果较差,且不显著。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轶昕  程索奥  
中小银行公司业务的爆发式增长与中国经济在2008年企业大规模举债、2012年大规模非标融资、2016年刺激房地产的三次加杠杆有着密切的联系。2018年开始的防范重大金融风险,逐步稳妥地去杠杆,已成为监管当局和各家金融机构的共识。金融去杠杆的实现与中小银行公司的业务转型密不可分。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小银行公司业务的现状,然后从分析金融杠杆本质及已形成的事实入手,进一步研究了金融去杠杆的实现路径,随后对实现金融去杠杆对中小银行公司业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从稳定负债、回归服务实体本源、提升资产定价能力、量化风险管理四个方面提出了中小银行通过公司业务转型实现金融去杠杆和自身业务的长远发展的思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起东  
论银行同业自律何起东近几年来,为了维护金融业的合法、稳健运行,人民银行依法加大了金融监管力度,同时,对商业银行提出了加强同业自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的要求。不少地方以签订同业公约的形式将同业自律付之实践,有的还成立了同业自律组织——银行同业公会。银行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勇  
从2010年至今,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进入了高速的扩张阶段。为了规避中国市场中存贷比、贷款规模等贷款限制,商业银行通过同业业务进行了金融创新,有效地降低了资本的占用,规避了规模限制。同业业务创新包括同业代付、同业偿付、票据和信托收益权的返售回购等,这些创新在当前我国市场中得到广泛应用。同业业务创新都面临着期限不匹配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结构不匹配带来的信用风险,会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提高货币乘数和流通速度,加大金融传染的风险,值得市场参与者谨慎关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斌  
同业业务是商业银行与对公业务、个人业务并列的主体业务之一,具有综合性、交叉性以及复杂性的特征,是商业银行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的重要领域。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明显加快,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其中资产方同业资产的占比不断提高,负债方对同业负债的依赖也逐渐增强,商业银行依托同业非标业务的发展支撑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代盛  
2017年4月以来,银监会密集下发监管文件,推进开展银行业"三套利""三违反"和"四不当"专项治理工作。金融监管一时风声鹤唳,引发资本市场剧烈调整,债券市场资金市场波动越发剧烈,同业投资业务也面临不知所归的茫然局面。本文通过电话交流、拜访交流、会议交流等形式与近18家中小银行机构金融同业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和探讨。从对18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婷婷  
由于金融系统与货币政策制定的天然属性关系,文章利用Copula函数模型考察同业业务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同业业务对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产生一定干扰,对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具有积极和消极影响,其中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对物价稳定具有消极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鹤  张启文  
利用2006年1~12月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分析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经济正常时期和上行时期,随着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的增加,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会显著降低;在经济下行时期,随着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的增加,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会显著增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来自于风险传染和融资流动性两个方面。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盛  邱世蕊  
近年来,在同业新规的监管下,我国商业银行同业负债业务仍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其深层次原因在于金融市场深化和利率市场化改革。论文在分析当前商业银行同业负债业务发展趋势和原因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商业银行加强同业负债业务发展的策略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盛  邱世蕊  
近年来,在同业新规的监管下,我国商业银行同业负债业务仍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其深层次原因在于金融市场深化和利率市场化改革。论文在分析当前商业银行同业负债业务发展趋势和原因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商业银行加强同业负债业务发展的策略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曹真  王阁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同业业务成为与公司业务、私人业务并列的三大主线业务之一。在实体经济低迷、公司业务萎缩的背景下,相较大型银行,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及机构业绩的冲击影响更大,导致中小银行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同业业务扩张,其背后隐藏的风险不容忽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肖崎  阮健浓  
本文分析中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现状及风险,特别对民生和兴业两家银行的同业业务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银行同业业务有利于金融机构之间资金的相互调剂,但同时其快速发展也改变了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方式,银行同业业务具有高杠杆操作、期限结构严重错配、依赖批发市场融资等特征,这增强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系统关联性和内在脆弱性。因此,监管当局对同业业务宜疏不宜堵,应构建一个有效的、激励相容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同时还需要加快推进金融体系的配套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