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62)
2023(14197)
2022(12369)
2021(11725)
2020(9862)
2019(22414)
2018(22296)
2017(43451)
2016(23444)
2015(26322)
2014(25886)
2013(25364)
2012(23128)
2011(20771)
2010(20814)
2009(19412)
2008(19102)
2007(16871)
2006(14963)
2005(13405)
作者
(65267)
(53962)
(53655)
(51073)
(34437)
(25905)
(24402)
(20872)
(20606)
(19502)
(18593)
(18269)
(17213)
(17120)
(16674)
(16664)
(16032)
(15787)
(15515)
(15400)
(13389)
(13128)
(12975)
(12325)
(12183)
(12170)
(12082)
(12026)
(10840)
(10546)
学科
(84951)
经济(84827)
管理(74728)
(69919)
(61275)
企业(61275)
方法(38328)
数学(32468)
数学方法(32097)
(27127)
(25383)
(24052)
银行(23905)
中国(23765)
(22424)
(21809)
业经(21109)
技术(19660)
(17912)
(17745)
金融(17742)
地方(16577)
(16194)
财务(16126)
财务管理(16093)
理论(15905)
企业财务(15257)
(15225)
(15161)
贸易(15146)
机构
大学(323101)
学院(320145)
管理(131053)
(127067)
经济(124163)
理学(112609)
理学院(111403)
管理学(109709)
管理学院(109110)
研究(103642)
中国(85395)
(68863)
(62638)
科学(61836)
(50499)
财经(49267)
中心(48869)
(48378)
(48355)
研究所(45533)
业大(45320)
(44675)
北京(43479)
(40814)
师范(40465)
(39504)
经济学(38127)
(37733)
农业(37535)
财经大学(36788)
基金
项目(217342)
科学(172101)
研究(162551)
基金(158099)
(135969)
国家(134810)
科学基金(117381)
社会(102630)
社会科(97281)
社会科学(97258)
(85101)
基金项目(84225)
自然(75375)
教育(74497)
自然科(73626)
自然科学(73612)
自然科学基金(72317)
(70886)
编号(66281)
资助(64105)
成果(54273)
(49250)
(47996)
重点(47922)
课题(45444)
(45347)
创新(45236)
(43735)
国家社会(41872)
教育部(41859)
期刊
(140055)
经济(140055)
研究(100883)
中国(65718)
管理(50368)
(48982)
学报(46946)
(44603)
金融(44603)
科学(44276)
(43832)
教育(38096)
大学(36473)
学学(34095)
农业(28292)
技术(27897)
财经(24466)
业经(22375)
经济研究(21459)
(20690)
理论(17820)
问题(17497)
科技(17153)
图书(16557)
实践(16436)
(16436)
技术经济(15640)
现代(14812)
(14628)
(13890)
共检索到485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勇  
从2010年至今,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进入了高速的扩张阶段。为了规避中国市场中存贷比、贷款规模等贷款限制,商业银行通过同业业务进行了金融创新,有效地降低了资本的占用,规避了规模限制。同业业务创新包括同业代付、同业偿付、票据和信托收益权的返售回购等,这些创新在当前我国市场中得到广泛应用。同业业务创新都面临着期限不匹配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结构不匹配带来的信用风险,会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提高货币乘数和流通速度,加大金融传染的风险,值得市场参与者谨慎关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蒋筠  
伴随经济上行势头放慢,利率市场化趋势加快,金融机构不断在传统业务基础上寻求金融创新,同业业务得以飞速发展。业务层面扩充了银行资本规模,创造丰厚的利润空间,经济层面加速资金循环,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血液。但同业业务存在结构不合理、弱化实体经济等问题,过度扩张降低银行贷款经营能力,与信贷管制之间的博弈日益剧烈。本文从租值消散理论视角出发,结合国内外发展比较分析我国同业业务发展现状,剖析原因基础上研究同业业务突破信贷管制的效益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均衡点,以寻求同业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璐阳  
为进一步推广低碳理念和创新低碳金融服务,我国商业银行对现有绿色信贷制度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初步形成了"低碳信贷"概念。低碳信贷,顾名思义,就是在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制度基础上融入低碳概念,将原有绿色信贷模式进一步专业化为两维低碳信贷体系(见图1):一维是低碳企业贷款。进一步加大低碳产业、低碳企业规模化信贷的投放力度,力求低碳经济信贷化,助推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全面开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巴常锋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动力和实际成效不足,主要是由于绿色信贷高成本低收益、国内外银行间同业激烈竞争、绿色信贷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不足等发展瓶颈。新时期对于发展绿色信贷的创新突破应该采用O-W型扭转战略,在借鉴国外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完善绿色信贷机制,采取财政贴息、税收减免和信贷支持等方式,降低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成本、增加信贷收益,并从节能环保技术和人才储备方面增加对绿色产业的投入,进而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长远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琦  闵小文  胡琳  杨柳俊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谢萍  
伴随着金融管控的加强,2011年以来,区域银行同业业务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同业业务发展减少了金融管制产生的租值消散,拓展了同业市场功能和银行业务边界,对于减少宏观调控的负面影响、促进银行业务转型和差异化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但规避金融管制的银行同业业务也增加了交易费用和监管成本,使原有的统计信息失真,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和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压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泽  
近年来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呈井喷式发展,在为商业银行带来了丰厚利润回报的同时,也显现出一系列问题:期限错配,造成流动性风险加大;与其他金融机构业务交叉,容易出现风险;通道业务设计复杂,增加了实业经济的成本;加大了监管难度。2014年监管新规推出,对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进行了规范和约束,因此有必要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婷婷  
由于金融系统与货币政策制定的天然属性关系,文章利用Copula函数模型考察同业业务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同业业务对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产生一定干扰,对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具有积极和消极影响,其中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对物价稳定具有消极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杰  张衍骏  吴伟萍  
本文以台州农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从制度冲突视角出发,深入剖析农村信贷担保创新面临的发展障碍及成因,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钱雪松  李荣华  
本文运用中国商业银行2008—2014年的数据,从存贷比约束视角考察了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监管和演变问题。研究发现:其一,存贷比考核压力与商业银行利用同业业务实施信贷功能负相关;其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同业业务监管模式导致了"按下葫芦浮起瓢"现象,即银监会监管商业银行票据"买断+回购"业务导致同业代付业务兴起,进一步监管同业代付业务又催生了针对票据和非标准债权资产的买入返售;其三,商业银行运用同业业务实施信贷功能不仅推高了流动性风险,还加剧了经营风险。本文为银行同业业务"穿透式"监管提供了经验支撑,还对进一步完善银行监管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小英  许永洪  温丽荣  
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等形势迫使商业银行集体性进行创新转型,同业业务作为重要突破口呈快速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同业业务扩充了银行资金来源,提高了资产运用效率,但弱化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效应,社会资金"脱实向虚",且国有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外资银行等不同性质银行对货币政策影响呈现异质性。本文最后为规范同业业务、防范风险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轶  林恋  罗春蓉  
通过选取银行同业交易量、非银行同业交易量和货币供给变量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证实同业业务从银行同业渠道和非银行同业渠道对广义货币供给产生显著影响,长期内贡献力度约为10%,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非银行同业渠道。同业创造与广义货币乘数的相关性统计检验结果表明银行同业创造对广义货币乘数具有放大效应,加大了央行调控货币供给的难度。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各类型同业业务中买入返售类业务对广义货币供给产生的影响最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文胜  
2010年以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迅猛发展,从2010年到2013年底,理财业务余额突破10万亿元,但这种"中国式"理财业务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先天不足,存在一种"掩耳盗铃"的隐忧。在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已成主旋律,特别是伴随而来的经济下行风险已露端倪的今天,理财业务结构性失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剑  
虽然一般通称"去杠杆",但事实上,真正引起风险的并不是杠杆自身,而在于"期限错配""资产荒"背景下的银行"创新"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始进入结构调整期,经济增速放缓,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同时,银行业不良率显著攀升,银行不良资产包袱加大,也使得银行的信贷投放意愿下降,尤其是对公短期贷款(最能反映经济活跃程度的贷款)投放量近年同比大幅萎缩。与此同时,自2014年底起,央行为支持实体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剑  
虽然一般通称"去杠杆",但事实上,真正引起风险的并不是杠杆自身,而在于"期限错配""资产荒"背景下的银行"创新"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始进入结构调整期,经济增速放缓,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同时,银行业不良率显著攀升,银行不良资产包袱加大,也使得银行的信贷投放意愿下降,尤其是对公短期贷款(最能反映经济活跃程度的贷款)投放量近年同比大幅萎缩。与此同时,自2014年底起,央行为支持实体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