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36)
- 2023(14091)
- 2022(12424)
- 2021(11793)
- 2020(9850)
- 2019(22828)
- 2018(22682)
- 2017(44965)
- 2016(24441)
- 2015(27506)
- 2014(27770)
- 2013(27338)
- 2012(25208)
- 2011(22807)
- 2010(22840)
- 2009(21386)
- 2008(21136)
- 2007(18686)
- 2006(16781)
- 2005(15204)
- 学科
- 济(92648)
- 经济(92513)
- 管理(75521)
- 业(69483)
- 企(59309)
- 企业(59309)
- 方法(42113)
- 数学(36408)
- 数学方法(35972)
- 制(28152)
- 财(28029)
- 农(24974)
- 中国(24768)
- 银(24282)
- 银行(24135)
- 行(22670)
- 业经(21321)
- 学(19111)
- 贸(18473)
- 贸易(18462)
- 融(18204)
- 金融(18201)
- 地方(17972)
- 易(17964)
- 务(17316)
- 财务(17242)
- 财务管理(17206)
- 企业财务(16302)
- 理论(16094)
- 农业(15998)
- 机构
- 大学(345806)
- 学院(343518)
- 济(139075)
- 管理(137591)
- 经济(135854)
- 理学(117832)
- 理学院(116544)
- 管理学(114691)
- 研究(114572)
- 管理学院(114062)
- 中国(92623)
- 京(73513)
- 财(69765)
- 科学(67646)
- 所(57068)
- 财经(54422)
- 中心(52728)
- 农(52192)
- 江(51864)
- 研究所(51245)
- 经(49334)
- 业大(47947)
- 北京(46823)
- 范(44303)
- 师范(43963)
- 州(42213)
- 经济学(41689)
- 院(41382)
- 农业(40601)
- 财经大学(40448)
- 基金
- 项目(227160)
- 科学(178946)
- 研究(169667)
- 基金(165109)
- 家(141755)
- 国家(140547)
- 科学基金(121392)
- 社会(106415)
- 社会科(100809)
- 社会科学(100787)
- 省(87347)
- 基金项目(87183)
- 自然(78257)
- 教育(77972)
- 自然科(76370)
- 自然科学(76352)
- 自然科学基金(74980)
- 划(73514)
- 编号(70080)
- 资助(68845)
- 成果(58397)
- 部(51040)
- 重点(50180)
- 课题(48159)
- 发(47274)
- 创(47057)
- 制(44952)
- 教育部(44283)
- 创新(43823)
- 项目编号(43628)
- 期刊
- 济(155469)
- 经济(155469)
- 研究(109494)
- 中国(67477)
- 财(53768)
- 管理(51457)
- 学报(49856)
- 农(47580)
- 融(47030)
- 金融(47030)
- 科学(46835)
- 大学(38586)
- 教育(38347)
- 学学(36201)
- 农业(31270)
- 技术(28709)
- 财经(27097)
- 业经(24664)
- 经济研究(24098)
- 经(22963)
- 问题(19813)
- 理论(18770)
- 实践(17228)
- 践(17228)
- 图书(16815)
- 贸(16197)
- 现代(16093)
- 技术经济(15964)
- 科技(15646)
- 业(15148)
共检索到523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婷婷
由于金融系统与货币政策制定的天然属性关系,文章利用Copula函数模型考察同业业务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同业业务对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产生一定干扰,对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具有积极和消极影响,其中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对物价稳定具有消极作用。
关键词:
同业业务 货币政策 Copula函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吴燕生 张景智 胡逸闻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规模扩张和创新,存在突破金融监管、削弱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等问题。本文基于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现状和特点的分析,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货币创造功能和期限错配现象对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同业资产规模扩张,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平稳性和有效性;商业银行同业负债规模的扩大,会强化宽松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但会弱化紧缩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商业银行同业期限错配现象对社会融资规模存在负向影响。为此,要从引导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回归流动性管理本源、完善跨部门金融监管框架、推进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等方面,进一步减少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对货币政策传导的负面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文烈 南钦文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迅速,表现出增长速度快、合作范围广、品种多样化等特征,但也存在干扰货币政策和扰乱金融秩序等问题。本文在概括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以2005-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从理论及实证两个方面论证了同业业务的发展干扰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问题。结果显示,同业业务的发展,会削弱利率水平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反向抑制作用,并加强狭义货币供应量对货币政策目标的正向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得到更为规范的监管。
关键词:
同业业务 货币政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文烈 南钦文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迅速,表现出增长速度快、合作范围广、品种多样化等特征,但也存在干扰货币政策和扰乱金融秩序等问题。本文在概括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以2005-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从理论及实证两个方面论证了同业业务的发展干扰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问题。结果显示,同业业务的发展,会削弱利率水平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反向抑制作用,并加强狭义货币供应量对货币政策目标的正向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得到更为规范的监管。
关键词:
同业业务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小英 许永洪 温丽荣
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等形势迫使商业银行集体性进行创新转型,同业业务作为重要突破口呈快速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同业业务扩充了银行资金来源,提高了资产运用效率,但弱化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效应,社会资金"脱实向虚",且国有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外资银行等不同性质银行对货币政策影响呈现异质性。本文最后为规范同业业务、防范风险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成珍 宋锦玲
文章建立了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数理模型,并创新地将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新型同业业务引入到模型中,证明了在存在资本约束和不存在资本约束的条件下,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都会鼓励商业银行增加新型银行同业业务,使得商业银行承担更高的风险。文章还基于2007-2014年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广义矩估计法(GMM),得出的结论证实了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此外,经过实证检验得出资产规模越小、资产充足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弱的商业银行分别在存贷款利率以及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越倾向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货币政策 金融风险 风险承担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成珍 宋锦玲
文章建立了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数理模型,并创新地将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新型同业业务引入到模型中,证明了在存在资本约束和不存在资本约束的条件下,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都会鼓励商业银行增加新型银行同业业务,使得商业银行承担更高的风险。文章还基于2007-2014年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广义矩估计法(GMM),得出的结论证实了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此外,经过实证检验得出资产规模越小、资产充足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弱的商业银行分别在存贷款利率以及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越倾向于从事创新型银行同业业务。因此,研究建议监管部门注重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加强监管部门的合作,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利率定价机制。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货币政策 金融风险 风险承担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邵汉华 杨俊 廖尝君
根据银行信贷渠道理论,银行资产负债特征会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基于同业业务视角,利用1999~2013年中国89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同业业务在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传导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随着同业资产(负债)在总资产(总负债)比重的提高,银行信贷对货币政策敏感性降低,银行同业业务扩张显著地弱化了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相对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国有银行同业业务扩张对银行信贷渠道的弱化效应不显著。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健 周浩 佘焕宇
近年来,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已引起了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的较多关注,特别是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经营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充分以及规避金融监管、弱化宏观调控等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予以规范引导。银行同业业务及其相关议题正成为当前经济金融运行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因此,本文从分析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现状、主要动因入手,创新性地对银行同业业务、货币政策传导与金融风险防控的整体关系进行研究,并试图为构建一揽子政策框架提供一个全新视角。
关键词:
同业业务 货币政策传导 金融风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婷婷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逐渐从传统信用拆借演变为类信贷业务,一些银行通过同业业务实施监管套利、风险资产出表,同业业务的快速发展对原有货币政策传导体系形成干扰,甚至改变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渠道。使用25家A股上市银行2008-2018年数据,在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同业业务发展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理论上,同业业务能够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和强化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上述影响并同时对于不同银行伴有异质性。实证结论验证了理论推演的假设:同业业务发展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正相关,并对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具有强化作用;同业业务对大型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影响有限,但对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表现了较强的正相关性。分析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中小银行对货币宽松与否更为敏感,其同业业务发展程度与货币宽松情况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根据上述研究结论,监管政策应当更加关注银行体系分层结构下的同业业务发展引导,尤其是对于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应当逐步引导同业业务占比较高银行压缩同业资产,鼓励商业银行业务回归本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崎 阮健浓
银行同业业务是近年来兴起并蓬勃发展的一项新业务。本文主要分析我国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现状,研究银行同业业务可能对我国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带来的影响。银行同业业务在给微观主体带来利润和效率的同时,也给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带来了新的挑战。2013年我国银行业出现的两次"钱荒"事件充分暴露了同业业务存在的风险隐患,金融监管部门必须重视同业业务所产生的系统关联性,加强宏观审慎管理,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爆发。
关键词:
同业业务 货币政策 金融稳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玉伟
文章选取2005—2019年数据,基于时变参数模型分析了样本期间货币政策、同业业务与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对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同业业务规模越大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越高;在货币政策的债券市场传导过程中,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对债券市场流动性的中介效应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效应。随着金融监管政策的加强,同业业务对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程度有所降低,但仍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货币政策需关注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及其与其他非银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强化穿透式监管机制,避免较大波动所带来的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风险。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债券市场流动性 同业资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玉伟
文章选取2005—2019年数据,基于时变参数模型分析了样本期间货币政策、同业业务与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对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同业业务规模越大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越高;在货币政策的债券市场传导过程中,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对债券市场流动性的中介效应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效应。随着金融监管政策的加强,同业业务对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程度有所降低,但仍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货币政策需关注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及其与其他非银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强化穿透式监管机制,避免较大波动所带来的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风险。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债券市场流动性 同业资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莉 芮萍
货币政策作用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产生流动性传导,这直接关系到银行乃至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基于我国101家商业银行2009~2016年同业市场微观数据,通过运用动态面板模型的广义矩估计(GMM)方法研究货币政策对银行间市场资金流入和流出的不同作用,反映货币政策对我国银行流动性传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紧缩性货币政策使我国银行总体流动性呈恶性传导,相反,稳健宽松性货币政策使我国银行总体流动性呈良性传导,具体表现为对银行资金流入的正向影响大于资金流出。从银行异质性上看,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传导的影响依赖于银行资产规模的大小和自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多寡。研究结论为货币政策逆周期监管、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以及高效运用已有货币政策工具维护银行系统的稳定提供了经验支持。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商业银行 同业市场 流动性传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河南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课题组 张维
伴随着经济发展,非金融机构业务扩张,影子银行日益膨胀,游离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之外。影子银行拥有不完全信息高地优势,影响了信贷合约的性质,提高了非均衡配给的概率,使企业内源性融资和外源融资成本出现差异[1]。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融资难、融资贵现象越演越烈,很有必要对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间目标及政策目标作一探讨。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金融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