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58)
- 2023(16274)
- 2022(13481)
- 2021(12414)
- 2020(10366)
- 2019(23621)
- 2018(23157)
- 2017(44996)
- 2016(23124)
- 2015(25409)
- 2014(25188)
- 2013(24567)
- 2012(22318)
- 2011(20175)
- 2010(19965)
- 2009(18706)
- 2008(17071)
- 2007(14921)
- 2006(13062)
- 2005(11637)
- 学科
- 济(107409)
- 经济(107311)
- 管理(69101)
- 业(64965)
- 企(55764)
- 企业(55764)
- 方法(43337)
- 数学(38558)
- 数学方法(38174)
- 银(34749)
- 银行(34603)
- 行(32973)
- 融(31173)
- 金融(31166)
- 中国(30598)
- 制(27142)
- 地方(24990)
- 财(24838)
- 农(22552)
- 业经(22292)
- 技术(19208)
- 学(17433)
- 体(16737)
- 理论(16403)
- 贸(16263)
- 贸易(16244)
- 易(15781)
- 务(15748)
- 财务(15689)
- 财务管理(15658)
- 机构
- 学院(312561)
- 大学(310913)
- 济(144244)
- 经济(141528)
- 管理(124747)
- 理学(106947)
- 理学院(105991)
- 管理学(104431)
- 管理学院(103862)
- 研究(101460)
- 中国(90425)
- 财(66107)
- 京(62225)
- 科学(54910)
- 财经(52898)
- 中心(50905)
- 经(48111)
- 所(47418)
- 经济学(46909)
- 江(46395)
- 农(42953)
- 研究所(42689)
- 经济学院(42130)
- 业大(39766)
- 财经大学(39665)
- 北京(38320)
- 州(37547)
- 银(37367)
- 院(36672)
- 范(36663)
- 基金
- 项目(209785)
- 科学(168581)
- 研究(157223)
- 基金(155182)
- 家(132576)
- 国家(131492)
- 科学基金(116133)
- 社会(104823)
- 社会科(99749)
- 社会科学(99732)
- 省(82467)
- 基金项目(81605)
- 教育(72511)
- 自然(71984)
- 自然科(70463)
- 自然科学(70448)
- 自然科学基金(69239)
- 划(67892)
- 资助(62579)
- 编号(61875)
- 成果(49112)
- 创(48853)
- 部(46999)
- 重点(46832)
- 发(45820)
- 创新(44961)
- 国家社会(44446)
- 课题(42841)
- 教育部(41896)
- 人文(41140)
- 期刊
- 济(155621)
- 经济(155621)
- 研究(98307)
- 中国(62077)
- 融(57505)
- 金融(57505)
- 财(51850)
- 管理(49383)
- 学报(39392)
- 科学(39018)
- 农(37888)
- 大学(32117)
- 学学(30729)
- 技术(30144)
- 教育(29365)
- 财经(27607)
- 经济研究(26838)
- 经(23884)
- 农业(23392)
- 业经(23146)
- 问题(19311)
- 技术经济(17267)
- 理论(16006)
- 统计(15698)
- 贸(15356)
- 策(15294)
- 国际(14633)
- 科技(14366)
- 商业(14345)
- 实践(14128)
共检索到480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吴晗 张克菲
本文基于同业业务货币供给创造的视角,分析银行同业业务对货币供给量和实体经济融资规模的不同影响及其对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影响、金融去杠杆的政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同业业务可以创造信用货币,但这些资金并非全部流向实体经济。虽然短期内同业业务的发展有利于实体经济融资,但长期内不再显著,反而会提升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为此,应持续推进金融去杠杆政策,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优化实体经济融资结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轶 林恋 罗春蓉
通过选取银行同业交易量、非银行同业交易量和货币供给变量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证实同业业务从银行同业渠道和非银行同业渠道对广义货币供给产生显著影响,长期内贡献力度约为10%,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非银行同业渠道。同业创造与广义货币乘数的相关性统计检验结果表明银行同业创造对广义货币乘数具有放大效应,加大了央行调控货币供给的难度。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各类型同业业务中买入返售类业务对广义货币供给产生的影响最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辛兵海 刘雪薇 陶江
运用2006—2018年上市银行数据和非金融行业数据,以同业业务为主线对银行流动性创造指标进行结构划分,探究银行流动性创造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银行流动性创造对经济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非同业流动性创造对经济产出的促进作用较强,而同业流动性创造对经济产出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第二,相较于大型国有银行,中小型银行同业依赖性强,流动性创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较低。第三,应用HP滤波方法所测度的过度同业流动性创造,对实体经济无显著影响。第四,2016年“一行三会”出台的规范同业业务政策有效控制了过度同业流动性创造问题,并提升了同业流动性创造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流动性创造 实体经济 同业业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晔 程玉伟 黄振
本文通过构造商业银行同业和非同业流动性创造指标,研究了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总体和结构性影响,根据商业银行参与同业业务的不同程度分析了货币政策作用的异质性,并检验了商业银行参与同业业务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货币政策同时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增速和结构,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了银行总体流动性创造增速和非同业流动性创造增速,但是降低了同业流动性创造增速;第二,对参与同业业务程度不同的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具体为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了高参与度银行的同业流动性创造增速,提高了低参与度银行的同业流动性创造增速;第三,货币政策显著地改变了银行的同业资产持有比例,银行的风险越高,参与同业业务的程度越高。因此,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应该加强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配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及时进行预调微调;进一步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降低银行对同业业务的过度依赖。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同业业务 银行流动性创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成珍 宋锦玲
文章建立了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数理模型,并创新地将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新型同业业务引入到模型中,证明了在存在资本约束和不存在资本约束的条件下,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都会鼓励商业银行增加新型银行同业业务,使得商业银行承担更高的风险。文章还基于2007-2014年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广义矩估计法(GMM),得出的结论证实了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此外,经过实证检验得出资产规模越小、资产充足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弱的商业银行分别在存贷款利率以及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越倾向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货币政策 金融风险 风险承担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成珍 宋锦玲
文章建立了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数理模型,并创新地将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新型同业业务引入到模型中,证明了在存在资本约束和不存在资本约束的条件下,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都会鼓励商业银行增加新型银行同业业务,使得商业银行承担更高的风险。文章还基于2007-2014年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广义矩估计法(GMM),得出的结论证实了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此外,经过实证检验得出资产规模越小、资产充足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弱的商业银行分别在存贷款利率以及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越倾向于从事创新型银行同业业务。因此,研究建议监管部门注重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加强监管部门的合作,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利率定价机制。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货币政策 金融风险 风险承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婷婷
由于金融系统与货币政策制定的天然属性关系,文章利用Copula函数模型考察同业业务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同业业务对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产生一定干扰,对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具有积极和消极影响,其中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对物价稳定具有消极作用。
关键词:
同业业务 货币政策 Copula函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文烈 南钦文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迅速,表现出增长速度快、合作范围广、品种多样化等特征,但也存在干扰货币政策和扰乱金融秩序等问题。本文在概括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以2005-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从理论及实证两个方面论证了同业业务的发展干扰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问题。结果显示,同业业务的发展,会削弱利率水平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反向抑制作用,并加强狭义货币供应量对货币政策目标的正向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得到更为规范的监管。
关键词:
同业业务 货币政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文烈 南钦文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迅速,表现出增长速度快、合作范围广、品种多样化等特征,但也存在干扰货币政策和扰乱金融秩序等问题。本文在概括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以2005-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从理论及实证两个方面论证了同业业务的发展干扰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问题。结果显示,同业业务的发展,会削弱利率水平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反向抑制作用,并加强狭义货币供应量对货币政策目标的正向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得到更为规范的监管。
关键词:
同业业务 货币政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林睿
2013年中国M2与GDP的比值再创新高,但同时年内多次发生钱荒,这看似矛盾的经济现象引发各界对货币流向等问题的一系列思考。本文首先回顾2004年至今的利率市场表现,总结利率出现的两轮周期,探索两轮周期中国经济出现的不同特征;其次通过不同宏观数据的印证,重点分析第二周期中资金流向房地产和地方政府两个部门的比例和规模,在此基础上探索出现上述经济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指出2013年6月末钱荒的平息远非钱荒的真正结束,而是对中国经济有更深远影响的中长期钱荒的开始;最后,提出货币政策应从供给端管理、渠道端管理走向需求端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崎 阮健浓
银行同业业务是近年来兴起并蓬勃发展的一项新业务。本文主要分析我国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现状,研究银行同业业务可能对我国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带来的影响。银行同业业务在给微观主体带来利润和效率的同时,也给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带来了新的挑战。2013年我国银行业出现的两次"钱荒"事件充分暴露了同业业务存在的风险隐患,金融监管部门必须重视同业业务所产生的系统关联性,加强宏观审慎管理,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爆发。
关键词:
同业业务 货币政策 金融稳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吴燕生 张景智 胡逸闻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规模扩张和创新,存在突破金融监管、削弱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等问题。本文基于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现状和特点的分析,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货币创造功能和期限错配现象对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同业资产规模扩张,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平稳性和有效性;商业银行同业负债规模的扩大,会强化宽松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但会弱化紧缩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商业银行同业期限错配现象对社会融资规模存在负向影响。为此,要从引导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回归流动性管理本源、完善跨部门金融监管框架、推进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等方面,进一步减少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对货币政策传导的负面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连飞
本文将影子银行引入银行存款创造模型,在考虑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等因素的基础上,研究影子银行通过分流商业银行存款、改变信用创造从而影响货币供给的理论机制,并基于中国的现实数据运用BV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影子银行对货币供给的作用呈现一定的周期性特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社会总需求紧缩、流动性紧张,中国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张在总体上减少了货币供给。在经济低迷时,影子银行分流了商业银行存款,预留扣减率升高,削弱了银行信用创造的能力,减少了货币供给;同时,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之和可能低于影子银行的预留扣减率,从而使货币供给在影子银行漏损率的作用下又相应减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连飞
本文将影子银行引入银行存款创造模型,在考虑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等因素的基础上,研究影子银行通过分流商业银行存款、改变信用创造从而影响货币供给的理论机制,并基于中国的现实数据运用BV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影子银行对货币供给的作用呈现一定的周期性特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社会总需求紧缩、流动性紧张,中国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张在总体上减少了货币供给。在经济低迷时,影子银行分流了商业银行存款,预留扣减率升高,削弱了银行信用创造的能力,减少了货币供给;同时,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之和可能低于影子银行的预留扣减率,从而使货币供给在影子银行漏损率的作用下又相应减少。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货币供给 信用创造 BVAR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健 周浩 佘焕宇
近年来,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已引起了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的较多关注,特别是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经营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充分以及规避金融监管、弱化宏观调控等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予以规范引导。银行同业业务及其相关议题正成为当前经济金融运行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因此,本文从分析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现状、主要动因入手,创新性地对银行同业业务、货币政策传导与金融风险防控的整体关系进行研究,并试图为构建一揽子政策框架提供一个全新视角。
关键词:
同业业务 货币政策传导 金融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