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11)
- 2023(5073)
- 2022(4263)
- 2021(3849)
- 2020(3343)
- 2019(7436)
- 2018(7167)
- 2017(15154)
- 2016(7712)
- 2015(8635)
- 2014(8628)
- 2013(8752)
- 2012(8030)
- 2011(7184)
- 2010(7208)
- 2009(6952)
- 2008(7238)
- 2007(6640)
- 2006(5734)
- 2005(5387)
- 学科
- 济(33076)
- 经济(33045)
- 业(27250)
- 企(22120)
- 企业(22120)
- 管理(22051)
- 银(18432)
- 银行(18287)
- 行(16933)
- 制(16429)
- 方法(15117)
- 数学(13095)
- 数学方法(13032)
- 险(10819)
- 业务(10785)
- 保险(10728)
- 融(10487)
- 金融(10487)
- 度(10455)
- 制度(10453)
- 财(10400)
- 中国(9833)
- 银行制(9079)
- 产业(8902)
- 业经(8569)
- 务(7566)
- 财务(7565)
- 财务管理(7551)
- 企业财务(7268)
- 农(6914)
- 机构
- 学院(107432)
- 大学(106841)
- 济(49571)
- 经济(48568)
- 管理(45256)
- 理学(37630)
- 理学院(37340)
- 管理学(36995)
- 管理学院(36790)
- 中国(36224)
- 研究(31106)
- 财(26791)
- 京(21803)
- 银(21515)
- 财经(20839)
- 银行(20572)
- 行(19142)
- 经(18876)
- 江(16896)
- 中心(16839)
- 经济学(16010)
- 财经大学(15801)
- 融(15530)
- 金融(15258)
- 科学(15240)
- 经济学院(14569)
- 农(14442)
- 所(14300)
- 州(14091)
- 北京(14011)
- 基金
- 项目(66279)
- 科学(53362)
- 研究(50273)
- 基金(49947)
- 家(41326)
- 国家(40980)
- 科学基金(36782)
- 社会(34680)
- 社会科(33027)
- 社会科学(33017)
- 基金项目(26249)
- 省(25378)
- 自然(22331)
- 自然科(21771)
- 自然科学(21767)
- 教育(21462)
- 自然科学基金(21449)
- 资助(20936)
- 划(20583)
- 编号(19695)
- 成果(15332)
- 部(15104)
- 国家社会(14566)
- 发(14344)
- 重点(14291)
- 创(14234)
- 人文(13941)
- 制(13860)
- 性(13687)
- 教育部(13622)
共检索到174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蒋小敏
我国银行卡支付产业的业务许可制度通过准入限制给产业带来了特许权价值,但与此同时产业却呈现风险高发的态势。这与特许权价值假说是相悖的,该假说认为特许权价值具有内生的风险约束效应。本文以银行卡支付产业的网络效应为切入点,通过理论构建和案例分析,论证了当支付机构以序贯方式进入银行卡支付市场时,后进入支付机构不仅自身提供的服务风险水平比先进入支付机构的高,而且还推高了先进入支付机构和行业整体的风险水平。银行卡支付产业特许权价值不具有内生的风险约束效应,反而激励了支付机构采取风险更高的经营行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江山 佟孟华
金融科技发展给银行业带来了深刻变革,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实际成效也关系着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成败。本文从银行特许权价值的视角,为备受各界关注的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成效问题提供了一个解答。本文将特许权价值的约束设定纳入DLM理论模型,从效率和多元化的角度探讨金融科技通过特许权价值进而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制,并利用2011—2020年230家中国商业银行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通过提高银行特许权价值的方式来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发展通过增加来自效率渠道和多元化渠道的特许权价值,进而实现银行风险承担的降低。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科技的冲击加剧了银行业的存款竞争与利率竞争,造成了市场相关特许权价值的丧失;对于地方性、小规模和低资本充足率的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风险化解效应”更为突出;金融监管对于金融科技风险化解效应的调节作用呈现出先弱化后强化的U型影响趋势。本文的研究不仅表明金融科技发展能够以金融体制市场化和机构转型升级这种“合意”的方式促进金融稳定,也对政府有关部门制定金融科技监管政策,高质量推进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等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廷求 张光利
银行业的风险程度关系到整个经济体的稳定与发展,控制风险是银行经营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研究主要从特许权价值和市场竞争的角度分别展开分析。本文以156家中国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同时分析了银行特许权价值、市场竞争程度对银行风险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因素主要来自银行因素而非市场因素;在没有控制内生性的前提下,发现银行特许权价值有效地约束了银行风险,而市场竞争的加剧增加了银行风险行为;在控制银行风险和特许权价值内生性后,发现特许权价值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的约束效应基本不存在。因此,要维持银行业的稳定,需要规范银行的竞争行为,提高特许权价值的风险约束效...
关键词:
银行风险 特许权价值 市场竞争 内生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廷求 王营
本文运用中国34家商业银行2006~2009年的数据,对特许权价值和公司治理机制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特许权价值能够显著降低风险承担;在未上市城市商业银行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风险承担越高,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却与风险承担负相关;董事会规模与风险承担负相关,而对未上市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未产生显著影响;尽管高管持股现象并不普遍,但高管持股能够显著增加银行风险承担;第一大股东性质、独立董事比例以及薪酬最高的前三名高管的平均薪酬并没有对风险承担产生显著影响,表明独立董事尚未充分发挥职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秋实 李兆君
在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有必要深入探讨竞争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进而判断竞争对银行业整体稳定性的影响,以便为制定金融监管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在相关研究中,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探讨银行特许权价值与风险承担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许可证价值假说是其中心命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研究重点逐渐转向以特许权价值为纽带,直接采用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探讨竞争与银行业稳定性的关系,其中心命题是市场势力假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柴洪峰
标准之于产业,既是基础和规范,又体现促进和引领的作用。支付产业涉及领域广、链条长、创新速度快,既为标准施展作用提供了机遇,也对标准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银行卡产业,没有现成的技术标准体系可以借鉴。本文作者作为中国银联创始人之一,在不断尝试、总结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出一条以技术标准推动支付产业发展的路径,并经过了市场检验。
关键词:
银行卡标准 产业发展 标准化 国际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燕平 韩立岩
本文以特许权价值与风险承担为主要研究视角,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下我国特许权价值经济效应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隐性保险降低了特许权价值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敏感性,特许权价值的自律机制不仅对国有银行几乎失效,而且对非国有银行的风险约束效应也不显著。如此说明当前中国商业银行受到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全面保护,从而弱化了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特许权价值 隐性保险 风险承担 面板数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旸
根据资料统计,截至2004年6月底,我国已发行银行卡7.14 亿张,发卡机构110多家,银行卡特约商户接近30万家。银行卡 中,95%的银行卡是借记卡,准贷记卡约3000万张,贷记卡约300万张。2003年全国银行卡交易总额达到18万亿元,涉及透支信 用总量约62亿元。银行卡已经成为现代商业社会中越来越重要 的支付形式,并可能将最后取代现金成为以后信息社会的主要支 付手段。 银行卡作为一种支付手段,区别于现金,使用中需要正当持 卡人的确认才能实现支持。当银行卡丢失或被盗时,持卡人可通 过挂失,防止非正常的款项支付,但是限于技术和手段,无法完全 避免风险,这就产生银行卡挂失风险责任的承担问题。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龙海明 谭聪杰 佟仕富
从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定义入手,利用样本银行1998~2007年的年度数据,阐述和分析了银行特许权价值的风险约束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银行特许权价值对银行的风险行为有很强的约束效应,即拥有较高特许权价值的银行不会倾向于采取过度冒险的经营行为,而那些特许权价值较低的银行会增加冒险经营的动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琪 曾胜
将银行破产风险分解为经营不确定性与风险覆盖能力、杠杆风险与资产组合风险,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并采用2003~2013年中国上市银行的数据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分析特许权价值激励银行降低风险承担的途径和方式。研究发现:我国银行特许权价值具有抑制银行风险的自律效应,银行为避免过高风险而遭受监管惩罚或丧失市场资源,保持特许经营条件和优势,将进行积极的风险管理;特许权价值的风险自律效应主要通过促使银行提升风险覆盖能力、降低资产组合风险和杠杆风险来实现。
关键词:
特许权价值 银行风险 GMM估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韩立岩 李燕平
特许权价值是银行持续经营能力的反映,与银行冒险动机密切相关,是银行风险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国际文献表明,特许权价值高的银行为避免破产后被吊销执照,会采取审慎的经营战略;反之,特许权价值较低的银行则具有较高的冒险动机。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建立了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上市银行特许权价值与风险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并且盈利能力造成了风险行为的个体差异;但银行经营杠杆对其过度风险行为却没有显著影响,这是当前《商业银行法》严格限制银行业投资行为的结果。
关键词:
特许权价值 上市银行 风险行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志宇 顾金宏 徐冬冬
银行特许权价值是银行作为一个特殊行业被赋予的一种获取未来租金收益的权力价值。本文以国内12家上市银行1997-2007年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税前利润法计算特许权价值,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现存的隐性存款保险削弱了特许权价值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约束作用,也就是说以政府的信用担保的全额保险,破坏了银行特许权价值对于银行信用风险的自律机制。
关键词:
特许权价值 风险自律效应 政府监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谭荣华 刘志刚
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迅速,银行卡支付在社会商品流通领域所占比例稳步上升,银行卡已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银行卡犯罪也如影随行地来到我们身边。本文就我国银行卡犯罪的主要特征和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银行卡 支付风险防范 交易安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钟志勇
经济分析、比较研究和法学分析的结论是,我国银行卡风险承担规则应建立在有"责任限制"的无过错责任之上。未获授权使用时持卡人承担的责任应限制在1000元以内,至于超过限额以上的损失由发卡银行承担。
关键词:
银行卡 责任承担 金融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