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7)
2023(9728)
2022(7757)
2021(7333)
2020(5888)
2019(13971)
2018(13920)
2017(26889)
2016(14467)
2015(16440)
2014(16279)
2013(15751)
2012(14394)
2011(12984)
2010(12876)
2009(12258)
2008(12315)
2007(10994)
2006(10114)
2005(9631)
作者
(38354)
(32012)
(31841)
(30701)
(20698)
(15164)
(14627)
(12531)
(12103)
(11404)
(11112)
(10872)
(10460)
(10321)
(10269)
(9893)
(9435)
(9348)
(9298)
(8622)
(8272)
(7807)
(7514)
(7409)
(7344)
(7202)
(7138)
(6889)
(6410)
(6326)
学科
(63034)
经济(62961)
管理(37385)
(37272)
(29154)
企业(29154)
方法(25548)
数学(23143)
数学方法(23049)
(22583)
中国(22513)
(21562)
银行(21416)
(20133)
(17867)
(17660)
(15700)
金融(15698)
业经(13733)
(13653)
贸易(13635)
(13378)
(12984)
(12481)
制度(12478)
农业(11221)
体制(11012)
业务(10445)
(9714)
财务(9696)
机构
大学(200749)
学院(195987)
(97272)
经济(95741)
研究(75198)
管理(73084)
中国(68649)
理学(61036)
理学院(60406)
管理学(59752)
管理学院(59355)
(48962)
(43801)
科学(38052)
财经(37566)
(37157)
(34609)
中心(34485)
经济学(33192)
研究所(33019)
(30322)
经济学院(29846)
(29389)
北京(28778)
财经大学(28486)
(26954)
(26382)
银行(25841)
(24245)
师范(24049)
基金
项目(120980)
科学(97335)
基金(92534)
研究(92062)
(79894)
国家(79299)
科学基金(68281)
社会(62691)
社会科(59659)
社会科学(59644)
基金项目(47067)
教育(41961)
(41505)
自然(40767)
自然科(39896)
自然科学(39888)
自然科学基金(39257)
资助(38863)
(36014)
编号(35279)
成果(30296)
(29683)
国家社会(28188)
重点(27586)
中国(27137)
教育部(26422)
(26179)
(24934)
(24710)
人文(24617)
期刊
(108131)
经济(108131)
研究(74139)
中国(46157)
(40155)
金融(40155)
(38186)
管理(28913)
(28512)
科学(25857)
学报(25172)
大学(20678)
教育(20656)
财经(20588)
经济研究(19379)
学学(19154)
(17854)
农业(17291)
技术(14844)
问题(14663)
(14483)
业经(14382)
国际(14362)
世界(13625)
理论(10791)
(10450)
技术经济(9463)
实践(9182)
(9182)
农村(9149)
共检索到330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明康  黄嘉  陆军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非同步性和经济体系中的摩擦因素,使得传统净利差分析难以准确地刻画改革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决定行为。本文立足于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实背景,构建了一个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框架下的银行利率决定模型,并基于1996—2015年中国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研究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利率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1)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是内生决定的。控制了期限结构之后,这种内生关系依然成立。(2)基准利率、市场溢价和政策溢价是影响利率决定的重要的外部因素,它们的期限结构效应具有非对称性。(3)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提升贷款利率在存款定价中的作用,提高外部因素影响的有效性,以及降低其期限结构的非对称性。基于银行异质性的分析,我们发现中国银行体系的二元结构与影子银行业务的特殊性降低了外部因素在银行利率决定中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效。基于此,本文就培育银行的自主定价能力、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和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了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睿  胡冰  王月  
当前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银行面对利差缩小、利差收入下降,客户融资选择多样性以及议价能力提高等挑战,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定价能力变得日益重要与紧迫。本文梳理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推进背景,阐述了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利率定价机制的意义及国外经验实践与启示,并通过介绍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现状及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定价机制建设的影响,揭示了利率定价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常态下优化利率定价机制的相关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丹  李宏瑾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货币政策调控由以数量型为主向以价格型为主转变,商业银行面临定价基准和定价模式的转变,利率定价机制转型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凸显。本文在总结国外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对北京地区八家商业银行的调研情况,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的现状,剖析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转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应尽早明确中央银行政策目标利率,有序推动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转型;逐步稳定新的政策目标利率与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利差关系,为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转型提供充分的缓冲期;从商业银行改革和金融市场建设两方面入手,健全利率风险防范机制;充分发挥大型商业银行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中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卢静  王善君  
我国银行从推出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已积累了数年的经验,部分银行逐步实现了全额及全部资产负债项目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定价基准对成本、风险等基本要素的反映也更为突出。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的趋势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作为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手段,不仅是实现精细化定价管理的基础,也是增强风险管理、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的重要方式,更是提高银行价格调控效果和利率市场化适应能力的关键环节。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平  肖军  
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在完善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对外定价管理、提升风险管理效率和促进资源有效配置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定价模式和定价方法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外部经营环境、内部管理需要及软硬件支持条件等多方面因素。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商业银行应不断提升价格杠杆的作用、风险管理水平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总结分析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管理机制和内部收益率曲线建设,优化资金管理部门职能和绩效考核机制,确保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充分发挥相应职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杰  
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特征和收入结构已经反映出存贷款利率的重要性,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的经营尤其依赖于存贷利差收入。在当前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如何进行利率定价日益成为重要课题。对此,本文通过建立特定时期的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的行为模型,对不同情景下的利率定价进行理论分析,进而明晰商业银行现行利率定价选择的根本缺陷,提出了最优利率定价策略及其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周猛   史珺   张云一  
<正>在各级自律机制的指导下,南京银行始终秉持金融初心,坚守金融本源,以与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为立行之本,在利率定价方面始终保持稳健,根据自身资产负债结构、市场竞争情况、客户结构等因素综合制定定价策略,并自觉将自律机制要求融入利率定价管理体系,坚决落实各项利率改革政策,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推进完善利率传导机制在银行端的落实。
关键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美真  刘传哲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逐渐加大,但对于如何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以交通银行为例,对其面临的利率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选择合适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法对交通银行的利率风险加以衡量,发现其存在显著的负缺口。最后,文章针对分析衡量的结果,提出了交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魏健  
本文遵循信用货币制度下资产创造负债的逻辑关系,借鉴外国央行及商业银行的经验做法,构建先资产利率后负债利率、先金融市场利率后银行机构利率的目标传导模式。在此基础上,从我国利率体系的现状出发,分析构建目标模式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并从中央银行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卢庆杰  唐国兴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正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包括重新定价风险、基本点风险、收益曲线风险和内含选择权风险等类型的利率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选择表内管理方法和表外管理方法以及资产证券化技术对不同的利率风险进行规避。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加强内控机制的建设,还需要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法律环境的完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钟锦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比较单一 ,主要是存贷款业务而且两者不匹配 ,利率市场化后 ,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利率风险有四类 ;我国商业银行应参照巴塞尔利率管理的核心原则 ,积极推进利率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革平  
在我国,利率一直实行管制政策,在计划经济时期,低利率管制政策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利率是否市场化并不重要。但随着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大,特别是在非国有企业、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兴起以及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变之后,利率管制的弊端愈加突出。本刊签约作者周革平博士认为当前国内外的物价水平稳中趋低,商业银行存差较大,最宜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文章通过阐述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涵义,分析论证了利率市场化后,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春清  魏哲平  王鲁滨  
经过几年的努力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与此同时 ,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也在不断显现。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表现为基本点风险、重新定价风险、选择权风险和技术风险。为了防范利率风险 ,增强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现阶段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借鉴国际经验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运用科学方法 ,准确预测和计量利率风险 ;完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和利率定价机制 ;积极培育金融市场 ,创新金融工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芳  卢小兵  
为什么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为什么选择现有的模式进行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改革基于金融发展的必然选择,伴随着市场化后利率的频繁波动,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存续期缺口管理和VAR模型管理是通用的风险管理方法,商业银行应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积极的风险管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龙军  何珊  杨青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自199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简化了120种左右的利率种类和档次,在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业务中,利率管制的比例由改革前的近100%分别下降为51%和74%,利率市场化相关的配套改革也循序渐进,依次展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步骤,如表1所示。关于深化利率市场化的后续步骤,市场普遍预期随着贷款利率的全面放开,下一步将着手推进存款利率的市场化。由于存款利率的放开需要伴随一系列的配套机制逐步推进,因此不会跟贷款一样采取一次性完全放开上限的方式。从配套机制来说,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存款利率完全放开的先决条件;从市场化工具创新的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